努力加大监管力度 确保改制顺利进行

时间:2022-08-22 09:29:00

导语:努力加大监管力度 确保改制顺利进行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努力加大监管力度 确保改制顺利进行

我县供销社系统有8个公司(大厦)、7个基层社,有职工1180名(其中离退休人员319人),点多面广线长。在计划经济时代为发展县域经济、活跃城乡市场、积极服务三农作出过巨大贡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供销社原有的经营优势变为劣势,反过来成为制约供销社发展的巨大“瓶颈”,企业效益每况愈下,职工大部分下岗,各种矛盾层出不穷,不稳定因素日益凸现。从2002年底起,县供销社党委一班人根据上级安排,结合系统实际,借鉴外地经验,顺应时代潮流,在系统内大刀阔斧地推行“两个置换”改革(即转换企业资产、置换职工身份)企业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操作性强,特别在资产处置和资金使用方面如不加强监管,就容易滋生腐败,造成社会有资产的流失,导致改革不彻底、不完善。为此,县供销社党委高举反腐倡廉旗帜,努力加大对企业改革的监管力度,坚决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确保社有资产最大限度地保值增值,确保企业改革进程顺利推进。截止目前,已累计处置资产4329万元,占应处置资产的83%;有11家企业全面结束改革,占改制企业总数的73%;已置换身份职工956人,占职工总数的81%。全系统无一例因改革腐败的案件发生,取得明显的成效。

一、加强思想教育

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指出: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举措。供销社企业改革千头万绪,如无有效预防举措,极易产生腐败,吞蚀改革成果。因此,县供销社党委、纪委牢牢把握“惩防并举、以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不动摇,对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进行扎实的反腐倡廉思想教育,从思想意识上给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注入一针“强心剂”,防止走进“事前无监督,事中不监督,事后讲监督”的怪圈。县供销社党委多次召开机关干部和企业负责人会议,宣讲反腐倡廉的重要性,教育广大干部特别是党员干部“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并郑重承诺: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做到不乱开口子、不乱批条子、不乱打招呼,凡要求干部职工做到的,党委成员首先自己做到。同时积极开展“警示教育”,以任长霞、牛玉儒等正面典型和胡长清、王怀忠等反面人物的不同人生轨迹为教材,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深入剖析自己,找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为“两个置换”改革顺利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基础和组织保证。

二、建立规章制度

供销社“两个置换”改革涉及企业多,职工人数多、资产处置量大、资产质量、总量不一、如不从大局和全局观念出发,很容易引发一系列新的矛盾。县供销社根据县委、政府有关改制政策,有广泛征集各企业意见并经过反复研究、讨论的基础上,出台了《衡山县供销社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规定》,从目标任务和改制形式、组织领导、欠款清收、资产拍卖、财务管理、社会保险、职工身份置换补偿费、企业班子成员优惠政策、其它事项等九个方面对全系统的“两个置换”改革作出了硬性规定。要求所属企业必须规范操作,真正做到了有章可循。该《规定》具有极强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有效地避免了各企业在“两个置换”改革中的盲目性、无序性和不平衡的心理,为企业改革进程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

三、严格把好“三关”

实施“两个置换”改制,有效预防腐败行为产生,必须严格把好资产处置关、人员安置关、资金使用关。

资产处置关。确保社有资产最大限度地保值增值是顺利实施“两个置换”的必要条件,而资产处置也是容易滋生腐败的地方。县供销社党委、纪委一是充分发挥工会、职代会的作用,实行重大事项交由企业职代会或职工大会表决通过的制度,防止“一言堂”或少数人说了算的现象发生,最大限度取得职工的理解与支持。如沙泉、城关、店门供销社部分不良资产几次降价处理均召开职代会或职工大会讨论通过,增强了重大事项的工作透明度,扩大了职工的知晓权。二是积极推行“阳光行动”处置资产,规定所有企业资产必须通过有评估资质的机构评估,由有拍卖资质的拍卖公司按“公平、公开、公正’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拍卖,严禁暗箱操作。东湖供销社马迹加油站第一次公开拍卖因无人应价流拍,第二次经职代会讨论予以降价拍卖。公开拍卖前个别买主找到县社挂点领导和基层领导承诺给予好处按底价协议成交被拒绝,公开竞拍后增值10余万元;白果供销社枫林分店由6万元标到17万元,其激烈场景至今令人记忆犹新。通过推行“阳光行动”,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社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有效地遏制了腐败行为的产生,为“两个置换”改制顺利进行筹措了大量宝贵资金。截止目前,全系统共处置资产4328万元,无一例领导乱打招呼、乱批条子、乱开口子等弄虚作假、以权谋私的现象发生。

人员安置关。为预防职工安置中“混水摸鱼”或借企业改制之机“多分一块蛋糕”的现象产生,县供销社会同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对全系统所有的干部职工进行严格的工龄、工籍认定,按照有关规定、条例,应当辞退、除名、开除的,一律予以辞退、除名、开除。对未经县供销社批准、认可的原农民合同工,一律按文件中“挂靠人员”对待,不享受任何经济补偿,不纳入社保。严格的工作措施,有效地防止了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想发“改制财”的行为发生。

资金使用关。企业改革离不开资金,职工安置、缴纳社保费、协调关系、归还银行贷款各方面都要钱。如何把有限资金狠好地用在企业改制这个“刃口”上,如何堵塞资金使用的“漏洞”,保住职工的“救命钱”,成为县供销社党委班子着重思考的重大问题。《衡山县供销社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规定》明确指出:改制中,所有收入必须进县社改制企业帐户,并进县财政专户,所有支出必须经企业改制工作组组长和县社挂点组长审批方可开支,其中单笔金额2000元的还须经县社改制领导小组组长审批。严格的审批制度堵住了资金流失的“漏洞”,该花的钱坚决花,不该花的钱一分钱也不花,可花可不花的钱从严控制,确保了企业所有的每一分钱都用于企业改制。全系统无一起企业改制过程中私自拆借、贪污、挪用改制专项资金等以权谋私的案件发生,得到了广大职工的依赖和认可,为企业“两个置换”改革进程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很好的资金保证。

四、加强审计监督

为加强对社有资产的有效监管,县供销社对所属各企业整个改制过程全程进行跟踪监控,同时还会同县改制办、县审计局等职能部门在企业改制验收时进行严格审计监督,摸清资产、资金的来龙去脉,进行综合平衡;加强对改制企业领导班子的监管,对所属企业班子成员的任职补贴规定必须在企业经县改制办验收终结后才能领取,真正做到“清清白白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