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经济工作汇报

时间:2022-09-22 08:09:00

导语:县经济工作汇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县经济工作汇报

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

中共万载县委万载县人民政府

近几年来,对万载的发展来说,正处在“花炮大县”向“经济强县”转型的重要时期,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挑战。尽管形势严峻,压力很大,但在全省发展前所末有的强势拉动下,我们咬紧牙关,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适时调整思路,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开放型经济为主战略,排难奋进,务实创新,整个经济进入了一个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时期,呈现出速度加快、活力增强、结构优化、效益提高的良好态势。万载的发展同全省一样正处在一个新的阶段和新的起点上。突出体现在:一是经济总量保持高位运行态势。在产业转型、税制改革以及其他政策性减收因素的多重影响下,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分别达到14%、17%的高速增长,增幅是多年来最快的一年。今年1—6月份,全县经济继续呈现快速发展的好势头,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5%,财政总收入增长16%,其中地方收入增幅达17%,财政收支运行平稳,收入结构不断优化。二是产业结构凸显阶段性的重大变化。通过以招商引资为总抓手、以工业园区为主平台,强力推进工业化,提升产业层次,全县二产比重继2003年首次超过一产的基础上,去年又提高了5个百分点,目前全县三次产业比例为30:41:29,工业主导地位得到加强,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增长质量明显提高。三是特色农业正在向产业化方向加速迈进。以金源、锦江、青叶、长青、万华公司等为主体的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有机农业以及其它特色农业正逐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四是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这几年是万载推进城市化最快的一个时期,无论是老城区的改造,还是新城区的开发建设均迈上了新的台阶,县城总体规划面积达到了18平方公里,主要街道的绿化、亮化、硬化和净化取得了明显效果,县城面貌焕然一新,承载功能和辐射力进一步增强,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仅2004年就新增城镇人口8000人,城市化率达到25%,一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总结这几年的发展,我们主要抓住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产业招商为突破,全新构建支撑新型工业化产业群。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不把江西经济大厦建立在高危产业之上的战略决策,加速实现我县花炮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层次,我们坚持把做大工业总量与调整工业结构有机结合起来,以产业招商为重点,通过高起点改造、多元化重组、低成本扩张以及承接产业转移、内引外联等途径,加速推进食品加工、新型建材、橡胶化工、机械制造、服装制鞋等产业迅速膨胀扩张,力争上述产业工业总产值突破15亿元,成为支撑我县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新支柱,形成新的产业竞争优势。一方面,坚定不移地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来抓,重点是开展产业招商、定点招商、以商招商,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目前,全县已组建食品、橡化、建材、机械制造、成衣制鞋等产业招商小分队,主攻点放在加强产业配套、增强产业集聚度和关联度、壮大产业集群上,发展一批成龙配套的中小项目,把成长性产业做大做强。主要围绕上述等产业,2004年全县共引进项目112个,其中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25个,实际进资11亿元,同比增长92.5%。今年1-8月份,全县共引进项目102个,签约资金17亿元,实际进资15亿元。其中投资1.6亿元的全国最大有机农产品加工企业金源公司已建成投产,新加坡大地服装集团总投资4000万美元的服装城、世界500强之一的台湾富士康集团投资1亿元的有机农业开发项目也已签订投资意向。二是坚定不移地把工业园区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来抓。重点是充分挖掘园区现有企业的潜力,力争入园企业的开工投产率和达产达标率分别达到80%以上。目前,整个工业园区发展速度较快,仅三年时间,首期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已基本开发完毕,并根据园区企业的产业特色,划分成食品、建材、橡化、机械、服装四个特色产业小区。现园区已引进资金4.7亿元,有入园企业50家,其中开工企业43家、投产企业30家,1-8月份工业园区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同比增长146%;实现利税总额3144万元,同比增长138%。安排就业5692人。我们的目标是确保年内园区完成工业产值8亿元,新增税收1500万元。

二、以传统优势为依托,全速推进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这些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我们立足这一优势,始终坚持以开放的理念、开放的姿态、开放的胸怀,把发展出口创汇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骨干产业来抓,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与互动,认真落实出口退税政策,做好原产地保护标记和普惠制工作,有力地调动了企业出口的积极性,外经贸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是近三年在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狠抓出口创汇产业的培育壮大,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出口产业由单一品种向全方位、多领域拓展。仅县工业园就引进投资额千万元以上的出口加工型企业10多家,而且近两年来尤以出口果菜加工业发展迅猛,渐成气候,全县仅藠头加工企业就已发展到70多家,加工能力达到近3万吨,产品具有较强的辐射能力,是全国五大出口藠头主要加工基地之一。由于万载出口创汇产业具有较好的基础和较高的起点,目前我县生产的有机食品、果菜制品和夏布等基本上全部供应国际市场,80%的花炮销往世界五大洲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4年,全县有出口供货企业93家,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14家,全县外贸出口供货额达3.2亿元,出口创汇1061万美元,增长55.3%,位居全市第一。今年1-8月份,全县出口形势继续保持好的势头,完成外贸出口创汇688万美元,同比增长47%。

三、以有机农业为重点,全力抢占现代农业发展制高点。有机农业是以健康、安全和环保为主要理念的新型产业,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食品安全、人类健康等时代主题紧密相连,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是公认的世纪朝阳产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方向。迈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全球有机农业的发展正进入高峰期,尤其是欧盟、美国、日本及韩国的有机食品销售年均增长率均高达30-40%。鉴于有机食品开发孕育的巨大商机以及有机农业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以及我县现代工业起步较晚,土壤、水质、空气等污染程度低,生态环境保护较好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我们紧紧抓住当前全球有机产业迅速成长的有利时机,牢固树立“生态立县,有机富民”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有机农业的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努力打响“万载有机食品”品牌。自1999年开始在茭湖乡建立生态农业有机食品示范园区以来,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有机农业开发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县进入土壤转换期的耕地面积已达到4万亩,已有水稻、木姜、小葱、草莓、毛豆、脚板薯等20个产品通过了美国的ocia、欧盟的ecocert、德国的bcs、日本的jas等有机食品认证,大量出口到欧美日等地,是全国最大的有机葱、有机姜生产和出口加工基地。

我们坚持用工业的理念抓有机农业,把产业链向着加工拉长,向着农民拉近作为突破口,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促使有机食品龙头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短短的几年间,全县有机食品加工企业就由当初的1家发展到6家,产品达10多个系列100多个品种,全部出口国际市场。尤其是总投资1.6亿元的金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落户,为万载有机农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该公司已经建成全国最大的冻干有机食品加工生产线,可消化5-10万亩耕地的产出,产品全部出口欧盟。更令人振奋的是,随着世界500强企业台湾富士康集团的加盟,必将大大提升万载有机农业的产业层次,为有机农业的创品牌、扩规模、上档次奠定坚实基础。为充分发挥我县有机农业的先发优势,抢占现代农业发展制高点,我们的发展目标是:在第一个规划期(2007年之前)内全面实施茭湖、高村、仙源、赤兴、岭东等5个乡镇范围内的耕地和山地的土壤有机转换,建立耕地总面积10万亩的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到第二个规划期(2008—2012年),有机农业基地范围逐步扩大到全县其他各有关乡镇,建立耕地总面积20万亩的有机农业生产基地,最终实现有机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逐步把万载建设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有机食品生产和加工基地。

四、以全民创业为动力,全面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创业是发展之基、富民之本、振兴之道。为激发民间巨大的创业热情,促进民营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关于推动全民创业,加快富民强县的暂行办法》,搭建全民创业舞台,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一是大力鼓励支持各类经营型人才、管理型人才、技术型人才以及外出务工人员创办、领办企业和各类经济实体,鼓励和引导公职人员离岗创业或到民营企业就业,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原株潭镇镇长曾小刚,辞职下海经商后,创办万广源进出口有限公司,业务已拓展到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上缴税金近160多万元。目前又在袁州三阳镇和万载三兴镇择址扩建新厂,投产后预计年上缴税金可突破500万元。此外,还有原县经协委主任陈金生、县二轻局副局长刘红珊、县外贸总公司经理周兆梅、县食品进出口公司经理谢玉才、黄茅镇党委副书记周包才等近百名党政机关干部下海领办创办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施展自己的才华,而且大多成为万载民营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或佼佼者。二是全面放宽投资领域。贯彻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凡是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领域,都向民营经济开放;凡是承诺向外资开放的投资领域和国有资本退出的领域,民间资本都可以加快进入,且无论是本土投资者还是外来投资者,均一视同仁,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竞争。三是在鼓励县内民营企业进入工业园区,享受园区外商企业同等优惠政策的同时,按照“适当集中、块状开发”的原则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的模式,着力构建了“万上”民营工业带,重点布局资源型、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项目,实施万上公路沿线企业“百颗星”工程,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的块状创业小区和产业集群。四是由县财政牵头筹资,建立了民营经济专项发展资金,主要用于民营企业新产品开发,支持外向型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同时,正加快完善民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鼓励法人资本、个人资本和外商资本共同出资设立商业性信用担保机构以及企业之间的互助性担保机构,为民营中小企业和离岗创业人员提供贷款担保。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县民营经济继续保持在全市乃至全省的领先发展势头,今年民营经济实现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有望突破70%,在整个县域经济中的份量显著提高。

新的起点,新的跨越。当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许多地方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相比,我们也深感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为确立更高的参照系,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我们将始终以不甘落后的思想观念、开放式的发展理念、争先进位的精神状态,在改革中出活路、在开放中求新路、在实干中闯出路,全力实现年初提出的“两个翻番”、“三个2”的目标。“两个翻番”即财政总收入4年翻一番,超过3亿元,年均递增20%左右;工业增加值3年翻一番,超过12亿元,年均递增25%以上。“三个2”即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净增2个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00元,城镇化率增加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