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青山绿水工程实施情况工作汇报
时间:2022-01-10 08:18:00
导语:乡镇青山绿水工程实施情况工作汇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地区督查组、各位领导:
这次地区青山绿水工程督查组一行不辞辛苦,莅临我乡检查指导青山绿水工程实施情况,我代表乡党委、政府对地委督查组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勐汞佤族乡的“青山绿水工程”,围绕地委、行署提出全面实施“青山绿水”工程,实现“绿色园林大区”的目标要求,按照县委、政府的总体部署,结合乡情,确立青山绿水工程的目标任务和重点,有计划、分步骤地精心组织实施,取得了明显的实效,现将工程实施情况向地区督查组、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一、勐汞佤族乡基本情况
勐汞佤族乡地处滇西边陲,永德县的西南部,位于东经99°14′,北纬23°58′。东与大山乡隔河相望,南与明朗乡相连,西与镇康县的忙丙乡接壤,北与德党镇毗邻,距县城德党10公里。勐汞乡是一个以佤族为主体,傣、布朗、傈僳、彝、白、回、纳西等10多种民族聚居的佤族乡,是全县仅有的三个民族乡之一。乡内最高海拔2423米,最低海拔1020米,气候属南亚热带低纬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日照在2200小时以上,年平均气温17.4℃,年降水量1200毫米。境内盛产水稻、玉米、小麦、茶叶、畜牧产品、核桃、烤烟、白花木瓜、水果、药材。资源丰富,蕴藏着煤、铅、锌、铜等10多种矿产资源。全乡总面积147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95%,总耕地面2.62万亩,其中水田1.12万亩,旱地1.5万亩,人均占有耕地1.3亩。全乡共辖6个村民委员会,79个自然村,113个村民小组,5178户农户,21226人,其中农业人口20683人,占总人口的97.2%。2003年全乡粮食总产量8357.9吨,农民人均生产粮食404公斤,人均占有粮食272公斤。全乡经济的主要来源是茶叶、烤烟、泡核桃、蔬菜、建筑建材、畜牧业。农村经济纯收入14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4.6元。
二、“青山绿水工程”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天蓝、水清、地绿、景美、民富的“青山绿水工程”是退耕还林与扶贫式开发,产业结构调整,培植财源和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的一项系统工程,是保持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紧紧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的良好机遇,始终坚持“治水改土兴佤乡”的战略,依托鸣凤山万亩经济林果园建设,抓好“三线”(勐—忙保垭口,勐汞—钻山洞公路,勐汞—忙丙垭口公路)、“两河”(勐汞河,红山河)的退耕和治理,全乡共完成退耕还林7717.1亩,占任务7154.9亩107.86%;完成植树造林11217亩,占任务112%;完成沼气池建设367口,占任务300口的122.33%;四旁义务植树完成14.01万株,占任务13万株的107.77%;森林火灾控制率达100%;完成高优生态茶园建设2721亩,占任务2500亩的108.84%;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13平方公里。通过组织实施“青山绿水”工程建设,使全乡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实现全乡人均1亩经济林果园,1亩基本农田地、2亩以上林地,实现人均增收50元;实现绿色通道3条25公里,治理河道2条,改善基本农田地建设1500亩,使全乡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0%。
(一)加大退耕还林力度,全面完成了以鸣凤山万亩经济林果园为主的退耕还林工程。
乡党委、政府始终把鸣凤山万亩经济林果园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培育新财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点工程来抓,按照“集中连片,统筹规划,重点扶持”的原则,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落实政策,完善配套措施,搞好种苗供应,规范工程管理,强化检查监督,在鸣凤山万亩经济林果园区涉及的勐汞、大草坝两个村委会实施退耕还林。
一是认真组织工程的实施。鸣凤山万亩经济林果园工程建设是临沧地区2002年18个项目31个工程之一,是2002年永德县七大工程之一,是县委、政府贯彻落实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鸣凤山万亩经济林果园勐汞片区的工程建设项目,围绕“青山绿水工程”实施,结合我乡“东烟西茶”的经济发展战略,认真落实“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的政策,按照“统一规划、突出重点、相对集中、连片治理”的原则和“各方协作、密切配合、合力攻坚、共创精品、各论其功”的要求组织实施,乡党委、政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合力攻坚,认真组织实施这一重点工程。勐汞乡园区建设涉及2个村委会,26个村民小组535户。全乡规划经营面积7154.9亩,于2002年3月14日开工建设至2003年9月20日全面结束,共完成退耕还林7717.1亩,完成任务的107.86%,其中:荒山造林3458亩,退耕地4259.1亩。主要实施高优生态茶园2721亩、泡核桃1570亩、高优生态茶园间种雪梨1000亩。分年度完成情况:(1)2002年完成封山育林1135亩;退耕地1686.1亩,退耕还林2586亩,其中:高优生态茶园完成1221亩,泡核桃465.1亩,茶园间种雪梨1000亩,荒山造林865亩。(2)2003年,鸣凤山万亩经济林果园建设任务完成5163亩,其中:完成西南桦树种荒山造林2593亩,退耕地2570亩,主要实施泡核桃1070亩,高优生态茶园1500亩。
二是严把苗木供应和质量关。在造林过程中,严格按作业设计要求,落实退耕农户,完善林地管护制度,配套基础设施,抓好种苗供应,把好“栽植关”,提高造林质量。为确保退耕还林工程如期顺利进行,在苗木供应方面,遵循种苗先行的原则,确保苗木供应到位。对2002、2003年万亩经济林果园退耕还林苗木的供应,严禁弱苗、病苗和等外苗上山造林。
三是认真落实政策兑现。按照“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的政策,落实林地权属,将国家粮食补助、现金补助和种苗补助政策兑现到户。在确保任务完成的前提下,做到“住检查、谁签字、谁负责”,为政策兑现提供科学依据。
四是严把“验收关”。定期不定期对退耕还林区造林质量和苗木成活率进核查。经县、乡核查组和省林业厅检查组核查,勐汞佤族乡退耕还林区苗木成活率达87%,对达不到退耕还林要求的地块,限期进行补植补造,共补植茶苗28万株,核桃1.5万株,确保了退耕还林区造林的质量。
五是切实搞好工程后续管理。通过乡党委、政府精心组织实施,退耕还林工作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为确保工程建设的后续管理,乡上成立了退耕还林实施管理细则,村上成立了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护小组,由村党支部书记任小组长,并制定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管理措施,加强完善了村规民约管理制度,村委会与退耕农户签订管理责任书,抽调了15个村民代表专门管理退耕地和育林地,受益农户每年以百分比付给看护人。使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的后续管理工作得到保障。
(二)改善生态,切实抓好了勐汞小流域综合治理。
勐汞乡水利基础设施较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低,两年来,勐汞乡把水利建设工作重点放在小流域治理上,按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集中人力、财力,实施好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工程建设。共完成总投资129万元,完成大小水利工程15件,投入劳动积累工1.2万个,完成高标台地400亩,完成退耕还林种植高原雪梨1000亩,封禁1383亩,架设管网6公里,修建6道拦沙坝,新建18个蓄水池,改善灌溉面积0.47万亩,改造中低产田地0.0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平方公里,解决了210人,250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
(三)加大对生态脆弱的地区进行综合治理,推进以路边、河边、沟边为主的“三边”工程。
综合应用生物技术和工程措施,尊重自然规律,注意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推进“三边”工程建设。一是认真实施好路边工程。对辖区羊勐线183.3km—203km的19.7公里省道,勐汞粮管所至忙保垭口5.3公里弹石路两旁,按照“前花后树”的原则,进行了绿化,共种植福建细叶榕2600多株,三角梅1100多株,同时对鸣凤山万亩经济林果园的园区道路进行全面绿化,圆满完成了勐汞乡绿色通道工程建设任务。二是对重点沟渠、河流进行综合治理。对水土流失严重的河段、沟渠,采取生物措施进行了自然退耕,沿河、沿沟大量种植柳树和和竹子;对水毁严重的地段采取工程措施,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治理,境内几条重点沟、勐汞河、红山河等两条小河沿岸已种植成排柳树,切实改善沿岸生态环境。
(四)以“三村”工程为重点,抓好农村能源工程。
按照地委关于全面实施“三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创建“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向上、经济繁荣、人民富裕”新农村为目标,以沼气建设为突破口,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扶贫开发,精神文明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推进农村能源工程建设。一是抓好沼气池建设。以勐汞村为重点,充分发动群众,加大沼气池推广力度。每口沼气池在县林业局补助500元材料费以外,乡党委、政府拿出100元钱,鼓励群众大干沼气池建设,通过全乡上下共同努力,现已累计建成使用沼气池367口。二是加大农村能源替代工程建设。实施农网改造工程,进一步完善了乡村电网建设,扩大生活电的使用面;大力推广太阳能,加大薪碳林的种植力度,共完成薪碳林种植3000亩。三是大力推广节能灶。在大草坝、钻山洞、松林大力推广节能灶,共推广节能灶423眼。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大大缓解了农村能源的压力,逐步解决了农村能源问题,改善了生态。
(五)加强管理,切实推进生态保护工程。
一是封山育林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加强对现有林地的管理,对毁林开荒,乱砍滥伐,放牧等破坏植被的行为,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云南省森林管理实施条例》及村规民约的有关规定严格处理,加大封山育林力度,鱼塘后山2000亩森林,勐汞粮店至青松公路沿线,大山头和大草坝、钻山洞后山被列为森林封禁治理区,禁止放牧和砍伐,使封山育林区1.5万亩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管护,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1217.1亩,四旁义务植树14.1万株,封山育林8400亩。二是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林政管理。加强对各种林业违法案件的查处,特别加大对重点清理查处乱占土地,毁林开垦,乱砍乱伐,乱捕获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严格执行限额采伐制度,加强木材林副产品采集运输,加强经营等管理工作,严格控制木柴上市,减少生产生活用柴,砖瓦灰窖一律禁止用柴,发现一家关闭一家,杜绝乱砍滥伐行为的发生。三是认真做好护林防火工作。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护林防火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方针,做到“早贯彻,早落实,早计划,”认真贯彻落实《森林消防条例》,加强领导,健全机构,严格执行值班制度,认真落实齐抓共管的护林防火责任制,切实加强火源管理,严格控制野外用火和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火。两年来全乡没有发生过一起重大森林火灾。
三、青山绿水工程建设的做法及经验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全县青山绿水工作会议后,挂钩领导县委书记周洪胜同志多次深入勐汞,检查指导我乡青山绿水工程建设工作,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了四班子联席会,对青山绿水工程的各项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青山绿水工程的各项工作,按照“领导重视、决策科学,责任落实,工作到位”的总体要求,把实施青山绿水工程项目建设作为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和推动全乡经济发展的系统工程。一是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任副组长,综合办、财政、农经、农业、司法、宣传、民政、国土、教育、统计、计生等有关站所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村深入实施的工作格局。二是实行领导和站所分片挂钩制。乡四班子领导和对应的站所分别挂钩联系到6个村委会的主要河流、沟渠、道路,林地,明确责任,责任到人。三是加强调研,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乡党委、政府抽调了四班子领导为组长的青山绿水工程调查组,对全乡的大小沟渠、河流、道路、林地进行了全面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制定了要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的契机,加大退耕还林力度,加强对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区域、主要道路进行综合整治的实施方案。
(二)宣传到位,全社会共同参与实施青山绿水工程
青山绿水工程不仅要通过各级各部门合力攻坚、齐抓共管,而且还需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才能实施好、建设好。为切实加强对青山绿水工程建设工作的宣传,加深群众青山绿水工程以及对青山绿水工程建设工作支持,一是乡党委、政府抽调得力的工作队员,深入各村、组,召开干部群众会进行广泛宣传,宣传我县实施青山绿水建设工程的重大意义、政策措施,使各项具体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了广泛群众基础,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青山绿水工程建设上来。二是利用广播,报刊等各种宣传媒体,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宣传青山绿水工程各项配套措施。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每一个农户都充分了解应享受的政策、权益和应承担的责任,提高了对此项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在全乡上下形成加快发展,保护生态,大力实施青山绿工程的良好氛围。
(三)措施得力,责任落实。
乡党委、政府以人为本,根据“青山绿水工程”的实施方案,把任务具体分解的各村、各站所,并指定专人负责,要求各村、站所严格按照乡上要求组织实施。同时,乡党委、政府为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实施青山绿水工程的积极性,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政策,在青山绿水工程建设中制定了领导分片责任制和工作队员奖惩制度,正科级领导每人扣工资400元,副科级领导干部每人扣300元,工作队员每人扣200元,村干部每人扣100元作为实施青山绿水工程的风险金。
(四)突出生态建设这个重点,实现青山绿水工程五结合。
乡党委、政府在实施青山绿水工程建设中,以生态建设为重点,按照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原则,集中精力,切实抓好项目工程的实施,做好五个结合,一是青山绿水工程与万亩经济林果园建设;二是与小流域治理相结合。治理好勐汞河、红山河流域,促进水土保持,保护好水资源,推动农业水利化。三是与扶贫开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通过项目建设,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四与退耕还林相结合。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在耕地连片建设的高优生态茶园及林果园享受国家退耕还林政策。五是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配套村社及林区道路建设,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五)注重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促进生态、经济和社会的“三赢”,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们在实施青山绿水过程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培育支柱产业,在保护生态的同时,注重自身发展,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取而代之以“提高效益、节约资源、减少废物”为特征的集约型经济增长。在退耕还林区大力发展以高优生态茶园、泡核桃、高原雪梨为主的经济林果,在荒山造林、“三边”绿化和四旁植树中大力发展经济林木,在改善生态的同时,切实增加人民群众的收入,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三羸”,促进可持续发展。
四、存在的困难问题和下步工作打算
勐汞佤族乡的“青山绿水”工程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大力支持帮助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由于我乡是一个少数民族贫困乡,发展不平衡,部分群众对资源的保护与永续利用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好,保护生态意识淡薄,不同程度存在掠夺性砍伐森林的现象,保护生态任重而道远;二是财政困难,投入资金不足,很多项目难以立项,制约着整个生态建设工程的快速推进;三是在科学规划、合理实施还有一定差距。青山绿水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系统工程,虽然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会举全乡之力,真抓实干,在巩固好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增强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共同推进“青山绿水工程”建设新进程。
一是要全面贯彻中央、省、地、县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与时俱进,提高认识,转变作风,把“青山绿水”工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突破性地抓好。
二是着力抓好以退耕还林为中心的造林绿化工程。要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的观念,既注重经济效益,又注重生态效益,不断巩固造林绿化成果,加强鸣凤山万亩经济林果园的后续管理,实施好“三边”工程和植树造林工程。
三是切实推进以农村户用沼气为主体的农村能源建设。立足乡情,迅速行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多方筹措资金,年内力争完成县上下达的能源建设任务。
四是要结合“三村”工程建设,突出生态建设这个重点,以小康村为目标,对村容、村貌、环境进行综合整治,使农村绿化、美化环境有较大的改观。
五是加大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力度,依法打击以破坏森林资源为重点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