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精]
时间:2022-12-16 12:26:00
导语:政府工作报告[精]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政府工作报告[精]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4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04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县人民政府在地委、行署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的监督和政协的支持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克服了国家政策宏观调控、紧缩银根和各种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圆满完成了第十三届人大第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奋斗目标,促进了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2004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67982万元,同比增长11.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44589万元,增长7.83%;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8965万元,增长36.53%;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4428万元,增长10.37%。
——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56840万元,同比增长15.77%;农民人均纯收入2532元,增收278元,增长12.3%。粮棉生产稳步推进,20.85万亩粮食总产8.8万吨,单产422.16公斤;27.74万亩棉花总产63.6万担,单产112.7公斤,增加3.75公斤。多种经营发展步伐加快,种植小宗经济作物2万亩;设施农业发展迅猛,新建温室大棚903亩,生产效益不断提高。主攻畜牧业取得成效,新建养殖小区4个,全县16个养殖小区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农牧民科学养殖和集中养殖意识不断增强。年末牲畜存栏33.32万头(只),出栏18.52万头(只),增长1.2%;产肉5459吨,增长7.04%;完成黄牛改良1.04万头,增长2.8%。林果业发展成效显著,产业规模和管理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完成植树造林18.8万亩,其中新增经济林16.4万亩,基本实现了“人均3亩园”的奋斗目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基本完成,农业农村经济已经形成了以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为主的三大产业发展格局。
——农业基础建设不断加强,产业化经营逐步推进。完成测水到户67.4万亩,修建防渗渠21.4公里,新挖排水渠27.5公里,清淤排水渠110.95公里,平整土地1.53万亩,农业节水抗旱能力进一步增强。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一批核桃、杏子、红枣、香梨、葡萄等专业化生产基地逐渐形成,“海思”、“沙玉、沙玉王”等优质品牌申报成功,为新和果品占领区内外市场夯实了基础;无公害基地建设、金银花产业发展有了新的突破;农机化水平有了新的提高;组建各类专业协会24个,辐射带动农户3068户,有效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各项农村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积极落实各项减负措施,累计减轻农民负担435.13万元,人均减负40.97元。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完成第一轮重点村脱贫12个,全县2136户1.01万人越过低收入贫困线。加大农村改水防病力度,新建水厂2座,新增入户2010户;积极实施抗震安居和农村贫困户危旧房改建工程,新建和改建住房1635户6.45万平方米,有效改善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认真开展信用工程创建活动,小额信贷发放和回收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绩,有1个乡在全地区率先达到创建“小额信贷信用乡镇”的目标。积极鼓励农民创业,激活劳务经济,成功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552人,实现劳务创收1283.28万元,全县农村人均劳务创收120.84元,比上年增长了近4倍。
——城市经济运行平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良好。完成工业增加值2882万元,同比增长51.24%,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7%以上;全面加强税收征管,确保依法征收,实现本级财政收入2559万元,增长42.0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974万元,增长22%。非公有制经济有了新的发展,全县私营企业发展到55户,增长17.8%;个体工商户达到2603户,增长5%,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大力开展专项治理整顿,严厉打击各种违纪违法行为,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规范。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根据地区安排全面展开。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了全年没有发生大的安全事故。
——招商引资工作有了新的进展。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拓宽招商引资渠道,采取项目招商、活动招商、以商招商等形式,掀起了全民招商的热潮。先后引进招商项目17个,其中12个项目已投入运行,引进项目资金7842.1万元,比上年增长53.98%。兴建了占地300亩的工业园区,总投资1010万元的西北铁丝厂和总投资550万元的棉机配件厂成功落户,拉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的成效。完成了城镇排水及污水处理厂续建工程项目和班超广场建设项目,启动了商贸城、会展中心、再就业培训中心、文体广电图书大楼、锦绣小区三期、和乐园小区、双拥园、民族风情园及城区亮化工程等一批项目建设,增强了城市的整体服务功能。强化环卫保洁、园林绿化管理,大力实施拆墙透绿工程,新增城市公共绿地面积3.3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26%,市容市貌有了较大改观。村镇规划建设进一步加快,城乡道路建设取得新的成绩。完成了6个乡镇政府办公基础设施建设,对3条主要乡村公路进行了改扩建,城乡道路建设规模和投入资金均实现了大的突破。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两个确保”得到巩固,低保政策全面落实,累计发放低保金514.6万元,城镇贫困居民的生活问题基本得到缓解;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得以建立,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大保险逐步完善;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各项优惠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实现就业再就业144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以内。
——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开创了新局面。围绕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积极开展了精神文明“亮点工程”建设、“百朵鲜花送模范”、“扶贫帮困”等公民道德建设和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双拥”工作进一步深入,重视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创建不断巩固提高,顺利通过自治区级“精神文明先进县”验收。
科技兴县工作不断加强,一批配套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推广和普及工作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自治区“科技兴新”先进县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教育体制改革和素质教育稳步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小学“四率”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双语”教学扎实开展,“两基”和职业教育得到巩固;“二期义教”工程顺利实施,投资324.42万元完成了4所学校的项目建设,教学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实施政府资助贫困大学生入学和奖励政策,内高、高考入学率明显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日益改善,疾病预防和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初级卫生保健网络得到进一步完善。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成功跨入自治区“卫生红旗县城”行列。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全面落实“三为主”方针,各项人口指标始终控制在地区限定标准以内。文化艺术、广播电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积极开展文艺下乡和文化扶贫帮困活动,举办了大型麦西来甫乡镇接力和“百日广场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外宣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圆满完成了大型外宣电视剧(片)“新和之歌”的拍摄工作。劳动、人事、编制工作严格执行政策。老年大学挂牌成立,老龄事业和离退休干部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国土资源管理等基本国策得到较好落实。计划、统计、涉油、审计、档案、城镇福利、残疾人事业等各项工作都有了新的进展。
——社会政治稳定局面进一步巩固。县人民政府始终把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保持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作为全县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工作,认真贯彻上级维稳精神,不断完善各项维稳措施,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的工作方针,始终保持对“三股势力”的严打高压态势,开展了“百日破案”活动,及时侦破了一批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刑事案件,确保了全县社会政治稳定。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严格落实“两项”制度,加强了对宗教人士的教育培养,为全县长治久安奠定了良好基础。高度重视信访工作,扎实开展专项治理,积极做好人民调解,及时化解群众矛盾,巩固和发展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工作作风不断改进。顺利完成了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村民自治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坚持和完善向人大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的制度,自觉接受监督。一年来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43件和政协委员提案54件。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坚持依法行政,加强了对执法活动的监督,维护司法公正,提高执法水平。普法宣传教育深入进行,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逐步提高。深入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努力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大力开展了争创“人民满意政府”、“人民满意单位”和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命名了3个“人民满意政府”和11个“人民满意单位”,县人民政府顺利通过地区验收,被授予“人民满意政府”。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我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经济增长质量逐步提高,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较多的一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地委、行署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和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努力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驻新和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科学执政的能力和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二是农业的基础地位仍然薄弱,农产品质量标准化、种植技术规范化程度有待提高,缺乏强有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农民人均收入距地区平均水平还有差距;三是县域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多,工业基础薄弱,龙头企业发展缓慢,招商引资履约率不高;四是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维护稳定的长效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五是各类人才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相对匮乏。面对这些问题和困难,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5年工作任务
2005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态势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面临着许多有利条件,特别是我县石油、天然气大开发的良好前景为我县经济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通过几年来的产业结构调整,我县已初步具备了在更高层次上加快发展的基础和能力。能否抓住新机遇、抢占制高点、攀登新高峰,对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极为重要。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立足跨越发展,加快赶超步伐,再掀各项事业发展的新高潮。
2005年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工作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牢固树立“工业强县富民”的战略思想,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牢牢把握第一要务,继续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工业化进程,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5365万元,比上年增长10.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47122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11065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7178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5207万元以上;本级财政收入达到2672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9261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治安案件发案率控制在地区限定标准以内;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大进展,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要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努力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一)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继续贯彻地区农业发展“三十字”方针,按照“强畜优棉壮种业,大上林果兴园艺,突出特色促加工,创新机制求发展”的总体思路,进一步优化种植业,主攻林果业,提升畜牧业,狠抓设施农业,推进产业化进程,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2005年力争完成农业增加值47122万元,同比增长5.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41元,增收309元。
1、优化种植业内部结构。
继续抓好粮食生产,抓住国家把新疆建成全国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粮食直补政策的机遇,认真落实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措施,通过大力推广良种和各项增产新技术,着力提高单产和品质,力争粮食总播面积达到23万亩,总产达到9万吨以上。继续坚持棉花发展战略不动摇,进一步优化棉花区域布局,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左右,宽膜带状高密度植棉18万亩,通过科学投入、加强管理,使全县棉花单产增加3公斤以上,单产150公斤面积达到2万亩,单产120公斤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总产达到65万担以上。进一步加快种子产业化发展。全面推广间作套种技术,提高棉田生产效益。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引导和鼓励农民把握市场需求,积极发展特色小宗经济作物和订单农业,实现种植业多元化。
2、主攻林果业,强化质量管理。
将今年作为“林果业质量管理责任年”,把管理作为提高林果业发展水平的重中之重,完善质量管理目标责任制,促进林果业由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进一步加强林果业技术服务和培训,全力提升林果业管理质量,认真落实补植、追肥、修剪、嫁接、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配套技术,不断提高林果业管理水平。把发展质量放在首位,加快林果基地建设步伐,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充分发挥具有地方特色的沙玉葡萄、海思核桃、灰枣、库买提杏、赛买提杏、白明星、黑叶杏等农产品的优势,继续申报特色品牌,同时抓好绿色产品基地认证工作,提高新和果品的市场竞争力。今年新植果园除红枣、香梨进大田以外,其它品种一律在副林带、毛渠及庭院种植,新植红枣面积的50%达到高密度种植。力争年内完成4.5万亩新植经济林任务,实现林果业总收入5078万元,占农村经济总量的8.16%,实现林果业人均纯收入295元;争取3—5年内,林果业总收入达到农村经济总收入的40%以上,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同时,努力培育金银花产业,逐步扩大金银花种植规模,今年扩种到2000亩以上;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抓好退耕还林和“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项目,完成5万亩荒漠造林、1万亩防护林和1万亩封沙育林,力争“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百万亩生态保护建设项目”立项。
3、全面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
一是以发展专业化、规模化、基地化养殖为主攻方向,提高养殖小区生产水平,逐步实行集约化养畜。在每个乡镇有侧重点地抓好饲养量400头以上的养牛基地建设,培育、扶持饲养量200头以上的养牛大户。二是以规模化养殖、产业化经营为方向,采取外购与自繁相结合、以自繁自育为主的方式,扩大奶牛养殖规模。三是抓住地区实施“百万只肉羊杂交项目”的机遇,加快我县“万只肉羊杂交繁育基地”的建设步伐。四是加快牲畜品种改良步伐,积极繁育推广优良牲畜品种,提高良种畜和适龄母畜比例,完成黄牛改良1.05万头,适龄母畜比例达到58%。五是大力推广普及科学饲养技术,全面推行饲草料加工、长草短喂、短草槽喂和“三贮一化”技术,提高秸秆利用率,力争年内完成秸秆饲料加工制作11.5万吨。六是继续抓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进一步健全动物疫病防治体系,着力抓好动物疫病监控、疫病防治、产地检疫和牲畜交易市场的管理,强化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确保畜牧业生产安全。七是加快特色养殖和家禽及水产养殖步伐,积极培育新的产业。力争年内实现牲畜存栏33万头(只),出栏19.45万头(只),产肉6460吨,实现畜牧业人均纯收入502元以上。
4、狠抓设施农业生产,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新和镇、依其艾日克、塔什艾日克、渭干等乡镇临近县城和314国道沿线的优势,加快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步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认真落实技术服务、培训学习、集中育苗等措施,不断提高生产效益。年内新建温室大棚1100亩,实现设施农业总收入891万元,确保2003年以前建成的350亩温室亩效益超过8000元。
5、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
一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劳务输出领导机构,实行责任制,明确目标,制定计划,加强劳务供需协调和信息服务。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农民树立劳动力资源转换观念和创业致富的新观念,倡导农村思想和生存状态变革,建立农民新型生产生活方式。三是加强对广大农民的法律法规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和劳动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四是创新工作思路,拓宽劳务输出渠道,推动农村劳动力由季节向常年、由农村向城市、由本县向县外转移。五是搞好社会化服务,继续清理取消对农民工的各种政策性限制和不合理收费,落实好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户籍登记管理、子女入学等各项优惠政策,切实维护好农民工的各项利益。通过以上措施,力争年内实现劳务输出8500人以上,农村人均劳务创收增加40元以上。
6、强化农业基础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是以节水为中心,大力推行定额配水、限额供水制度,继续坚持轮灌、畦灌等传统节水措施,逐步发展滴灌等高新节水措施,扎实做好测水到户工作,把亩均灌溉定额控制在870立方米以下,缓解农业用水矛盾突出的局面。同时,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力争新建防渗渠10公里,平整土地1万亩,开挖排渠20公里。二是加快农机化步伐,大力推广新型农机具和农机新技术,着力发展大型农业机械动力,县财政补贴75万元在全县推广使用宽膜带状高密度棉花播种机750台,进一步提高农机作业水平。三是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体系建设和病虫害测报体系建设,提高各种灾害的预报准确率。四是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扶持各种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充分发挥作用,不断发展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五是加快新型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和技术服务队伍建设,把农民技术员和专业技术队伍的培训作为推动林果业、畜牧业、设施农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性措施来抓,采取送出去、引进来的方法,加大培训力度。同时进一步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深化农业科技服务体制改革,鼓励技术承包、有偿服务等有效形式,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六是积极培育、扶持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畜产品和林果加工企业,实现初级农牧产品的转化增值,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