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会上市政工作年报

时间:2022-05-25 04:59:00

导语:人大会上市政工作年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人大会上市政工作年报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年的工作回顾

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五”计划的起步之年。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领导及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和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实施外向带动、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认真落实“两大办一加快”,加紧构筑“三大发展平台”,加快“三基地一中心”建设,一手抓整治,一手抓发展,在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情况下,全市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显著进步,实现了“十五”计划的良好开局。预计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67.2亿元,比上年增长12.1%,是1996年以来的最高增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91万元,增长10.5%;一般预算内财政收入31.6亿元,增长30.2%;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04.7亿元,增长10.3%;进出口总额99亿美元,增长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71元,增长5%;农渔民人均纯收入4750元,增长8%。外贸出口在十分严峻的形势下仍然保持增长,其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年初预期目标,较好地完成了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的任务。

(一)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预计全市农业总产值23.9亿元,增长5.8%。水产养殖面积增加到30.5万亩,南美白对虾等优质品种大幅增加。白藤湖现代农业公司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初具规模,建设白蕉省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等一批农业示范基地成效显著。开通农业信息网,建成镇级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建设大型贮藏保鲜冷库,扶持农产品流通经营大户,部分农产品远销到我国华北、华东、东北等广泛地区及欧美、东南亚多个国家。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完成工业总产值716.4亿元,增长17.5%;实现工业增加值174亿元,增长12.7%。高新区、保税区和临港工业区形成工业发展新增长点,格力、佳能、珠海电厂等大型企业在工业增长中发挥骨干作用。落实技改贷款贴息等扶持措施,支持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提高竞争力,一批中小企业快速成长。

对外经济保持增长。全市新引进外商直接投资项目646个,增长16.6%;外商直接投资8.6亿美元,增长6.1%。经济功能区继续发挥吸引投资和集聚项目的龙头作用,PTA、长兴化工、MTU、九州松下、威士茂等一批大项目加紧建设,伟创力等一批企业增资扩产,马士基来珠海试开国际班轮。世界500强企业已有30家落户珠海。外贸出口实现37.9亿美元,增长3.9%。横向经济联合取得新发展,引进神华、中海集团在珠海港合作开办航运。

服务业市场升温,交通物流业趋旺。加强旅游策划,新增一批旅游酒店,改善海岛旅游设施,增强旅游吸引力。全年接待过夜游客42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8.6亿元,均比上年增长12%。房地产调控成效明显,商品房价格回升,空置率下降,商品房销售面积162万平方米,增长11.8%。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成功举办首届国际酒类博览会和林业科技博览会,继家乐福之后,万佳、民润、茂业、吉之岛等大型商贸企业先后进入我市。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4亿元,增长11.5%。现代物流业发展势头良好,保税区仓储物流业发展较快。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1982万吨,增长12%;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10%,货物吞吐量增长17.8%。

金融财税运行良好。“金融安全区”建设进展顺利,金融平稳运行,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494.2亿元和317.6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11.5%和8.8%。理顺市、区两级财政管理体制,财税收入创近年来最高增速。地税部门开展房地产专项税收检查,堵塞征管漏洞;国税部门与银行合作开办出口退税质押贷款,支持了企业出口。全年地税收入26.5亿元,增长20.7%;国税收入36.1亿元,增长52.7%。

区域经济健康发展。香洲区呈现繁荣的城市经济特色,各项经济指标大幅增长;斗门区、金湾区加快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步伐,取得可喜成绩;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海洋产业综合开发获得新进展。

(二)科教兴市取得新成就。

积极创建广东现代化科技示范市,建设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着力优化科技创新软环境,设立知识产权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大幅增加科技三项经费,为科技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和贷款贴息支持。出台《珠海市科技创业投资暂行规定》,吸引风险资本进入。口岸查验单位为高新技术企业开设特别通道,大大改善了通关环境。

大学园区——科技创新海岸初步形成规模。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暨南大学珠海学院办学规模扩大,全市在校全日制本科生达1.2万人。哈工大新经济资源开发港投入运作,清华科技园(珠海)、北京大学教育科学园、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园动工兴建,吸引了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前来办学或创办产学研项目,遵义医学院、省科技干部学院珠海校区落户金湾区。国际著名跨国公司爱立信在南方软件园建立“移动世界开放实验室”。留学生创业园首期开园,21家留学生创办的企业开始运作。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喜讯频传,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完善高新区各园区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软、硬环境,招商引资成效显著。高新区全年新引进项目127个,工业总产值达105亿元,增长29.2%。全市新增经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9家,总数达到67家。一批企业孵化器加紧建设,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增强。金山电脑WPS2000智能集成办公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丽珠中药现代化工程中心通过国家评估,高凌公司成为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之一,东信和平公司电信储值卡等一批科技成果获得显著经济效益。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预计达185亿元,增长16.3%,占工业总产值的25.8%。软件产业迅速成长,全市经省认定的软件企业92家,经省登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276件,软件产品产值超过16亿元,增长60%。全市专利申请量达750件,增长25%。

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组建市信息产业局,加强信息产业统一规划,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服务业发展迅速,接入宽带网络的信息化小区150多个,全年新增移动电话用户45万户,增长125%;互联网用户达17.6万户,增长107.5%。积极推动政府上网,成为全省社保信息化综合试点城市,海关“电子口岸”开通,教育信息网“校校通”建成启用。

基础教育又有新发展。完成全市基础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启动打造“名师名校”工程,市二中等创建全国示范性高中取得较大进展。加大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公开选拔中小学校长。加快改造薄弱学校,在斗门区和金湾区兴建了四所规范化小学。规范民办学校管理。推进素质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高考取得历年来最好成绩,各学科平均分数居全省第二,高考录取率达82.5%。

(三)各项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调整行政建制和改革政府机构。经国务院批准设立金湾区,斗门撤县建区,城市化进程加快。完成市级行政机关机构改革任务,市政府机构从39个减少到28个,人员编制精简32%。区级政府机构和市直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全面铺开。

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加快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915户劣势企业退出市场,占全市国有企业总数的76%。规范企业资产经营责任制,加强经营目标考核,试行独立董事制度。国有资产整体经营状况明显好转,国有企业利润增加,资产保值增值率上升。

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程度提高。政府采购范围扩大到镇级,集中进行药品、医疗器材等招标采购。规范建设工程、商用土地市场交易,公开拍卖商住用地和出租车营运牌照,一批国有企业和经营性市场产权进行公开转让。

改革行政事业经费管理。加强廉政监督,成立市政府会计结算中心,在全省率先实行市级机关、团体和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有效节约行政开支。

完善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再就业工程,开展转岗培训。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在全国率先制定《珠海市企业工资支付条例》,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实施外来工大病医疗保险,超额完成社保扩大覆盖面任务,提高最低生活保障线和最低工资标准。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社保覆盖率达97.2%。

(四)城市建设和管理呈现新面貌。

强化城市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完成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制定珠海市“十五”海洋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南水镇分区规划及20多项专题规划。采取积极措施,加快解决预征地问题。

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淇澳大桥通车,供水管网进村。珠海电厂一期工程全面投产。中珠联围、广昌、洪湾水闸投入使用,防洪排洪设施改善,城市抗洪能力提高。广昌泵站建成通水,供水保障能力增强。加快危桥改造,建设金凤路、金杯路等一批市政道路,51条无灯路安装上路灯。

城市建设出现新亮点。成功改造景山路、水湾路,新电视中心成为城市一景,海滨公园对公众免费开放,在全国率先提供免费公共直饮水服务。改造城中旧村取得重大进展,香洲26个行政村列入旧村改造计划,已有23个自然村确定开发商,21个自然村动工改建,新涌、水湾头、洲仔旧村居民喜迁新居,成为新文明社区城市居民,长沙、南村、白石、围基旧村居民可在春节前回迁。

城市管理水平提高。组建水务局,实现水务管理职能一体化。组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进一步下移管理权限,香洲区成为城区管理主体。全面推行商品住宅综合验收制度,规范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收费,推进小区供电设施移交,逐步理顺小区供电管理体制。香洲区“村改居”全面铺开,斗门、金湾城镇管理均有新进步。

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环保“双达标”通过验收,成功解决益力味精厂高浓度污水处理问题,建设拱北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生活污水处理率提高。着手治理汽车尾气污染,禁止白色污染初见成效。投放人工鱼礁,保护海洋生态资源。加大力度保护红树林。

(五)依法行政取得新进展。

依法治市,进一步推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坚持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市政协通报情况,自觉接受监督。认真办理关于建设斗门横坑大桥等一大批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重视解决市人大调研报告中提出的问题。积极发挥专家决策咨询委员会和决策询问小组的作用,加强新闻舆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充实市政府职能部门和区级政府的法制机构。积极推动行政立法,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地方性法规3件,颁布政府规章4件。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加强行政复议工作,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

规范行政行为,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进行新一轮政府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事项再减三成。清理临时机构,规范市政府决策程序和议事规则。加强监察部门对公共资源市场配置行为的监督,强化了对部门和单位资金、资产管理及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监督。

(六)“两大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

市场经济秩序明显好转。土地和财政债权追收初见成效,金融债权保全进展良好,协助清理企业集资取得进展。开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非法传销、非法外币交易、逃骗税等专项联合行动,保持打击走私的高压态势,查处不正当市场竞争行为,全面取消电子游戏机经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杜绝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社会治安秩序良好。妥善处理化解社会不安定因素,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公安部门连破大案要案,得到了公安部和省公安厅的表彰。全市已建成安全文明小区(村)668个,市民安全感增强,社会治安状况群众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98.1%。

(七)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

机关作风进一步好转。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进入第三年,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廉洁自律、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取得成效,窗口服务成为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的重要载体,成立市政府投诉中心,集中处理群众投诉。加强项目督查督办,为在建项目提供现场服务。广泛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基层干部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加强社区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广场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加强《珠海市文明公约》和《珠海市民守则》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建设新中山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扩建拱北医院,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整顿医疗市场,对医疗机构进行分类核定、分类管理,控制医药价格取得初步成效。开展卫生系统行风评议,医疗服务质量有所提高。举办全市首届职工运动会,承办全国“九运会”部分赛事,珠海运动员在“九运会”上夺得金牌10枚、银牌和铜牌各8枚的好成绩。计划生育工作取得突出成效。加强军政、军民关系,争创双拥模范城,连续第21年实现征兵工作全优,积极安排退伍军人和军嫂就业。关心群众生活,减免特困家庭子女学杂费。外事、对台、侨务、民政、档案、气象、民族、宗教、老年、残疾人和关心下一代事业等都有新发展。

(八)办理十件实事取得成效。

去年初承诺办理的十件实事全部得到落实。

1.去年全市农村生活用电价格先降至0.82元/千瓦时以下,减轻农民负担近1000万元;从今年元月起,全市农村生活用电价格降至0.66元/千瓦时,实现城乡生活用电同网同价,一年可减轻农民负担近4000万元。

2.金湾区电话普及率达96.7%。

3.洪湾水闸、中珠联围水利工程竣工并投入运行。

4.设立7个农业技术推广站,形成镇级农业技术推广网络。

5.香洲区第十二小学建成开学,实验中学续建工程基本竣工。

6.拱北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完工,已实现一级通水运行。

7.明珠路两条地下通道竣工投入使用。

8.完成景山路、水湾路改造。

9.已购置三艘喷水消防船投入使用,并加紧建造另两艘配备泡沫灭火功能的大型和中型消防船。

10.电视中心建成投入使用。

各位代表,上述成绩令人鼓舞,也来之不易。这是全市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的结果,与海关、边检、检验检疫、金融、工商、税务、海上监督、技术监督、药品监督等中央、省驻珠单位,驻珠军警部队作出的突出贡献分不开,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奋斗和众多海内外朋友们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主要是:经济总量还不够大,产业配套能力仍需加强,镇村经济发展滞后,农产品流通体系不健全,农民收入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区域市政基础设施急需配套,城市管理水平还未能完全适应发展的要求,政府职能还需继续转变,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仍需逐步加以解决。

二、年的工作安排

年将是珠海继续加快发展的一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既为我们创造了扩大开放,更好地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良好机遇,也对政府运作和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国家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力度培育和扩大内需,将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国内环境;但世界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将给对外经济依存度较高的我市带来严峻的挑战。我们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新的考验,必须坚定信心,奋力拼搏,力求赢得更大的发展。

今年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各项工作部署,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核心,深化各项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努力营造更好的创业发展环境,增强产品、产业、科技和地区综合环境竞争力,增创加入世贸组织先发优势;继续构筑“三大发展平台”,实施“两大办一加快”,突出抓好政府职能转变,强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抢抓机遇,壮大实业经济,加快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和农业、农村工作,争取经济总量上一个新水平,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迈出更大步伐,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有更大的改善,社会各项事业有更大的发展,再创两个文明建设新佳绩,朝着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建设“三基地一中心”的目标迈出更大的步伐。

今年我市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工业总产值增长15%,其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增长18%;农业总产值增长4.6%;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8%;外贸出口总额增长3%;外商直接投资增长6%;一般预算内财政收入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渔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5%和6%。

按照上述要求,今年政府工作的重点是:

(一)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进一步壮大实业经济。

继续实施经济功能区带动战略。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经济功能区建设。加强功能区之间、功能区与行政区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互动发展格局。继续加强在建项目督查督办,促使在建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加大力度支持高新区各工业园、临港工业区、保税区、大学园区和科技创新海岸的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拓展功能区发展空间。

强化招商引资工作。抓住我国加入世贸、扩大开放领域及世界范围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机遇,适应世贸组织规则,及时调整招商引资政策,加强对日本和欧美地区招商。精心筹备和承办全省对台招商会议,加强对台招商引资工作。鼓励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农业、环保产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支持外资企业在我市建立研发机构和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争取服务业利用外资有新突破。进一步发展横向经济合作,努力吸引海内外跨国公司落户珠海。

积极发展旅游、房地产业,活跃消费市场。实施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加快整合旅游资源,加强城市旅游整体形象推广,抓好旅游项目招商,积极发展会展旅游,办好第四届国际航展。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提高旅游文化品位,争创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根据市场需求调节土地供应,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引导房地产规模化开发,提高建筑质量和品位。加快金鼎、唐家和南屏、湾仔等新城区房地产业发展。研究出台刺激房地产销售的措施,吸引境内外人士来珠海购房。鼓励大型商贸企业在我市发展,规划和建设一批商业特色街,发展集中配送和连锁经营的现代零售业,搞活商贸流通。培育汽车、非义务教育、信息服务等消费新增长点。积极扶持企业拓展我国西部地区等省外新兴市场。

努力增加外贸出口。用好出口信贷、出口退税质押贷款等扶持出口的政策措施,组建“通关物流服务中心”,营造有利于企业出口的良好环境。加快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开拓新兴出口市场。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加大品牌经营力度,扩大深加工、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尤其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出口。加快外贸体制改革,将民营企业培育成扩大外贸出口的重要力量。鼓励有条件的优势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经济竞争。

大力扶持区、镇经济发展。香洲区要率先加快信息化、城市化和现代化步伐,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斗门和金湾两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壮大实业经济,成为带动全市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在海岛旅游和海洋综合开发方面迈出新步伐。

(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增强产业竞争力。

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多予、少取、放活”的农村工作指导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外向型农业,着力引进、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改善农村水利、道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发挥农业技术推广网络的作用,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积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保鲜、储运等产业,千方百计搞活农产品流通。着力推动强镇富民,规划建设中心城镇,鼓励发展镇村优势产业,增强镇村经济实力。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积极创造条件,引导村民就业逐步转向工业和第三产业。

努力壮大支柱产业。进一步做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电脑软件、医药及医疗器械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石化原料及制品等产业规划,抓好专题招商,吸引更多同类和上下游项目进入,增粗和延长产业链,增强产业配套能力。

增强企业和产品竞争力。增加技改贷款贴息,支持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进行技术改造,推动产品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扶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鼓励企业与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和机构联合,努力打造一批名牌,提高开拓市场和抗御风险的能力。

调整工业区域布局。继续引导城中旧村和旧城区非工业小区的企业、乡镇企业向功能区和工业园区迁移集中,形成相互依托、整体发展态势,促进产业升级。

以现代物流业为突破口,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贯彻全省流通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精神,抓紧制定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方案,积极参与珠江三角洲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港口、机场和保税区等资源优势,引进一批有实力的大型物流企业落户,鼓励大型企业引入第三方物流服务。引导中介服务业的发展,加快发展信息、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以优势骨干企业为依托,加快国有经济结构重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企业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做大做强做优一批国有企业。鼓励国有企业与民营资本、外资相互参股合作,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打破地区、行业和所有制界限,通过出让股权、参股合作或者BOT等形式,进一步吸引民营资本、外资和其它社会资本进入市政、环保、水利、文化、卫生等投资领域,充分发挥多元化投资主体的作用。

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对不同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凡是对外资开放的领域一律对民营资本开放。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向生产科技型方向发展,鼓励民营资本之间及民营资本与其它社会资本联合,引导民营企业逐步摆脱家族经营的局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走健康、规范发展的道路。

(三)加快科教产业发展,增强科技竞争力。

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努力建设好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和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办好留学生创业园和其它各类研究开发基地,构筑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推进广东现代化科技示范市建设,广泛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加强与中科院的“院地合作”。落实各项科技法规政策,提高科技三项经费的使用效益,积极引进科技风险投资,形成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扶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增强企业专利意识,引导企业运用知识产权战略,增强竞争力。

促进大学园区—科技创新海岸发展。加快金唐地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营造优良的产业环境和社区环境,继续吸引名牌大学和国内外高水平的研发机构进入,进一步形成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效应。加快南方软件园二期建设。加强已引进的产学研基地与我市产业发展的对接。

加大力度办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努力改善高新区基础设施条件,控制好土地开发的规模和节奏,提高土地集约化使用水平。进一步优化投资软、硬环境,完善企业服务体系,扶持企业孵化器的引进、建设和发展,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和产业化能力。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重点扶持发展电子信息、电脑软件、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光机电一体化、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扩大“软件蓝领”培养规模,研究出台扶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速新兴产业的发展。

大力加强基础教育。实施《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大幅增加教育投入,增加规范化小学建设,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合理调整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的结构,扩大普通高中规模。积极开展打造“名师名校”工程,力争今、明两年实现在全市中小学普及信息化教育,从小学一年级起普及英语教育,努力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争取“十五”期间四到五所高中进入全国千所示范性高中行列,逐步实现基础教育优质化。规范和引导社会力量办学。

(四)增创加入世贸组织先发优势,增强综合环境竞争力。

创新开放理念,增创观念优势。坚持以开放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根据中央关于“稳定、安全、灵活、多元”的思路,强化“注重引进、追求所在,所在即是拥有”、“发挥比较优势,与投资者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紧紧把握加入世贸组织的良好机遇,沉着应对各种挑战,营造加入世贸组织先发优势。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增创政务服务环境优势。强化“寓管理于服务”的理念,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向宏观规划、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适应世贸组织规则,加快地方性法规、规章的清理、修订和政策调整。深化政府审批制度改革,取消不必要的审批事项;凡属必不可少的审批事项,均须向社会公开审批程序和规则,增加办事透明度,减少办事环节,努力实现政府行政和服务效率全面“提速”,以优良的政务服务环境吸引投资和项目的进入。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增创市场经济体制优势。加强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和监管,规范市政府采购中心、产权交易中心、建设工程商用土地交易中心、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服务中心和会计结算中心的运作,实行“阳光操作”,确保公开、公平、公正。加强对垄断性、专营性特殊行业和企业的管理,在公用事业领域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区域和部门垄断,引入价格听证制度,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投资的社会综合成本。组建市政府建设工程投资管理中心,凡属有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都要纳入该中心集中管理,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提高投资效益。积极培育和发展行业协会和其它各类社会中介组织,密切政府与企业的沟通和联系,充分发挥政府调控和市场运作的作用。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增创地缘和区位优势。以横琴经济开发区为重点区域,以旅游业为重点产业,加强珠澳经济合作。积极推动珠海机场对外合作。开通万山口岸,开发环香港经济带,促进万山海岛旅游、海上中转仓储物流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珠海作为台胞往来祖国大陆重要通道的便利条件,扩大对台经济交往。加强与广州、深圳两个中心城市及珠江三角洲其它城市的联系,促进互动发展。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创智力资源优势。加紧引进、培养一支熟悉世贸组织规则,通晓国际经济和法律的外向型专业人才队伍。爱护和使用好现有人才及大学园区—科技创新海岸集聚的智力资源。积极吸引海外留学生、内地高新技术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到珠海创业和工作。积极推行技术成果入股与提成,建立以智力资本化为核心的分配和激励机制,为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继续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增创市场环境优势。按照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击走私贩私、偷税骗税、逃汇骗汇、制假售假、逃废债务、非法传销等经济犯罪行为。特别是要严厉打击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食品、药品等方面的制假售假行为。加快财政、土地债权的追收。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强社保基金征缴和监管,完善社保服务网络。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全社会营造讲求商业道德、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氛围。抓好市场法规、制度建设,加强行业自律,强化社会监督。

进一步整治社会治安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继续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以“打黑除恶”为重点,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实行科技强警;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完善社区警务机制,建立维护长治久安的长效机制,确保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秩序明显进步。

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增创生态环境新优势。继续打造珠海生态城市品牌。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强化各类自然资源保护和管理。支持香洲区带头实施“绿色珠海”工程,建设城市森林。积极筹建北区和南区污水处理厂,逐步完善城市污水管网建设,减少雨污合流。坚决落实环保责任制,加强环保队伍建设,强化环境污染监控和环境执法监督,在企业逐步推行清洁生产和ISO14000环保认证。建设医疗垃圾处理系统,加大对汽车尾气、噪声和饮食娱乐业环境污染治理。开展前山河综合整治前期工作。加强红树林保护。进一步做好城市净化、美化、绿化、亮化工作,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五)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加快城市化步伐。

加强土地规划管理。进行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做好斗门、金湾中心城区规划和金唐、南湾分区规划,强化规划实施监督管理。完善土地有形市场,实行基准地价制度。加强滩涂资源管理。

加快斗门、金湾两区城市化步伐。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突出抓好中心城镇建设,落实“生产在园区、生活在城镇”,依托经济功能区加快经济发展。抓住我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契机,积极引导农村人口和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

继续推进城中旧村改造,高标准建设文明社区。今年城中旧村改造要实现提速升级的目标,全面提高规划建设水平,把每个旧村改建成能体现珠海现代海滨城市特色和珠海精神风貌的新型文明社区。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尽快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珠海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加大力度整治乱搭乱贴户外广告、乱摆卖和破坏公共设施等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