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国民经济发展报告
时间:2022-04-09 03:53:00
导语:政府国民经济发展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西城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关于西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市西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时期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西城经济和社会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我区加快现代化建设并取得很大成绩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区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全面实施“经济强区、文化兴区、环境优区”战略,努力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胜利完成了“*”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率先进入“全国文明城区”行列。
一、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
以加快功能街区建设和优化发展环境为重点,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重点产业能级,区域综合竞争力、发展活力和吸引力进一步提升。预计地区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470.2亿元,增加到8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1.2%左右;区级财政收入从2000年的23亿元,增加到46.07亿元,年均增长14.9%;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从2000年134.9亿元增加到195亿元,年均增长7.6%;实际利用外资额达4.08亿美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万元,年均增长10.2%。
功能街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优势产业聚集。以金融业为重点、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体系更加符合首都功能核心区的特点和要求,优势产业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总部经济的特征更加突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9%,其中,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2.9%。金融街地区初步形成了以金融业和总部经济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成为我区发展最快的地区;西单地区初步实现了由传统商业区向现代商业区的转变;西外地区配套设施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化交通枢纽和旅游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德胜科技园建设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器,入驻高新技术企业254家,正在形成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聚集地;什刹海地区完成荷花市场和环湖景观建设等项目,周边环境得到改善;阜景街的文化旅游功能不断提升。
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抓好政策引导,制定并落实《关于促进税源发展和鼓励吸引资金的试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吸引符合区域发展要求、具有引领作用的企业入驻。针对辖区企业、居民需求高,服务量大的特点,以网上互联审批为手段全面推行全程办事制。建立了三级公共大厅服务体系。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市场监管体系。新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初步建成,国企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生产力促进中心,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融资和市场环境,大力培育社会中介组织,为中小企业健康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积极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措施,严格规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稳步推进城市建设。五年来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74.2亿元,开复工面积2615.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885.3万平方米,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城市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依托城市建设完善区域功能,将功能街区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古都风貌保护、危旧房改造紧密结合,先后启动了德外、桃园二期等16个人口密度大、房屋破旧小区改造,危改开复工面积712万平方米,为5.31万户居民改善了居住条件。对一批存有重大安全隐患的简易楼实施抢排险工程。启动实施太平桥大街、赵登禹路、辟才路等35条道路改造,其中竣工28条,总长达39.3公里,铺设各类市政管线近150公里。实施便民路大修维修工程,区域道路完好率达到70%。大力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被评为“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先进区”。
城市面貌和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坚持专项整治与加强日常管理并重、重点地区整治与全方位监控并重,强化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区和健康城区为契机,对7个“城中村”和北中轴路等38个重点项目进行集中整治。积极开展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治理工作。加强绿化养护管理,新建西二环两侧、马甸玫瑰公园等一批万米以上绿地,辖区绿化覆盖率25.54%,人均绿地10.53平方米。首批跨入“全国卫生区”行列。
城市综合管理能力不断增强。一是实施行政区划调整,将10个街道调整为7个街道,调整后各街道资源配置更加优化,管理职责更加明确。二是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街道办事处和政府专业管理部门的关系,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条专块统”能力得到强化。三是加强社区民主自治建设,建立并完善了“一心两会一站”的社区管理模式。通过大力培育社区服务实体、发展民间组织、探索社区服务社会化等形式,社区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四是健全公共安全长效管理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成立了西城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建立了政府值班、应急指挥、城市监管和便民服务四位一体的综合管理平台,城市管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有了新的提高。五是立足源头,强化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和运行机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市级挂帐安全隐患,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可喜成绩
始终把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地区文明程度。
科技在区域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与先导作用进一步确立。以德胜科技园区为重点,创业孵化服务与创新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加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开展面向社区基层的科普宣传活动,培养社会公众和青少年科技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了崇尚科学、尊重科学的良好氛围。
教育保持全市领先地位。大力推进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以基础教育为核心的现代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将教育结构与学校布局调整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有效改善了办学条件,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扩大了优质资源供给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积极培育学科带头人,开展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创建学习型城区,社区教育取得新进展。
区域文化进一步繁荣。推出“十颗明珠耀西城”、“月末大舞台”、“双百工程进社区”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及社区文化活动,营造了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环境。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共修缮37项重点文物,实现历代帝王庙对外开放。加大对文化市场的引导、规范和整顿力度,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卫生服务水平逐步提高。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建成了以健康维护为中心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加强公共卫生网底建设,将区属医院整合为专科特色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被评为“全国有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不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依托社区,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改扩建月坛综合训练馆等一批体育设施,新建全民健身工程199个。努力提高青少年竞技体育水平,我区培养输送的运动员在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上获得两块金牌,实现历史性突破。
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紧紧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这一目标,制定并实施了《文明城区建设纲要》及行动计划,集聚区域资源优势,形成共建美好家园的合力。以“创全国文明城区、建西城美好家园”为主题,大力开展文明礼仪、文明乘车等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双拥”工作成绩显著,连续五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区”。民族宗教侨务工作进一步加强,我区三里河民族团结社区荣获“全国民族团结模范集体”称号。
四、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和谐社会建设稳步推进
坚持把民生问题作为工作的着力点,从源头和基础抓起,从细节中体现为群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使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把和谐体现在群众的受益中。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研究解决了一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认真落实办实事制度,每年制定并实施直接关系群众生活的公共卫生、就业保障、公用生活设施等方面的办实事项目。同时,建立起群众反映问题的信息渠道,深入了解群众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切实加以解决。
再就业工作取得新成绩。设立促进就业资金,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多渠道、多途径促进再就业,基本实现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成立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不断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建立特困人员托底安置机制,有4万余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率始终保持在70%以上,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5%以内。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在不断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覆盖范围的同时,建立了工伤保险制度和生育保险制度,形成了以五项保险为内容的社会保险政策体系。将社会保险覆盖到各种所有制企业、各种形式就业的人员,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在全市率先建立了综合救助工作机制,救助方式实现了由单一向多元转变、由托底保障向能力救助转变、由政府为主向整个社会参与转变。设立扶贫帮困资金,广泛开展爱心助残等活动,拓宽了为低收入者、残疾人、困难家庭提供帮助的渠道。推进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把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市场资源充分整合起来,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民主法制建设全面推进。坚决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制度和向政协通报制度,充分听取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法律监督、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健全依法治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四五”普法规划,加强依法行政制度建设,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区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大好局面。不断强化责任意识,积极探索动态预警联动机制,完善打防控一体化工作体系,圆满完成各项重大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建立社会矛盾纠纷调处联动机制,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妥善处置突发事件,有力地维护了社会正常秩序。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开展“平安社区”、“安全社区”等创建活动,全区平安社区的达标率达到74%,社区整体防范能力进一步增强。连续两次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称号。
各位代表,“*”期间,我们还共同经历了若干重大事件的考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全区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有效控制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的蔓延,赢得了抗击“非典”斗争的胜利,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区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及区委的正确领导下积极进取的结果;是各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共同努力的结果;是驻区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积极参与的结果;是中央、*市各部门及驻区单位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给予我们工作积极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以及社会各界,向中央、市属单位和驻区部队,向所有为西城区改革发展稳定做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五年,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前进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一是按照区域功能定位形成的工作理念和思路需要进一步深化,在“首都体制”下整合区域资源、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区域建设的沟通方式、动员机制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二是关于重点功能街区的发展思路和有效推进模式还有待于完善,区域发展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三是城市管理长效机制还不健全,距离实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还存在一定差距,管理的信息化、精细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生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四是政府自身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部分领导干部、工作人员的创新服务意识还不强,依法行政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对上述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改革和发展中扎实工作,努力加以解决。
“十一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提交本次大会讨论的《*市西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是根据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市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按照《中共*市西城区委关于制定西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要求,在全面总结“*”时期发展情况的基础上,经过长时间调查研究和酝酿讨论形成的。期间,广泛听取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派、部分专家学者和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这个《纲要》经本次会议审议批准后,将由区人民政府具体组织实施。下面,我就《纲要》作几点说明。
一、关于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区发展面临的形势,是制定“十一五”规划的依据和前提。《纲要》从三个方面全面分析了我们面临的形势。首先,“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有利于我们用好本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推进我区的现代化建设。其次,*全面落实《*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有利于我们把握区域功能定位,发挥优势,更好地促进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三,今后五年是实现“新*、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关键时期,有利于我们实施奥运带动战略,全面提升各项工作水平。
《纲要》特别强调,要按照新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区县功能定位及评价指标的指导意见》对我区功能定位的要求,谋划区域的发展。西城区是国家政治中心的主要载体,是首都“四个服务”体现最直接、最集中的地区。这是区域发展诸多因素中的主导因素,决定着我区完善区域功能的基本方向和基本格局。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必须服从、服务和体现这个核心功能。据2004年经济普查,我区资产总计7.3万亿元,其中中央资产6.8万亿元,占总资产的93.2%,是我区发展的重要支撑,这进一步说明为中央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是我们的重要职责。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必须紧紧围绕首都功能核心区定位,坚持工作的高标准,坚持打牢工作基础,依托首都的地位,依托驻区机关、企业和部队,依靠全区人民,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在主动做好“四个服务”的工作中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和光荣使命。
《纲要》结合我区发展的具体实际,明确指出“十一五”时期是我区完善区域功能、提升发展水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重要时期。为此,《纲要》提出今后五年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新*、新奥运”的要求,全面实施“经济强区、文化兴区、环境优区”战略,牢固树立首都意识、首善意识和首创意识,落实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定位,强化服务功能,提高区域人文化、精致化、数字化、国际化水平,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纲要》最鲜明的特点,集中体现在全面实施“经济强区、文化兴区、环境优区”战略,通过强化服务功能,落实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定位,为实现“新*、新奥运”做贡献。《纲要》还特别强调把提高区域人文化、精致化、数字化、国际化水平,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作为完善服务功能的方向和目标。为此,《纲要》提出“六个必须”的原则。即:必须强化首都意识,努力承担起做好“四个服务”的职责;必须强化首善意识,努力建设首善之区;必须强化首创意识,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区;必须落实首都经济发展战略,努力增强综合竞争力;必须坚持以文化育文明,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努力促进社会和谐。这“六个必须”既是我们对以往发展思路和工作实践深刻总结基础上得出的基本经验和体会,也是对当前区情和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是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的具体要求。我们要全面认识,深刻理解,准确把握,用以指导并切实落实到“十一五”时期的各项工作中去。
《纲要》紧紧围绕首都发展大局和中心任务,综合区域发展实际,提出今后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显著提升;城市形象、文化品位和环境魅力的显著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的显著提升和社会和谐程度的显著提升,为实现首都功能核心区定位、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打下坚实基础。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6%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确定这些指标,综合考虑了西城发展的现实基础、支撑条件、发展趋势等因素,既体现一定的速度与质量要求,又适当留有余地,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二、关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
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是我区未来五年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中心任务。《纲要》立足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定位,从发挥区域综合优势、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出发,强调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引导产业布局优化升级,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当前,现代服务业的发达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竞争力和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提升现代服务业的层次、规模和能级,提升服务经济的质量和内涵,是我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为此,《纲要》提出要进一步完善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体系,走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产业发展之路。这既满足西城功能定位,又突破了西城地域发展的制约条件,是我区今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选择,应该长期坚持。“十一五”期间要巩固金融产业的支柱地位,积极支持科技服务业和创意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会展产业,使现代服务业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合理利用土地和空间资源、引导产业布局优化调整是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我区历来重视发挥功能街区在优化产业布局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已经取得了较大成效。今后要按照整体功能优化的要求,积极引导产业向功能街区聚集,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
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驻区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不断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是区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重要职责。“十一五”期间,我们要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政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综合服务能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整合各类优惠政策,完善政策体系,扩大对内和对外开放,继续吸引企业总部入驻,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努力为非公经济提供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三、关于加快建设重点功能区
六个功能街区是我区资源优势最突出,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城市功能综合体现最强的区域。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正处在完成建设任务、完善功能的关键阶段。为此,《纲要》提出要继续加强六个功能街区建设,更加注重突出街区特色,促进街区间功能融合互补;更加注重街区环境建设和服务管理;更加注重提高街区知名度和辐射力,促进优势产业的聚集、区域功能的完善、区域魅力的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的提高。
高水平建成*金融街。金融街是国家金融管理中心,是*市“十一五”时期重点建设的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之一。“十一五”时期要全面完成金融街的规划建设任务,完善商务配套设施,拓展金融产业链条,把金融街建设成为环境优美、资讯发达、交易活跃、服务完善的国际化金融功能区。
提升西单商业中心区品质。西单商业中心区是*市重要的商业区之一,是体现区域功能和商业品位的重要区域。“十一五”时期要积极引进知名企业、知名品牌,推动业态调整,满足大众消费,吸引中高档消费,拓展综合消费。积极促进西单北大街两侧纵深性开发和周边区域协调发展,形成与金融街等周边区域的功能互补和融合。
做强中关村德胜科技园。德胜科技园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时期要依托中关村的政策优势和产业优势,利用区域优势资源,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使企业成为园区创新主体。大力发展创意产业,积极吸引高科技企业总部、研发中心入驻,努力把德胜科技园建设成为创新服务完善、创意产业发达、充满创新活力的精品科技园区。
拓展西外旅游商务区的综合服务功能。西外地区具有发达的交通设施和丰富的旅游、商务资源,“十一五”时期要发挥区位优势,努力建设集商务、会展、旅游、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功能区,不断提升区域形象和功能品质,实现与中关村海淀园、德胜科技园和金融街的功能对接。
彰显什刹海传统风貌旅游区的文化魅力。什刹海是传统风貌保留最完整、历史文化资源最丰富的区域,是具有极高知名度的城市品牌。“十一五”时期要坚持有效保护、合理开发的原则,努力建设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辉映、古都风韵与时尚生活相融合的传统风貌旅游区。
深度开发阜景文化旅游街。阜景文化旅游街集中了一批知名度高、标志性强的文物和宗教活动场所,“十一五”时期要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发挥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强化整体品牌优势,深度开发旅游产业,全力打造文化底蕴深厚、特色商业氛围浓郁、配套设施完备的传统风貌旅游街,提升街区整体发展水平。
四、关于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建设国际城市、宜居城市是*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新目标。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的西城,必将成为向世界展示*形象的窗口。同时,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对城市的环境质量和运行水平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些都说明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是我区现阶段完善区域功能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奥运机遇,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努力使城市形象、文化品位和环境魅力有显著的提升。《纲要》重点从四个方面作了部署:
一是提升城市承载力。基础设施建设状况直接影响着城市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目前,由于建设资金来源渠道不够充分,融资机制不够完善,制约了我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导致道路网络和市政设施条件还不能适应国际城市中心区发展的要求,特别是老旧平房地区市政基础设施十分薄弱。为此,“十一五”时期要优先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提高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和运行效率,满足城市发展实际需要。加快实施西内大街等30余条道路改造,2008年奥运会前基本实现“八横八纵”路网格局,2010年基本完成文保区以外的主、次干路规划和重点地区的支路建设,明显提高区域道路通行能力。
二是推进旧城历史风貌保护和危旧房改造。作为传统风貌重要旅游地区,保护古都风貌,体现“人文奥运”精神,是我们当前和今后的重要任务。“十一五”时期要以文物保护利用为核心,以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复兴为重点,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为重要补充,全面构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同时,我区还存在相当多的危旧房屋,努力改变落后的居住条件是我区全面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的艰巨任务。未来五年,要稳步推进危旧房改造,力争完成2万户左右居民拆迁,基本完成文保区外的危改任务,探索有效推进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新模式,加快对“城中村”的改造,继续实施拔危楼抢排险工程,使大多数居住在危旧房中的居民能够改善住房条件和环境。
三是推进城市环境建设。环境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我区的城市环境质量与*市提出的国际城市、宜居城市目标相比,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一方面要继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到2010年区域环境质量基本达到国家标准。另一方面要加强城市绿化美化,塑造一批具有较高水平和鲜明地域特色的绿地景观。另外,《纲要》还特别强调了节约资源的重要性,提出要全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区,在全区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
四是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创建良好的城市运行环境,是区域发展的根本前提。《纲要》指出要着重抓好公共安全管理和城市管理系统建设两大任务,切实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和安全保障能力。《纲要》突出强调了要把城市安全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健全协调统一、应急迅速、行动有力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能力。同时要依托数字城市技术,推进城市管理网格化、信息化,实现管理的精确、高效。
五、关于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实现社会事业高水平发展,是提升西城公共服务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多年来,我区的社会事业发展一直走在首都乃至全国的前列。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全面发展的需求迅速提高,社会事业的发展将是群众更加关注的焦点,也是政府加强公共服务的重要领域。因此,“十一五”期间,我们要把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立足于确保公益、促进均衡、激发活力,依托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促进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不断提升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发挥科技先导作用。坚决落实首都创新战略,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形成区域发展的科技动力。注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关键环节,使新技术在产业发展、城市管理、公共安全、资源节约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注重发挥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注重“数字西城”建设,进一步提高区域信息化服务水平。
全面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巩固和发展教育优势,构建适应首都功能核心区要求,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质量一流的现代化教育体系,提高素质教育水平。营造全民学习的浓厚氛围,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
实现区域文化新繁荣。紧紧围绕*市“人文奥运”计划,大力挖掘传统文化底蕴,拓展现代文化功能,提升区域文化品位,展现首都历史文化名城魅力。加强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发挥重点文化设施、专业文化团体聚集的优势,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泛开展面向基层的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积极发展卫生和体育事业。健全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优先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充分发挥区域卫生资源优势,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加强和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倡导科学健身,提高群众健康素质。提高青少年竞技体育水平,为国家输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
六、关于促进社会和谐
“十一五”规划是高度重视社会和谐的规划。从关注民生入手,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承担起维护社会稳定第一责任,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是《纲要》关于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思路和集中体现。我们要把社会和谐作为“十一五”期间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着重抓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环节,扎扎实实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面推进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建设。
一要大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主动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作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切实做好侨务和对台工作。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推进政务公开,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二要大力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畅通党和政府与群众沟通的经常性渠道,完善政府专业部门和街道、社区联系群众、汇集民意和为民办实事的各项制度,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和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引导和支持社会中介组织在整合资源、协同治理、服务群众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不断扩大群众的社会参与,激发社会活力,凝聚社会发展合力。
三要大力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十一五”时期,我区的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总量与结构性矛盾并存,结构性矛盾更为突出。失业人员数量持续增长,就业困难群体增多,新生劳动力进入市场就业的人数增加,这些都加剧了我区的就业矛盾。因此,我们要采取积极就业政策,着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另外,“十一五”时期要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整合完善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体系。要继续落实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和社区互助,多渠道帮扶困难家庭。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做好老龄工作。努力改善残疾人的教育、康复、就业和社会保障条件,促进残疾人平等、充分地参与社会生活。
四要大力加强和谐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基础在社区。“十一五”时期要立足于使社区更好地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发挥服务作用,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发挥桥梁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上发挥促进作用,以全面加强社区基层服务体系为重点,以提高社区自治水平、培育社会自主发展能力为基础,全面加强和谐社区建设。
五要大力推进依法治区进程。深入扎实地做好普法基础工作,努力提高公职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和全民的法律素养,不断增强法制的引导、规范和保障作用。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
以上是对《纲要》的简要说明。此外,为配合《纲要》的顺利实施,区政府还研究制定了《西城区“十一五”时期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等31个专项规划,对《纲要》涉及的主要内容做了进一步的深化和细化,从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十一五”规划体系。这些都将对指导和推动全区未来五年的工作发挥重要作用,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落实。
20*年主要工作任务
2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贯彻落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一年。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责任感,以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为重点,加快功能街区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不断提升区域经济运行质量和发展水平;以奥运环境建设和巩固文明城区创建成果为重点,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和人文环境,不断提升城市形象、文化品位和环境魅力;以保障群众切身利益为重点,妥善协调各方面关系,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不断提升社会和谐水平;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群众的满意度为重点,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不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和服务管理水平,为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奠定扎实基础。
一、着力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将优化发展环境作为政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优化发展环境、全力做好服务,促进驻区中央、市属等各类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全年计划财政收入完成50.7亿元,同比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0亿元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440元左右,同比增长8%左右。
突出功能街区建设的载体作用。进一步加快功能街区建设步伐,完善街区功能。金融街基本完成中心区建设,金融家俱乐部、四季商城、威斯汀酒店等配套商业、餐饮、休闲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区域绿化和道路系统建设同步实施。西单商业区实现“西西四号地”项目竣工,完成西单商业区城市环境规划设计,启动整治工程项目,积极推动业态调整和升级。德胜科技园区重点推进德胜中心区建设,促进高科技产业和动漫等创意产业的聚集。西外地区要建成西环广场并交付使用,启动西直门交通枢纽东区工程。对什刹海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进行全面整治,启动实施景区设施完善、景观环境整治等六大工程,促进整体风貌保护、居民居住、旅游业发展相协调。深化阜景街业态规划研究,启动金融街四合院迁建项目。
突出产业促进政策的引导作用。进一步完善各项产业促进政策,发挥政策的综合效应,重点吸引金融保险、电信、创意产业等高端现代服务业企业入驻。充分发挥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的作用,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促进协会,建设服务平台,促进区域中小企业的发展。以方便居民购物、餐饮为重点,加强社区商业建设。按照*市部署,引导与区域功能不适应的业态逐步迁出,对保留的小商品市场和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
突出宣传推介的促进作用。推进品牌战略实施,充分发挥商会、协会等社团组织的作用,加大对金融街、西单、中关村德胜科技园及什刹海等品牌的对外宣传推介力度。协助组织好国际保险大会、*金融文化节等活动,进一步扩大区域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突出政务服务的基础作用。进一步优化、完善区经济服务大厅和各专业服务大厅的服务模式,设立大厅综合服务区和网络服务区。扩大政府网上办公的范围,深化互联审批工作,使行政许可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审批,基本形成内资企业设立和基本建设项目两个互联审批链条,促进政府管理的公开、便民、精确、高效。
二、着力提升城市形象和管理水平,为筹办奥运会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是奥运各项筹备工作的关键阶段,要按照《*市城市环境建设规划》和《*奥运会城市运行纲要》要求,组建环境建设指挥部,制定实施西城区城市运行计划,充分发挥奥运提升城市承载力和环境质量的带动作用,深入开展“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区”等工作,使城市形象有新提升,努力营造整洁、优美、和谐、有序的城市环境。城市建设开复工面积700万平方米,竣工140万平方米。危改开复工面积410万平方米,竣工110万平方米。
一是要在提高城市承载力上下功夫。以实施德内大街、西内大街等12条道路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道路通达能力。推进地铁4号线建设。继续实施便民路工程,对力学胡同等76条破损道路进行翻修改造。对西黄城根北街、旧鼓楼外大街等23条道路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以创建“畅通工程”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城市交通结构,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路段的交通综合管理,提高通行效率。抓好静态交通管理,积极推进机动车地下停车场建设,完善什刹海等地区停车引导系统。
二是要在整体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上下功夫。以二环路外危改项目为重点,启动实施2-3片危旧房改造项目;继续实施拔危楼抢排险工程;开展烟袋斜街保护更新改造试点,对部分院落进行保护修缮,同时积极推进白塔寺周边危旧房修缮改造方案的实施;按照小规模、渐进式的原则,在西四北1—8条文保区探索连院改造微循环工作模式。全年力争改善4000户左右居民的居住条件。完成14幢楼房“平改坡”、2.5万户居民的“一户一水表”和2.3万户居民的“一户一电表”改造任务,使群众居住、生活更方便。
三是要在提升城市形象上下功夫。大力推进北二环德东大街南侧等“城中村”以及奥运训练场馆、途经路线周边的环境整治工程,继续对一批重点大街、重点路口、重点地区和重点景区开展综合整治。同时,加强绿化美化,完成金融街中心绿地等4块大型绿地建设,全年新增绿地4公顷,提高对大气、水、声以及固体废弃物污染的防治水平,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结合环境整治,统筹规划特色街区的形象设计,加强城市景观建设,规范户外广告和牌匾标识,不断优化空间格局,努力提升城市品位。
四是要在提高城市管理能力和城市运行效率上下功夫。加快城市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完善信息数据库,建好区级平台和各分平台,强化落实部门责任,初步实现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和动态化。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危险化学品、人员密集场所、建筑施工领域的监控和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完善公共应急体系,健全应急机制,加强预案演习,不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继续开展食品安全放心街区、示范店的创建工作。
三、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在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关键环节上有所突破
围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出发,坚持满腔热忱地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努力创造居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积极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切实维护广大群众的基本权益。将就业和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本,高度关注,下大力量推进。一是进一步规范劳动力市场,建设区职业介绍服务中心,综合运用促进就业政策,拓展就业渠道,力争全年开发就业岗位达到1.5万个,失业人员再就业达到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二是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非公企业的参保率,社会保险征缴率保持在98%以上,征缴总额比上年增长10%以上,60%的企业退休人员实现社会化管理服务。三是构建以政府救助为主导、社会各类捐赠为补充的新型救助体系。大力推行养老服务机构“公办民营”改革试点,推广“无围墙敬老院”的居家养老模式,争创全国社会化养老示范区。四是大力推进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面,促进全区劳动用工规范化。
积极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不断强化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进一步推广“一心两会一站”社区管理模式,完善民主自治机制。做好社区居委会换届、社区规模调整工作,落实社区准入制度。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市、区财政投入1亿元,加快社区办公及服务设施的硬件建设,使社区办公活动条件有较大改善。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社区专职工作者的理论水平、职业化素质和工作实践能力。抓好社区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公共服务社的试点工作。鼓励发展各类民间组织,加快培育社区中介组织。探索社区志愿者服务新模式,建立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
积极推进基层平安创建工作,努力夯实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深入开展平安建设的意见》,继续广泛开展平安社区、安全社区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完善动态预警联动机制和打防控一体化的工作体系,推行公共场所安全防范网格化管理。切实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推广“以房管人”的管理模式。密切关注社情民意,畅通联系群众的经常性渠道,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和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建立人民调解员协会,促进人民调解组织社会化、规范化、专业化。落实《信访条例》,把积极防范化解与依法妥善处置结合起来,使各类矛盾化解在基层,防止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
四、着力加强公共服务资源的整合力度,统筹协调各项社会事业高水平全面发展
优先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加强可持续发展项目管理和重点项目的示范推广工作,进一步推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制定《西城区促进地区科技进步的办法》,加快构建地区科技支撑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争创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落实“人才强教”计划,继续推进学校布局调整,提高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各级各类教育水平。加大“两免一补”政策落实力度,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和书本费,对贫困家庭学生给予补助。完善三级社区教育体系和保障机制,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学校在学习型城区建设中的作用,建成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
努力促进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加快西城文化中心、月坛体育馆等文体设施的建设改造,推进“社区小型数字影院”建设,不断提高文化体育设施的服务能力。积极推进故居、月坛二期等文物修缮工程,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开展“一街一品”特色文化工程,培育各街道地区的文化精神。充分发挥区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以节庆文化活动为龙头,组织开展文艺家进社区、社区文化节等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和地区文化的知名度。以公共卫生大厦和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中心为依托,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的运行机制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在每个街道设立卫生监督站,逐步完善公共卫生监督执法网络,强化疾病防治特别是对“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疾病的防控工作。加强公共卫生网底建设,积极推广社区健康维护的新型工作模式,投资5000万元,支持社区卫生服务站布局调整和改造,改扩建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提升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认真贯彻《*市全民健身条例》,加强科学健身指导,以全民健身体育节为龙头,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不断提升居民身体素质。
巩固和延伸文明城区创建成果。实施《迎奥运文明行动计划》,积极开展“同迎奥运、共创文明”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以切实提高居民的文明素养为重点,广泛宣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市民文明守则。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网络,以开展奥运教育活动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做好民族宗教侨务工作,加强民族团结。深入开展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机关和争当文明市民四大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把创建文明城区过程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转化为工作措施和制度规范,建立健全文明城区建设工作长效机制,使文明城区建设渗透到全区的方方面面。广泛开展文化双拥活动,不断提高双拥工作水平,努力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区”六连冠。
五、着力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服务水平
以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为目标,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政府履行职能的有效途径,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大政府管理创新力度,不断提高政府管理效能。
积极组织协调,为《纲要》高水平实施开好局、起好步。注意协调好市区规划纲要以及政府各部门专项规划的关系,做好经济普查数据与“十一五”规划的衔接,组织实施好关系城市发展和群众利益的重大项目。依据年度发展计划,统筹安排进度,加强社会监督,对实施情况进行科学的考核评估,切实提高规划执行能力,发挥规划效能。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自觉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人民群众的监督,配合做好执法检查、视察和述职评议等工作,认真办理代表议案建议和委员提案,虚心听取群众的批评、建议,不断提高工作水平。畅通政务公开渠道,建立区政府新闻办公室,明确新闻会和听证会的法定事项,及时掌握舆论动向,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认真做好“千家企业评政府”、“政风行风热线”、“网上评议”工作,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特别要加强对拆迁、教育收费和群众就医等方面的监督,不断提高行政效能。高度重视,周密组织,认真做好人大代表普选和政府换届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提高信息化工作水平。加快城市管理、劳动保障、人口监测等各专业系统电子政务建设步伐,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推进信息整合和资源共享,进一步完善区街居三级办公网络沟通衔接,提高信息化建设和利用效率。大力推进“数字西城”建设,充分发挥视频监控、交互式办公、地理信息、城市应急等系统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区政府网站功能,注重公共信息的,加强与群众的信息沟通互动,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
推进体制改革和公务员队伍建设。深化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制度建设,完善国有资产运营机构法人治理结构。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政府投资项目评价体系,扩大国库集中支付的范围和政府采购的规模,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完善管理体制,树立节约意识,不断降低行政成本,努力建设节约型政府。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研究制定我区的具体实施意见和办法,依法完善公务员的录用、培训、管理和考核奖惩工作机制。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力度,努力建设一支勤政廉洁、高效务实的公务员队伍。
各位代表:
20*年是我们实现“新*、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关键时期,西城区的发展任重道远,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锐意进取、求真务实,为把西城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而努力奋斗!
- 上一篇: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影响论文
- 下一篇:城区委教育工作委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