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法院工作报告
时间:2022-04-09 03:51:00
导语:城区法院工作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20*年,我院在区委的领导、市高级法院的指导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和谐西城建设,以化解社会矛盾为主线,坚持公正与效率主题和司法为民要求,进一步更新观念,创新机制,拓展职能,全面加强队伍建设,以各项工作的新成效,为西城区的和谐发展做出了应有的努力。
一、发挥职能作用,审执工作扎实推进
一年来,我院充分发挥审判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中的职能作用,共受理各类案件21544件,审结20655件,解决诉讼标的总金额298827万余元。
(一)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维护社会稳定
着眼于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刑事审判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严厉打击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人民群众生命及财产安全的抢劫、抢夺、盗窃、诈骗等犯罪,严厉惩处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和贪污、贿赂等渎职犯罪,为人民安居乐业、区域经济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全年共审结各类刑事案件797件,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125人,有力地打击震慑了犯罪。同时,认真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坚持区别对待,对初次犯罪,主观恶性较小,犯罪情节轻微,认罪、悔罪态度好的犯罪分子,依法予以从轻减轻处罚;符合缓刑条件的,依法宣告缓刑,全年共对268名被告人宣告缓刑,占判处被告人总数的23.93%,起到了教育挽救、预防减少犯罪的积极作用。
(二)依法调节民商事法律关系,化解社会矛盾
着眼于调节经济关系、平复社会矛盾,民商事审判努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全年共受理民商事案件143*件,审结13557件。认真审理证券、保险、购销合同等案件,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妥善处理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婚姻家庭、邻里纠纷、损害赔偿、劳动争议等案件,促进和谐社区、和谐家庭、和谐人际关系建设。慎重处理社会影响大,具有群体上访苗头的城市房屋拆迁、商品市场租赁等案件,维护西城区和谐稳定。新组建的知识产权审判庭,成功审结了美国好莱坞六家电影公司与北京某公司影视作品著作权纠纷系列案等一批在全市有较大影响的案件,依法维护了境内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深入德胜科技园区开展法制宣传,提高了驻园区高科技企业的维权意识,有力地推动了我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三)强化行政案件协调解决,促进依法行政
着眼于构建和谐融洽的政群关系,行政审判立足于化解行政争议,既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又监督和推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共受理行政案件282件,审结266件。积极探索行政纠纷协调解决的方式,审结的行政案件中,通过协调方式解决75件,占结案总数的28.2%,取得了较好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力地促进了区域和谐。认真审查、及时执行因城市环境整治,涉中央国家机关、市区重点建设工程引发的非诉行政执行案件,受理非诉行政执行案件280件,结案284件(含上年旧存),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司法保障。
(四)强化执行工作,及时兑现当事人合法权益
着眼于努力提高执行案件的实际效果,坚持教育疏导与法律威慑相结合,及时兑现当事人合法权益。共受理执行案件5776件,执结5666件,执结标的总金额105*1万余元。加强教育疏导工作力度,努力促使当事人自觉履行义务。对拒不履行生效裁判及阻碍执行的当事人,果断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一些难度较大的案件得以执行。强化执行管理,试行《超半年未结案件重新确定承办人制度》,一些疑难案件得以执行。及时发还执行案款,仅21次集中发放就涉及执行款3500余万元,切实维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对暂不能执行、生活确有困难的申请执行人,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妥善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二、创新工作机制,改革措施初见成效
根据《人民法院二五改革纲要》的要求,围绕构建和谐西城的目标,我们就多元化解决纠纷机制和调解工作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推出“四点一线”多元化纠纷解决新机制
近年来,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的数量不断攀升,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司法需求和审判力量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审判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职能作用,我们推出了“以化解社会矛盾为主线,巡回法庭进社区、人民调解进法院、司法行政齐联动、行业法院共调解”为内容的“四点一线”新举措。
巡回法庭深入街道、社区巡回办案,积极开展法制宣传工作,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和指导工作,提高人民调解员调处纠纷的能力;与街道、社区调解组织密切合作,一些纠纷化解在了萌芽状态。在法院立案大厅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利用人民调解简便、高效、经济的特点,为人民群众解决纠纷提供多种选择,一些纠纷在诉前得到了解决。与西城交通队共同推出“交通事故快速调处通道”,与区内各大医院、区消费者协会分别确立医患、消费纠纷解决方案,形成了行政调解、行业调解与诉讼之间的良性互动,及时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
“四点一线”新机制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与诉讼有机地衔接起来,初步形成全社会解决矛盾纠纷的合力,在党委重视和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大量的纠纷化解在了诉前,解决在了基层。反映到法院工作中,全年受理案件数量同比减少2889件,与此前连续6年收案年均增长2000余件相比,一升一降,减少了近5000个矛盾点,有力地促进了西城区的和谐稳定。中央政法委和市委、市政法委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人民日报》、《人民法院报》和《北京日报》等新闻媒体对新机制也进行了报道。
(二)加大诉讼调解力度,力争案结事了
着力于最大限度地以平和方式化解矛盾,注重发挥调解解决纠纷的优势,坚持诉前、诉中、诉后,刑事、民事、执行,全方位多角度开展调解工作,力争案结事了。刑事审判中,充分发挥调解的疏导功能,力促被告人积极赔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消除对立情绪,审结的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民事赔偿部分调解率达到了90%以上,调解履行率达到了100%。民商事审判中,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愿,采用亲情调解、案例疏导等多种调解方法,因人、因案对症下药,使纷争得到有效化解,审结的民商事案件,调解或经调解当事人撤诉等非判决方式结案6566件,占结案总数的48.43%。执行工作中,努力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向被执行人讲明拒不执行的法律后果,促使当事人自动履行,执结案件中,当事人自动履行1647件,占结案总数的30.96%。
三、拓展审判职能,司法为民取得新的进展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拓展审判职能,通过各项工作的实效,践行司法为民。
(一)完善便民措施,营造和谐诉讼氛围
结合新审判大楼的启用,在坚持以往行之有效的各项司法为民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便民渠道,成立了诉讼事务管理中心,采取多项措施服务于民。设立值班法官和法律咨询服务窗口,提供案件查询和代收诉讼材料服务。为行动不便、书写不便的当事人,提供代为复印、代缴诉讼费的“一对一”服务。建立导诉制度,对老弱病残人员导诉员负责引导他们到所去的位置,并为他们找到案件承办法官,做到了“一站式”服务。对诉讼保全、评估鉴定、委托拍卖等事务性工作实行集中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对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减免诉讼费用,确保低保人员、农民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打得起官司,共减免诉讼费85952元。
(二)做好审判延伸,加强综合治理
进一步做好审判延伸工作,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社会长治久安。针对案件中反映出的个别单位在内部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及时发出司法建议,促使他们健全制度,完善措施。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宣传典型案例,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全年在新闻媒体上刊发各类宣传稿件3700余件,组织庭审网络直播19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不断强化未成年人审判的教育、挽救、感化和维权职能,推出了少年法庭审判“三个一”制度:发放一份未成年被告人社会家庭状况调查表,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和性格特点;写好一份说理透彻的判决书,让当事人体会到法庭的公正和法律的严肃;判后给未成年被告人的一封信,鼓励他们认真改造,早日回归社会,“三个一”制度的实施,使未成年被告人受到教育和感化,赢得了当事人家属及社会的好评。
(三)完善工作机制,妥善处理涉诉信访案件
本着化解纠纷、解决当事人的实际问题,妥善处理好涉诉信访案件。设立信访办公室,统一部署、监督和考核各部门的信访工作,做到了信访工作全院一盘棋。实行法官、庭长、主管院长信访三级责任制,对于重大、复杂、疑难的信访案件实行领导包案制度。建立涉诉信访案件倒查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在立案、审判、执行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做到涉诉信访案件从源头化解。通过邀请人大代表、特约监督员、人民陪审员参与接待等形式,共同做好当事人的思想教育工作。上访人确有困难的,紧紧依靠党委、政府及相关单位,切实解决上访人的实际困难。没有出现越级访、暴力访和群体访事件。
四、加强队伍建设,整体素质稳步提升
做好审判和其他各项工作,关键在于要有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加强队伍建设,始终是我们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法官队伍整体素质
围绕能力提升、人才培养,全面深入地开展教育培训。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开展“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专项活动,组织干警参加全市法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统一考试和全国基层法院法官培训验收考试,干警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意识不断增强。创新培训模式,突出培训实效,全年共邀请专家、学者来院研讨10余人次,与兄弟法院横向交流学习50余人次,审判人员的司法水平进一步提高,我院干警撰写的《机动车保险条款的司法规制》,荣获全国法院第学术论文研讨会二等奖。选派业务骨干到法国、德国等国家进行业务交流和培训,并先后接待了多个国家的法官代表团来访,仅澳大利亚、加拿大的两个代表团就涉及20多个法院的院长、首席法官,通过相互学习借鉴,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能力,同时也展示了西城区司法建设成就和西城法院的精神风貌。
(二)科学规范管理,促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着力于提高司法水平、提升法院形象,不断完善和创新西城法院审判管理和行政管理模式,对公开审判、院庭长办案、审判流程、调研宣传、审判事务管理等十项工作进行了严格规范。规范送达、开庭、宣判工作,提高了案件的质量和效率。院庭长积极参与和指导办案,量化了副庭长的办案指标,提高了院庭领导的履职能力和管理水平。实施调研课题责任制度,确定院庭两级重点调研课题,提升了法官的整体业务水平。强化流程管理,严格电脑分案,为关系案、人情案设立了一道关口。
积极探索和完善符合审判规律的绩效管理考评机制,对各项考核指标量化、细化,出台了《部门绩效管理考核办法》和《干警个人绩效管理考核办法》,从工作业绩、职业道德和廉政情况等方面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干警的晋职晋升、评优选先、学习深造等相结合,共有28名工作业绩突出的干警被提升为初级或晋升为高级法官,充分调动了广大干警的工作积极性。
(三)加强司法廉洁建设,构筑反腐倡廉防线
廉洁是公正的前提和保障,一年来,我们始终把廉政摆在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来抓。认真开展党性修养和司法廉洁教育,积极探索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推动反腐倡廉工作的有效途径,努力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的发生。特别是针对我院个别领导干部涉嫌违法违纪问题正在接受调查的教训,我们对人权、财权、审判权等容易产生廉政问题的关键环节,加强了内部监督制约。扩大干警对于院内重大决策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以公开促公平公正。完善党组议事规则,对干部任免、立功受奖、大额资金使用等坚持集体研究、民主决策。完善审委会工作规则、合议庭办案规范,进一步明确审判长、合议庭、院长、审委会委员之间的职责,保障审判权的运行公正高效。
(四)加强文化建设,增强法院凝聚力
立足于更好地促进审判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大力加强法院的文化建设。在院网开设院长信箱和法官论坛,广泛征求、吸纳干警对法院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努力营造和谐氛围,鼓舞士气、凝聚人心。开展各项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陶冶干警情操,培养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结合“迎奥运、强素质、树新风”活动,开展了以“赛结案、比业绩,赛公正、比质量,赛作风、比形象,赛创新、比实效”为内容的“百日四赛四比”竞赛,彰显了团结拼搏的精神风貌。进一步落实从优待警的各项措施,努力解决干警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五)自觉接受监督,促进公正司法
坚持向区委汇报工作的制度,主动接受党对法院工作的领导。坚持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的工作制度,主动将审判和其他各项工作置于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之下。全年共有10名审判员向区人大常委会进行了书面述职,接受人大的评议。积极办理人大交办的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全年共办理涉及法院工作的代表建议6件。针对区政协委员、派成员来我院明察暗访的情况通报,邀请政协委员、派成员来院座谈,并召开专门工作会议部署专项整改。成立人民陪审员办公室,制订了西城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日常管理工作的改进意见》,为人民陪审员依法履行职责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全年共有人民陪审员参审1895人次,进一步推进了司法民主。
各位代表,回顾一年的工作,离不开区委的正确领导,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区政府、区政协及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关心和帮助。在此,我代表西城法院全体干警向有关部门和各位代表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报告工作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增强,干警辨法析理、息诉止争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二是司法改革举措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多元化解决纠纷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三是审判作风建设和监督机制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上述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切实加以解决。
20*年的工作任务
20*年北京将举办举世瞩目的奥运会,人民法院维护稳定、服务发展、促进和谐的任务将更加繁重。我们要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促进和谐为目标,以服从、服务于西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立足点,以践行司法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推进西城法院各项工作全面进步,为西城区的和谐发展创造公正高效的法制环境。
一、围绕服务大局,认真履行法律职责
以服务20*奥运会,维护西城稳定、促进西城和谐为目标,全方位、多层次地平复社会矛盾。一是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克服就案办案的倾向,确保案件审理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做到宽严都真正落实,宽严都依法进行,打击震慑犯罪,预防减少犯罪。三是正确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贯彻执行好新颁布的《物权法》和《劳动合同法》,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西城区的和谐发展。四是创新执行工作机制,加大执行工作力度,最大限度地实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围绕以人为本,不断拓展为民途径
强化司法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意识,将为民贯穿于审判工作的各个环节。一是进一步拓宽调解的范围,重视调解的实际执行效果,探索提高当事人自动履行调解协议的方法和审判人员督促当事人履行协议的措施。二是探索预约立案、巡回立案、网上立案等措施,加大高科技手段在便民中的运用。三是完善诉讼终结后的司法救助制度,探索被执行人无能力偿还导致申请执行人生活困难案件,由法院协助申请执行人申请临时救助或城乡低保待遇,解决涉特困群体案件执行难问题。
三、围绕科学发展,不断创新工作机制
立足于均衡、协调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工作机制改革创新。一是加强“四点一线”新机制的完善和推广,努力实现行政调解、人民调解、行业调解与诉讼的良性互动。二是优化审判资源配置,积极探索简易程序案件的“速裁”模式,努力在最短的时限要求内,第一时间解决矛盾纠纷,减少当事人诉累。三是针对医患纠纷、劳动争议、保险证券等专业性较强的案件,探索成立专门合议庭实行专业化审理,统一执法尺度,提高案件质量。
四、围绕实现公平正义,全面推进队伍建设
以优化结构、提高素质为重点,切实加强队伍建设。一是用十七大精神武装干警,进一步提高干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二是强化争优创先意识,培养一批精通审判和各项业务的骨干,树立富有西城法院特色的先进典型。三是加强对有专业、有特长、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力度,优化我院人员结构,增强队伍综合实力。四是严格审判纪律,发现违法违纪问题坚决查处,进一步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努力构建反腐倡廉长效机制。
各位代表,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紧紧围绕西城发展大局,全面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司法能力,为西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 上一篇: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 下一篇:论美国因素影响全球投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