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年终大会工作报告
时间:2022-03-25 06:40:00
导语:政府年终大会工作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年以来的工作回顾
年以来的四年,是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城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四年。四年来,本届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区人民和各单位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创新有为,全面完成区“”计划各项目标任务,编制并启动区“”规划,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成果。
(一)区域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四年来,区政府坚决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在较好的宏观经济形势下,加快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格局,区域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全区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年,全区生产总值实现550.92亿元;财政总收入117.76亿元,是2年的3.2倍,其中区级财政收入48.30亿元,比2年翻了一番。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全区基本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商贸业和房地产业为支撑的四大产业格局。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信息服务业、专业服务业和科技研发服务业的营业收入占现代服务业的78%;以开发区为主的先进制造业较快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稳步提高;商贸业能级不断提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6%,商圈综合消费效应进一步增强,社区商业及休闲娱乐、购物旅游等快速发展;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房地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市场交易进一步规范。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区域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税收占全区税收的比重提高到4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4%;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以私营个体和三资企业为主的非公经济对全区税收的贡献度达到58%。围绕重点功能区和重点项目,招商引资和楼宇经济工作取得新成绩,四年累计合同利用外资18.3亿美元,吸引内资160.2亿元;一批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内外资企业入驻本区,目前区域内共有总部型企业27家及世界500强和国际知名企业近60家。街道、镇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社区建设、管理和社区服务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
(二)区域创新合作迈出新步伐。四年来,认真贯彻科教兴市战略,坚持区属发展向区域联动推进,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切实加强与大院、大厂、大企、大校的互利合作。与开发区建立了更加紧密的合作机制,区区合作取得新的成效;与中国普天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启动建设了普天邮通科技园;与中科院分院、复旦大学等签订发展战略协议,枫林生命健康科学园区建设进入实施阶段;推进与交大、华东理工、师大等科研院校和企业单位合作,科技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至2年底,共建成3个科技园、6个创意园和5个孵化基地。政府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政策聚焦和服务。制定和出台关于加强对科技投入和管理的意见等政策和文件;设立2000万元自主创新产业化资金,27个项目得到资助,73个项目获得市高新技术转化项目认定;专利申请数和发明专利数继续在全市保持领先。成立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加强对专利、商标品牌的保护,区域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
(三)城区建设和管理大力加强。过去四年是城区建设快速推进、城区功能更趋完善、城区形态和环境质量改变较为显著的时期。坚持规划领先的理念,四年内编制完成了《市中心城()分区规划》等总体和专项规划41项,城区发展的框架更加清晰。坚持条块联动机制,实施“阳光动迁”,突破了动拆迁“瓶颈”,先后完成铁路南站、轨道交通4号、7号、9号、10号线和中环线等市重大工程的前期动迁工作,累计拆迁房屋116万平方米,动迁居民1.4万户,单位565家。结合铁路南站建设和“排堵保畅”工程,先后新建和改建了老沪闵路、石龙路、斜土路等一批重要道路。大力推进多层住宅平改坡综合改造。四年累计完成平改坡综合改造173.8万平方米,完成旧住房综合整治232.7万平方米。加强城区生态建设,滚动推进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水、气、声治理取得明显改善。创建成国家卫生城区和市环境保护模范城区,四年全区累计新辟公共绿地9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24.9%。围绕合作组织峰会、第48届世乒赛、特奥国际邀请赛等重大活动和赛事,加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城区景观更加亮丽。以交通管理、治安管理和市容管理为重点,初步建立了铁路南站地区管理机制。推行城市网格化管理试点,建立起城市管理新模式。
(四)各项改革工作积极推进。在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进程中,区政府坚持按照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整体部署,紧密结合实际,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坚定不移推动各项改革。同时加强政策配套,把有关政策落到实处,城区活力不断增强。认真落实市财税体制改革方案,完成区域内企事业单位在地统计和税收属地征管工作。积极推进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形成了国有资产管理、营运和监督机制,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年均达到108%。按照“政企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先后完成了区域内市容、环卫、园林、民防等作业单位“事转企”的转制工作,环卫、园林等作业开始全面走向市场。社会事业改革探索推进。按照市教委关于学校体制改革的部署,完成西南位育中学等3所公立转制学校深化改革工作;按照“降低费用、提高水平、规范服务、加强管理”的总体思路,稳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完善市场监管措施,加强前置审核,规范市场审办流程,市场经济秩序不断规范。认真清理了一批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规范性文件,加强政策扶持,从市场准入、政府监管、权益保障等方面引导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有序发展。
(五)社会各项事业深入拓展。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资源整合,社会事业向社区下沉的服务模式和工作机制基本形成。基础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教育均衡发展持续推进,完成初中建设工程三年规划,初中办学质量明显提升;大力加强实验性、示范性学校建设,6所学校创建成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成为全国教育改革实验区和全国科技教育综合试点区;社区教育完成三级网络构建,各项活动蓬勃开展;制定了本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工作方向和重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基础不断夯实。形成区医疗卫生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卫生防病工作不断加强,防治非典和禽流感取得重大胜利。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探索构建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市场监管三大体系,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公益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公园星期音乐会被评为全国特色文化项目(广场),一批重点历史文化资源得到妥善保护。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与扩容加快,新增健身场所8个,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城区;体教结合全面推进,青少年竞技体育取得新突破。以项目为抓手,条块联动实施《社区社会事业三年(2005—年)行动计划》,推进并完成30个社区社会事业示范项目。科普、人口计生、档案、双拥、统计、民防、兵役、残疾人等工作创新有为,形成特色,先后荣获各种全国先进称号。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对台、侨务、对内对外合作交流、地方志和《年鉴》编撰、红十字会等工作较大提升了整体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
(六)社区建设和管理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着力推进社区“三大中心”建设的要求,区政府通过促进资源整合与共享,大力推动公共资源配置进一步向社区倾斜。按照“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协同办理”的原则,建成13个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涉及群众基本生活和保障的各类行政事务实现了集中办理;通过调整、改建、盘活现有公共设施,建成6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按照“六位一体”的要求,建成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64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构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相结合的社区为老服务体系,建立区和部分街镇为老服务中心。积极为老人提供上门送餐、巡回送医等一批为老服务特色项目;加强机构养老硬件建设,四年新增养老床位1060张,建成标准化老年活动室90个。科学调整街道和居委会的规模。配合铁路南站建设和管理,完成对、龙华、长桥、康健、凌云等5个街道的行政区划调整;因地制宜,完成天平、枫林等6个街道居委会调整工作,全区居委会总数从345个整合为298个。健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社区管理责任制。坚持长效管理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城区市容环境进一步优化,生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工作得到切实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实质推进,完成居委会换届选举,居委会直选比例达58.4%,居委干部素质和居委会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推广协调会、听证会、评议会“三会”制度,强化了居民自主参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民主意识。文明创建工作取得积极成果。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化公民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区13个街道、镇实现文明社区(镇)全覆盖,其中有6个街道、镇提升原来标准,创建成新版市级文明社区(镇)。
(七)社会保障和社会稳定的基础进一步夯实。围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目标,加大投入,加强管理,民生和社会管理水平切实提高。积极推进平安城区建设。深入开展严打斗争,有效开展了一系列社会治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集中行动,落实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预防犯罪工作体系;确立了平安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大力推进平安实事工程,全区社会治安保持稳定。深入开展人民调解、矛盾化解、信访接待等各项工作,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法制宣传教育持续深化,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水平有效提高,被评为“四五”普法全国先进城区。社会保障和救助工作明显增强。政府低保救助为主,医疗、教育、住房救助为补充的“四位一体”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通过政府帮困和社会帮困相结合,四年共发放财政性社会救助金2.9亿元;认真落实廉租住房政策,累计解决廉租住房1294户,切实解决部分困难群众住房问题。促进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创业带动就业等多种形式,促进就业的政府责任体系、就业服务体系和职业培训体系不断完善;政府出资购买服务,扎实推进了“万人就业”等项目;建成南站就业保障服务场所,形成以职业介绍为主的综合性“一站式”服务模式。四年累计开展职业培训14.6万人次,新增就业岗位17.6万个,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市政府历年下达的指标数以内。
(八)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围绕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要求,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综合管理效能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工作深入推进。主动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建立完善与区人大、政协的定期工作联系制度,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程度和执行的有效性进一步增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在全市率先开展了规范性文件评估工作,政府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明显提高。政务公开范围进一步扩大。积极落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坚持“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及时公布有关政务信息;落实政务公开监督检查及考核机制,使公众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财政预算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突出政府财政预算的公共服务功能,积极促进财政预算向民生、实事项目等领域倾斜,较好完成了一批为民服务实事项目。建立财政资金拨付、使用、绩效评估等环节的程序规定,财政资金管理进一步加强。大力推动政务信息化进程,探索推进流程再造、绩效评估等工作,推进诚信体系建设,政府运行机制不断完善。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治理商业贿赂,切实深化政风行风建设,违法违纪案件得到有力查处。继续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审计在财政性资金管理、国有资产监管、干部廉政建设等方面的作用有效加强。积极推进学习型政府建设,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学习和培训,加大公务员的教育、培训、交流力度,公务员综合能力素质进一步提高。
2年,本区经济和社会继续保持了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顺利完成了区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实现了“”发展的良好开局。区域经济运行良好。实现财政总收入117.76亿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区级财政收入48.30亿元,比上年增长10%;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商贸业、房地产业四大支柱产业占区税收的比重为86%。区域创新体系确立框架,迈出步伐。召开全区科技大会,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科教兴市核心区的总体目标和“1+1+X”的发展格局;按照区委提出的“整体纳入、加快融入、加大投入、聚焦进入”的指导原则,积极开展区域创新合作。城区建设大力推进,管理有序。坚持条块联动机制,完成了轨道交通7号、9号、10号线5个站点的1133户居民、58家单位动迁工作;根据市政府统一部署,区政府积极落实各项保障措施,有力配合了铁路南站顺利开通;加强宣传,周密计划,坚决撤销和关闭了襄阳服饰礼品市场。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整合社区公共设施资源,深入推进社区“三大中心”建设;制定了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方案;圆满完成了特奥国际邀请赛相关工作。坚持把民生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全年新增就业岗位52344个,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控制在2.1万人以内;全面落实了市政府下达的城镇高龄无保障老人纳入社会保障等9条政策;建成标准化菜市场13家。
各位代表:
回顾本届政府四年的历程,我们深感成绩来之不易。能够取得今天令人振奋的成绩,得益于历届区委、区政府打下的良好工作基础,也是同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大力支持分不开的。它凝聚着全区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是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人民与时俱进、务实开拓、破解难题、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积极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派、人民团体、工商联和各界人士,向市有关部门、区域内各单位,向驻区各部队,向所有关心、帮助、支持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四年的历程,我们认识到政府工作要做到以下“五个必须坚持”:
第一,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主动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坚持党的团结统一,是党和人民事业的根本保证。在实践工作中,我们按照区委提出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及决策,细化方案,讲究方法,切实抓实、抓好。同时,主动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保持同人大、政协及社会各界的良好沟通机制,从而提高了政府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促进了政府工作效能的提高。
第二,必须坚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保持区域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资源型向知识型转变,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在可用土地资源不断减少情况下,我们把握机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区属发展向区域联动推进,促进经济增长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相同步,从而保证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第三,必须坚持重心下移,不断推进和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制。社区是做好全区各项工作的基础和载体。我们充分发挥第三级管理层的能动作用,整合社区资源,发挥社区各单位和居民群众积极性,有力推动了社区的建设和管理。实践证明,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使政府工作重心逐渐下移社区,工作内容与居民群众需求相贴近,群众的社区意识、社区认同感才会增强,才能进一步激活社区工作的活力。
第四,必须坚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发展中化解矛盾。我们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同时,注重社会矛盾的化解,注重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在工作理念上,坚持以发展为目标,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保稳定。在实践工作中,又注重将稳定放在重要位置,条块共管,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把各类新老矛盾化解在基层,从而实现了在较为稳定的环境下推进改革和发展,又依靠改革和发展确保社会的稳定。
第五,必须坚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努力建设一个人民满意的政府。政府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是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围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我们从有利于改革开放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出发,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不断加大财政对公共领域和社会事业领域投入,在鼓励人们创新、支持人们创业的同时,建立有效的机制,开展了对困难群众的帮困扶贫工作,着力解决困难群众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努力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的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主体作用还不明显,合作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推进重大市政工程建设和管理中,面临着资金筹措、交通管理和运行维护等多种压力;在构建和谐城区中,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促进就业的难度较大,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仍然较重。
我们还清醒地看到,在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的同时,政府工作也存在着不少缺点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政府驾驭经济的能力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有些方面还在用行政手段代替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破解难题、管理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部门对基层工作指导服务不够,办事效率不高,部门之间工作协同性不强;一些政府工作人员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意识还需加强。
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要有足够估计,对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要认真整改,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各项工作。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科教兴市核心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是落实“”规划、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城区建设的关键时期。在建设和谐城区的进程中,我们处在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新的机遇。从宏观环境看,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将继续保持较好发展态势;按照“四个率先”的要求,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有利于城区综合功能的进一步提升和城区环境的更加优化;2010年举办世博会,对进一步凝聚人心、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和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城区发展中相互交织的各种矛盾,现实存在的各种困难,以及环境、资源等制约发展的各种因素,也使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总体上看,机遇大于挑战,希望多于困难。我们一定要满怀信心,迎难而上,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切实肩负起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重任。
(一)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方针、政策和市委、市政府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按照区第八次党代会的总体部署,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以增强城区综合竞争力为主线,以服务人民群众为主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民主法治为保障,按照“四个率先”的要求,抓住迎世博会带来的重要机遇,努力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同步加强,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按照区“”规划和区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通过五年的不懈努力,使科教兴市核心区建设得到全面加强,综合经济实力继续保持领先,社会主义和谐城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具体是:基本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符合实际的区域创新体系;基本形成科学高效的城区建管模式;基本形成以人为本、和谐有序的社会发展框架;基本形成全区人民共同建设和谐城区、共同享有发展成果的生动局面。
(二)工作原则
为实现上述预期目标,一方面,要继续坚持以往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要按照“统筹、协调、联动、创新”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牢牢把握以下工作原则:
一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注重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兼顾。全面落实、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科学统筹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在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全面进步。科学统筹经济增长与资源能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科学统筹区域发展,将凸现地区特色和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推动区域整体进步。科学统筹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积极培育和拓展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要坚定不移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城区,注重协调社会各方利益。切实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以人为本,实实在在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着重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就业、社会保障、住房和收入分配等现实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通过细致入微的具体工作,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关键问题,使构建和谐社会的成效真正体现在为群众排忧解难上,体现在实现和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上。切实用制度化、法制化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积极促进社会和谐。
三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区域合作,注重区域各方联动共赢。坚持“整体纳入、加快融入、加大投入、聚焦进入”的指导原则和“联系指导、联系走访、联系推进、联系服务、联系沟通”的工作方法,积极创新和深化区域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区域内各方面的积极性,树立互利共赢理念,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过强化与区域内各单位的交流合作,着力完善联动机制。以战略联盟为框架,以合作项目为载体,充分激活人力、物力、资金、信息等资源和要素,切实形成推动区域整体发展的强大合力,促进区域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四要坚定不移地深化各项改革,注重体制机制创新突破。进一步深化改革,激励创新,着力突破体制机制瓶颈,破解发展难题,建立完善活力强、效率高、运行畅的体制机制。运用市场机制引领国有资产向优势产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增强国有资产主导竞争力。按照“平等待遇、开发领域、引导产业、调整结构、创新服务”的思路,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不断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围绕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府管理创新,进一步理顺政府与企业、市场、社会的关系。不断完善行政运行机制,促进政府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
(三)主要任务
紧紧抓住举办世博会的重要机遇,动员和凝聚各方力量,突出科技、生态、文化、人文理念,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融入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进一步提升城区综合功能,提高市民素质,充分展现的良好形象。在工作推进中,要结合区“”规划,着力推进六方面主要任务:
第一,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格局,促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抓住服务贸易扩大开放的机遇,吸引更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投资性公司、研发中心等功能性机构落户。以重点项目为载体,深入推进新兴技术开发区、知识文化综合商务区、铁路南站现代交通商贸服务区、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枫林生命健康科学园区、滨江休闲居住商务区等六大重点功能区建设。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推进现代服务业“1+6”行业结构建设,加快信息服务业的集群发展,精心培育专业服务、旅游会展、科技研发、金融服务、生命健康、教育培训等六个重点行业;以集聚区为载体、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努力形成、铁路南站、开发区和淮海-东湖等四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挥先进制造业对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撑作用。通过开发区、枫林生命健康科学园区等功能区的进一步建设,大力发展计算机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生物医药和新材料产业;加强同中国普天、仪电、广电等中央及地方大型企业集团合作,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努力促进现代商贸业的持续繁荣。进一步提升市级商业中心的功能定位,大力引进国内外著名企业和一线品牌入驻,实施虹桥路88号地块项目建设;以满足社区日常消费、便民利民为原则,形成龙华、长桥、凌云、华泾等若干个社区商业中心。进一步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继续发挥房地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抑制房地产投资过快增长和房价过快上涨;积极改善房产供应结构,协调推进住宅和非住宅建设,加快商务楼宇的建设和房屋使用功能的二次开发;规划建设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培育和发展房屋租赁市场。积极开展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内花园洋房、老式公寓、新式里弄、旧厂房等可利用资源的保护、储备及开发;做好滨江地区规划道路的启动建设、相关地块的土地储备和招投标。
第二,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加快构建科教兴市核心区。深入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和人才强区战略,突出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大力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使科技进步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进一步提高区域合作水平。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开发区,深化战略联盟,健全联系机制,构建公共服务平台,逐年排定合作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多元化投资合作机制,大力推进科技产业园区建设。推动企业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建设技术中心,培育自主创新品牌,配套支持企业承接国家和科教兴市重大产业科技攻关项目;积极推进科技创新的载体和项目建设,大力扶持培育100个“科技小巨人”企业。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时期,区财政科技投入总量将达到20亿元,期末科技专项投入占当年财政支出比例达到7%;要建立科技投入评估考核体系,进一步提高科技投入效益;大力培育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构建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加大人才资源引进和开发。实施领军人才开发计划、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和海外人才集聚计划,积极吸引海外人才到创业发展,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和人才市场功能。
第三,着力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提升城区综合功能。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区,力争把创建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大力开展世博会配套项目建设。举全区之力,保全市之重,完成规划中其他轨道交通站点前期动迁,并配合做好轨道交通7号、9号、10号、11号和12号等5条线路段的建设;完成机场快速公交系统的动迁和建设;参与完成内环线(漕溪路-瑞金南路段)的扩容改造和中环线段建设,配合做好上中路越江隧道、龙耀路越江隧道、银都路越江隧道和打浦桥越江隧道复线工程建设。继续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中村”改造,加快华泾地区城市化进程;重点改造宜山路、龙川北路、漕宝路等主要道路。以创建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区和建设健康城区为抓手,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加强土地资源的节约和集约利用,在新建公共建筑和平改坡综合改造、旧住房综合整治中积极推广使用节能材料和技术;滚动实施环保三年行动计划,认真落实我区与市政府签订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任务;以区生态专项建设工程和滨江地区绿化建设为重点,确保到“”期末实现人均公共绿地5.38平方米、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7%的目标。以实现长效管理为目标,强化规划管理,全面推行城区管理网格化,加强铁路南站等重点区域管理,提高市容和物业管理水平。
第四,着力推进社会事业和民生工作,积极促进社会和谐。按照“访民情、听民意、帮民富、保民安”的要求,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加强社区服务,坚持“保基本、广覆盖”,基本建立起区域公共服务体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健全基础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通过扩大优质资源带动区域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积极构建开放多样的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争创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以区域医疗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框架,提供多层次的医疗服务,实现“双向转诊”;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着力解决居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建立疾病预防控制二级网络,增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大力发展文化和体育事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区;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满足居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深化体教结合工作,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全面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高市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加强就业帮困和社会保障工作。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自主创业;加强公共就业项目和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加快构建职业教育和就业的联动机制,千方百计促进就业;认真落实有关社会保障、帮困救助等民生政策,每年安排一批与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政府实事项目。加快非成套住房改造,着力改善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积极落实廉租住房政策,分层次、多渠道地解决好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密切联系各方面群众,有效维护群众权益。进一步营造关爱智障人士、关心残疾人群、关注困难群体的社会氛围。通过着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和民生工作,尽最大可能让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
第五,着力加强平安建设,进一步巩固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城区安定和谐。五年内,通过“平安社区”、“平安小区”、“平安单位”、“平安家庭”创建工作,加快实现“平安城区”创建目标。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成功能完善的区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网络体系,提高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的预警和处置能力;区别情况,分类处置,化大力气化解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完善治安防控网络。整体提高治安防控的科技含量,建立专业部门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的治安防范和预防、减少犯罪工作体系,加强社会治安评估工作,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加强生产安全、交通管理等各项工作。强化综合交通安全管理,减少交通事故;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继续加强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监控网建设等市场监管工作,全面推进质量安全准入制度,强化对食品、餐饮卫生等检测和监管。深入开展文明城区创建活动。围绕争创全国文明城区的目标,广泛开展群众性和谐创建活动,努力实现新版市级文明社区全覆盖,市、区级文明小区达到90%以上;健全和谐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切实把社区建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第六,着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紧紧围绕“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目标要求,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政府管理创新,切实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依法行政水平和自身建设水平。一是切实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必须进一步理顺政府与企业、市场、社会的关系,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在不断完善经济调节、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把政府工作的重点、政策支持的重点、财力保障的重点逐步向社会事业、公共事业倾斜,向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困难群众生活倾斜,向保障公共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倾斜,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二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继续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进一步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深入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执法监督,切实做好行政执法的评议考核、责任追究和行政赔偿工作。认真实行行政复议制度,坚决撤销或更改违法或不当的行政决定。继续推进城市管理、经济领域、文化市场的综合执法。三是完善政府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加快形成科学、系统的工作制度、程序和机制,做到决策必须科学民主、执行必须规范有序、监督必须有力有效,把政府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依法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注重推进公权力大、公益性强、公共关注程度高的部门的信息公开,注重推进与社会发展、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加强行政效能监察,进一步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四是着力加强勤政廉政建设。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从体制机制上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坚持执政为民、从严治政,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进一步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好的公务员队伍。
三、年工作的主要安排
各位代表,年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第一年。今年,中央将召开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市委将召开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区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结合五年目标任务,重点抓好十方面工作:
(一)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做到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年,预期实现全区生产总值约600亿元,增长9%以上;财政总收入约130亿元,增长11%,其中区级财政收入约53亿元,增长10%;现代服务业营业收入550亿元,增长2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8%。同时,确保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904吨/年以内;城镇登记失业人数要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指标数以内,新增就业岗位确保完成市政府实事项目指标。为此,一方面,要加强对区域经济运行的前瞻性分析,采取有效措施,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确保完成经济预期指标;另一方面,要分解目标,落实责任,强化督查,确保约束性指标按进度完成。
(二)进一步加快区域创新机制和重点项目建设。加大投入,全年科技投入总量占区财政支出比例达到5%。认真落实与开发区签订的《区区合作战略联盟协议的实施细则》,共同推动W19和W16地块生产型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加快枫林生命健康科学园区建设,实施伊泰利生命健康特色楼宇、枫林生命科学研发中心、有机所科研楼、生物城等项目开发。落实与市质检院、中国普天、上广电等机构及大型企业集团的合作协议,推进质检中心平台、邮通科技园、广电园等项目建设;继续推进文定坊等12个创意产业园、浦原产业园等5个都市工业园、天华信息科技园等7个科技园建设。切实贯彻落实区关于《<国家和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实施意见及细则,重点支持20个自主创新产业化项目,申报国家和各类科技产业化项目100个,扶持2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关注跟踪50家重点培育企业。
(三)全力推进迎世博会重大市政工程配套建设。开展机场快速公交系统动迁工程,完成动迁居民1796户、单位33家。加强与市有关部门沟通,配合完成区域内轨道交通11号线、12号线站点设置选址及前期动迁准备。开展迎世博会配套建设,启动内环线(宛平南路-瑞金南路)、东安路拓宽工程,实施龙耀路越江隧道及打浦桥越江隧道复线工程。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做好龙川北路、宜山路等道路拓宽启动工作,开展钦州北路、漕东支路等道路改扩建工作;加快推进宛平电站、宜山电站及梅陇消防站建设,完成春申港、张家塘港等河道截污工程和综合整治。加快中漕新村、兆丰路等旧改项目动迁,力争年内全部完成。加大平改坡综合改造力度,全年完成改造50万平方米,旧住房综合整治30万平方米。扎实推进功能区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铁路南站周边地区形态设计,落实建设导则;加强市区合作,完成黄浦江沿岸C单元控详规划审批工作,积极推进滨江地块规划和建设;制定《区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迎世博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历史建筑修缮和风貌整治相关工作。
(四)重点开展以迎“特奥会”为主的市容环境管理工作。以体育馆周边交通设施、景观灯光改造及居民楼综合整治为重点,以、体育场、铁路南站、龙华旅游城和漕溪北路“四圈一线”为重要区域,大力开展迎“特奥会”等活动,展现国际大都市繁荣繁华,热情迎接世界各国朋友。积极实施市容管理三年(—2009年)行动计划,加强对流动无证摊贩的综合整治,年内力争将田林、康健等5个街道创建成市容环境示范区和规范区。切实做好交通组织管理工作。加快公共停车场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完成内环线以内及铁路南站地区停车诱导系统建立和完善工作。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继续推进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全面落实本区关于强化“”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稳步推进生态专项工程建设,新辟公共绿地20万平方米,改造居住区绿地10万平方米。进一步加强物业管理。着力探索解决旧小区物业管理问题。在铁路南站、建立数字化监控中心,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强化重点区域管理。
(五)加快推进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科技创新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完善科艺体实践活动体系,积极开展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各项工作;实施《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园所达标;继续加强社区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抓紧进度,推进南模中学、中国中学高中部等建设项目。扎实推进医疗卫生工作。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实行收支两条线和医保预付制,健全考核分配制度;继续加强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共享,深入拓展与区域内三级医院、专科医院之间的交流合作;抓紧推进区公共卫生中心开工建设。促进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深化与区域内文化单位合作共建,推进文化活动品牌建设;坚持做实社区、资源下沉,积极推进并完成、龙华、枫林等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加大文化市场监管力度,促进文化市场繁荣健康发展。积极发展群众体育事业,新建2处社区公共体育场,广泛开展各类体育比赛和体育展示,不断拓展健身人群;精心组织年世界特奥会田径项目。积极推进新一轮健康城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确定一批示范项目,全面完成《社区社会事业三年(2005—年)行动计划》。加强国防教育,做好拥军优属和兵役工作。立足区情,凸现特色,继续推进科普、人口计生、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对台、侨务、档案、民防、地方志和《年鉴》编撰、红十字会等其他各项工作。
(六)深入推进经济和社会领域各项改革工作。积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引领国有资产向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优势产业和关键领域集聚,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提高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切实增强国有经济主导竞争力。根据市政府提出的总体要求,以降低费用为重点,扎实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工作,切实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继续深化教育改革。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要求,加强同市有关部门合作,规范操作,创新方法,完成爱菊小学等4所学校深化改革工作。积极创新文体工作机制。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构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长效运行机制,健全街镇、社区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三方协同的多元化管理机制。积极完善市场监管体系。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坚持依法监管与诚信自律、制度创新相结合,聚焦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生产资料、生活用品及市场经营主体,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偷逃骗税等行为,净化市场环境。
(七)加强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服务。坚持以满足群众基本需求、为群众提供便利服务为宗旨,进一步加快以社区“三大中心”为主的功能建设。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区为目标,健全区域同创共建机制,力争再创建成4个新版市级文明社区。积极推进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制度建设和功能完善,初步建立起服务较为全面、办事效率较高的运行机制。发挥区为老服务中心作用,健全社区为老服务体系。以社区居家养老为主体,进一步充实为老服务内容,全年完成居家养老服务1.22万人;吸引社会资源参与机构养老,全年新增养老床位500张,新建、改建标准化老年活动室11家。持续推进居委会规范化建设。以增强社会服务功能和提高社会管理、依法办事能力为重点,提高居委会成员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积极推进专业社工队伍建设,进一步理顺居委会与其他居民区组织之间的关系,鼓励发展公益性、服务性、社会性民间组织。深入推进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等制度。充分发挥街道市民巡访团、新闻志愿者对社区管理、环境建设的监督促进作用;积极做好年世界特奥会志愿者的招募和社区接待工作。
(八)切实抓好就业、保障等各项民生工作。紧紧围绕居民群众在“安居乐业”方面的实际需求,聚焦民生领域的重点工作,实现基本保障的广覆盖。一是抓好政府实事项目建设。年确定区政府实事项目12项,主要涉及民生、健康安全和城市建设管理三个领域。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工作责任制,抓早抓实,加强督查,确保全面完成。二是大力促进劳动就业。健全“市场招聘、培训见习、托底保障、自主创业”等四项促进就业机制。加强职业教育与就业联动机制建设,提高新增岗位的稳定性。创造条件,加快开业园区建设,争取全年实现职业介绍岗位12万个,新增非正规就业组织500家,新增从业人员5000人。三是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工作机制。贯彻落实好各项民生政策,政府尽可能提供便捷化的操作办法;建立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加大财政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区困难人员的信息库,促进低保对象走入社保;加强社会救助和慈善组织、公益性社会团体工作的衔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进一步发挥社区“两新”组织在社会帮困中的积极作用,新建3到5个社区慈善工作站。四是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生活设施。继续落实廉租住房政策,切实做好廉租住房配租工作;推进10个标准化菜市场改造和5个生鲜超市建设,切实强化食品、药品、餐饮等行业的卫生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积极营造“放心消费在”的环境。
(九)进一步加强社会稳定和人口管理工作。一是切实加强平安建设。以平安建设实事工程为抓手,加强小区周界防越系统、家庭防盗报警系统、小区停车管理系统、实有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等建设,为平安城区创建奠定基础。二是完善人口综合管理组织体系和工作网络。在湖南、康健街道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居住证工作,建立区实有人口基础信息管理系统。三是健全以化解群体性矛盾为重点的维稳工作机制。推行领导包案制,创造条件化解若干历史遗留问题;继续加强信访工作制度建设,提高人民调解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水平,完善多元化的矛盾纠纷调解机制;以“法律进社区”为切入点,做好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和法律援助工作。四是切实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编制完成区应急管理五年规划,加快推进区应急指挥中心建设;组织开展专项预案演练活动,提高应急管理实战能力。五是深入推进建筑工地、危险化学品、公众集聚场所的生产、消防安全以及特种设备等专项整治工作。
(十)进一步推进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建设。坚持主动接受区人大、政协的法律监督、民主监督,完善政府与人大、政协的报告、通报和相关联系制度,拓展监督内容,并为代表、委员履行监督职能提供便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全面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不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认真执行经过梳理和复核的行政审批事项。继续深化政务公开各项举措。拓展区政府门户网站为民办事功能,为企业和居民与政府部门的网上沟通提供便利;要通过网络、报纸、有线电视等多种途径,全面介绍政府重点工作和实事项目;对于重大项目和重大政策性投入等预算安排,制定资金规范使用和透明公开的流程,发挥资金最大效用,方便社会监督。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健全行政决策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必受监督。坚持求真务实,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政府工作人员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抓落实上,用在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上,用在帮助基层和群众排忧解难上;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精神,勤俭办一切事情,坚决反对铺张浪费。以政风行风测评为抓手,重点聚焦教育收费、医疗服务、物业管理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深入开展纠风专项治理工作。继续开展“满意在”活动。
- 上一篇:政府年终工作报告
- 下一篇:政府年度总结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