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组织建设工作报告
时间:2022-02-19 08:41:00
导语:党委组织建设工作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国共产党常德市第五次代表大会今天隆重开幕了。这次大会是我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题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常德而努力奋斗。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常德市第四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一、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
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我们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不断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先进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党的自身建设,胜利实现了"十五"奋斗目标,创造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良好开局。
过去四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综合实力逐步增强的四年,是改革开放向前推进、体制机制加快创新的四年,是城乡面貌发生较大变化、人民群众得到较多实惠的四年,是民主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社会政治局面保持持续稳定的四年,是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执政能力不断提高的四年。
国民经济较快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四年来,我市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综合实力登上了新的台阶。2005年,常德城市综合实力排名全国第97位。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1年的29.1:38:32.9调整为2005年的26.3:40.2:33.5。预计200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0亿元,四年年均增长11.7%;实现财政总收入120亿元,年均增长16.9%;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8亿元,年均增长13.9%。工业经济加速发展,烟草、铝材、机电、纺织、食品、电力、建材、医药、盐化工等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市县工业园区来势较好,常德烟厂、创元铝业、恒安纸业等骨干企业支撑作用明显,民营工业成长迅速。
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各项惠农政策得到较好落实,"五个百万亩工程"顺利推进,十大龙型产业日益壮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始启动。第三产业持续发展,商贸流通不断创新营销业态,旅游业、房地产业日趋活跃,通信、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不断发展。
各项改革深入实施,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国有企业"两个置换"改革基本完成,一大批改制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农村税费改革顺利实施,市县乡政府机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投资、金融、教育、医疗、住房等改革取得新的进展。经济发展外向度有较大提高,对外贸易不断扩大,投资环境日益改善,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常德诗人节等大型活动,扩大了对外交流与合作,提高了常德的知名度。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四年来全市到位外资近5亿美元,到位内资近300亿元。
城乡面貌明显变化,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常张高速、湘北干线、临岗公路、石门电厂二期、洞庭湖二期治理和平垸行洪、移民建镇等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点工程建设相继完成,常吉高速、皂市水利枢纽工程、安乡夹夹大桥、汉寿沅水大桥开工建设,常德立体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能源基础建设取得新的成效,抗洪保安能力大为提高。市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64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63.9万,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魅力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全国交通管理模范城市的称号,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通过国家验收。县城建设与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一批重点建制镇的带动功能进一步增强。坚持每年为人民群众办十件实事,群众得到的实惠不断增加。2005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77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29元,分别比2001年增加3532元、1018元。就业再就业进一步扩大,全面启动和大力实施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社会保险,推动了由分散的单位保障向统一的社会保障的历史性转变。
坚持制定和实施科学的发展思路,注重立足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几年,我们立足加快发展,着眼协调发展,下决心"实施千亿工程,建设工业常德",突出招商引资,坚持教育优先、就业优先,并把科学的发展方略转化为生动的发展实践,在突出中心中实现协调,在协调共进中抓好重点。实践表明,要加快发展步伐,必须确定正确的工作思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注重凝聚最广泛的力量推动事业前进。这几年,我们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维护人民的民主权利,依靠群众的力量推动改革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实践表明,要赢得人民信任和支持,必须让人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注重以基层的和谐促进社会的和谐。
这几年,我们牢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深刻道理,激发基层创造活力,推进基层民主管理,加强乡村和社区组织建设,健全城乡综治防控体系,关心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工作生活,努力营造安定团结、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实践表明,要维护社会稳定,必须强化基层、夯实基础。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注重在实践中保持和体现党的先进性。
这几年,我们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认真开展"两大试点"工作,全面推进"争创五好领导班子、争做四型领导干部"活动,不断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努力保持各级党组织
和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实践表明,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把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到实处。
四年的成就令人振奋,四年的经验弥足珍贵。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大,工业发展不快、结构不优,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乡村债务包袱沉重;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就业再就业压力仍然很大,部分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社会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少数干部作风漂浮,腐败现象仍然存在;社会治安状况没有根本好转,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未来五年,是我市加快发展关键的五年。当前,我们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既复杂多变,又相对有利。从国际形势看,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没有改变,经济全球化正在加速推动产业转移和生产要素流动,经济科技竞争更加激烈。从国内形势看,坚持科学发展成为国家战略,谋求社会和谐成为时代潮流,建设社会主义
新农村成为重要任务。可以这样说,今后五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的战略机遇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黄金发展期。中部崛起战略的全面实施,对我们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今年中央下发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制定了促进中部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省委省政府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机遇,启动了包括常德在内的“3+5”城市群建设。这些战略部署和政策措施,在考验我们策应能力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周边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对我们来说既是压力,更是动力。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面临着市场、资源、技术、人才的激烈争夺,面临着周边地区竞相崛起的追赶挤压,特别是我市固定资产投资、新上工业项目、规模企业户数等一些决定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在全省并不靠前。这种稍不抓紧就会抛落人后的严峻现实,给我们增添了奋进的动力。常德越来越好的发展条件,对我们来说既是基础,更是优势。通过近些年的发展,我们已经具备了较好的物质文化条件,特别是交通枢纽地位正在形成,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率先完成,一批优势产业加快壮大,城市知名度不断提高,常德的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人民日益强烈的创业欲望,对我们来说既是激励,更是资源。常德人民向来就有敢于争先、能办大事的优良传统。
当前,全市人民对加快发展、创业致富的愿望日益强烈,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更为迫切,创业人才不断涌现,民间资本日趋活跃。这是加快常德发展的重要资源。展望新的征程,我们有信心有条件发展得更快更好。全市上下一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跻身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第一方阵。
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总体要求是:〖HTH〗高举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加快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全面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锐意进取,奋发图强,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常德而努力奋斗!
按照这一总体要求,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是:
建设工业强市。园区经济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批重大项目开工投产,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
今后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400亿元以上。到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00亿元,年均增长11%以上,其中工业增加值51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2005年基础上增加7.9个百分点,达到42.5%以上;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210亿元、5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建设文化名城。城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市城区和县城辐射功能不断增强,宜居城市和旅游大市格局初步形成,城市创建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公民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到2011年,全市城市化率达到42%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90%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以上,来常旅游人数年均增长20%以上。
建设和谐常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扶贫帮困机制不断健全,依法治市全面实施,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防洪抗灾能力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城乡关系进一步协调。到2011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7000元左右、5000元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左右。
建设工业强市、文化名城、和谐常德,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是全市人民的殷切期望。只要胜利完成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我们就会站在一个全新的起点上,为将来若干年常德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常德人民赢得光辉灿烂的未来。全市上下一定要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埋头苦干,竭尽全力实现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
1.大力推进工业强市建设
今后五年,我们要把建设经济强市的突破口摆在推进工业强市上,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
和城镇化。顺应生产力布局向园区聚集的趋向,突出建设工业园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要以园区建设为龙头。市本级重点抓好德山开发区,各区县(市)重点抓好一个工业园区。依托现有骨干企业和工业园区,建设芙蓉王技改、德山开发区、创元工业园三个新增百亿工业销售收入的工程,有条件的区县(市)工业园工业销售收入要力争登上20-30亿元的新台阶,确保今后五年全市新增工业销售收入500亿元以上。抓紧做好园区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修编,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提高园区集约发展水平。坚持财政支持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确保德山开发区每年基础设施投入3亿元以上,区县(市)工业园区每年基础设施投入2000万元以上。要理顺园区管理体制,创新园区开发机制,对园区实行严格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德山开发区要尽快建成国家级开发区,区县(市)工业园区要全部建成省级开发区。要围绕建设优势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引进龙头企业,发展下游项目,形成具有较高集中度的园区经济。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现有企业的规模水平。通过引进新企业和做大现有中小企业等措施,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00户以上。
顺应市场份额向大企业大品牌集中的趋向,主攻重点项目引进和建设。建设工业强市,抓好重点
项目是关键举措。要抓紧引进启动建设"十一五"重大工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实施投资拉动。加大重点项目开发力度,提高项目库建设水平。认真研究依托资源、依托市场、依托园区和依托产业链配套招商的规律,采取领导高端招商、乡情联络招商、委托招商和营销人才招商等有效形式,注重引进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就业容量大的项目,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成功率。着力引进战略投资者,紧紧盯住世界和国内500强、国内行业50强以及省内骨干企业招商,积极推进常德电厂、泰格林纸、恒安三期、金属钛、车用燃料乙醇等重点工业项目开工建设,大力支持创元铝业、中联重科、湘投控股、宝成鞋业等集团公司在我市创业发展,千方百计促成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常德。每个区县(市)每年要引进开工3-5个重点工业项目。顺应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趋向,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大
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创牌,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支持企业加强科研项目开发,推出自己的高新技术项目和产品。加大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积极推广节能降耗技术,大力提升纺织、机械、建材、化工、林纸、食品等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技术水平。鼓励企业开发高端产品,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和省著名商标,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名品名牌。支持常德烟厂和其他中央、省在常企业加快技改步伐,不断做优做强。对企业新上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和争创名品名牌的,给予扶持和奖励。顺应生产要素向回报率高的地区流动的趋向,进一步改善工业发展环境。
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工业的各项措施,抓好政策兑现。坚持为园区建设和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严惩索拿卡要、阻工扰工等损害经济环境的行为。企业家是常德工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对企业家要充分尊重,精心呵护,营造支持企业家在常德创业发展的良好氛围。金融机构要搞活贷款营销,加大对重点项目和中小企业的贷款投放,逐步改变我市存差过大的状况。各级政府要加强银企衔接,改善金融生态,开拓资本市场,培育上市公司。各级党政领导要用足够的精力抓工业,区县(市)委常委会要定期研究调度工业项目,区县(市)委书记要用30%以上的精力、区县(市)长要用60%以上的精力抓工业,亲自协调引进重大项目。区县(市)要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加快培育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2.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要切实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深入开展“十大惠农行动”,因地制宜地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力争今后五年迈出有力的一步。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以发展农产品加工营销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培育规模龙头企业,促进粮油、杨树、乳品、果蔬、肉类、水产等农产品加工转化,逐步形成优势产业链。推广粮食生产节本增效集成技术,提高农民种粮效益。抓好高效农业基地的规划布局,集约发展优势品种,逐步构建连线成片的高效产业带。加强农业标准化、质量安全和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积极培育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产品营销大户,千方百计搞活农产品流通。大力发展劳务输出,加快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面貌。按照由点到面、分步实施的原则,今年重点抓好示范点、示范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明年逐步扩大到高速公路和国道、省道沿线,然后扩大到面。办点示范要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尊重农民意愿,力戒形式主义。抓好区县(市)村庄布局规划和行政村村庄规划的编制,按照规划引导基础设施和民居建设。鼓励积极性高的村先期硬化村道,建设安全饮水工程,推广户用沼气。今后五年,市财政每年投入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8000万元以上,全市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1万公里以上,90%以上的村通水泥(柏油)路,新解决100万人口的安全饮水,新增户用沼气池10万口以上。加强水库除险保安、堤垸改造加固、灌区完善配套等水利工程建设,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县乡联网工程,抓好农村电网改造扫尾。
解决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人居环境问题入手,积极开展“三清三改”,改善镇村卫生环境和村容村貌。今后五年,要完成20%以上的村庄整治任务。培育新型农民,形成良好风尚。着眼全面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科技素质,大力实施农民培训“阳光工程”和科技入户工程,多途径开展农民培训,提高农民务农技能和转岗就业能力。积极开展小康生态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促进农民文明卫生习惯的养成。推进农村民主管理,提高农民参与能力。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鼓励发展农村民间文艺团体,大力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积极宣传和推介勤劳致富、尊老爱幼、睦邻互助的先进典型,引导和教育农民摒弃封建迷信、打牌赌博等陋习,倡导和培育文明健康的良好风尚。
推进农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实现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形成精干高效的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推进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实行"乡财县管乡用",积极探索化解乡村债
务的新办法,确保乡村组织正常运转。深化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合作金融组织,探索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土地管理责任制度,引导促进土地依法有序流转。建立健全农民权益保障机制,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继续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各种社会力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资源。要认真研究社会资本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路子,通过政策激励、要素运作等方式,鼓励和引导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工商企业、社会知名人士、大学生志愿者等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支持公益设施建设,参与农村资源开发,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
3.大力推进文化名城建设
坚持提质为主、兼顾扩容的方针,加强基础建设、产业建设和文化建设,切实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不断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使城市朝着现代文明的方向协调发展。实施扩容提质,完善城市功能。按照"完善网络、强化枢纽、缩小时距"的要求,抓好以常吉、常邵、常岳、常荆和环城高速为重点的交通建设。进一步加强能源建设、通信建设和市政工程建设。市城区建设的重点要进一步向德山开发区转移,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尽快把德山建设成为城市新区、工业新城。搞好城市内环快速通道建设,加速启动和建设常德大道、机场路、沅水三桥、芙蓉公园等重点市政工程项目。统筹推进一江两岸、一城四区的建设管理,抓好道路拓展、基础配套、旧城改造、住房保障、园林绿化、综合执法等工作,努力形成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力争到2011年,市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8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80万以上。继续强化城市创建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巩固创建成果,努力实现新的突破。
加强县城扩容提质,带动一批重点镇快速发展。突出旅游开发,提升服务产业。加快实施常德-张家界旅游经济一体化战略,提升桃花源、花岩溪、壶瓶山、常德诗墙等景区的品位,整合旅游资源,加强旅游交通网络建设,完善管理体制,做好促销工作,打响常德旅游拳头品牌。突出柳叶湖旅游度
假区的保护性开发,切实做好区划调整、项目开发、退田还湖、生态建设等各项工作,使之成为常德亮丽的"城市名片"。制定科学合理的商业网点规划,搞活贸易流通,把常德建设成为竞争有序、经营规范、人气旺盛的湘西北贸易中心。积极培育物流、金融、信息、房地产、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促使二、三产业互动发展,实现产业与城市和谐共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做好文明创建工作。实行道德教育、道德实践、道德监督"三位一体",不断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和道德修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健全中小学德育工作社会评价体系。以争创国家文明城市为目标,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志愿者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健康向上、奋发有为、文明有序的城市风貌。深入推进创建学习型城市工作,建立健全创学工作的长效机制。大力弘扬"德行天下、和谐奋进"的常德精神,推动全民奋发创业。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社会风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切实抓好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和文化领域的结构调整,完善管理体制,搞活经营机制。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推出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的精品力作。加强文化遗迹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充分挖掘地域人文资源,打造大型节会品牌,不断扩大常德文化的影响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市本级重点建设好常德大剧院、新华大厦、人民文化影视城、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一批大型文化阵地和活动场所。抓好乡镇和社区文化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注重整合资源,引入竞争机制,引进民间资本,切实把新闻出版、影视音像、会展演艺、艺术培训等产业做大做强。
4.大力推进和谐常德建设按照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四位一体"的布局,加快和谐常德建设步伐,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后五年,要将扩大城乡就业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认真落实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推进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充分就业。逐步增加财政预算中社会保障性支出比例,扩大养老、医疗、生育、失业、工伤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关心贫困人口和其他弱势群体的生活,扩大城市廉租房建设规模,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特困家庭补助标准,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构建新型农村养老保障模式,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落实国家工资政策,妥善处理各个利益群体的分配关系。促进公共事业发展。坚持科教兴市战略,加快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常德。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支持办好湖南文理学院、常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湖南同德职业学院等高等院校,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民办教育。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和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治,恢复乡镇卫生院整体功能,健全社区医疗机构,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发展竞技体育。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加强老干部工作,发展老年事业。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对台和侨务政策,加强与各派、工商联和各界人士的团结合作,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加强城乡基层政权建设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扩大政务、厂务、村务公开。坚持依法治市,严格依法行政,确保司法公正。加强党管武装工作,强化国防教育,推进人民武装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保护资源生态环境。大力推进生态市建设,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综合治理城市环境,切实防治农村面源污染。严禁引进严重污染环境的产业项目。加大对造纸、化工、苎麻纺织等重点污染源治理,突出抓好沅江、澧水、西洞庭湖、壶瓶山等生态资源保护。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合理开发利用土地矿产资源,提高环境承载能力和生态修复能力。
倡导文明健康节约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认真落实维护稳定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政法队伍和基层基础建设,构建平安常德。健全群防群治网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深入开展隐蔽战线斗争,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抓好科技强警工作,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大力整治安全隐患,建立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长效机制。坚持把维护法律尊严和维护群众利益结合起来,从落实政策、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入手,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个人诉求。把握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新特点,大力推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社会联调机制,着力把矛盾化解在初始,把问题解决在基层。
三、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常德,必须依靠和加强党的领导,创新和改进党的建设。要认真把握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新趋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改革创新、求真务实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坚强领导核心。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不断提高驾驭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贯彻,当前要把学习《文选》作为党员干部学习培训的重要内容。认真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切实做好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要通过深入学习,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判断形势、驾驭全局的能力,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认真学习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和规则,增强依法行政和运作经济工作的本领。深入研究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努力提高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管理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的水平。坚持和落实民主集中制,大力建设团结奋斗的领导班子。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团结和带领人大、政府、政协各个班子,团结和凝聚各派、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的力量,共同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常德。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健全党委(党组)重大决策议事规则,进一步完善领导班子决策机制,推进党委决策过程和领导方式的制度化、规范化。适应党委领导班子配备改革的新情况新要求,建立健全常委分工负责制,形成职责清晰、层次简化、工作高效、配合有序的领导班子运行秩序。坚持和发扬党内民主,切实保障和落实党员的民主权利,建立健全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等制度,进一步完善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负责、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的制度,积极探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各级领导班子要加强团结,坚持以诚相待,做到经常沟通,努力形成精诚团结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浓厚氛围。
把握正确的用人导向,积极营造实干兴市的良好风气。全面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严格按德才条件、工作实绩和任用程序选用干部。认真落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和中央一系列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精神,从整体上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注重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大力推进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着眼常德发展大局,大胆启用政治上靠得住、发展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对实干不跑、专心做事、实绩突出的干部,要给予鼓励和任用,不让综合素质高的人吃亏,不让干事的人吃亏,不让老实人吃亏。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积极培养、吸引和使用各方面优秀人才。要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每年办好一批实事,造福人民群众。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狠抓决策后的工作落实,以身作则带好班子、带好队伍、带正风气。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努力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认真贯彻省委关于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基础工作的部署,积极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着眼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建设新农村的本领,突出抓好农村党支部建设,配强配好党支部书记,大力发展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党员,大力培养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型党员干部。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健全和创新属地为主的组织管理机制。不断扩大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领域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完善和创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不断改进和创新党员教育、管理、监督的办法,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注重选拔优秀乡镇干部到市直单位任职,从市直单位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任职,激励乡镇干部安心基层、艰苦创业。广大基层干部长期工作在第一线,许多同志为改革、发展、稳定承担了风险,付出了心血。要切实关心爱护基层干部,为他们开展工作、成长进步创造条件。要采取多种办法帮扶基层困难党员,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各级党员干部要把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当作一种基本功,注意听取群众意见呼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多办雪中送炭的事情,以实际行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坚定不移地惩腐倡廉。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切实做好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工作。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重点解决好土地征用、房屋拆迁、食品安全、教育收费、医德医风、环境污染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的监督制约机制,针对重点领域、重点对象、重点环节实施重点监督,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扎实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下大力治理党员干部收送红包礼金、参与打牌赌博、跑官要官、承揽工程等问题,旗帜鲜明地查办大案要案,严惩腐败分子。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思想道德和法规纪律教育,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做到勤政促发展、廉政保平安。
同志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承载着历史的血脉和未来的荣光,凝
聚着党和人民的坚定信念和深情寄托。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常德而努力奋斗!
- 上一篇:组织信息建设工作讲话
- 下一篇:夯实党执政组织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