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农村党建服务和调研报告

时间:2022-01-12 05:02:00

导语:关于对农村党建服务和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关于对农村党建服务和调研报告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研究农村党建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措施和办法,按照市委组织部通知要求,我们成立了专题调研组,采取召开座谈会、调查问卷、发放征求意见表等方式,深入全县4个乡镇、12个村屯,对农村党建在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健全农村基层组织运行机制体制和强化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办法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通过此次专题调研,使我们感觉到,农村党建在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但面对当前农村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仍然存在着个别村级党组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不强、党员干部队伍作用发挥不明显、工作运行体制机制不健全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势必会影响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所以说,抓好农村党建工作,对推动县域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按照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求,县委超前谋划,科学运作,积极探索传统农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新模式,做出了实行“四区轮作”,建设百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的战略决策,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带领全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依法有序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健全完善工作运行机制体制,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使农村经济社会进入了发展质量高,发展速度快,农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农业健康协调发展、保持农民群众持续增收的重要保障。县委按照现代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利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目标,采取向上级争、向金融部门贷、县乡财政挤、向社会融和农民筹等渠道解决资金缺口问题,有计划、分批次地投入到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一是提高农机装备水平。通过采取政府、企业、农民多元投入等方式,今年已投资1430万元,新进大型机车135台套、配套农具256台件,新组建农机合作社24个。每年秋收后采取大机械进行整地都在80万亩以上,做到了深松、浅翻、整平、耙细,提高了土壤肥力和产出率。目前,全县“四区轮作”地块农机综合作业率达到91.6%。二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县乡两级党组织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办法,全面加强基地的过路涵、跌水坝、穿堤等排涝设施和供水井、喷灌等抗旱设施建设,重点是打好机电井,发展喷灌、微灌、滴灌等节水灌溉。年初以来已打大型机电井120眼、上灌溉设备280套,完成了40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化基地水利保障设施建设,提高了农业抗灾保产和增收能力,切实做到旱能灌、涝能排。三是扩大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县委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农民为主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投入体系,积极引导瑞需糖业、奈伦公司等龙头企业大力开展科技研发,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在良种良法、防虫灭病、资源节约、农产品精深加工、防灾减灾等方面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促进农业安全高效发展。围绕培养新型农民,深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大力开展科普之冬、科普之春等活动,科学确定一批重点推广的种养技术,使科技指导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加快先进农业适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步伐,不断提高基地的标准化水平,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增效。

2、推行“支部+协会”模式,增强党组织引领功能。按照合作制和股份制的要求,依据农民“自愿结合、民主办社、入社自主、退社自由”的原则,通过基层党支部协调引导,党员干部示范牵头,充分发挥能人带动、企业拉动、市场牵动、党政组织推动的作用,大力发展村屯一体型、专业协会型、土地整合型、大户带动型、企业联动型专业合作组织,年初以来我县共新组建农业生产各类合作组织和协会16个。为发挥党组织引领扶持合作社和各类协会的健康发展,县委下发了《关于在全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各类协会建立党组织的意见》,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真正为农民群众农业生产活动提供全面、全程、全方位服务,从而有效地整合土地资源,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新兴乡惠民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吸纳的社员由最初13户发展到现在的53户,农户以土地入股,规模经营土地达到6800多亩,吸纳股金52.5万元。通过今年的算帐对比看,年初购买种子、化肥和柴油等农用物资,就比单户经营节省资金8万多元。合作社集中经营的1500亩豆种繁育基地共收获55万斤,按高于市场最低标准0.2元计算,可增收11万元。现在他们已经做好了明年的生产计划,整地到位,新打10眼机电井,真正实现了“春潮秋闹”。从合作社、各类协会经营状况看,大大凸显了土地规模经营的优越性,实现了土地规模经营和科学轮作,进一步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实现了农业生产从种到收的全程机械化,解放了大量劳动力;实现了龙头企业原料生产基地的发展壮大,牵动了企业蓬勃发展。

3、创新活动载体,发挥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建设百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化基地中,县委创新思路,完善举措,广泛开展学习型、发展型、和谐型、创新型、廉洁型“五型”好班子创建活动、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党组织评选活动和乡村党组织及党员“三级双向承诺”活动,通过采取多方育典型,层层选典型,各业树典型的途径方法,培育树立现代农业产业化基地的典型与标杆,有效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全国十大种粮标兵中心镇自由村农民党员曲彦明每年耕种土地都在1.5万亩以上,其中连片承包了自由村一屯3000多亩土地搞规模经营,带动全县发展种田大户1600多户,充分发挥典型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示范带动作用。目前,全县种植大户2100多户,50个村实现“四驱轮作”整村推进,呈现出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4、严格考核奖惩机制,凝成促发展的工作合力。现代农业产业化基地和新农村建设是基层党组织、各个单位和部门的共同责任、共同事业。县委把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全县总体目标考评体系当中,创新举措,细化指标,完善机制,采取“四个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即做到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阶段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重点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对“责任人”个人的考核与“责任单位”考核相结合的。对工作成效显著的乡镇领导,在提拔任用上重点考虑,并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对工作完成不好的乡镇领导不评优、不晋级;对完成质量和标准与县里要求差距较大的乡镇领导,予以降职使用。同时,视工作完成情况对相关部门予以奖惩,特别是对在服务新农村和推进产业化基地建设中职责履行不到位、不作为、乱作为,损害农户利益的单位和个人,予以严肃处理。

二、存在的问题

在深入基层调研时我们发现,农村党建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和百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中存在着一些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个别村级党组织作用发挥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通过村级党组织完成的年度工作目标和农民群众的认可度看,个别农村基层党组织班子存在着思想较旧、能力较差、合力较弱的问题,难以适应新时期“三农”工作的需要。主要表现为“四个不适应”,即思想观念与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不适应,固步自封,小富即满,缺乏“闯劲”和“干劲”,与新时期的农村特点要求不合拍、不同步。发展经济的能力与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愿望不适应,致富无门路、办事无招法、服务无热情,习惯于墨守成规和看摊守业,致使村集体经济实力匮乏。单一的工作方法与农民群众日益增强的民主意识不适应,民主集中制意识淡化,工作方法简单,集体决策缺乏民主成分,使得各项工作难落实,难开展。党组织设置方式与农村发展变化的形势不适应,随着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农村党员大量向非农产业聚集,传统的党组织设置方式已不能全面覆盖各个产业中的党员,加之农村党员流动量增大,党员教育管理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难的问题日显突出。

2、党员队伍人才匮乏,在加快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上缺乏更多的领军人物。就我县而言,农村党员占的比例大,个别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尤其在现代农业发展上缺乏更多的领军人物。究其原因可概括为“三化”,党员党性弱化,通过实施“先锋工程”,全县绝大部分党员都能够依据自身的优势,在不同领域发挥着“双带”作用。但仍有个别党员体会不到党员身份的先进性,甚至只愿意享受权利不愿意履行义务。发挥作用减化,个别农民党员对村集体的事情或活动不愿参与,认为自己发挥作用与否起不了多大作用。年龄结构老化,从12个村的调查情况看,496名农民党员中超过55岁的占29.4%。35岁以下党员只占18.5%。

3、个别村级“两委”班子运行机制不尽完善,不能够与当前农村的方针政策有效对接。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个别村级党组织现有的各项工作制度执行不到位,使得工作带有主观性和随意性。活动开展不经常,不能按照“”制度和组织生活制度定期开展党组织活动,这也是造成个别党员党性观念不强的一个主要原因。

三、措施与办法

1、加强支部班子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实现农村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建设一支素质优良、作用突出、群众拥护的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形成领导构建和谐农村的核心力量。一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村党组织书记队伍。村党组织书记是农民的“主心骨”,是带领百姓致富的“领头雁”。应拓宽选人视野,拓展用人渠道,把农村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回乡大中专毕业生、乡镇下岗职工、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纳入村级班子成员后备人选。选好配强党组织书记,努力优化结构,提高整体素质。加大对党组织书记队伍的培训力度。首先是加强理论知识培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强思想作风建设,重点解决村党组织书记存在的思想守旧、开拓进取精神不强、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弱等问题。其次是信息交流,改进工作方法。县乡在开展或实行一些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工作前,可以找一部分党组织书记来座谈讨论,既增强了涉农工作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也使村党组织书记了解到工作的目的任务是什么、工作的重点难点在什么地方。第三是参观学习,开阔视野,更新观念,用先进经验来指导工作。二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各项工作制度。进一步发扬党内民主,严格党内生活,严肃党的纪律,增进党的团结统一,以农村党组织内部的和谐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建立健全科学化、民主化的决策和监督机制,善于通过启发教育、民主协商、示范引导等方法推动各项工作,自觉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政策手段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使党组织不断增强组织管理功能、教育引导功能和服务协调功能,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服务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核心作用。利用好网络和新闻媒体,拓宽党务、政务公开的领域,丰富党务、政务公开的形式,力争把党务、政务工作打造为“阳光工程”。三是科学调整村级党组织设置方式,与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相协调。继续加大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工作力度,对具备条件的本着应建必建的原则,把党组织建立在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和各类协会上,对暂不具备条件的,可以采取单独建、挂靠建、联合建等多种形式组建党组织,力求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正常的组织生活,从而不断扩大党组织在农村的覆盖面。

2、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党员的整体素质。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是党的最基本组成要素。如果想真正发挥农民党员在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就必须建立一支素质较高、能力较强、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队伍。一是抓好“源头”建设。突出党员队伍“源头”建设,做好发展党员和培养积极分子工作。应突出重点,积极培养和吸收在百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中表现突出的优秀青年入党,把具有“双强”能力的积极分子作为发展党员的对象,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建立一支知识化、年轻化、高素质的党员队伍,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证。二是加强教育培训。利用县乡党校对农民党员加强理论教育,强化宗旨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切实履行党员义务,始终保持先进性。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对农村党员广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党员的致富、带富能力。利用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对农民党员开展农业形势教育,争做当代新型农民。三是开展载体活动。在落实党员教育管理规章制度的同时,开展农村党员设岗定责、党员联系户、党员责任区等主题实践活动,使农村党员由“无职”变“有职”、由“无为”变“有为”。四是提升政治地位。搭建农村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载体,实施党员民主议事制度,切实提高党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做到重大问题问党员,决策之前访党员。通过参政、议政让农民党员时时感觉到身在组织中,感受到一种政治荣誉感,更加积极地投身到新农村建设当中去。

3、健全机制,推动村级领导班子高效有序运行。创新党组织管理制度和工作运行机制是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的组织保障。结合实际应着重建立三种机制。一是建立健全村级党组织工作运行机制。健全组织生活会制度、“”制度、党员教育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在落实制度上下功夫,建立督查、考评机制,以制度来保障规范村级党组织的行为。二是建立健全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大力改善村干部的经济待遇,建立奖励基金,按照工作现实表现和工作业绩取得报酬。进一步提高村党组织书记的政治待遇,对特别优秀的村党组织书记可以提拔为副科级或进入乡镇的党委班子,有效激发村党组织书记干事创业的热情,增强争先创优意识,鼓励村党组织书记学先进、争先进、当先进。三是建立“两委”班子的合作谋事机制。全面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健全完善村级“两委”班子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继续推行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提倡“两委”成员交叉任职,进一步明确分工,分清职责,建立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