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 团结拼搏 克难而进 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
时间:2022-07-26 05:55:00
导语:抢抓机遇 团结拼搏 克难而进 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黟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负重拼搏,蓬勃发展的四年
县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四年,是黟县打基础、求发展、上台阶的重要时期。四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抢抓机遇,团结拼搏,克难而进,胜利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开创了黟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一)大跨越发展的思路更加明晰。紧密结合黟县实际,坚决响应中央促进中部崛起的重大决策和省委、省政府“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的号召,确立了“开放兴县、旅游牵动、工业支撑、城镇突破、社会和谐”的发展思路,制定了“十一五”规划,提出了“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增速快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主要人均指标居全省全市县域前列”和“一年打基础、三年上台阶、五年争先进”的目标任务,全县上下精神振奋,奋力崛起已成共识,大跨越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干事创业的激情更加高昂,全心全意谋发展、全民创业兴黟县的氛围更加浓厚。
(二)综合经济实力快速提升。四年来,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全县生产总值由4.72亿元增加到9.43亿元,实现四年翻一番,年均增长12.8%,人均生产总值2005年突破1000美元;财政收入由4312万元增加到7084万元,年均增长13.2%。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30.2:29.7:40.1调整为23.6:37.6:38.8。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首位,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不断调整农业产业、产品结构,农业产业化进程步伐加快,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总产值由2.34亿元增加到3.76亿元,年均增长5.5%。工业经济提速增效。工业发展意识进一步增强,工业增加值由1.15亿元增加到2.55亿元,年均增长13.3%,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1.2%。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基本形成了以茧丝绸、果蔬食品、旅游商品、机电制造、木竹精深加工为主的特色工业体系。研制开发新产品35项,完成技改项目72个,投资2.3亿元。园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黟县经济开发区获得省政府批准筹建,完成开发区项目投资5110万元,入驻企业23户,实现产值3.4亿元,工业支撑平台初步形成。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累计接待游客744.58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16.68万人次,实现直接收入2.42亿元、创汇1347.4万美元,年均分别增长22.6%、24.7%、29.2%和151.7%,跻身首批“安徽省旅游强县”,被国家旅游局列入首批“中国旅游强县创建工作试点县”。城乡市场日趋活跃,房地产、金融保险、信息产业等新型服务业快速发展。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37亿元增至2.31亿元,年均增长13.9%;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1.7亿元和3.2亿元。
(三)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大力实施东向发展战略,主动融入浙江经济带和长三角经济圈,先后开展了“对外开放年”、“融入推进年”、“招商引资年”等活动,制定、完善和实施了一系列鼓励开放引资政策。四年来,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举办的重大节庆活动黟县工作任务,成功承办了首届中国黄山乡村旅游节、中国黄山国际山地车节、中国黟县摄影节和西递、宏村特种纪念邮票首发式等重大活动,牵头组建了古徽州乡村旅游联盟,西递、宏村列入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并荣获国家4A级景区、“中国十佳最具魅力名镇”等桂冠,黟县的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提升。对外交往日益活跃,成功接待了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先生等重要外宾和国际友人,不断加强了与经济发达地区和旅游城市的交流与合作。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招商引资大力推进。四年累计引进内资12.3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47万美元;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656万美元,年均增长31.4%。
各项改革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全面加快,四年共有26户国有、集体企业完成改制任务,盘活资产近亿元。农村税费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全面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税附加,农民户均年减负410元;实行了财政涉农补贴“一卡式”发放,补贴额达2483万元,农民人均享受补贴317元。投资、财税、金融、社保、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改革有序推进。全面开展全民创业行动,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民营经济增加值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2002年末的33%上升到59.7%。
(四)城乡面貌显著变化。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提出并实施“135”行动计划,四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05亿元,年均增长52.5%。城镇突破战略全面实施。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并举,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完成马道路、东源路、宏村西路、柯村南路、入城南路、入城西路等城区主干道建设,开发建设顺兴广场、林源商城、桃源小区、开元盛市等住宅小区,实施城区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基本建成县第二自来水厂,全面完成电网改造任务,县城框架进一步拉开,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小城镇建设取得新成效,四年累计完成投入13.68亿元,宏村镇被列入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和改革发展试点镇,西递镇被列为全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碧阳、柯村、美溪政务新区建设步伐加快。全县城镇化率达36.9%,比2002年末提高4.3个百分点。交通建设迈上新台阶,累计投入1.77亿元,新、改建公路69条366.5公里,宏儒线、黟柏线、郭宏线和县城过境路建成通车,黟七线方家岭隧道全线贯通,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车目标。新农村建设初显成效,完成各示范村规划编制工作,加大了新农村建设投入,东方红水库除险加固、农业综合开发、农村人畜饮水解困、沼气能源、电信扩容等一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顺利实施,村容村貌和非徽派建筑风貌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
(五)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人均收入持续增加。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较2002年末分别增加6492元和1296元,年均分别增长14.1%和11.8%。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达8526元,年均增长16.8%。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逐年增加。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城镇低保政策得到落实,全县城镇职工参加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享受城镇低保的人数分别达到5037人、6108人、7500人和1836人。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开始启动。大力促进就业再就业,四年累计新增就业岗位5105个,安置下岗职工325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救灾救济工作得到加强,开展了农村特困群众生活、医疗救助工作,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扶贫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累计投入扶贫资金547万元,实施扶贫项目92个,解决了1.05万贫困和低收入人口的饮水困难,实现了户户通电和村村通电话,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六)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文明创建水平不断提高,荣获“全省创建文明县城工作先进县”称号,西递镇被命名为“全国文明村镇”。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四年实施国家、省“星火计划”、“火炬计划”和市重点科技项目22个,培育市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开发市高新技术产品4个,获得授权专利12项,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安徽省星火技术密集区”,县职业高中被列为国家星火培训学校。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人才总量比2002年末净增15.7%。推进“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丰富“两基”内涵,教育质量有了新提高。累计完成D类中小学危房改造9394平方米,中小学布局调整取得成效,黟县第二中学、宏村学校全面建成,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全面推行。师德建设成效显著,涌现了以全国模范教师汪来九为代表的先进典型。加强文化建设,开展了“百场演出进百村”、“千场电影进千村”和激情广场活动,群众性文化活动日益活跃。文物保护工作成效显著,继西递、宏村之后,南屏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屏山和赛金花故居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徽州楹联匾额、徽州篆刻、徽州祠祭列入全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持续推进,全县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92.3%和97.2%,联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39.8%。强化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连续十一年保持全省一类县位次,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5‰以内,宏村镇被评为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乡镇。生态建设取得成效,被确定为“全国第九批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和安徽省“生态建设第二批综合示范基地”、“首批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西递、宏村镇被评为“国家环境优美乡镇”。公共医疗卫生投入加大,乡镇卫生院体制调整初见成效,公共医疗卫生水平和重大疫病防控能力进一步提高,成功战胜了“非典”和“禽流感”疫情。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水平得到提高。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和地质灾害点防治工作,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得到加强。稳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圆满完成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和农村民主管理,社区建设跃上新台阶。依法治县力度加大,圆满完成“四五”普法工作,“五五”普法工作顺利启动。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突发事件应急机制逐步建立。认真做好信访工作,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卓有成效,荣获“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平安县”称号。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得到加强,荣获“全国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大幅提高重点优抚对象抚恤定补标准,优抚安置、双拥工作不断加强。认真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老年人、残疾人权益得到较好保障。完成了我县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审计、物价、档案、地方志、气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七)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完成新一轮机构改革,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深入实施行政许可法和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积极推进政府法制建设,共制定规范性文件28件,依法保留公布行政许可项目247项、实施主体41个。扩大政务公开,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实行效能、政风、行风建设“三位一体”考核评议,加强政府目标考核和督查督办,公务员服务行为进一步规范,机关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积极支持县政协和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作用。对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政府工作的建议和意见认真整改,及时办结人大代表的建议和政协委员的提案。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大对商业贿赂和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等专项治理力度,加强经济责任审计,严肃查处一批违法违纪案件。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年,是我县跨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效益最好、社会稳定和谐的一年,呈现出“三大产业发展全面加快、三大需求增势强劲、三大收入同步增长”的良好势头,实现了“十一五”发展的良好开局和“一年打基础”的目标任务。尤其令人振奋的是,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跨越。全县生产总值突破9亿元,比上年增长14%;财政总收入突破1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7千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4.1%和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7亿元,同比增长46.7%;引进外资322.9万美元,首次完成市下达任务,实现历史性突破;向上争取各类资金突破2亿元,创历史新高;接待游客突破240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突破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55.5%和3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3亿元,同比增长15.1%;在岗职工年均工资突破1.5万元,同比增长20.6%;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3600元,同比增长20.4%。全县经济发展在新的起点上跨上了新的台阶。
回顾总结四年来的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实现黟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不断完善和明晰符合黟县实际的发展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突出大跨越发展主调,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赶超;必须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把大开放作为主战略,把东向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抓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党的核心领导,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施政水平。
成就鼓舞人心,经验弥足珍贵。四年来发展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拼搏、开拓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条战线上的干部职工,向对政府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和有效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干部、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其他各界人士,向为黟县改革、发展和稳定作出贡献的驻黟武警、消防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关心、支持黟县现代化建设的中央、省市驻黟单位和海内外友好人士,向在我县创业的投资者、建设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不够快,新的增长点不多,增长方式比较粗放,旅游牵动能力不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乡镇经济比较薄弱,人才、资金、土地等要素制约突出,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还不够稳固;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投入相对不足,城乡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总体不高,统筹城乡发展的压力依然较大,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仍然不少;政府职能转变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思想观念滞后,发展和创新能力不强,体制机制不活、发展环境不优和风气不正、作风不实的问题仍然存在。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乘势而上,奋力开创大跨越发展新局面
未来五年,是实现黟县大跨越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既面临着中央促进中部崛起、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安徽省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等有利的宏观环境和政策机遇,也面临着区域发展竞争加剧、要素瓶颈制约等严峻挑战。亦步亦趋只会拉大差距,跨越发展才能奋力崛起。我们要立足科学发展新实践,适应构建和谐社会新要求,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发展意识和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努力在跨越发展征途上锐意进取,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思路和目标要求,坚持以大跨越发展为主调,以“135”行动计划为抓手,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着力开展全民创业行动,加快旅游国际化、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特色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强化世界遗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争取早日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动态十佳县,为把我县打造成为全国一流旅游经济强县、中国乡村旅游第一县奠定坚实基础。
经过未来五年的努力,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实现下述奋斗目标:
经济实力上大台阶。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增速快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主要人均经济指标居全省全市县域前列。到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8.5亿元以上;财政收入达到1.8亿元以上。
经济结构有新提升。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工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达30%以上,工业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接待游客450万人次,入境游客达到25万人次以上,争取达到40万人次,旅游门票收入超1亿元,旅游国际化取得明显成效,旅游牵动功能显著增强。全县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优化为16:42:42。
人民生活有新改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和8%以上,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特色城镇框架基本构建,城镇化率达40%以上。新农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群众衣食住用行的水平明显提高,物质和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社会建设有新加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世界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平安黟县”全面构建,城乡社会和谐稳定。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牢牢把握以下六个方面:
----突出东向发展,提高开放水平。以实施东向发展战略为重点,加速融入步伐,全面对接,迎接辐射。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项目带动,扩大有效投入,注重引资质量,促进结构调整,全面提升“135”行动计划,在打造特色经济、培育发展亮点上下功夫,使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发展集群化。
----突出旅游牵动,做强优势产业。按照“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思路,抓住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两条主线,着力构筑以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为支撑的中国画里乡村旅游大景区,大力推进旅游产品结构升级,加快旅游国际化进程。围绕旅游业壮大工业、强化农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构建旅游主导型的产业链和产业群,发挥旅游业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和综合带动作用。
----突出工业支撑,壮大经济实力。始终不渝地坚持工业支撑发展战略,进一步突出工业支撑地位,强化全县上下发展工业意识,营造全社会重视工业、支持工业、发展工业的良好氛围;坚持工业向园区集聚发展,突出抓好园区建设,突出抓好扶优扶强,突出抓好主导产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提升工业化水平。
----突出城镇建设,夯实发展平台。全面实施城镇突破战略,突出城镇特色,完善城镇功能,塑造城镇形象,实现“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五年成特色”目标;创新城镇建设融资方式,加大城镇建设投资力度,着力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以渔亭、西递、宏村和山区四乡为两轴的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以城镇建设大突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大跨越。
----突出关注民生,促进和谐发展。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坚持好中求快、又好又快,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民生问题,更加注重加快社会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发展,以更大精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突出改革创新,增强发展活力。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更加注重推进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政府管理创新,坚决破除不利于又好又快发展的体制机制,认真解决影响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大力推动全民创业,充分激发全县上下加快崛起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黟县特色的大跨越发展之路。
三、凝心聚力,扎实做好*年工作
今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实现“三年上台阶”目标的关键一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县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推进大跨越发展、建设和谐黟县为主题,紧紧围绕“两个一”战略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优化环境,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提升“135”行动计划,强力推进构筑大景区、建设开发区、拓展新城区和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按照“财政增收、旅游增强、县城增靓、开发区增大、农民收入增长和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增速快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的要求,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力争实现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5%,财政收入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
为此,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坚定不移地把大开放作为主战略,把东向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抓手,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激活内力、发掘潜力,集聚外力、增添活力,确保全年完成引进内资增长3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以上,民营经济增加值增幅有新的提高。
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招商引资上规模、上水平。切实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第一要事来抓,以更加开放的观念、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灵活的方式、更加务实的作风,实现招商引资从质量、规模到重点项目、重点领域的新突破。健全招商引资领导负责制,强化措施,强力推进,集中力量,集中精力,跑企业、跑市场、跑沿海发达地区,推动全县招商引资向纵深发展。进一步突出招商重点,坚持把苏浙沪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攻区域,把工业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领域,把重点放到能够促进我县产业结构升级的项目上来,突出抓好专业招商、产业招商、定向招商和以商引商,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招商引资的层次和水平。创新招商方式,坚持领导招商、驻点招商、小分队招商、全员招商,积极鼓励委托招商和招商。进一步强化工作基础,认真研究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规律,加大优势项目的整合、包装,编制好重大招商项目,为外商投资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进一步优化招商环境,改进招商引资考核办法,继续完善引资项目前期工作代办制、重大项目跟踪服务制、“创业绿卡”制。进一步完善项目落地服务流程,严格履行各项服务承诺,严格兑现各项优惠和奖励政策,严厉查处“吃、拿、卡、要”和乱收费行为,以铁的纪律和好的机制营造良好的亲商、安商、富商环境。
持续开展全民创业行动,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毫不动摇地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加快完善政策措施,进一步放开投资领域,放宽创业条件,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切实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高整体素质,加快裂变扩张。弘扬创业风尚,表彰奖励一批创新创业的典型,在全县营造创业光荣、发展有责的舆论氛围,构建尊重创业、理解创业、支持创业的社会环境,进一步掀起全民创业热潮,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
加大改革攻坚力度,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整合各类行政资源,加快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在确保收入增长、结构优化的前提下,进一步硬化预算约束,强化支出管理,优化支出结构,着力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全面推开农村综合改革,积极推行农村为民服务全程制,加快建立农村工作新机制,提高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保护和调动方方面面发展林业生产力的积极性,促进林业“生态、富民”。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面完成国有企业改制任务,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逐步解决已改制企业的遗留问题。
(二)加速旅游升级步伐,做大做强旅游经济
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掀起黄山旅游发展第三次高潮号召,以产品升级为主线,以发展乡村旅游为抓手,大力实施政府主导型和旅游精品两大发展战略,围绕关键环节,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完成全年接待游客增长10%、入境游客增长30%的目标任务,在开展“中国和谐城乡游”和争创中国旅游强县、5A级景区活动中取得佳绩。
加大旅游精品开发力度。树立发展精品旅游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抓住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两条主线,突出差异性开发,注重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尽快编制完成全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着力构筑以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为支撑的中国画里乡村旅游大景区,大力推进旅游产品结构升级,努力促进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经济强县跨越。深度开发西递、宏村旅游产品,丰富产品内涵,打好世界遗产牌,做精做优做强,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精品步伐。改造提质南屏、关麓、屏山、卢村、木坑竹海、塔川秋色等现有旅游产品,开发推出五里桃源人家、深冲茶香农居、秀里天然园林、五溪山探幽、黄姑小桂林、洪星生物物种基因库等一批乡村旅游新产品,基本建成奇墅湖旅游度假村、香溪谷旅游度假村、桃源人家旅游度假村,加快推进水墨宏村、鸳鸯谷景区、奇墅湖精品旅游酒店、西递水口园林、西宏山庄度假村、桃花源生态长廊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强化旅游市场营销。创新旅游市场营销方式,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各方联合、市场化运作的宣传促销工作格局。以旅游整体形象宣传为重点,以主要客源市场开发为突破口,以合铜黄、徽杭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为契机,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组织实施系列宣传,着力推介“名城、名湖、名山、名村”黄金旅游线,努力开拓境外、省外两个市场。充分发挥古徽州乡村旅游联盟作用,继续策划承办好国际山地车节、中国黟县摄影节等节庆活动,打响“中国画里乡村”品牌。
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强有力的旅游工作组织协调机构,形成党政全力推动、部门密切配合、上下整体联动的旅游工作格局。整合各项涉旅资金,统筹设立黟县旅游发展资金。着力培育旅游市场主体,引进大企业、大集团投资我县旅游资源开发和经营管理,形成内外资并进、市场配置旅游资源的新机制。以游客为中心,着力改善旅游硬软两个环境。围绕旅游“六要素”,针对薄弱环节,加强旅游交通、接待、购物等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多语种标识指示系统,启动旅游信息化工程,全面推进与国际接轨的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以开展争创中国旅游强县、5A级景区活动为抓手,开展旅游服务创品牌活动,建立旅游市场综合治理长效机制。高度重视旅游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努力造就一支与旅游国际化相适应的人才队伍。
(三)壮大园区经济,强化工业支撑
始终坚持“三个围绕、一个不上”的要求,以园区建设为突破口,一手抓存量发展,一手抓增量引进,做大总量,做强优势,促进工业经济快速扩张,确保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
致力载体构筑。把园区建设作为工业发展的立足点,强化载体建设,努力打造工业集聚发展的新高地。按照省级经济开发区的标准和要求,加快五东殿新区和渔亭工业小区建设步伐,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做到开发一片、配套一片、建成一片。突出园区特色,制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功能定位和产业导向,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发挥后发优势,实现错位发展。着重围绕资源深度开发和产业链延伸,加大龙头、配套企业和上下游企业的引进力度,下气力争取承接发达地区产业的整体转移,积极引导城区现有企业逐步“退城进区”,努力实现园区招商的新突破,使之成为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和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今年完成园区投资1.2亿元,入园项目20个以上,实现税收400万元。各乡镇和县直主要经济管理部门确保入园1个以上项目。
致力产业培育。坚持扶优扶强,强化工业扶持政策,重点培育壮大茧丝绸、果蔬食品、旅游商品、机电制造、竹木精深加工五大工业支柱产业,强力推进骨干企业加快裂变扩张,积极促进新兴企业加速成长壮大,加快培植一批成长性好的集群配套企业。把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加大技术改造和创新力度,切实抓好品牌战略实施,力争技改投入增长20%以上。进一步优化要素配置,解决好工业企业发展的瓶颈制约,推动生产要素向规模企业集聚,培育壮大一批小巨人企业。重视和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的运行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增强自营出口能力,积极鼓励支持重要技术装备和原材料进口,努力扩大对外贸易。坚持一手抓就业培训和就业服务,一手抓人才政策落实和用工环境改善,解决好部分企业的“招工难”、“留人难”问题。
(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以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着力点,以示范村建设为抓手,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坚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突出发展主导产业和“土、特、绿”优质产品。把蚕桑业、茶业、竹业作为重点和突破口,切实加大基地建设、品质提升、品牌塑造和龙头培育力度。抓好果蔬、花卉苗木和特种养殖业等产业发展。以工业的理念、市场的办法,大力培育和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发展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积极支持华盛缫丝、桃源罐头、惠达食品等企业争创国家、省级龙头企业,积极引进外来大型企业来我县办厂建基地。进一步完善产业保障体系,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技服务水平。加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阳光工程”的实施力度,大力培育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村经纪人,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转移就业能力。
坚持示范带动,持续巩固和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二十字”方针,围绕“七新一好”,抓好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做到点上求突破,面上打基础,扎实推进,务求实效。把村镇规划同主导产业规划结合起来,把点上示范同面上推动结合起来,把政府统筹支持同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结合起来,把发展农村生产力同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在构筑产业体系上下功夫,在发挥示范效应上做文章,健全产业发展机制,拓宽增收渠道,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投入,让广大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得到实惠,树立信心。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加大投入,抓好农村水利、道路、电力、通信、饮水、沼气等工程建设,积极争取并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水库除险加固和灌区维修改造等项目,完成82公里以上通村公路的硬化油化,新增18个村实现村村通油路目标,争取实施世行新农村生态家园富民项目,新建沼气池2627口,解决6000名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抓好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发展。全面实行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继续抓好薄弱学校建设,用两年时间完成全县现有9800平方米D类危房改造任务。加强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建设,认真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抓好计生、文化等乡所村室建设。继续改善农村通信条件,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加快发展乡镇经济,着力打造经济强镇。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实行分类指导,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进一步优化环境,建立健全推进乡镇发展的工作机制,帮助解决影响乡镇发展的薄弱环节,全面增强乡镇自主发展能力。进一步强化动力,加大考核奖惩力度,激发乡镇主体作用,促进乡镇经济快速跃升,力争碧阳镇挤进全市“十强”行列。
(五)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抓好城镇和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大力推进“135”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抓牢项目建设,扎实开展“城镇突破推进年”活动,确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向上争取项目资金超过2.6亿元,城镇建设投入突破6.5亿元,全县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
强力实施项目带动。进一步健全项目工作推进机制,强化项目工作领导带头负责制,调整和完善项目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加强项目进度管理,严格督查调度,确保重点项目建设领导调度到位、目标责任到位、协调服务到位、督查落实到位。建立项目管理部门联动机制,对项目前期工作中涉及到的环保、土地、节能、技术、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加强协调配合,重点解决好项目用地难、用工难、融资难等问题。严格项目用地管理,最大限度地盘活土地存量资源,满足重点项目建设的需要。认真研究、主动适应国家和省里的政策,进一步加强对重大项目的谋划和储备,强化对接,积极向上争取一批如东方红水库灌区北干渠维修改造、漳河城区段防洪治理等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的牵动性项目,促进我县加快发展。
抓好中心城区建设。围绕“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五年成特色”的总体目标,按照“拉开骨架、塑造形象、建改并重、完善配套、形成特色”的总体要求,根据县城近期建设规划,重点加快宏村西路、翼然西路(二期)、翼然东路、柯村北路和政务新区、城西新区以及漳河景观带、宏村路桥等建设步伐,形成中心城区主骨架道路网,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县城的形象和品位。以道路建设和新区建设为带动,按照成片开发、梯次推进的原则,加快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步伐,推进行政办公大楼、市民广场、医院、车站以及文化中心等场馆设施建设。大力建设公益性配套设施,完善县自来水二厂建设,争取污水处理项目实施,抓好县城绿化、亮化、美化。加快拆迁推进步伐,抓好安置小区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加强城市建设规划管理控制,严把城市规划关,严厉打击违法建设,集中开展城乡拆违工作。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加强城管队伍建设,开展综合整治,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坚持规划先行和产业兴镇、特色活镇的原则,进一步编制和完善小城镇发展规划,着力把西递、宏村打造成国际旅游重镇、全国文明重镇,把渔亭打造成工业重镇、商贸重镇,重塑黟县“南大门”形象,推进碧阳、宏村、柯村、美溪政务新区建设,加快农民安置小区、农民新村建设步伐,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各具特色的现代城镇体系。强化规划引导和政策激励,加大村镇徽派建筑风貌的保护、建设和改造力度,使徽派的特色和风貌得以彰显。
大力推进交通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加快黟七线、渔亭至瑶里等在建公路项目建设进度,认真做好屯祁景高速公路黟县段及连接线开工建设和北庄—屏山—西递旅游公路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启动新建旅游汽车站,推进县内景区景点交通体系建设,努力使县内外交通更加便捷、畅通。
(六)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和生态建设,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以增长方式转变为着力点,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大生态建设力度。继续推进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争取实施德援森林经营、世行五期建设项目,巩固荒山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成果。强化林政管理,切实抓好森林防火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严禁乱砍滥伐、毁林造林,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行为。认真实施生态省综合示范基地项目建设,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继续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扎实开展旅游景区周围、旅游公路沿线和重点流域的生态综合治理,保护好城乡饮用水源,提高环境质量。继续争创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和生态示范户。
推进能源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切实抓好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环评“三同时”制度。抓好园区环保设施建设,坚决落实工业企业达标排放,坚决整治违法排污行为。严格土地管理,强化耕地保护,推进土地集约和节约利用,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积极盘活存量、用好政策,提高土地利用率。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再生资源产业。深入开展厉行节约教育,引导全社会增强节约意识,积极投身建设节约型社会。
(七)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坚持科教兴县战略,全面加强人才工作。进一步加大推进创新型黟县建设力度,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继续抓好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建设,积极支持龙头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坚持教育优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抓好“两基”巩固提高,加快高中阶段教育普及进程,加快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推进现代远程教育。不断完善、落实各项人才政策,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优化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环境,促进人才队伍总量、结构提升和合理配置。
推进文化黟县建设,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抓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强徽文化的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加大世界遗产保护力度,切实做好文物抢救、保护工作,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扎实推进《黟县志》修编工作。加强城乡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继续推进“村村通”建设和网络资源整合,不断发展广播电视事业。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抓好疾病防控、医疗救治、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着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努力提高基层的基本医疗技术和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落实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各项措施,加强流动人口计生管理,稳定低生育水平,争创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全面提升文明创建水平。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做好拥军优抚安置工作。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开展工作,关心和支持妇女、儿童、残疾人、老龄事业发展。开展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推进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和对台工作,做好物价、档案、气象等工作。
(八)高度关注民生,全面加快和谐黟县建设
把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抓起,积极争取实施省委省政府十二项民生工程项目,让人民群众在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让社会在发展中更加和谐。
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职能,进一步落实好再就业优惠政策,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和再就业资金使用力度,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着力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社会保险费征缴力度,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强化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农村特困救助工作,发展社会福利事业,高度重视革命老区、深山区发展,做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抓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扎实开展标准化和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充分发挥社区服务作用。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深入实施“五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防控体系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巩固“平安县”创建成果。进一步强化信访工作,认真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增强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食品药品和餐饮卫生监管。按时按质完成重点地质灾害危险点防治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施政水平
做好新一届政府各项工作,推进大跨越发展,建设和谐黟县,对政府自身建设赋予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管理创新,改进工作方式,全面提高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水平,努力建设法治型、服务型、责任型政府。
(一)构建高效运行新机制。牢固树立政府工作“一盘棋”思想,切实增强全局意识,坚决杜绝推诿扯皮、中梗阻塞的现象,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变化,进一步理顺部门职能分工,深入推行政务公开、首问负责、全程、限时办结等各项制度。针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落实顽症,着力在提高执行力上下功夫,优化工作流程,强化绩效管理,严格责任追究,努力做到各项工作有部署、有检查、见实效。坚持不懈地推进机关效能建设,继续实行效能、政风和行风建设“三位一体”考核评议,强化行政效能监察,确保机关运转更为规范协调、工作更加便民高效。
(二)倡导敢为负责新作风。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强化发展意识、大局意识、宗旨意识,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自觉为黟县的发展、全局的目标、百姓的利益敢闯敢试敢冒风险,勇担责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力戒急功近利,力戒消极无为,力戒官僚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多办得民心、顺民意的事情,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经得起群众、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政绩。按照“落实推进年”的要求,切实把作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锤炼“敏谋快敢实”的工作作风,坚持说干就干、干就干好、干就高标准,以自加压力的勇气、敢于争先的志气、开拓进取的锐气,不断干出新业绩,开创发展新局面。
(三)建设德才兼备新队伍。以贯彻落实《公务员法》为契机,着力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素质,切实抓好与工作相关的经济、科技、社会、法律等方面知识的学习,深入推进重点工作、难点问题、新兴领域的调查研究,不断增强政府工作人员工作谋划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管理社会、依法办事的本领,真正做到有本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努力建设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清正廉洁、作风优良的高素质公务员队伍。
(四)塑造风清气正新形象。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强化决策责任,规范决策程序,健全决策制度,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监督。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优良传统,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重点领域的商业贿赂案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严格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过错追究制,确保各种行政行为在法制化轨道上规范运行。
各位代表!面向未来,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大跨越发展,实现黟县奋力崛起,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让我们在中共黟县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依靠和带领全县人民,解放思想,团结一致,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 上一篇: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实施方案
- 下一篇: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