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2-07-16 05:36:00
导语:市政府工作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年工作回顾
*年,是实施***,也是向全面小康目标迈进的关键之年。我们在中共高邮市委的领导下,团结和依靠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思路,务实奋进,经济社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城乡环境不断改善,和谐社会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圆满完成了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年来,坚持科学发展,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3.7亿元,同比增长18%;财政收入13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7%、34.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同比增长29.3%。
工业经济提速增效。主要经济指标再创历史新高,全部工业产值283.4亿元,同比增长40.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69.9亿元、销售158亿元、利润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3%、40%和53.5%,完成工业投入43亿元,同比增长42.4%,工业用电量7.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4%。重点企业、重点产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凸现,40家重点企业完成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0%以上,曙光电缆有限公司产销率先突破10亿元。着力培育的电线电缆、服装、灯具、新能源等主导产业保持快速增长。工业在建项目540项,其中顺大单晶硅切片扩产及太阳能电池封装件、波司登制衣等10个重点工业项目全部开工、投产,完成投入9.8亿元。16家城区企业退城进园,总投资8.3亿元。注重科技兴企,获得国家级重点新产品5个,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3项,省高新技术企业6家,星火计划项目14个,省高新技术产品累计达28个,研制开发新产品230项,曙光电缆、华富电池、沙龙羽绒相关产品获得国家免检,“中国羽绒服装制造名城”冠名我市。顺大多晶硅和双兔米乳项目获4900万元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支持。大力开展银企合作,新增贷款余额12.14亿元。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新增私营企业1089家,新增个体工商户3410户,新增从业人员2.6万人。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实行“四大战区”驻点招商和小分队招商、企业招商并举,大力实施“运河招商行动计划”,先后组织8次规模较大的招商推介活动,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羽绒服装节暨第四届中国双黄鸭蛋节。完成协议注册外资8000万美元,注册外资实际到账3965万美元。实际利用民资78亿元,新增民营注册资本28.5亿元。争取国家、省政府资金到账4.25亿元,同比增长16.5%。完成自营出口1.31亿美元。
农业经济稳步推进。积极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建成高效农业面积21.7万亩,优质粮面积75万亩,特水养殖面积33万亩,新增林地5万多亩。全市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42亿元,新注册农产品商标68个,创国家免检产品4个、省农产品著名商标4个、扬州知名商标5个,戚伍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在扬州市首家获得国家卫生注册资质并自营出口罗氏沼虾产品。认真落实党的各项农村政策,严格控减农民负担,全面实行“一免四补”,共发放资金4390万元。积极组织夏粮“托市收购”。坚持科教兴农,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内转外输新增1.79万人。深化农业服务体系改革,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机具,禽流感、水稻条纹叶枯病等重大动植物疫病得到有效防控。全力组织防洪排涝,积极开展生产自救,降低了灾害损失。
建筑业再上台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75亿元,完成施工面积82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550万平方米,从业人员51500人。弘盛集团成功申报特级资质,在省建筑业综合实力排名由05年第19位提升到第12位,获得“中国承包商企业60强”称号。工程创优工作取得佳绩,获省“扬子杯”优质工程10项。我市被授予江苏省“建筑之乡”称号。
第三产业发展强劲。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9.08亿元,同比增长17.9%。从业人员达到14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1/3,对经济的支撑作用逐步增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26亿元,同比增长16.7%。全市已建成批发市场8个、零售市场56个,中国羽绒城完成一期工程并投入使用。房地产开发、建设、交易规范有序,物流运输市场繁荣,现代通讯便捷通畅,餐饮旅馆业兴旺发达,旅游人数增多,接待设施和能力进一步改善和增强。
一年来,坚持抓大抓重,城乡面貌焕然一新。重大项目取得突破。组织开展“重大项目突破年”活动,积极实施重大项目“185”工程。全年实施3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116个,项目计划总投资98.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50.4亿元,其中当年完成投资33.1亿元,同比增长77.8%。项目单个体量明显增大,5000万元以上项目占全部项目的57.6%,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4个。顺大单晶硅、波司登制衣、经纬纺织纱锭扩产等一批大项目投产见效,美锋照明、港口码头、热电厂、老蔡食品加工等项目开工建设,华盟电子、东元铜业连铸连轧、雅鹿二期等项目正在推进,全市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大力推进市经济开发区、鸭业园区、光伏产业园和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市经济开发区建设的意见》,成立了市经济开发区建设领导小组,在领导力量、资金投入、用地保障、政策支持和部门服务等方面向开发区倾斜,形成了合力推进开发区建设的工作机制。市经济开发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6000万元,新落户项目40个,总投资9亿元。市鸭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2000万元,新落户项目28个,总投资2.5亿元。全市乡镇工业集中区开发土地面积5000亩,完成基础设施投入2亿元,入园企业295家,入园项目360项,建设标准化厂房80万平方米,项目建设投入34亿元。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建十大工程顺利实施,完成了文游南路、秦邮路、万金路、新华路、宝塔二巷等道路综合改造,新增城区绿化面积30公顷。实施了东门大沟、玉带河河道清淤和文游台景区水环境综合整治以及高公桥路、人民路、傅公桥路、奎楼小区、北海新村等后街后巷改造工程。城区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74万平方米,完成旧城改造45700平方米,成功举办“新城市、新家园”首届房交会。完成《高邮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海潮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污水管网铺设25公里。以“五城同创”为目标,深入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城管创优通过省级考评验收,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交通事业快速发展。交通工程建设总规模达3.8亿元,完成投资3亿元。建成马横、澄营、扬菱3条市通乡公路、共59公里;新建了营舜、乔三司、邮卸、车伯等4条乡通乡公路、共76公里;建成乡通村公路26条、110公里,行政村公路通达率达到100%。切实加强客运市场管理,按国家一级汽车客运站标准建设的新车站已完成投资近6000万元,即将竣工投入使用。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加强农村“三大合作”组织建设,组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21家、土地股份合作社35家、社区股份合作社2家。完成省级耕地占补平衡项目24个,新增耕地6421亩。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项目,改造中低产田3万亩。切实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以城建监察中队为主体的小城镇管理队伍逐步健全。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组织清理各级河道1730条、1490公里,疏浚各级河道640条、580公里,完成土方250万方,大力推进农村“一池三改”,新建沼气池721座,改厕7012座。全市累计建成全面小康村25个。
一年来,坚持以民为本,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9650元和5470元,同比分别增长13.5%和11%。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出台了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728人。开展创建“双无社区”和“零就业”家庭援助行动,在全省县级市率先成立“青年就业创业指导站”,提高公共就业服务质量和效率。努力扩大社保覆盖面,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率达98%。职工养老保险新增参保8776人,医疗保险新增参保5010人。实施城镇居民特困群体医疗救助和农村医疗救助工作,发放农村医疗救助资金40.8万元。全面实施城乡低保,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2594名城市居民、11089名农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向农村182个低保户家庭赠送了彩电。重视老龄工作,加快敬老院建设,新改扩建敬老院6所,全年共落实五保供养金822.2万元。实施城区特困户危房改造工程,步康花苑一期工程顺利竣工,为515户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低价位房源。广泛开展慈善捐赠、扶贫助残帮困等社会扶助活动,共募集社会各界捐赠款130万元,为1230多名困难群众提供了帮助。
一年来,坚持统筹协调,社会事业全面推进。制定并实施了《高邮市人才资金筹集与管理办法》,进一步优化了人才引进、培养与使用环境。积极贯彻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打造东方邮都的议案的决议》,多形式开展东方邮都的宣传推介,加快推进邮都文化广场建设,举办首届中国集邮文献及文献集邮展览。推进文化大市建设,启动乡镇文化站达标建设工程,完善农村文化服务功能;高邮民歌成功申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清代当铺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举办周末大舞台、首届中国羽绒服装节暨第四届中国双黄鸭蛋节大型文艺晚会、普通话电视大赛等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突出教育优先发展地位,自06年秋季起,全面免除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学杂费;高考再创佳绩,本科达线人数1674人,占录取人数42.4%;三垛中学、临泽中学顺利通过省三星级高中验收,职教中心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编制了《高邮生态市建设规划》,菱塘回族乡率先通过省级环境优美乡镇验收;以污染排放总量控制为目标,实施了21项工业污染源治污项目,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全市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97%,有效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全市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削减率分别达4.68%和1%。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扎实推进农民健康工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建立,车逻、郭集和周巷、横泾分别通过省、扬州市卫生镇验收。加快发展广电事业,有线电视通村率达100%。实施“万村体育健身工程”,获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县、市贡献奖第一名。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扎实开展烟花爆竹、危化品、道路交通等专项整治,全市安全生产形势较好。重视和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强化食品药品综合监管,全面启动“放心粮油和食品”工程,积极推进农贸市场菜肉质量安全准入工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较好保障。努力稳定低生育水平,计划生育率达98.88%,人口自然增长率负1.4‰。第二轮地方志编纂工作全面启动。
一年来,坚持两手齐抓,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深入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编印《高邮市文明市民手册》,广泛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着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全社会文明程度。认真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继续巩固和深化平安创建成果,全面开展法治高邮建设,组织打黑除恶专项行动,一批重大有影响的刑事案件全部破获,集访、越访量继续保持较低水平,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程度提高到98%,列扬州市第一。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坚持重大事项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制度和向市政协通报制度,办复省、扬州市和高邮市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175件、政协委员提案192件。强化行政服务中心功能,积极实施权限内许可事项24小时办结制度,扎实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全年办结各类行政许可服务事项38217件,办结率达99.9%。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加大反腐倡廉力度,重视行政监察工作,深入开展机关作风评议活动,及时查处和曝光一批典型案件,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政府形象。
过去的一年,我市的人民武装、双拥、法制、物价、审计、统计、邮政、档案、人防、气象、地震、外事、侨务、民族宗教等方面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绩,妇女、儿童、老年人、关心下一代和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所有成绩的取得,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拼搏、奋勇争先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高邮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综合实力不强,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资源和生产要素的“瓶颈”制约加剧,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培植大企业、重大项目建设的成效还不够明显,园区经济还不强;乡镇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全民创业氛围不够浓,部分群众收入增长不快,一些城乡家庭的生活还比较困难;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设施建设滞后,社会事业发展还不快,社会稳定仍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政府自身建设还存有薄弱环节,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等等。对于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克服和解决。
*年工作安排
一、指导思想
*年是我市“十一五”发展的奋进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围绕市委九届三次全会提出的“奋战三年、经济翻番,逼近百强、全面小康”总体工作目标要求,按照“一个中心、两块经济、三大战略、四大推进、五大任务”的总体工作思路,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园区建设、新农村建设、城市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政府自身建设,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全力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奋力加快“全面达小康、建设新高邮”进程。
二、主要目标
*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9%,达147.2亿元,其中一产增加值增长4.5%,达27.4亿元,二产增加值增长26%(工业增长28%),达73.7亿元,三产增加值增长18%,达46.1亿元;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削减率分别达3.66%、2.88%;财政收入增长23%,达16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0%,达6.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达7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达4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5%,达109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达6100元;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人口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8%以上。
三、工作措施
按照小康目标的序时要求,立足加快融入“宁镇扬”经济板块,把“好”和“快”有机统一起来,及时有效地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自觉追求质量效益的“好”,努力争取人民得实惠的“快”,真正实现好中求快、快中求好。
1、做大总量,大力推进项目建设。
主攻重大项目。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龙头,精心组织好“重大项目推进年”活动,集中精力抓一批重大项目,务求新的突破。一是全力推进在手项目。雅鹿二期、老蔡食品加工、华盟电子、美锋照明、圣罗兰服饰、顺兴单晶硅等10个亿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力争年内竣工投产。热电厂、港口码头、时代广场、中国羽绒城、农副产品交易城、华侨国际大酒店、垃圾卫生填埋场等重点三产和基础设施项目,细排序时,加快建设,积极运作,及早见效。二是大力拓展项目源。抢抓全省打造“宁镇扬”经济板块的重大机遇,力争将一批交通、水利、能源、环保等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挤进国家、省部级笼子。围绕完善城市功能,规划包装港口物流园区、高邮湖区高架桥、风力发电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围绕产业升级和产业布局规划,包装太阳能光伏产业、电线电缆、电动工具、医药产业、绿色五业等产业集群项目;围绕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包装市场、物流、旅游开发和东方邮都等项目;围绕新农村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包装农村改水、污水处理、湿地保护等项目;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向上争取一批国家扶持的大项目。确保全年新开工建设1000万元以上项目200个以上,其中3000万元以上项目100个以上,5000万元以上项目50个以上,亿元以上项目20个以上,工业项目占全部项目70%以上。三是着力提升项目层次。突出高新技术项目建设,力促“多晶硅料制备的关键技术开发及规模产业化”“米乳和米糠营养素、米糠营养纤维产业化”等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顺利建成达产,加快推进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细化工、新材料等制造业高新技术领域项目,努力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在对传统产业、企业进行节能改造的基础上,突出节约型项目建设,大力发展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型项目以及循环经济项目,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优化投资结构。四是继续扶持重大项目。进一步落实重大项目“三挂钩”制度,集中财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扶持重大项目的落户建设。今年筹集安排2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发展基金,主要用于支持总投资在1亿元或1000万美元以上,且当年能够形成3000万元以上产出的重大工业项目,助推全市重大项目取得重大突破。
加快工业发展。实施工业经济“4456”加速计划,即全部工业总量4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销增幅40%,亿元企业50家,工业投入60亿元。一是突出激活内力,促进企业规模快扩张。制定个性发展规划,重点扶持一批拉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力争年底规模企业数超过480家,产值超10亿元企业3家以上、超5亿元企业4家以上。加快企业上市步伐,确保1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期,新组建股份有限公司2家以上。二是突出产业集聚,促进支柱产业快发展。围绕重点增长点、重点企业、重点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做大特色板块,加快低能耗、低排放产业的发展,走新型工业化之路。纺织服装产业加速培育自主品牌,突破职业装、特种工装、四季时装,拓展面辅料、羽绒水洗、服饰配件、印刷包装等相关业务,服装产业实现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增幅达50%,自主品牌销售4亿元以上。太阳能光伏产业围绕“主攻多晶硅、发展单晶硅、打通产业链”的思路,突出技术吸收、人才引进、产品研发,大力发展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蓄电池、太阳能灯具等下游产品,打造特色产业新优势。机电制造业注重行业资源整合,走“高、新、特、优”之路。电线电缆、电动工具、灯具、液压机械等传统特色产业以掌握核心技术、专利技术为突破口,实现快速扩张、层次提升。农副产品加工业扩展加工领域和规模,提高产品档次,重点向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原料的生物制品、医药中间体、天然药物等方面发展。着力培育和推进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三是突出科技创新,促进增长方式快转变。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构建自主创新平台,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培育国家级重点新产品10项、省高新技术产品30项。潜心研究科技创新机制,通过市场化运作,在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技术参股合作、参与分红上寻求突破。实施“3+1”科技支持工程项目450项,创建6个省级以上品牌,申报专利330项。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品群和新兴产业。四是突出要素协调,促进组织程度快提高。积极化解用地矛盾,对土地供应实行“五挂钩”,即供地量和价格与投入额、产出率、建筑密度、容积率、建设速度相挂钩,提高投资强度,确保工业项目用地。进一步促进银企银政合作,加强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着力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促进金融机构增加贷款投入。年内新增贷款10亿元,其中60%以上投向工业。拓宽融资渠道,大力引进BT、BOT资本运作模式,规范运作城建、交通、水务、开发区等融资平台,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强化招商引资。围绕协议注册外资1.12亿美元、注册外资实际到账5000万美元、新增民营注册资本36.4亿元的目标,突出大招商、招大商,调整策略,加大攻势,大力推行产业链招商、企业招商、委托招商和以商引商等务实招商方法,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突出重点区域、重点客商、重点项目、重点载体,加大产品整合、整体推介力度,主攻世界知名企业。服装产业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强企业进行招商推介。从全员招商向专业招商、企业招商转变,确保专业招商人员选配到位、责任到位、派驻到位、管理到位、奖励到位,引导和激励企业以商引商,发挥企业招商的主动性。注重选派对本地特色产业、企业、产品较为熟悉的精兵强将充实招商一线。从全面推介、单一招商向产业链招商、特色产业招商转变,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从平面单一向立体化、多元化转变。以参加扬州烟花三月节、组织举办第四届中国邮文化节等重大活动为重点,定期不定期举行集中签约活动,确保全年新签投资额500万美元和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不低于80个。继续大力开展全民创业活动,按照《国务院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完善、落实相关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转为金融资本和工业资本,打牢我市财源基础。
提升建筑业水平。实现总产值88亿元,施工面积93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630万平方米,创省优工程12个,确保获取特级资质,争取鲁班奖零的突破。以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为核心,积极推进弘盛集团改制工作。
2、筑好平台,快速推进园区建设。
举全市之力,做大经济开发区。按照高起点规划、高要求控制、高标准建设的总体思路,完成开发区功能分区规划,加快产业集聚,建设五大集群区,即电子工业集群区、服装服饰集群区、医药化工集群区、机电制造集群区、农副产品深加工集群区,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发挥道口经济优势,建设科技产业园。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道路、桥梁、供电、供水、供热、排污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载体配套功能。规划新建农民集中居住区,加快拆迁进度,实现成片开发面积2平方公里以上。全力招商引资,突破一批重大工业项目,确保引进“高大新”项目20个以上,其中投资额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5个以上,充分发挥开发区的集聚效应,提高其贡献份额,着力把开发区建设成为工业新高地和城市新形象。加快编制光伏产业园特色产业规划,做大“省级经济开发区光伏产业园”品牌,力争建成全国最大的光电转换材料和太阳能系列产品生产基地。
展特色优势,打造工业集中区。完善鸭业园区发展规划,推进品牌创立,培植养殖基地与大户,壮大龙头企业,促进鸭业经济快速发展。完善和落实“一区一业、一乡一品”发展规划,优化工业集中区布局,推进产业集聚、企业集群,提高特色产品和主导产业比重,实现差别化竞争。重点抓好菱塘电线电缆、卸甲电动工具、龙虬服装、汤庄液压机械和郭集、送桥灯具等特色工业集中区,确保工业集中区经济总量180亿元以上,增幅40%以上,占乡镇经济总量50%以上,其中产值10亿元以上工业集中区12个。
破制约瓶颈,提升项目承载力。建立园区法人治理机构,采用市场化运作机制,积极引导各类资本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及标准化厂房建设,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化解土地、资金等制约因素,促进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加快项目入园进度。各类园区当年新开发面积5000亩,乡镇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投入2.2亿元,新建标准化厂房确保90万平方米,力争100万平方米,新入园企业330家,新入园项目380项,项目投入45亿元。
3、夯实基础,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坚持“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镇化带动农村”的发展战略,积极探索镇域经济快速、高效发展的内在规律,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镇域经济民营化、民营经济规模化的发展道路,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是以推进强镇建设为抓手,积极构建农民持续增收机制。按照实施乡镇经济三年翻番计划的要求,依托乡镇现有优势和产业特色整合湖西板块,壮大城南板块,扶持城东和城北板块,做大做强特色经济。全面推进专业镇建设,围绕“产业集聚、企业集群、主业突出、特色鲜明”的目标,努力培植一批工业重镇、建筑强镇、旅游名镇、商贸大镇,推进乡镇经济蓬勃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形成30万亩以上的高效种养面积,认真落实粮食工作政策要求,加快优质粮基地建设。放大双兔、红太阳等优质品牌效应,培育一批成长型、特色型、外向型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面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实用技术和创业培训,提高劳动力转移组织化水平,全年培训农民2万人次以上,新增转移劳动力1万人以上。激活农村生产要素,推进基层干部“双带”,新增农村私营企业800家,扩大农民就业空间,增加农民工薪收入。
二是以实施农村新五件实事为抓手,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实施农村通达工程、教育培训工程、健康工程、环境整治工程和文化工程,按照“全面清、重点疏、强势推、长效管”的思路,推广“以河养河”“以林养河”等市场化运作水土资源的成功经验,加强治水、碧水、节水、饮水和活水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完成市乡河道疏浚和村庄河塘整治土方450万方。全面整治农村露天垃圾、露天粪坑和露天圈舍,积极探索“组收集、村转运、区域化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置方法,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天然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技术,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全年新建沼气池2500座。
三是以推进农村“三大合作”为抓手,不断加快农村经营制度创新。鼓励和支持各种经济成份百花齐放,兴办各种类型和规模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大“有组织制度、有合作手段、有较大规模、有明显效益”的“四有”组织创建力度,努力增强其服务功能。在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的基础上,以二三产业比较发达、高效农业规模化进程较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基础较好、劳动力转移较多和土地资源较为丰富的村组为重点,积极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合作。以年末村级集体净资产在200万元以上、年内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在50万元以上的村为重点,稳妥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合作。
四是以强化小城镇建设为抓手,努力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全盘考虑村镇空间布局、生产力布局、交通布局、生态布局与人口布局,按照区域、功能、配套全覆盖的要求,加快完善小城镇总体规划,年内完成221个规模较大、历史较悠久的村规划编制工作。彰显小城镇历史传统、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特色,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规划社区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大力开展城市化示范镇和康居示范村创建活动,建立健全小城镇长效管理机制,创建一批新型小城镇、城市化示范镇、卫生镇和环境优美镇,努力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协调发展格局。
五是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继续优化农村发展环境。深入落实市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加快我市骨干公路建设议案的决议》,全面完善以“六纵七横两连”骨干公路为重点的交通网络。积极争取省道S333高邮段改道扩建工程年内启动,配合搞好安大公路一二期、京杭运河高邮段“三改二”等省市重点工程,全年交通工程总投资规模4亿元。开工建设市通乡骨干公路4条,即甘临公路27.8公里、和平公路15.8公里、邮天公路11.4公里、甸汤公路11.3公里,均在年内建成通车或部分通车。开工建设周八公路二沟至伯勤段11公里,年内建成通车。乡通乡公路建设以沿线桥涵达标和连通农民集中居住点为重点,年内新建乡通村公路150公里,改造危桥24座。切实加强路政管理,努力打造顺畅、清洁、安全、舒适、优美的公路环境。
4、提升品位,有效推进城市建设。
高度重视规划工作。围绕打造“滨湖旅游名城、邮都特色名城、历史文化名城”目标,进一步提高城市规划水平,完成城市总体规划的报批。做好城市综合交通、管线、城市雕塑、市区商业网点布局、北部工业区、历史文化街区、东部新区、珠光路两侧、老城区工业用地改造等专项规划、详细规划编制工作。重点完成文游路等主要街道城市设计,加强对城市分区规划、街区规划、住宅小区规划的管理,严格执行规划,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全力推进十大工程。实施新一轮城建十大重点工程,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重点抓好珠光路、文游北路新建改造工程,实施北澄子河上段整治工程、城区北部洼地排涝工程、高邮灌区六期续建配套工程等水利设施建设,抓好停车场、后街后巷、垃圾中转站、公厕改造、城区污水管网等市政工程建设,启动步康花苑三期、欧洲城一期、天娇园二期、清华园三期、御景园等一批现代化小区建设,组织实施当铺及镇国寺塔修缮、净土寺景区开发等旅游景点改造工程,积极推进城市应急指挥中心、110KV黄渡输变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快建设佳成大厦、珠湖菜场等服务业建设工程,实施一批旧城改造项目。
切实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征地后配套、先储备后开发、先做环境后出让,提高城市经营水平。严控土地一级市场,放开二、三级市场,维护土地市场健康运行。优化经营性土地供应结构,促进土地资源利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加大城建项目推介招商力度,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围绕“五城同创”总体目标,层层发动,明确创建工作各个阶段性计划和任务,力争通过省级卫生城市考核验收。进一步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完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和长效管理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注重绿化美化,新增公共绿地32公顷、生态防护绿地2公顷、道路绿化3.6公顷。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完善城市核心商业区布局,加快通湖路特色商业街区建设。稳定房地产市场。发展金融保险、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抓好物流业和市场建设,围绕构建市场集群,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建设和扩容红太阳物流园区、港口物流园区,重点培育高邮鸭、罗氏沼虾等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全力支持中国羽绒城市场培育和二期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其市场引导、产业集聚等功能,促进全市服装产业快速成长。强势推进旅游业,突出“古、文、邮、水”等特色,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打破资源分割,理顺管理体制,丰富旅游项目,加快景点建设。鼓励和支持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各种经济成份投资、开发、建设旅游项目,兴办旅游实体,力争年内开工建设西堤旅游风光带、新河生态观光带、东湖度假村扩建等重点旅游项目。
5、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积极强化财政监管。加大税法宣传力度,坚持依法治税,应收尽收,扎实组织财政收入。严格执行财政预算,优化支出结构,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搞好国库集中支付,实行乡财市管、乡财乡用,规范乡镇财政管理,防范乡镇财政风险。
更加关注民生工作。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好新一轮再就业优惠政策,建立健全再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创建5个“充分就业社区”,消除“零就业”家庭现象。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建立城乡低保自然增长机制,坚持应保尽保。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220元提高到240元,农村低保由年人均720元提高到840元。健全灾害应急救助制度,不断完善自然灾害应急体系,提高应对突发性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广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继续重视农村敬老院建设,积极实施城乡大病医疗救助,深入开展慈善捐赠、扶贫助残帮困等社会扶助活动,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新建经济适用房3万平方米。完善廉租房保障制度,新增廉租房租金补贴60户。
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推进生态市建设为目标,大力开展环境优美镇和生态村创建工作,不断推进城乡及工业集中区污水治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南水北调高邮段治污重点工程,保障全市环境安全。逐步完善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社区和乡镇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的文化设施网络布局。实施龙虬庄遗址博物馆修缮、三垛古民居迁建等工程。举办周末大舞台、社区艺术节、农民艺术节等群众性文艺活动。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重视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育布局,启动职教中心迁建工程。广泛开展卫生镇村、卫生社区创建活动,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95%,推进农村改厕工作,新增无害化厕所6000座。大力推进“万村体育健身工程”,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举办高邮市体育运动会。继续实施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程,新增有线电视用户9000户,农村入户率达70%。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加大综合监管力度,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稳定低生育水平,稳定现行生育政策,积极开展优质服务,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国防教育和双拥、民兵预备役、征兵、人防工作,扎实抓好统计、物价、二轮修志、气象、老龄、残疾人等工作。
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以创建和谐社会和省级文明城市为目标,大力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市民综合素质,进一步增强全市人民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继续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良好的文明和道德风尚。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促进民族团结和宗教和睦。深入开展“法治高邮”“平安高邮”创建和“五五”普法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基层基础建设,积极打造全省最安全地区。全面落实社会稳定责任制和信访工作责任制,加强依法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工作,推进依法信访。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6、执政为民,不断推进政府自身建设。
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公共管理。加强学习型政府和学习型机关建设,增强对市场经济规律的理解和把握能力,正确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努力提高政府工作的水平。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法规的分析研究,挖掘优势,把握走势,趋利避害,努力在趋紧的宏观经济环境中营造更为有利的微观环境。加强对现实问题的调查研究,对突破发展瓶颈、调整经济结构、提升招商水平、统筹城乡发展、运筹建设资金等重大问题,进一步加强理性思考和深层次研究,正确把握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坚持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和政府管理的各个环节,努力建设法治政府。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许可、行政收费等行为,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全面完善和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努力提升行政执法水平。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落实好市人代会及市人大常委会作出的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步伐,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不断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狠抓工作落实,提高执行能力。按照市委提出的总体工作要求,进一步细化落实政府条线作战、协同推进的工作体系和责任体系,以会战之势抓落实,不断提高政府工作的推进力。进一步强化压力传递,全面分解落实各项目标任务,切实加大工作检查督促力度,确保各项工作按照序时要求向前推进。坚持靠前指挥、靠前服务、靠前督查,具体明确“干什么、由谁干、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不断提高政府谋事、干事、成事的效能效率。进一步改进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优化考核体系,强化考核导向,完善考核办法,努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激发基层工作的活力和创造力。
加强队伍建设,塑造良好形象。加大公务员培训力度,提高公务员整体素质。推进廉政建设,引导公务员强化廉洁从政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出让、政府采购等制度,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坚持行政监督、法律监督并举,组织监督、社会监督并重,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重视优化投资环境工作,实行标本兼治、纠建并举,开展行风评议,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深化纠风和专项治理工作,狠刹相互吃请、公款消费等群众反映强烈的不良风气,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新的征程已经开启,新的使命崇高神圣。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让我们在中共高邮市委的领导下,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奋发进取,扎实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为早日实现“全面达小康、建设新高邮”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 上一篇:在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下一篇:在市政府全体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