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党员分类教育管理法的实践与探索

时间:2022-02-22 04:39:00

导语:流动党员分类教育管理法的实践与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流动党员分类教育管理法的实践与探索

流动党员是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出现的党员群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流动党员人数在逐年增加,这对新形势下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六年多来,虹口区广中路街道党工委根据党员队伍管理中出现的这一新情况、新问题,大胆探索,积极实践,使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走出了一条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增强流动党员管理教育工作有效性的新路子。街道流动党员支部已连续两次(1996~1997年、1998~1999年)被中共虹口区委命名为“先进党组织”。1997年4月,虹口区委在广中路街道召开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现场会,在全区交流推广了他们的做法。1997年年底,根据他们的事迹拍成的党建电视片——《流动党员支部》,被市委组织部评为党建电视短片二等奖,在全市播放后引起一定的反响。流动党员支部活动的部分做法还被选人由上海市委、市政府举办的“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上海”成果展,并曾在《解放日报》、《上海组织人事报》、《上海组织工作》、《支部生活》等报刊杂志上报道。

近年来,广中路街道党工委继续开拓进取,不断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创新工作机制,在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教育工作中通过有效的服务载体不断取得了新的突破。

一、根据流动党员实际,不断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从本市各企事业单位辞职、辞退和个别自谋职业的转业军人党员,他们的组织关系按居住地被分别编入各里弄党支部。由于他们与里弄支部中的离、退休党员在年龄、文化、阅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里弄支部书记常常埋怨:“流动党员管理有‘三难’,即通知到会难、讨论发言难、监督管理难”。流动党员也抱怨:“和离、退休老大爷、老妈妈党员一起过组织生活,语言谈不拢、兴趣合不拢、思想碰不拢”。造成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流动党员的组织生活时断时续、极不正常。为此,街道党工委组成专门调查小组,对社区流动党员思想、工作、生活情况进行了排队摸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统一了认识,将流动党员单独编成一个支部,有利于加强对他们的集中教育和管理。又先后两次召开了部分流动党员参加的座谈会,对成立流动党员支部进行了充分的酝酿讨论。1994年,广中路街道流动党员支部正式成立。流动党员从内心感到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一个年龄、经历彼此相仿,可以进行工作、事业、生活乃至思想感情交流的地方。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大量的社会管理、服务职能转到了社区,组织关系转到街道的流动党员人数迅速增加,由原来的36名发展到现在的153名。流动党员人数的增加与狭小的活动场所、有限的管理覆盖面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党工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了党组织的设置。1999年初成立了广中路街道流动党员党总支,党总支书记由街道组织科长兼任。按照就近活动和便于管理的原则,下设两个党支部,支部书记分别由劳动科科长和一名流动党员担任,支部委员由党性强、作风好、热心于支部工作的党员组成。共划分为8个党小组,小组长由各支部委员担任。党总支每季度集中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一次活动,平时以党支部、党小组为单位开展日常的党内活动。同时制定了《广中路街道流动党员党支部工作条例》,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形成了一级抓一级的网络,加强了流动党员支部的组织建设。

近年来,广中路街道流动党员的范围已由原来本市企、事业单位辞职、退职及个别自谋职业的转业军人扩大到破产企业职工、辖区内各类企业挂靠的党员以及外省市来广中社区经商的流动党员,流动党员人数骤增。为此,在虹口区委和区委组织部的指导下,2000年10月,成立了“广中路街道社区综合党委”,原组织科长任专职书记,使街道对流动党员的管理走向了更高的层次。

二、创新工作机制,用好服务载体,增强工作实效

1.加强对外来流动党员的分类管理,探索有效的组织载体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区社区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和市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实现党对社区各类经济、社会组织的全面领导,消除党建工作中的“空白点”,2000年,街道党工委先后两次组织力量对社区内的“两新”组织中的流动党员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发现外来经商的流动党员已经达到325名。街道党工委认识到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党员流动了,但党员的党性不能流走,党的组织观念不能淡薄,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不能“流失”。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外来流动党员的特点,又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采取就近分组和属地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对“两新”组织中有条件的,建立单独支部或联合支部,暂时条件不成熟的,建立外来流动党员联络站或流动党员活动中心。

1999年初,街道党工委对辖区内4个农贸市场12名外来流动党员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召开了座谈会。了解到他们党的关系都在外省市,常年在沪,无法参加正常的组织生活,有的一年只交一次党费,有的甚至几年未交。对这些党员的管理,处于一种真空状态。为了加强对这些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在区委组织部的帮助指导下,1999年10月,建立了“广中路街道市场外来党员联络站”,广中市场党支部书记兼任联络站站长。外来流动党员凭党员组织关系或党员证明信到党员联络站进行登记,他们终于在上海找到了自己的“家”。

广中路街道辖区内的上海灯具城是上海最大的专业灯具市场,经商人员来自全国各地。据统计,党员有52名。根据上海灯具城商户集中、党员集中的特点,2000年10月,在上海灯具城有限公司领导的积极配合下,建立了“上海灯具城党员活动中心”和“上海灯具城员工之家”。街道党工委选派责任心较强的科级党员干部帮助上海灯具城开展党建工作,并担任党员活动中心的主任,上海灯具城党支部副书记和一名商户党员骨干分别担任了活动中心的副主任,上海灯具城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开始走上了正轨。

2.不断加强制度建设,逐步推进规范化管理

流动党员支部、市场外来流动党员联络站和上海灯具城党员活动中心的建立,仅仅从形式上将流动党员纳入党组织的管理范畴。街道党工委认为,必须根据流动党员的不同特点,建立健全一系列制度,以加强对流动党员的规范化管理。多年来,街道党工委陆续制订了一套便于操作、易于落实的制度,如固定党日制度、签到登记制度、监督评议制度、党员外出管理制度和访问制度等,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在,每月10日晚上7:00正,用不着通知,也用不着催促,党员从四面八方赶到活动中心,学理论、谈思想、敞心扉,或参加知识竞赛或外出参观。他们每个人虽然有着各自命运的沉浮坎坷,但共同的政治进取心使他们相互理解、成为知己。流动党员们过组织生活,已从不自觉到自觉,从“要我来”变成“我要来”。2000年6月10日晚,暴雨不停,同心路的积水深达三四十公分,各种车辆无法通行,但流动党员们仍然打着伞,有的手里拎着鞋、赤着脚,淌水赶来,这天出席率竞达80%。当时新任第二流动党员支部书记的虞公亮同志深有感触地说:“我没想到流动党员的组织纪律性是如此的强,实在感动人。”支部固定组织生活日,坚持数年,雷打不动。

流动党员支部坚持每年一次的党员民主评议。方法为:先由每位党员撰写书面自评报告,再由全体党员对每位党员一年来的思想、工作、作风及党性观念、党纪意识等逐一进行评议,最后由支部根据大家的评议结合党员居住地群众反映等情况,分好、中、差三档评议结论。流动党员们都能把每年一次的评议作为一件大事认真参加。家住友谊三村的流动党员何峰峰赴澳门工作,不能回国参加评议,为此他特意打来国际长途向支部请假,并委托他的母亲(一位离休老党员)在电话中记下他的思想汇报内容,代为填写自评表慎重地交给流动党员支部,此举在广大流动党员中起到了示范作用。

流动党员支部还制订了《流动党员“五要”》规定,即按时参加组织生活;按时按规定缴纳党费;坚决执行党支部决议;坚持每季度向党支部作一次思想汇报;积极参加社区精神文明建设。针对这“五要”,党支部还经常组织对照检查,奖优罚劣。对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不缴纳党费的流动党员王某作了除名处理,这给大家极大的触动。

街道党工委根据流动党员中有近40%在外省市工作和国外工作或留学的情况,制定了流动党员外出管理制度,对流动党员实施跟踪教育,规定每年定期两次以书面形式向支部汇报思想、学习和工作情况。如杨锦春、张晓、吴珍妹等在国外留学、工作,他们除了按时办理保留党籍手续,还按时寄来或委托家属交来党费,定期向支部书面汇报思想,不论身在何地,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

3.解决经费困难,贴近思想实际,努力提高对流动党员的党性教育效果

流动党员活动经费筹集难是对流动党员实施有效教育管理的一大难题。广中路街道党工委却有自己的办法,即建立流动党员活动基金,并采取“三个一点,’的办法来保证:街道行政拨出一点,党费拿出一点,经济条件、经营情况好的流动党员捐出一点。活动经费的解决,使流动党员的组织活动载体就丰富和多样化了。

在对流动党员的教育上,街道党工委针对辖区内流动党员相对来说年龄比较轻、文化层次较高、业务活动比较频繁,思想比较活跃的特点,积极开动脑筋,使流动党员的教育活动开展得既生动活泼,又富有成效。一是坚持正面教育,系统灌输理论;二是围绕热点教育,联系实际研讨;三是组织开放教育,提高教育效果。近几年,主要开展了以下活动:(1)结合“双学”、“双争”活动,学习党的理论。将《党章》和邓小平理论知识编撰成问答题或判断题,采取知识竞赛的形式,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大家参与的热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在实施对市场外来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中,做到“三个结合”。一是结合他们经商业务活动,开展了“创文明柜台”、“文明商户”的活动;党员带头挂牌亮证服务。通过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促进了市场和灯具城经营人员服务质量的提高。二是结合党员的思想实际,贴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情况,进行增强党性的教育。先后在流动党员中开展了“体现人生价值,争做合格的共产党员”和“流动党员如何在各自岗位上坚持党性原则,增强党性观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专题讨论。2000年以来,还开展了“争创新业绩,迎接新世纪”的主题教育活动;并请老劳模安根娣向流动党员传授服务技能,受到流动党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的欢迎。三是结合市场党支部在职党员的民主评议活动,在外来党员中开展了“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和“离岗、离乡、不离党”的主题教育活动。

(3)利用电化教育的优势,经常组织流动党员观看党纪教育录像片。如,组织观看:《从严治党,警钟长鸣》《“三个代表”促党建》《海南特大受贿案的反思》《胡长清警世录》等录像片,增强了流动党员在经济大潮中拒腐防变的能力。

(4)结合建党七十八周年和建国五十周年,在流动党员中开展了“走走看看、讲讲议议”系列活动。组织他们到高桥烈士陵园和龙华烈士陵园缅怀解放上海牺牲的烈士,参观嘉兴南湖纪念馆,听革命老人讲解放上海的故事,看浦东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建设成就,参观中外合资企业,还结合教育内容开展演讲活动。丰富多采的活动内容,增强了支部的凝聚力,激发了流动党员参与教育的热情,提高了他们的素质,从而使流动党员们真正做到了“人散心不散,形散神不散”。

(5)引导流动党员参加法律知识培训,增强法治观念。上海灯具城内有250家商户,经商人员1000余人。个别党员和部分经营人员长期以来埋头经营,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在经营过程中经济纠纷时有发生。街道党校积极配合“上海灯具城党员活动中心”和“员工之家”,在灯具城全体党员和经商人员中开展了“经济合同法理论与实践”培训班,请虹口区司法局和工商局的专家为他们授课,并进行现场咨询。增强了灯具城经营人员在经营活动中运用法律实行自我保护的能力。

4.营造温馨的发展氛围,为流动党员的发展提供服务

几年下来,广中路街道党工委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总结出“三个需要”,即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是促进社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党员要有一个归宿、自觉自愿接受党组织教育管理的需要。为此,在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中,广中路街道通过为流动党员提供服务,让流动党员真正感受到了党组织的关怀和引导,从而使他们“流”而不“失”。

街道党工委为了使流动党员有一个固定的活动场所,专门建立了广中路街道流动党员活动中心,让流动党员共享街道图书馆、健身房等设施;党工委还拨出了一定经费用于流动党员开展组织活动,对流动党员工作上、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党工委总是千方百计帮助解决。几年来,在街道党工委关心支持下,在流动党员中形成了团结互助、扶贫帮困、奋发向上的氛围。无论是谁遇到生活上的困难或经营上的麻烦,党工委、流动党员支部、党员联络站、党员活动中心都会给予一份关爱,使流动党员体会到“家”的温暖。

养老金和医保金是流动党员关心的热点,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党工委曾多次向区养老保险中心咨询。沪劳保业(1998)39号文出台后,党工委请劳动科长专题为流动党员进行有关政策的讲解,积极为具备条件的流动党员办理养老金、医保金手续。目前,已为20多名流动党员办理妥当,从而解决了流动党员的后顾之忧。

一些从事经营的流动党员,难免会遇到经济纠纷和政策法律上的困惑,对此,街道党工委总是热心相助,请街道律师为他们义务咨询,排疑解惑。去年,两名流动党员由于在经营中发生纠纷,党工委及时帮助,请律师进行咨询;同时积极做好两位党员的思想工作,对其中一名有不当行为的党员提出严肃批评,进行党纪党性教育,最终以法律为依据,解除了因经济纠纷带来的矛盾。,。

流动党员方霞芹原在弄堂里搭了一间简易房做早点心。2000年拆违后,她的生活困难牵动着党工委的心,经多方联系,帮助她解决了一辆点心车。方霞芹脸上又露出了微笑。党员王东华辞职后一时找不到工作,心里很苦闷,党工委及时向有关科室推荐,让其担任新中居委会的里弄干部,最近根据她的特长推荐她到强生出租公司担任驾驶员,使王东华得到一份较为稳定的工作。

三、规范管理显示成效。“两个文明”建设获得双丰收

街道党工委将流动党员纳入组织管理的真正目的,是发挥这一群体的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每一个流动党员自觉地履行党员义务,从而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实现新的飞跃。

根据流动支部的党员中有不少同志经营效益较好,个人收入较高的情况,街道党工委经常教育他们致富不忘报效社会,赚钱不忘为民服务,积极发动流动党员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几年来,在流动党员中开展的“向社区孤老献爱心”、“为贫困地区送温暖”,以及“为社区特困党员解忧愁”等活动已形成了风气。他们每年定期走访社区孤老和特困党员家庭,送上一份慰问金,老人们感动地说:“他们跟雷锋一样。”1999年夏天,我国部分地区发生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党工委开展“弘扬抗洪精神,奉献一份爱心”的活动,流动党员纷纷响应,慷慨解囊,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灾区人民表达了流动党员的一份爱心。2001年年初,洛阳居委一下岗女工家中失火,流动党员党总支和市场联络站共同发动党员捐款捐物,一位流动党员知悉后当即拿出1000元现金。几年来,仅流动党员自发支助边远地区和本地困难家庭的捐款就多达3万元。

流动党员为社区、为社会做好事、办实事已形成制度化、经常化。几年来,街道党工委没有接到社区居民对流动党员的不良行为举报信或上访,而表扬信却不少。如流动党员刘敏、潘银龙等积极参与社区的建设和管理,参加居委义务值班和巡逻,受到居民的好评。在街道党工委对流动党员实施规范化教育管理的几年里,先后有12名流动党员被街道党工委评为“好党员”。2000年,广中市场有5名党员被评为“文明柜台”,上海灯具城有6名党员被评为“文明商户”。

有了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上海灯具城和广中路集贸市场的商户文明经商,童叟无欺,生意红红火火。2000年,灯具城和广中街道的4个集贸市场分别为国家实现税收400多万元和200多万元。在非公经济组织中较早成立独立支部的景瑞企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一年为国家创税350万元。据灯具城和集贸市场的负责人讲,近几年,由于街道党工委的关心,灯具城和市场内经商风气良好,产值和利税水平每年以两位数的百分比速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