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体制改革与廉政建设

时间:2022-01-10 04:46:00

导语:行政体制改革与廉政建设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行政体制改革与廉政建设

腐败现象的产生既有深远的历史根源,又有深刻的政治根源与复杂的经济根源,既是现代化启动和经济发展中的产物,也是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体制不完善的一种表现。要克服消极腐败现象,除了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纪律约束以外,关键的是要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而行政体制改革与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有着密切的关系。行政体制改革是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政府肩负着管理社会经济的任务,经济体制的方方面面都涉及到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可以说行政体制改革处于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结合部的位置,是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乃至反腐倡廉的突破口。我国的现行行政体制,虽几经改革,取得了重大的成绩,但权力过分集中、政企不分等种种弊端仍然存在。因此,通过改革行政体制来加强廉政建设,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也是切实可行的。

一、行政体制改革与廉政建设的相互关系

1、行政体制改革将推动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或者说,廉政建设本身也是行政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目标。改革实质上是一场体制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要从根本上消除腐败现象必须通过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来实现。

首先,从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来看,“”结束不久,邓小平同志就提出改革政治体制以克服官僚主义的弊端。他指出:“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如不认真改革,就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我们就要严重地脱离广大群众。”只有对这些弊端进行有计划、有步骤而又坚决彻底的改革,人民才会信任党和政府,才会支持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

其次,行政体制改革的推进,将从根本上逐步消除腐败现象赖以滋生的土壤。譬如政企分开,政府职能转变为统筹规划、制定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为主,这不仅有利于落实企业自主权,强化政府对企业的宏观调控,而且也使在旧的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下严重存在的“官商”结合的弊端得到克服o

2、廉政建设是行政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与重要保证。不加强廉政建设,行政体制改革便难以顺利地继续向前推进。首先,加强廉政建设是保障和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从改革的过程看,由于存在“时间差”,由于行政体制改革的具体步骤、具体措施不可能尽善尽美,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很快地配套,缝隙、漏洞、薄弱环节很多,就难免产生腐败现象。这些腐败现象不同程度地干扰了改革工作的正常进行,如果不坚决开展反腐败斗争,任其泛滥,不但行政制改革不能顺利进行,还会葬送我们的整个社会主义事业。

其次,加强廉政建设可以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一切腐败现象总是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严厉惩治腐败,加强廉政建设,既符合群众的愿望,又能提高民众对通过体制改革来治理腐败问题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使改革获得不竭的动力。

再次,加强廉政建设可以为行政体制改革创造一个稳定的社会政治局面。由于腐败现象所带来的极大社会危害,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进而导致社会动荡,人心不稳,体制改革无法顺利进行。只有惩治腐败,加强廉政建设,才能使社会政治经济秩序获得稳定,为改革提供内在的动力和外在的有利条件。

总而言之,行政体制改革与廉政建设两者目标是一致的,我们要把行政体制改革与廉政建设辩证地统一起来,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廉政建设,标本兼治,才能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围绕“建立廉洁政府”加快行政体制改革

行政体制改革是指国家推行政务所建立的管理体制的改革,改革的目标可以概括为服务、效率、廉洁三个方面,也就是为市场经济服务、提高行政效率、建设廉洁政府。针对我国现行行政体制的弊端,当前应着重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改革。

1、分权。改革权力过分向个人和部门集中的状况,对容易滋生腐败的权力进行合理分权,形成互相制衡机制。一是对易于发生权钱交易的腐败现象的关键部位,实行权力分工,改变一个人说了算的权力结构,变一个管多权为一权多个管。二是将办事的“受理”和“办理”两权分离,实行“大窗口”服务,受理者不能办理,办理者不得受理,使两者互相监督、互相制约。分权制衡要注意建立与分权相适应的配套措施,防止相互推诿、扯皮,以提高办事效率。

2、放权。当行政权力配置过度集中的时候,适当地下放权力是必要的。放权主要包括:一是政府向企业放权,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二是中央向地方放权。如在财政体制上分阶段实行的“财政包干”、“分税制”等放权让利的改革。三是政府向事业单位放权。按照政事适当分开的原则,政府部门要改变对事业单位包得多、统得过死的状况,增强事业单位的自身活力。通过下放权力,切实改变过去那种管得过多、过细、过死,“管不了,也管不好”的现象。

3、减权。调整政府管理权限,逐步减少和限制审批权力,切实加强重大决策的指导和宏观管理。推行企业直接登记制度,减少政府直接干预市场作用和限制企业自主经营的权力。

4、集权。行政权力的过度分散,会造成权力流失,也不利于统一效率的行政指挥系统的运作。因此,在实行权力下放的同时,还要强调合理的集中。通过科学合理的集权,加强行政权威,提高行政效率和对权利的监控。

5、理顺党政关系,实行党政职能分开。一是党的决议必须通过法律程序才能成为指导整个国家生活的大政方针;二是党必须支持政府机关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负责地行使自己的职权,保证政府各部门充分主动地进行工作;三是一切党组织、党员的活动都必须既符合党章,又符合宪法和法律。只有这样,才能使党委、政府置身于法律的监督之下,克服领导人“以言代法”,避免领导人有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特权,致力于法律之上,减少许多因权力磨擦和权力真空而造成的弊端,从而在政治体系输入、输出方面杜绝权力异化、流失。

6、改革政府人事制度,推行公务员制度。建立健全各项人事法规,严格依法管理人事;坚持功绩制原则,建立功绩考核制度,充分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坚持公平、平等和择优原则,将竞争择优机制引入公务员制度。缩小委任制,扩大选举制,改变权力自上而下的委任为自下而上的选举,变少数人按自己的意志选贤为广大人民群众按自己的意志选贤,要把对领导人和管理者的选举权还给人民,使干部的进退掌握在人民手中,真正解决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问题。实行选举制,还应该试行竞选。竞选尽管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但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项重要成果,它是对封建专制的一种否定,是普选制的重要组织部分,通过竞选把勤廉兼优者推上政治舞台,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7、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实行政务公开,将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对外职务行为置于广泛的社会监督之下,一方面有利于保障民主,保证人民群众参与国家事务管理,行使民主权利,反对官僚主义;另一方面,有利于人民群众实施监督,保证政务活动的公正,防止与克服公职人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以权谋私。

8、建立一个统一的具有相应权威的全国性廉政机构。我国现在肃贪反腐机构分散于党、政府和司法机关内。但这些机构不是专职的反腐防腐机构,并由于有不同的隶属关系,它们对贪污腐败行为的打击不能形成高效统一的行动,影响了肃贪反腐的效果。因此,需要对我们现行的廉政督察机构进行改革,建立一个具有较强独立性、督察权力不受非法干扰的统一的反腐机构,统一领导、协调全国的反腐败斗争。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由于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弊端而诱发的腐败现象,将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而得到清除。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新旧体制交错,缝隙和漏洞较多的局面将会结束。各种管理制度、管理方式和监督制约机制将逐步建立和完善,这必将为从根本上遏制腐败、惩治腐败、消除腐败提供有力的保证,通过改革来治理腐败是历史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