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改革初探
时间:2022-01-10 04:44:00
导语:政府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改革初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公务用车管理制度的改革,在党政机关和社会上引起许多议论,产生了不小的震动。纪检监察机关对遏制超标配置小汽车、公车私用及其他不良行为作出过不少规定,但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对于物质缺乏诱发的不正之风,非得依靠发展经济才能消除。对于体制弊病所滋生的腐败现象,非得深化改革才能治本。”本文就政府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作一探讨。
一、目前公务用车管理制度的现状和弊端
现行的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有五个基本特征:
1、形式上的公有性,而实际上公车变成了“官车”,“官车”等同于“私车”。
2、使用上的无偿性,费用一律由公家来承担,个人使用一般无需付费。
3、购置上的计划性,一个单位编制多少人,可配几辆车,都是实行计划控制。
4、管理上的多样性,开车、管车、修车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没有统一的模式。
5、攀比的扩张性,公务用车在质、量方面呈现出逐步扩张的态势,尤其近些年越演越烈。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目前这种公车管理制度越来越暴露出它的弊端。
1、贪图享受,竞相攀比。公务用车不是从工作需要出发,而是把它看成是一种“待遇”,是领导的“地位”、“权力”的一种象征。不仅相当一部分县处级干部有“专用车”,乡镇领导干部,甚至基层站所的负责人也有“专车”。据国家计委《关于“八五”期间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八五”期间集团购买小汽车平均每年以16.2%的速度增长,购买金额以26.99%的幅度增长。近几年,一些机关部门出现购买走私车、让基层为领导机关购车、长期向基层企事业单位“借车”和搞假号牌、违规使用专用号牌等问题。
2、大包大揽,耗资惊人。第一是买车费用不甚重负。据不完全统计,1993年末,我国有小轿车230万辆,其中95%是公车。1993年,我国国产轿车22.5万辆,进口小轿车18.1万辆。这40多万辆轿车中,98%都被公款买走了,光新增轿车一项,国家全年就要支出买车和养车费用约700亿元,相当于*年国家财政赤字561.49亿元的1.25倍。另一份报告显示,我国*年末党政机关团体和事业单位拥有的轿车约220万辆。国家财政每年为此支出购、养车费约1890亿元,占当年财政支出4982.47亿元的37.93%。据测算到2000年公用轿车保有量约400万辆,每年购车支出费用将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5%。第二是管理费用令人咋舌。以普通桑塔纳轿车为例,缴纳和消耗的费用主要有:一是各种规费:市政建设费2500元/辆;消费附加费27000元/辆;购置附加费按车价的10%收取,约1.5万元;交通基础建设费15000元/辆,上述这四项费用合计为4.45万元。同时每年收取重点建设基金500元/辆,高速公路补偿费200元/辆,道口监护费30元/辆,合计为2730元。每月收取养路费90元/辆,全年为1080元。二是保险费,第三者责任险每车每年约4179元。三是年检证照费,照相固封费40元/辆,新牌证费110元/辆,新年检验费52元/辆,合计202元。四是每车每年耗油约9000元,维修保养费用22500元,停车费、过路费等约9000元,上述费用合计约4.05万元。五是驾驶员工资、加班费、福利费等。每人年人均约1.2万元。六是折旧费。每年为1.5万元。上述六项费用每辆车每年达6至9万元。第三是养车费用形似黑洞。目前,公车修理吃回扣很普遍,这已是公开的秘密。据我们对某一修理厂调查,分别按修理费用给司机5%至15%的回扣,有的甚至按司机意愿开发票。某市公务用车修理费年支出高达2.2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3%。据对相同型号的桑塔纳轿车的20户个体车和20辆公用车比较,在行驶10万公里之内,公车修理费用是私车修理费用的10倍。
3、公车私用,屡禁不止。一是办私事。在一些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用车几乎成了领导的私家专车。某省会城市纠风办在清明节和“五一”节分别对公车扫墓、公车迎亲问题进行了突击检查。检查出公车达百余辆之多。有一份统计表明,每辆车每年平均跑4.3万公里,其中领导私用约占三分之一,司机私用约占三分之一,真正的公务用车仅为1.2万公里。二是开私车。某市公安部门办的一个驾驶培训班,在报名的120多名学员中,局长、科长超过60人,且多是公费学车,单学费就需30多万元。少数领导干部把开车当作一种时尚,由于技术不熟练,导致事故频频发生。据某地交管部门统计的60起机动车交通事故中,小车事故30起,其中属非专业司机驾车就达20起。
4、效率低下,人满为患。公路运输企业轿车每万公里
运输成本为8215.40元;而党政机关等公务轿车的运输成本是每万公里50361元,是运输企业的6.13倍。目前,我国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小汽车绝大多数配有专职司机,小车司机的人数,一般占机关人员总数的十分之一左右。机关人满为患,这与现行的公车制度有着密切关系。
5、监控乏力,资产流失。由于车辆分散管理,各单位的车辆配备、更新、报废等手续得不到有效监控,造成了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
二、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改革的一些先行模式
庞大的财政开支,因公车而生的种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使不少有识之士为之忧心忡仲,大声疾呼:“公务用车改革势在必行”。目前不少地方或单位已进行了公务用车改革的有效尝试,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实行社会化服务。公务用车由社会上的专业公司来提供,为此,辽宁省锦州市已有5个单位主动申请不购车,由市财政局按每辆车高于当年财政车燃费预算定额的50%核拨了租车费,这样不仅可减少购车款100多万元,而且每年减少了司机工资及补助费6万元。
2、实行市场化租赁。在机关成立半市场化的服务公司,集中各单位现有公车统一管理,有偿为各单位提供服务,富余车辆可面向社会运营。徐州、苏州一些城市公务用车改革的路子就是属于这一类。
3、实行货币化结算。如同住房制度货币化改革一样,公务用车制度的改革也走货币化分配的路子。大庆市、深圳市取消新提拔处以上干部配发公车的待遇,改发交通费;提倡原有干部上交已配的公务用车改领交通费或购买现用公车;同时鼓励司机购买所驾的公务车,下岗自谋生计。据统计,大庆市63家车改单位一年节省各项费用293万元,加上全市机关不购买新车所节约费用3000余万元,可节支4000万元以上。
4、实行专业化管理。南京市电信局将原分散在各处室的小车由局集中管理,统一使用,并以长期包租、短期租赁、钟点出租、临时出租、车辆出租为服务项目,为全局提供交通运输服务。这一管理办法的试行,不仅解决了领导专车问题,而且车辆费用开支也大幅度下降。
三、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改革的基本设想
根据我国的国情,目前公务人员的收入不高,还缺乏购车、养车、用车的承受能力,国家也拿不出足够的公务用车费用作为补贴。基于这一点,我们认为公务用车要“立足于控制总量,加强管理,科学调度,节约开支,减少浪费,提高车辆的利用率,减少财政支出,更有效、更方便地保障机关公务用车。”其基本设想分为三步走:第一步,车辆实行集中购置、集中管理。改定车制为派车制,减少车辆总量,提高使用效率。第二步,建立机关汽车服务公司。组建成经济实体,开展运输、修理、加油等一条龙服务,为机关公务用车提供服务。机关公务人员一律实行有偿使用,以磁卡(或填用车单)按季结帐,年终进行个人核算,超支自负,节约奖励。第三步,在前两步过渡之后公司实现企业化经营。公务用车全面实行交通费补贴制度。具体办法是:
1.公务用车管理上实行专业服务制。建立公务用车管理专业化公司,为机关公务人员用车服务。服务公司与政府机关从工作关系上讲,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从利益上讲,是对等的关系,你付钱就坐车,多付钱坐好车,少付钱坐差车,不付钱不给车。一是取消个人和部门专车,现有车辆交政府折价出售给公司或驾驶员,改由服务公司从购、养、用、管提供一条龙服务。二是公司的驾驶员,都由公司根据公里数、油耗数、修理费、安全责任等进行统一考核结算,公司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三是党政机关不再设有司机编制,对于下岗的司机,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他们买车从事出租车经营,或自谋生路。
2.公务用车使用上实行交通补贴制。根据公务人员的职务岗位需要、公务活动多少及其重要程度、范围大小、行程远近等不同情况,同时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前几年本地区本部门公务用车费用情况,进行科学测算,按月发放公务交通费到人,实行交通补贴制,公车使用货币化制度。公车一律折价出卖,驾驶员与原单位“剥离”。公务交通费的来源,一是公车折价出卖所得款项;二是过去车辆养护的费用;三是过去司机及公车管理人员的人头费。公务人员按月领取交通费用,超支自负,节约归已。
我们认为,在公务用车改革中还应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相关的问题。一是认识问题。公车改革的最终结果是,让车辆由职务消费转化为个人消费。各级领导干部观念要有突破,要学会算大帐、算细帐、算对比帐,统一对改革可行性、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二是妥善解决驾驶人员分流问题。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通盘考虑,既要考虑这部分人员的切身利益,又要做过细工作,积极鼓励和支持、从政策上给予扶持,使他们有决心、有信心从原单位“剥离”出来,自觉从事个体经营或转岗到公司搞好服务工作。三是车辆处理问题。对车辆的变卖调剂,必须由物价部门和中介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四是补贴标准问题。由于各地各部门工作人员任务、范围不同,内、外勤差别较大,经济发展也不平衡,正、副职之间工作还有多寡的差异,如何合理、科学制定补贴标准,影响面广、情况复杂,值得研究和论证。不能干篇一律,应本着“多干活多补,少干活少补,不干活不补”原则来解决。五是补贴范围问题。解决公务用车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做到点面结合,问题一个一个方面来突破。对特殊行业和一般工作人员应根据工作性质、活动范围给予一定的补贴费用,决不能一蹴而就。
- 上一篇:落实“两个务必” 解决干部作风上存在问题
- 下一篇:以公开促公正 用公平树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