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委派和集中核算并举 加大源头治理腐败力度
时间:2022-01-10 03:45:00
导语:会计委派和集中核算并举 加大源头治理腐败力度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从体制机制制度创新入手,加大源头上解决和治理腐败问题,是党中央的重要决策。南平市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履行职责,加大源头治理工作力度,全力支持和积极推动财政部门探索新形势下强化财政监管新模式,于200*年9月起,坚持“稳步推进、注重实效、四级联动、一体运作”的原则,推行了党政机关会计集中核算和会计委派制度的改革,并延伸至乡镇、村。目前,市、县(市、区)全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管理,纳入行政事业单位1327个,委派会计单位36个,乡(镇)“零户统管”68个,“村帐乡代(托)管”340个,形成比较完善的会计监督网络,从源头上堵住资金使用和管理上的漏洞,进一步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促进了闽北经济的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
一、深化认识,精心策划,围绕管好“钱”积极探索源头治腐新路子
反腐败查办案件和调查情况表明,在传统的财政管理制度的运行模式下,财政性资金分散管理,部门各自为政,会计人员无法监督,财政部门难以发挥职能作用,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弊端日益凸现,既分散了财力,又易助长不正之风,突出表现为,“小金库”屡禁不止,“暗箱操作”、吃回扣、滥发滥支、贪污挪用、截留等违反财经纪律现象时有发生,是滋生腐败的重要土壤之一。仅2000年至今,我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违反财政政策法规案件79件,涉及县(处)级干部4人,科级干部15人,一般干部38人,其它人员27人,涉案金额2331万元;已结案78件,党政纪处分71人,刑事处理6人,挽回经济损失544.02万元。但办案中涉及的违反财政法规行为远大于专项立案数,几乎涉及所有经济类案件。对此类问题,过去采取组织费人、费力、费钱的各种财务“大检查”、“专项检查”,往往难以奏效,陷入检查反复的怪圈。针对这一现实情况,市纪委、监察局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只有改革会计管理体制,强化财政资金监管,规范化、透明化运作,堵住资金管理使用上的漏洞,是从源头上解决和治理违反财政法规而引导发的腐败问题的现实选择。为此,市纪委、监察局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市财政局把改革会计管理体制,强化财政监督作为反腐败源头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摆上议事日程来抓。经过反复的调查研究和座谈讨论,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了会计集中核算和会计委派制度并举的改革方案,报请市委、市政府批准实施。为解决财政部门存在畏难思想和被集中核算、委派会计单位担心财权削弱的顾虑,做到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步调一致,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市直各部门主要领导参加的动员大会,市长亲自作动员讲话,强调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充分认识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和会计委派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支持和配合改革,明确提出“三个无一例外”的纪律要求,即“无一单位例外、无一人例外、无一事例外”。市纪委在全体(扩大)会上也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并在电视台、报刊上广泛宣传,形成良好的改革舆论氛围,为会计集中核算和委派会计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讲究方法,稳步推进,不断扩大会计集中核算和会计委派制度改革成果
会计集中核算和会计委派制度是新形势下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新生事物,牵涉部门多、情况复杂,且缺乏现成模式可以借鉴。为此,我们在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和会计委派制度改革工作中,注重积极稳妥,扎实推进,巩固成果。突出“三个抓”:
一是抓典型引路。围绕抓市本级带县(市、区)、抓领导机关带部门的工作思路,200*年8月,我们率先在五套班子进行直接会计集中核算工作试点,在建设局、教育局等8个下属单位较多、资金流动量大、业务工作复杂以及有上下级缴拨和汇总关系的部门实行会计委派工作试点,经过总结试点的成功经验后,分三批将市本级所有行政事业单位统一纳入集中核算,并向各县(市、区)全面推行。同时,向下延伸,及时总结延平区、松溪县实行乡镇“零户统管”和行政村实行“村帐乡代(托)管”的做法,加以推广。
二是抓制度规范。为防止变分散腐败为集中腐败的现象发生,我们针对会计集中核算和会计委派制度改革运行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和困难,以及案件查办中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注重从制度建设入手,及时认真督促和配合财政部门根据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要求,依照《会计法》和有关财政政策法规,结合实际,制定了《委派会计的权利和各岗位的职责》、《经费报销审核程序》、《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工作纪律》等三十多项制度,完善一整套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接受社会监督。并将改革的有关资料及相关制度汇编成《南平市会计委派制改革试点工作资料汇编》一书,为全市全面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和会计委派制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是抓协调到位。会计集中核算和会计委派改革工作是财政主管部门的一项主要业务工作,我们注意摆正位置,重在当好参谋和助手,组织协调,积极参与,又不包办代替,充分发挥财政部门牵头主抓的作用。一方面,积极会同财政部门,先后多次向党委、政府领导汇报改革的进展情况,提出决策建议和措施要求;对推行改革工作中遇到困难时,积极支持,为财政部门的探索创新和具体落实创造了良好条件。如市纪委及时建议成立市长为组长,各重要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加强对财政制度改革工作的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形成合力。首批单位实施集中核算时,明确要求五套班子办公室带好头,严格执行,彻底消除等待观望现象。在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的人员问题上,态度十分明确,人员严格选聘上岗,不能降低标准搞照顾;对办公场所调整,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车达卫亲自现场察看,并与市工商银行领导进行协调解决。
三、履行职责,强化监督,确保会计集中核算和会计委派制度改革顺利实施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和会计委派制度改革,变分散管理为集中核算,涉及部门、单位和个人利益的调整,思想认识不尽一致,工作难度较大。为确保这项改革工作顺利推进,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职责,做到“两个强化”:
一是强化督促检查。督促检查是推动工作深入开展,促进工作有效落实的重要手段。市纪委、监察局领导始终关注会计集中核算和会计委派制度改革进程,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车达卫同志先后多次到市会计集中核算中心检查指导,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提出具体要求。在反腐败任务重的情况下,仍抽调精干力量,积极支持和配合财政等部门开展清理银行帐户工作、专项检查活动等;对一些进展迟缓的部门和单位,市纪委领导找该单位主要领导进行专门谈话,按规定时间纳入,确保政令畅通,保证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二是强化严肃执纪。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贯彻执行会计集中核算和会计委派制度的情况,作为深化财政制度改革、推进源头治理腐败的重要内容,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评。严肃执纪,对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和会计委派制度改革工作中,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进行认真查处。*年来,市纪委、监察局查处了市人大研究室将《南平人大》印刷品的回扣款11万多元私设“不金库”进行私分,涉及处科级干部5人,并进行通报批评;200*年查办了市农业局、市建工局虚开发票设立帐外帐,用以发放福利、补贴等问题,并进行了严肃处理。200*年,又查办了原市民政局长牵出的民政系统违反财政法规、虚报冒领私设“小金库”等串案等,发挥了震慑作用。
经过近三年来的改革实践,我市推行以会计集中核算和会计委派制度改革工作,变财政事后监督为财政分配到使用环节的全过程监督,变“暗箱操作”为“阳光作业”,增强了财务收支的透明度,同时,执行统一的财经制度,大量滥发乱花的违规违纪现象被消灭在萌芽状态,实现从源头上、制度上防止违反财经纪律而引发的腐败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清理取消各单位银行帐户2331个,集中各项财政资金7亿多元,纠正各单位不符合法规的制度422项,抵制不合规开支共1696项,拒绝报销不合规支出902.34万元。通过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和会计委派制度改革,为推动财政制度综合改革构筑了平台,取得了好的成效。在政府采购方面,累计采购规模6.23亿元,节约资金1.45亿元,节约率16.78%。在“非转经”国有资产统一经营管理方面,纳入了综合预算盘子,改过去游离于财政,在部门、单位花费的现象。据不完全统计,至*年底,仅市本级“非转经”收入701万元,比增31.77%,纳入预算收入352.6万元,比增107.41%。在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方面,仅实施国库统一支付工资,自*年7月至*年4月,全市纳入国库统一支付工资的单位991个(含学校252所),人员40330人,累计统一支付工资1.047亿元,节约资金200多万元。在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方面,全市实施票款分离433个单位,累计清理银行帐户11800个,划转帐户资金7733万元。同时,通过开展乡(镇)“零户统管”和“村帐乡代管”工作,加强了对镇(乡)、村财的监督和管理,提高了财务公开的有效性,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稳定和经济发展。
会计集中核算和会计委派制改革是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新措施,与传统会计核算工作有一定的区别,一些核算单位认识不到位,已习惯于原有的“领导说了算、领导定调子、会计填数字”的做法,有些还存在抵触情绪;会计集中核算和会计委派制度还缺乏统一的政策法规,一些财务执行制度相对滞后,与现实情况不相适应,给监督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与时俱进,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和会计委派制度,巩固成果,不断推进反腐败源头治理工作深入开展。
- 上一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历程
- 下一篇:强化行政监察职能 发挥整体监督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