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摘要)
时间:2022-01-04 03:44:00
导语: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摘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关于审判和执行工作
*年,全市两级法院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在市人大和上级法院的有力监督指导下,紧扣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及市委的重大战略部署,以“公正司法、一心为民”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实践“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为我市的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全年两级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9314件,同比下降0.5%,审结8731件,结案率为93.7%。市中院在进一步加强对下级法院监督指导,保证审判工作方向的同时,认真做好大案要案的审判和执行工作,共审(执)结各类案件962件。
(一)依法惩处各类刑事犯罪,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全市两级法院始终把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为法院的主要工作,进一步强化打击职能,全年共依法审结一审刑事案件824件,同比下降了4.2%。判处犯罪分子1206人。同时两级法院积极参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共审结各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的刑事案件10件,判处经济犯罪分子18人。判处贪污、贿赂等犯罪案件36件49人,密切配合了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
(二)依法调节民事和行政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去年以来,全市法院充分发挥调节职能作用,坚持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依法调节民事纠纷,为促进社会进步,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利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全年共审结一审民事案件5487件,同比上升了0.8%,诉讼标的总额约18亿元。
围绕民主政治建设推进行政诉讼。全年共审结一、二审行政案件118件,审结涉及城市规划、拆迁、计生等与社会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行政机关非诉申请执行案件149件。切实维护了行政执法权威,确保了行政决策的依法落实,为营造良好的干群关系与官民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大力推进执行工作,努力维护法律权威。全市法院认真开展了以完善工作机制、规范执行行为为重点的“规范执行行为,促进执行公正”专项整改活动,以“司法为民”为重点,不断健全完善统一管理、统一协调、高效运行的执行工作新机制,使执行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年共执结诉讼案件、行政机关申请执行案件以及仲裁裁决案件1578件,执行率为97.4%,执行标的金额2亿多元。
(四)依法加强申诉审查、再审立案和联动接访工作,切实维护诉讼群众的合法权益。全市法院站在为党和政府工作大局服务的高度,继续把信访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进一步健全信访机构,完善联合接访机制,确保了信访渠道畅通,提高了信访工作水平,使信访问题得到了进一步缓解,切实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全年共接待处理群众来信来访271件660(人)次,其中市中院院长接待34件351人次。全年共受理审判监督案件30件,审结15件,依法保障了当事人的申诉权利,促进了审判质量的提高。
二、关于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
*年,全市两级法院认真落实“公正司法、一心为民”要求,紧紧围绕“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以制度完善创新为动力,全面推进制度建设,大力加强队伍建设,有力地确保了审判工作高效公正运行,提高了人民法院的公信度。
(一)深化司法改革,践行司法为民。一年来,全市法院把司法为民理念、法治理念贯穿到审判工作和管理工作之中,继续深化司法改革,不断完善各项利民、便民、为民措施,力求人民满意。一是完善审判流程管理制度,规范流程管理。二是注重诉讼调解工作,用“和谐”方式主动为群众排忧解纷。全市法院去年审结的各类一审民事纠纷案件中,调解撤诉率为50.4%。三是加强执行工作改革,增强法律威慑力。一年来,市中院以执行公正为核心,以公开、高效、廉洁为目标,进一步推行以执行裁决权、执行实施权、执行监督权相分离的工作机制。四是继续依法给予司法救助,对交纳诉讼费用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依法准予缓交、减交、免交诉讼费,确保了当事人能够打得起官司。据统计,全年依法对当事人缓、减、免交诉讼费用的案件78件,金额达30万元。审判、执行制度的创新和完善,有力地促进了工作的公正与效率。去年市中院依法公开审判率达100%,民事案件当庭宣判率达80%。全市法院案件的上诉率为11%,改判发还率为3.2%。
(二)加强司法行政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去年以来,我们采取各种措施,使法官管理和行政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司法管理的长效机制业已形成。一是完善人事管理,构建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二是强化内部监管,促进公正高效司法。
(三)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提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全市法院按照中央及省市委的部署、要求,在继续深化“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的同时,扎实有效地开展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通过教育活动的开展,队伍展现了新的思想风貌,广大干警见贤思齐,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四)强化业务素质,提高司法水平。去年以来,我们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将法官的业务教育置于公正与效率的前提和基础地位常抓不懈,努力提高广大法官的业务水平和履行职责的能力。一是进行全方位业务培训,多渠道提高法官队伍整体素质。二是充分利用本院的人才资源,先后举办了全市法院刑事审判工作研讨会、民事司法解释培训班、行政实务培训班以及组织庭审观摩、裁判文书评比等活动。三是在抓好岗位培训的同时,千方百计继续鼓励支持干警学习深造。
(五)狠抓廉政建设,确保司法公正。为了防止司法腐败,我们根据审判业务特点,围绕立案、审判、监督和执行四个环节,结合各项教育活动认真检查工作中的问题,以反面典型为警示,深刻吸取教训,进一步狠抓廉政教育和廉政建设,努力提高广大法官的廉洁自律意识。
三、关于*年工作安排
2*年,全市法院将继续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目标,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贯彻“公正司法、一心为民”工作方针,深入践行“和谐司法”理念,充分发挥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努力开创审判、执行工作新局面,为构建平安大同、和谐大同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突出审判工作重点,努力发挥司法职能。一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要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刑事审判工作的重要任务,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刑事审判工作的重要使命,依法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刑事犯罪,特别是全力以赴搞好“打黑除恶”斗争,严格执行刑事法律,对犯罪手段残忍、危害后果特别严重的犯罪分子,坚决依法严惩,切实有效地增强群众的安全感。依法惩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各种犯罪,对于非法采矿、破坏资源犯罪、渎职犯罪和重大安全事故责任犯罪,都要坚决依法严厉惩处。要把依法惩罚犯罪与依法保障人权结合起来,处理好严格依法办案与追求最佳社会效果的关系。同时,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司法宣传和法制教育,促进社会稳定。二是依法调节经济关系,确保当事人诉权依法得到有效保障,确保当事人获得公正裁判,确保有利于社会和谐的行为得到司法裁判认可,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支持国有企业改制,平等保护非公有制经济,促进基本经济制度完善。要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加大司法审查力度,依法审理好行政许可案件,有效化解行政纷争。三是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特别是要加强对社会弱势群体权益的保护。高度重视涉及“三农”问题的各类诉讼案件,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及时审理拖欠城市工人、进城务工人员工资而引起的纠纷案件,切实保障劳动群众合法权益。四是强化执行措施,加大执行力度,进一步完善执行案件裁决权、实施权、监督权三分离的制约机制,规范执行行为。运用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实行执行信息全程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努力提高执结率,维护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落实司法为民要求,努力营造良好的诉讼环境。一是积极建立司法便民工作机制,加强立案和接待等便民诉讼场所的建设,免费为当事人提供诉讼指南,告知诉讼风险。进一步加大对经济困难当事人缓、减、免交诉讼费的工作力度。特别是认真执行新的《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坚决纠正损害当事人利益的乱收费问题。二是完善涉诉信访工作机制,畅通当事人申诉信访渠道,增加申诉复查透明度,为人民群众申诉和申请再审提供平等、公开、高效的程序保障。三是继续发扬人民司法的优良传统,继续贯彻“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原则,加强司法调解工作,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三)加强法官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司法能力。一是要继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和实践活动,抓住纪律作风整顿的契机,进一步规范司法行为,改进审判作风,促进司法公正。加强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审判纪律教育,继续强化法官的各种培训,多渠道提高法官队伍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二是要以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为重点,严格落实廉洁自律和监督制约的各项规定,按照诉讼法律规范和最高人民法院下发的法官行为规范,规范法官的诉讼和业外行为。三是继续宣传和树立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激励、示范作用,弘扬司法正气。
(四)强化法院内部监督,努力促进司法公正。一是要围绕提高审判质量,突出强化法院内部监督。特别要强化院长、庭长对审判工作的监督,通过强化规范监督,落实监督案件的责任制。要抓住庭审和合议的关键部位,强化庭审纪律规范,要抓住审限管理关,强化对审判流程新制度运行管理。要遵从司法活动的本质和规律,按照放权、分权、监督、制约的要求,以廉政、公正、效率为重心,加强审判质量考核评价管理、执行工作管理、司法行政管理等管理机制的建设和创新,逐步形成组织严密、制度完善、规范科学、高效有序的工作运行机制,实现法院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目标。二是要进一步探索审判公开的各种方式,落实好人民陪审员制度,将审判过程和审判结果向社会、当事人和律师公开,开诚布公地接受党委、人大、政协、社会各界和媒体监督,并认真办理人大、政协的议案、建议、意见,通过有效的监督促进司法公正。
- 上一篇:关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 下一篇:市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