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机制保证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时间:2022-12-03 05:25:00

导语:用机制保证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用机制保证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机制保证干部队伍生机活力

----甘肃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扫描

200*年11月13日,甘肃省的3843名县处级干部,经过资格审查,走进15个考区的168个考场,参加副地(厅)级后备干部选拔知识测试,由此建立了“省管后备干部人才库”,拉开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又一幕。至今,已有60名后备干部通过组织程序走上副厅级领导岗位。

建立公平竞争机制,拓宽选人渠道

这次选拔后备干部,是“多数人从多数人中选干部”,所有符合基本条件的处级干部全部进入选拔视野,不仅给组织部门创造了更为广阔的选人空间,而且为优秀干部脱颖而出搭建了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舞台。

公选后备干部,是甘肃全省县处级干部的一次“集体亮相”,变“闭门相马”为“开门赛马”。知识测试只是选拔的第一关。随后经过民主推荐、党委(党组)推荐、组织考察等步骤,分类排出名次,最后,确定了1085名人选进入全省副厅级后备干部人才库。甘肃省委决定,今后推荐提名和提拔使用副厅级领导干部,除特殊岗位外,一般要从省管后备干部人才库中选拔。

对选拔确定的后备干部加强培训,省里采取集中办班、分类培训和省外境外培训、轮岗交流等多种形式,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把所有的后备干部培训一遍。同时,组织部门对后备干部的德才表现进行跟踪,实行动态管理,对有违纪情况、年度考核在基本称职等次以下的后备干部及时调整出去。还规定每两年要对后备干部库进行补充调整,每5年组织公开选拔一次,使后备干部思做事、思进取,使后备干部库成为一潭活水。

公开选拔后备干部,破了“熬官者”的梦,堵了“买官者”的门,断了“跑官者”的路。一位参加公开选拔的干部说,过去怕跑不勤领导没印象,现在怕干不好进不了人才库,公开选拔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到了正道上。

200*年,甘肃省委决定,确定67个市长助理、省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行政领导助理以及正处级领导职位,面向国内外引进人才。有关部门按照市场机制,通过自愿报名、资格审查、双方洽谈、双向选择、组织考察、决定任用等程序,先后有230名博士后报名,150人到甘肃洽谈。现在已有37人任职,42人与有关单位签订了项目合作、学术交流、科研攻关等协议。此举进一步拓宽了选人用人的渠道,改善了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

建立科学考评机制,端正用人导向

近年来,甘肃省委着力构建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把它作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特别是党政干部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来抓,着力形成让吃苦的人吃香、实干的人得实惠,让安于现状者思想“不安”、四平八稳者位子“不稳”的氛围。

早在200*年6月,甘肃省委就通过半年的调研论证,制定了《甘肃省委管理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工作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文件,建立了以工作实绩、经济发展和群众满意程度为评价标准的考核体系。

在考核中,他们注意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相衔接,把参与考评的人员扩大到考核对象的上级、同级、下级、本人和外单位相关同志,实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那种“官评官”的现象,增强了干部考核的透明度。

甘肃省还特别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他们坚持把考核结果同干部的奖惩、升降、去留紧密结合起来,把干部年度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下”的重要依据,使干部“下”得有据、“下”得服气。

200*年度考核时,他们按照考核标准和工作程序,召开述职测评大会233场,参加的干部群众达1.5万人,共与2400多人进行了个别谈话。考核结束后,省委专门召开了考核总结讲评大会,通报了考核结果。根据考核结果,对3名不称职的干部作了免职处理,对1名不称职的干部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诫勉;对3个差班子和9个一般班子,采取与党政“一把手”谈话的方式,要求限期整改。

很多市县也比照省里的做法,加大了依据考核结果管理使用干部的工作力度。酒泉市明确规定,年度考核中,被确定为差班子的,班子的主要领导就地免职,副职实行竞争上岗;被确定为“一般”的领导班子,以班子成员竞争上岗的方式进行调整;对被确定为基本称职的领导干部,以下达诫勉通知书的方式进行诫勉。依照规定,200*年,他们对3个“一般”的县处级班子进行了通报;对2名基本称职的县处级干部进行了谈话诫勉,对1名正县级干部就地免职,对2名副县级干部实行竞争上岗。

建立民主决策机制,把住选拔源头

甘肃省把党政干部制度改革作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严格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促进了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把扩大民主作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取向,努力扩大推荐、考察、决定等各个环节的民主,切实提高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水平。

甘肃省坚持把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民主评议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必经程序,建立了相关制度。规定对于未经民主推荐或民主推荐票数较低、多数群众不拥护的人选,组织部门不考察,党委不研究。在换届考察和班子调整补充人选时,实行了差额考察制,普遍推行了考察预告制,坚持在考察时征求纪检和计生等部门的意见,不断提高考察结果的准确性。

200*年,甘肃省委制定了《省委全委会任用、推荐市(州、地)党政正职领导干部表决办法(试行)》和《省委任用、推荐市(州、地)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征求全委会成员意见办法(试行)》,实行了省委全委会任用干部票决制。200*年6月,又在全委会票决制的基础上,实行了省委常委会决定任用干部无记名投票表决制。至今,甘肃省委常委会已对439名干部通过票决的办法进行了表决。甘肃省委还确定在全省12个市和21个省直部门试行党委常委会(党组会)任用干部票决制。全面推行了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和任职试用期制。200*年以来,全省有18名县处级干部、80名科级干部因公示后存在影响任职的问题未予任用,有2名县处级干部、26名科级干部因试用期间不胜任工作未予任用。

200*年11月,甘肃省委下放干部管理权限,把由省委有关部门管理的1787名正处级干部交由各市、州和省直部门党委(党组)管理,做到了管人与治事的统一。

按照组织监督、民主监督、制度约束三位一体的工作思路,甘肃省委建立了考察工作责任制,14个市州全部开通了“12380”举报电话,普遍建立了干部工作信访接待制度。200*年,甘肃省委实行了署名推荐领导干部的制度,省委组织部制定了具体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了领导干部个人向党组织推荐干部人选的方式和程序,从源头上杜绝了推荐干部的随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