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保障 创新助推

时间:2022-12-03 04:27:00

导语:制度保障 创新助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制度保障 创新助推

近年来,雨花台区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中央“大教育、大培训”的要求,充分发挥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的宏观管理作用,不断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化程度;以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制度的实施为动力,有效整合全区教育教学资源,不断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形式,丰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内涵,推进了全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为实现区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

一、以完善制度为抓手,不断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规范性。

一是深入调研,建立巡查抽查制度。为深入了解全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现状,及时掌握各基层单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动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采取听汇报、查台账、问情况、看成果等形式,定期、不定期地对各街道、系统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巡查、抽查。2003年以来,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共巡查、抽查14人次,抽查了20个街道、系统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15条次。

二是加强调控,完善干部教育培训申报制度。进一步加大区干部教育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全区培训工作综合情况的调控力度,每年年初,对基层申报培训班次的筹备情况进行认真研究,及时对其培训内容、师资力量等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2003年以来,共受理街道、系统办班申报手续26件次,调整充实相关培训内容7批次。

三是科学管理,开发干部教育培训微观管理系统。与软件公司共同研制开发了干部教育培训微观管理系统,为全区科级以上干部开设学习“户口”,建立了学习档案,通过计算机对干部参训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出勤情况、遵守纪律情况、学习成绩、考评鉴定等情况进行电子档案登记,并做到跟踪管理。在年终时,根据微观系统掌握的情况,评选出干部教育培训积极份子,从而进一步完善干部教育培训评价激励机制。

二、以质量评估为动力,不断增强干部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一是全面推行质量评估,强化课堂效果。通过2003年的基础调研和试验推行,2004年年初印发《关于建立雨花台区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制度的通知》,全面推行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制度。在所有主体班次中,按照量化分析、分类评估、综合评估的原则,对学员学习、遵守规章制度、书面测试和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工作进行评估;对培训承办单位组织领导、师资力量、教学内容、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工作进行评估;对培训班次的效果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估,不断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规范化程度,确保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每年年底,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主体班次评估情况,出具全年综合评估报告,分析热点、难点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供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决策参考。质量评估制度实施以来,全区共发放各类调查问卷536份,进行学员个别谈话56人次,收集意见、建议42条。同时针对少部分学员中存在的迟到早退、上课接听手机等现象,我们结合领导干部谈心谈话制度的实施,共进行警示性诫勉谈话6人次,在学员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有效地提高了干部教育培训质量。

二是积极实行成果转化,提高调研效果。进一步强化培训成果转化,规定干部在教育培训期间必须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撰写1篇调查报告或理论文章,教育培训之后,由学员所在单位对其运用所学理论改进工作情况进行考察考核,引导学员真学真用,不断增强创新能力。2003年,我们紧紧围绕村干部“双带”、社区党建等热点工作,带领党务干部培训班40多名学员赴苏州潢泾镇、杭州等地进行学习考察,所有学员根据考察情况撰写调研文章,由组织部汇总形成调研文章集,有效地提高了学习培训效果。

三、以整合资源为抓手,不断满足培训需求的多样性。

(一)全面拓宽干部教育培训渠道,扩展干部教育培训空间。

1、坚守主阵地,充分发挥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作用。突出党校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加强党校的硬件建设,引进师资力量、加强现有教师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党校的综合办学能力和教育水平,2003年由区政府下拨专项资金共28万元,对党校教室建设、多媒体设备、后勤服务设备等硬件设施上加强了建设。同时,选派5名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挑选3名教师参加研究生学历深造,为提高党校的办学和教学水平创造了条件。目前,区委党校主体班次和专题培训已经成为我区干部政治理论和业务技能培训的一个主要途径,近两年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9期,培训学员2346人次。

2、挖掘潜力,充分利用区内教育资源。在充分发挥党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的基础上,我们根据一些业务培训班的不同特点,放眼全区充分利用区内教育教学的资源,积极实现区内教育资源利用最大化,不断开辟干部教育培训新渠道。一是充分利用驻区教学单位的教师资源。在进行业务知识培训时,优先考虑聘请驻区单位的教师前来授课。例如,我们在安排国防、法律等方面的授课内容时,优先聘请南京国际关系学院、区人武部、江苏警官学院的教师。既解决了自身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又加强了驻区单位与地方的联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二是有效利用区内学校的教学资源。加强与区内学校的合作,在不影响学校教学的前提下,将一些专业性的教学内容交给区内学校承担,例如,在部署机关干部实用英语学习工作过程中,由于区委党校不能满足外语教学的师资和设备方面的要求,我们及时与雨花台中学(省重点)进行协商,顺利解决了这一问题,既解决了设备和师资方面的问题,确保了培训质量,又充分利用了教育资源。同时,我们还积极与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华职教中心、区文化馆等部门和单位协商,利用他们的场地、师资力量和设备,为全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便利和服务,进一步拓宽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路和视野。三是有效利用区内闲置的教学资源。在2003年举办的中青年干部教育培训班上,积极与区人武部取得联系,提出了利用闲置的区民兵训练基地对学员进行封闭式军事训练的设想,得到了人武部的大力支持,经过认真的策划和筹备,中青年干部教育培训班军训阶段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3、放宽视野,积极协调区外教育资源。一是邀请高等院校教授讲学。每年我们都邀请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和省委党校的知名教授来我区举办专题讲座。二是组织参加高等院校深造培训。连续几年来,都坚持把区管正职领导干部集中到苏州农干院、省委党校等教学条件较好、师资力量较强的培训中心,进行10天左右的集中培训。三是吸收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多次组织干部到上海、浙江、无锡、昆山等发达地区,听取发达地区的同志和企业家的经验介绍,对比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差距。

(二)着重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形式,激活干部教育培训手段。

针对干部自身特点和素质状况,坚持做到“六个结合”。即: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区内培训和外出考察相结合,教师精心辅导与学员主动思考相结合,理论灌输和交流研讨相结合,传统教学与电化教学手段相结合,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培训形式,突出灵活多样、简捷适用的培训形式,不断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

一是联系干部需求实际,针对干部自身要求开展“菜单”培训。当前的干部在大培训大教育的氛围影响下,自身学习的渴望不断增强,对学习的内容也产生不同的需求。针对干部的实际需求,我们开展了“菜单”式培训,即对所有科以上干部专门下发了调查表,收集每位干部对培训内容的需求,然后根据反馈的资料来制定培训菜单,供干部对照菜单提供的课程和教师进行二次选择,以此来制定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并尊重干部的意愿安排到相应的班次,真正做到按需培训。

二是联系干部作风实际,针对共性问题开展素质培训。根据区委对区管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考核过程中,干部群众对干部,尤其是年轻的领导干部今后工作中的希望与要求,我们有针对性地增加对年轻干部党性观念、组织纪律观念和团结协助精神的教育,并在区中青年干部教育培训班上,尝试溶入军事训练这一新的培训形式,采取将培训班学员组织到民兵训练基地进行封闭训练的方式,加强对年轻干部组织纪律观念、吃苦耐劳、团结协助精神的培养与锻炼。根据区委组织部做的一项调查表明,学员们对这一形式的认同率达98%以上。

三是联系干部工作实际,针对业务问题开展“订单”培训。当前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使业务知识对机关干部有效开展工作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机关部门对业务知识的培训也更加重视。为了避免机关部门培训组织管理经验和培训资源的稀缺,我们开展业务培训“订单”培训。由相关单位提出培训需求,组织部根据“订单”制定培训计划,安排业务培训。2004年,已成功举办了2期对重要执法、司法部门的公务员进行“依法行政”的专门培训,1期城建管理干部教育培训班,1期“招商引资业务”培训班和现代经济管理、现代科技和领导科学等干部教育培训班,共培训学员780人次。

四、以全面提升为目标,不断增强全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系统性。

1、逐步完善“三位一体”的理论学习新格局。围绕雨花建设和发展对干部队伍在理论素养、知识水平、业务技能和领导能力方面提出的新要求,我们主要狠抓主体班次集中培训、党委中心组学习和领导干部在职自学这三个重要环节。注意改进了基层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分阶段提出了学习指导意见。为加强对区管领导干部自学理论工作的指导,我们开辟了网上“学习书目推荐”、“干部自学交流”等栏目,引导基层领导干部做到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相统一。

2、以提高广大干部的综合素质为目的,逐步构建全区干部终身教育培训体系。一是加强领导干部的学历学习管理。出台了《关于加强干部学历管理的规定》,从制度和经费确保干部学历学习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提高干部学历学习的积极性。二是结合“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学习型街道”等创建活动的开展,以改善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把人才终身教育纳入到全区“十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全区各基层单位的发展规划,逐步形成政府、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人才继续教育投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