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时间:2022-12-01 11:11:00
导语:构建和谐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和谐社区是和谐城市的基础,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们青岛市黄岛区高度重视城市社区党的建设,以服务群众为重点,确立“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工作理念,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不断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夯实党在城市基层的执政基础。
一、健全管理体系,强化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
在构建和谐社区中,我们努力建立健全管理体系,优化组织配置,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使城市社区成为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重要阵地。
创新社区党组织设置方式。我们按照“一社区一支部(总支、党委)”的原则,重点加强新建、改建住宅小区中社区党组织的建立调整工作。对党员超过100人、党建基础较好的社区成立党委,下设楼宇党支部和楼道党小组。“村改居”社区和临近的城市小区社区建立联合党支部和自治组织,整合社区资源,着力解决辖区相互间交叉包容的问题。
创新社区自治组织框架设计。我们着眼于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社区居民自治机制,将决策、执行和监督三种权力进行相对分离,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构建起决策层(居民会议)、执行层(居民委员会)和监督层(监督委员会)为主体的新型社区事务管理框架,确保居民对社区重大事务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重点调整了两个机构设置:设立居民会议,居民会议主席一般由党组织书记兼任,将党的领导融入自治组织体系之中;将社区事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进行整合,设立监督委员会,对社区事务的管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质询权、评判权和建议权。制定了决策、执行、监督以及社区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四项规章制度,促使决策由“两委”决策向民主决策转变,执行由随意向依法转变,监督由结果向决策和执行全过程延伸。
创新“两新”组织党员管理模式。我们以理顺党组织和党员的隶属关系为重点,对“两新”组织党员实行“一统六管”的管理模式,即在区委统一领导下,外商投资企业党组织由外商投资企业党委管理;在商贸市场以及零星个体工商户中建立的党组织由民营企业党委管理;行业性较强的企业党组织由各有关部门党委归口管理;社会力量举办的学校的党组织,由教育、劳动部门党委管理;没有明显行业特点或规模较小的企业党组织,由所在街道党组织管理;流动过程中尚未落实工作单位或因某些原因暂时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由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中心党组织管理。同时,街道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协助其他党委做好辖区内“两新”组织党组织的管理工作,从而建立起复合式、网络化的组织体系,“两新”组织党组织组建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均达到100%。
二、健全服务体系,提高为社区居民群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社区党建工作的核心理念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根本任务是服务居民群众,关键工作是构建服务网络。
增强服务居民意识。我们通过在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群众在我心上,我在群众心中”、“党性在社区闪光”、“居民评党员,党员评干部”、公开承诺制、为民服务制等活动,建立“社情民意绿色通道”和“排忧解难绿色通道”等,把服务居民的理念和宗旨贯穿到社区党建、社区建设的各个环节,着力增强党员意识、提高党员素质、发挥党员作用,着力提高党组织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引领先进文化的能力,形成了上级组织为基层组织服务、基层组织为党员服务、各级组织和党员为群众服务的社区服务工作格局。
搭建社区服务平台。重点是“建设施、建队伍、建网络”。在设施建设上,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住宅小区或旧城改造片,按照5‰的比例配套建设公共设施,做到与小区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检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各街道投资建设社区事务综合服务受理中心,推行一站式办公、一门式服务。各社区建设了“四室三站一校一场所”(社区办公室、警务室、文体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社区服务站、社区卫生站、社区社会保障站,社区学校和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场所),综合面积达到500平方米以上。在队伍建设上,根据社区地域大小和管理户数的多少,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配置以党员为主体的专职工作人员,保证社区服务主体到位。在网络建设上,充分利用热线电话、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区、街道、社区三个层次的微机联网,把社区居民和驻区单位的需求与社会服务资源有机整合起来。
拓展社区服务内容。围绕构建和谐社区的目标,实行了“五大工程”。一是繁荣工程。采取“支部加项目”的模式,实行招商引资带动、工业配套企业带动、商贸服务业带动、旅游产业带动等多种路子,推进产业的多元化经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提高社区党组织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服务群众的能力。二是洁美工程。按照“精品化、人性化、景观化”的目标,将全区100余个居住片整合为20个居住区,大力治理脏、乱、差问题,拆除违章建筑,清除乱贴乱画、乱堆乱放,构建起现代化生态绿色社区的框架。三是文明工程。深入持久地开展“新区发展我受益、我为新区做贡献”主题教育活动,在各街道建成了较高档次的综合性社区文化广场,各社区普遍建立了文化活动中心和科普画廊,面向社会聘任社区文明建设志愿者200多名。四是健康工程。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不断完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建立起“大病进医院、小病在社区”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卫生服务。五是平安工程。建立派出所片警、城管队员、义务巡逻员、社区联防员、消防队员以及退休民警和退休老干部组成的“六支治安队伍”,设立辖区四周、交通要道、要害部位、街道社区、居民楼、单位家庭“六道防线”,形成了以增强居民安全感为目标的群防群治体制。
三、健全保障体系,筑牢社区党建工作基础
健全保障体系,是社区党建工作的基础。我们加强协调和具体指导,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建立有效的资金投入机制,为社区党建、社区建设提供政治、组织和物质保障。
协调指导落实到位。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为主任、区五大班子有关领导为副主任的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委员会,下设党政分管领导、区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的10个社区建设协调指导小组,形成了党建共抓、文明共创、资源共享、社区共建的良好氛围。各街道成立党组织书记为组长的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领导小组,采取包片指导和挂职指导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各项工作符合社情民意,落实到位。通过建立社区“两委”联席制,健全党组织联系党小组、党组织成员联系党员骨干、党员骨干联系困难党员,居委会联系居民小组、居委会成员联系居民代表、居民代表联系困难居民的“双联”制度,完善以社区党建为核心的社区工作整合机制。
责任目标落实到位。从我区的实际出发,我们提出了“六型社区”的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目标,即组织体系完善、制度健全落实、运作协调顺畅的管理型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的自治型社区;管理范围明确、基础设施完备、生活环境优美的物化型社区;服务类别俱全、服务便利快捷的服务型社区;文教卫生知识普及、居民关系融洽的文明型社区;治安秩序良好、居民安居乐业的平安型社区。制定了《和谐社区建设标准》,将建设和谐社区的各项标准细化,把和谐街道社区分为初、中、高三个级别,采取百分制晋级评价制,有计划、分层次地稳步实施。同时,将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目标纳入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对各级领导干部年底绩效考核,纳入“三个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评比和表彰,进行层层责任分解,激发工作动力。
资金投入落实到位。自2002年起,我区每年地方财政收入的5‰,社会福利有奖募捐等筹集福利基金的1/3,街道办事处地方财政收入的2%,用于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采取直接投入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各社区的建设给予支持。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资社区公益性、服务性设施。公用事业单位、其它社区组织需要街道社区代办的工作,经自愿协商、合同约定,实行有偿服务。以此逐步建立起政府投入为主导、社区成员单位资源共享、社会各界捐助、社区居民自发参与的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
- 上一篇: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核心作用
- 下一篇: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体制机制
精品范文
10构建企业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