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党建:一个陌生的老话题

时间:2022-11-30 05:15:00

导语:国企党建:一个陌生的老话题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国企党建:一个陌生的老话题

田冰本刊记者张克文上海市党建研究会副秘书长

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法中没有得到在企业开展党的工作的制度保障

田冰:国企党建在我们的印象中已经搞了很多年了,按理说,应当有一个很成熟的模式,但与国企的一些老党务干部谈起这个问题时,他们常常是一脸困惑。听说最近您与企业党委书记工作研究会的一些书记们就国企党建讨论得很热烈,想听听您的看法。

张克文:国企党建确实是难搞,难就难在国企党建原则是明确的,但在公司法框架内却较难贯彻。公司法虽然在总则中也规定,公司中党的基层组织的活动,依照中国共产党的章程办理,但由于公司法在企业权力配置、组织结构、决策主体、活动途径及工作资源等方面并没有给企业党组织预留空间,换句话说,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法中没有得到在企业开展党的工作的制度保障。现实中,是靠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的个人能力、人格等非权力因素,及在与企业经营管理者不断沟通并获得认同后才有所作为的。也就是说,国企党建是在一批有觉悟有能力的党务干部的努力下,获得经营人员的默认,以一种柔性的非指令性的形式在公司法这个刚性的制度安排内穿行。

企业党组织的“作为”空间是十分有限的,这种状况与“政治核心作用”的提法相差比较远

田冰:这种努力是否也是成功的经验?正如有的同志说的,有作为才有地位。

张克文:现在大部分书记都不大认同这种说法。他们认为,“作为”应当在制度的空间内施展,“地位”也是制度规定的,不能自己去争取。企业党组织必须遵循企业规则,它可以凭着自己的努力有些作为,但必须得到经营者的认同。因此,事实上党组织负责人的影响力不允许超越总经理默许的范围;他可以宣传一些党的理念,但决不能与企业利益与经营理念相碰撞。因此,企业党组织的“作为”空间是十分有限的,这种状况与“政治核心作用”的提法相差比较远。

田冰:即使这样,上海也有一些企业党组织干得很好,这应该如何解释?

张克文:目前确实也有一部分企业,党的工作做得还比较好。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国有企业还有一批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富有责任心和工作能力,不折不挠开展党的工作的党务干部,还有一批具有较强党的意识的党员经理人队伍。他们互相尊重,互相支持。这种做法对党的事业而言,是坚持和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但对现代企业制度而言,他们依据的是一种“潜规则”。可以设想,如果这一批忠于党的事业、又深谙党的工作的党务干部退休后,随着职业经理人和非党总经理的出现,企业党组织将会出现怎样的景象?

田冰:您认为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比较好?

张克文:一些上海的企业党组织书记们建议,如何使企业党建目前行之有效的“潜规则”,成为普遍认可并必须贯彻的一种刚性的原则,可借国家对企业控股的背景,以一种公开的制度固定下来,成为企业党建制度缺失的一种补充。如果制订制度短时期有难度,或者经理是非党,可由党政签订“党建共建”的协议来解决。

往往只有出现重大事件或企业发生重大矛盾时,才可能突出企业党组织的主体作用

田冰:现在上海企业的书记们对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的内涵是怎么理解的?

张克文:这方面宝钢集团党委作出较多的贡献。他们提出的“围绕中心,促进发展,服务群众,维护大局”得到大多数书记的基本认同。当然也有书记认为改为“服务中心,协调关系,凝聚群众,维护大局”更好。

有的书记也提出,在“服务中心”方面,党组织是配角,在“协调关系,凝聚群众,维护大局”方面,党组织是主角。但“协调关系、凝聚群众、维护稳定”一般又是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的。因此,在企业一般情况下,“服务中心”是主体,是显性的,而“协调关系、凝聚群众、维护大局”是辅助的,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不会突出。往往只有出现“”、SARS等重大事件或企业发生重大矛盾时,才有可能突出党组织的主体作用。这也是党组织负责人需要正确认识和妥善把握住的角色定位。

田冰:这个“政治核心作用”如何操作呢?

张克文:宝钢党委提出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途径是“企业党组织必须通过进入企业管理层来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并且明确规定这个作用“主要是做人的工作”。其运行逻辑是:“充分利用党的组织、政治、思想和群众工作的资源及优势,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渗透管理系统,凝聚起职工群众的力量,作用于每个人的积极性的发挥,保证各项工作的推进,促进经济发展和效益增长”及“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不能替代行政管理作用,其本质是作用于人的思想与行为,所以大量的工作是了解人,关心人,提高人,培训人,激励人和依靠人”。我认为,这些观点都是正确的并富有创见的。它把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具体化、操作化了。

当然真正要实施,还有一个企业环境的问题。

国企党组织边缘化有四大原因;如果追问下去,根源还在党组织自己

田冰:我也听说国企党组织有可能被边缘化的问题,既然是政治核心,怎么又被边缘化?

张克文:企业党组织边缘化可以理解为企业党的工作内容在企业中心工作之外,党的工作着力点在职工群众关心的话题之外,党的工作影响在企业的骨干队伍之外。其本质是党组织价值理念与影响的边缘化。这种现象在一部分国企是存在的。

田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边缘化现象呢?

张克文:上海的一些书记们认为,企业党组织边缘化有四大原因:一、党组织是政治核心,简单化地理解“围绕经济抓党建”,处理不好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就边缘化了。他们提出,如果讲“围绕群众抓党建”就比较明确。二、企业制度变了,运行机制、工作方式变了,而党组织什么都没有变,因为不适应,所以边缘化了。企业新的理念大都是经营者从西方考察后、或是MBA学习后搬来的,党组织没有自己的东西,很被动。三是企业的核心价值与党的价值观不完全一致,党组织容易受到“排斥”。这种“排斥”可能是有形的,也可能是无形的。只要冷落你,你也边缘化了。四是党不管党,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不想做事,自己削弱自己,组织机构过度精简,自我边缘化了。

田冰: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张克文:如果追问下去,根源还在党组织自己。首先是企业党组织的政治目标在实践中不清楚,价值目标在实践中也不清楚。如果政治目标是团结群众,为什么常常做得罪群众的事?如果价值目标是社会和谐与社会公正,为什么在职工利益受损时不敢替职工说话?如果在这些问题上立场模糊、观点模糊,政治核心地位就不会确立。其次是党组织的不适应。现在企业变了,党组织没有变,工作方式没有变,跟在企业后面,“帮企业打工”。不知道自己是谁,该做什么,不知道自己应有的位置和功能,连自身队伍怎么建设都缺乏明确的意识,能不边缘化吗?

当然也有书记说,服务本身不是边缘化,丧失了服务能力才是边缘化。这个观点我不太赞同。服务不是最终目的。通过服务经济上去了,职工收入没有增加,这算目的达到了吗?

田冰:你看当前上海国企应当如何走出边缘化呢?

张克文:上海的书记们认为,自然界的边缘化是创新的源泉,逼着你寻找出路,企业党建的出路要从探索开始。现在的问题是要把现代企业制度研究透,要把现代企业文化研究透,要把市场经济规律研究透。党组织边缘化问题的根本解决,要靠在充分认识现代企业制度后党的工作体制的改善和自身的适应性。这是一段漫长的时间,重要的是要统一思想,只要有利于企业和党建的发展,该做的先做起来。

当然,在重要的政治问题上,党组织基本上还是核心,没有边缘化。关键是带政治性的问题突现后,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要体现出来。党委书记必须是政治人,有政治头脑。当然党组织不是消防员、救火队,还要靠制度与政策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