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四观”讲话

时间:2022-05-25 03:58:00

导语:市长“四观”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市长“四观”讲话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3周年之际,市委组织这次关于树立和落实“四观”的专题研讨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次会议研讨的主题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如何进一步加强县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如何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科学的人才观和正确的群众观;如何把树立和落实“四观”与加强县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结合起来等问题。希望大家紧紧围绕会议主题,密切联系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实际,密切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总结经验,交流心得,努力把这次会议开成一个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推动学习、促进工作的会议。明天下午,佑才同志要作重要报告。现在,我先就如何结合我市实际,以科学的态度树立和落实好科学发展观,讲几点意见,供大家研讨时参考。

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加快发展上来

(一)必须牢牢把握第一要务,努力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更全面的发展。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战略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首先必须牢牢抓住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这是我们各级党委政府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所在。对各级党委、政府来说,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维护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靠发展;建设省00000城市,创建0000000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靠发展。对各级领导干部个人来说,能否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关键也在于你能否“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推动一个地方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为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全市经济增长始终保持较快速度,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党委、政府赢得了全市人民的信赖和拥护。但我们必须看到,发展不够仍然是0000最大的实际,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着农民增收难、下岗工人就业难、0000000致富难等等一系列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用发展的办法予以解决。尤其需要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保持清醒头脑的是,从全国、全省范围看,发展是动态的和相互比较的概念,一个地方的发展就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全国各地加快发展的竞争格局中,哪个地方稍有松懈,就可能掉队落伍。因此,看一个地方是否真正牢固树立了科学发展观,是否认真落实了科学发展观,最直接最要害的是看这个地方的党委政府是否把全副心思和精力用在了推动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上。从一定程度上说,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质量、速度和效益,是检验这个地方党委政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最主要、最直观的标尺。加快发展的前提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是没有经济增长什么问题都没有办法解决。经济增长必然反映到GDP的增加上来。树立科学发展观,要淡化“GDP中心论”,克服单纯追求GDP增长的观念,把发展思路和重点调整到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持续协调发展上来。

(二)必须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用改革的办法推进发展。用改革的办法推进制度创新是加快发展的动力所在。当前,我国正进入人均GDP1000—3000美元的阶段。据专家分析,这一阶段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障碍发展的体制问题充分暴露,各种利益矛盾、利益磨擦加剧,不稳定因素迅速增加。应对经济社会结构发生的变化,突破影响发展的体制障碍,化解不稳定因素,唯有深化改革。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推进宜昌发展新跨越,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用,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前进的道路绝非一路坦途,各级党委政府要善于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新,以改革的办法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障碍。这既是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我们各级党委政府的职责就在于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以扎实具体的改革措施推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上来。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和省委的统一部署,坚持“五个统筹”、“五个坚持”的指导思想,紧密结合我市实际,市委二届九次全会对全面推进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几项重大改革进行了部署,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扎扎实实地抓好这些具体的改革措施上来。要加快推进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前,我市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市场建设,国有企事业单位改革、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社会文化事业改革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等等,都还需要大力推进。实践证明,哪个地区、哪个部门、哪个行业、哪个单位先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走上市场经济的发展之路,就能发展得快、发展得好。要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新世纪的发展中努力实现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应该强调的是,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深化改革,在体制、机制上不断创新。要通过完善产权制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基础性作用,减少对资源和生产要素的破坏与浪费;通过投融资体制改革,强化投资回报率考核,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三)必须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发展。没有社会的长期稳定,就不可能有经济的持续发展。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没有稳定的社会局面,再好的规划、方案、战略,都不可能实现。目前,我市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变动较大,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存在比较激烈的碰撞,各种各样的矛盾客观存在,有的还十分尖锐,保持稳定的社会局面,意义十分重大,任务特别艰巨。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善于统观全局,精心谋划,从整体上把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要处理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的关系。改革肯定会触及一些人的利益,而且与前些年相比,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不同群体之间局部利益、当前利益不一致的情况会更经常地发生,尤其需要把握好改革的“度”,为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政治环境。要妥善解决企业改制、机构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库坝区移民等各项具体工作中可能引发的种种冲突和问题,力争通过政策的科学性和工作的及时细致,避免和消除矛盾,最大限度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努力创造政通人和的局面,确保改革和发展的顺利进行。

二、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上来

科学发展观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何为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我们现阶段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关系的指南。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胸怀全局,放眼天下,着眼全局定位自身的发展目标,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立足当前,联系实际,把握0000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研究加快发展的具体措施。

要从全局着眼,明确目标,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局就是大局,就是大势,就是全国、全省、全市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古人讲:“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同志指出:“无论负责哪一级、哪一个部门的领导工作,都要时刻胸怀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坚持以大局为重。”我们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和作出决定都要从全局出发,用全局检验,在全局下行动,为全局做贡献。从当前我市的情况看,广大党员干部讲大局、顾大局,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的发展。但也不可否认,极少数部门、极少数同志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偏差,片面认为讲大局是上级领导的事,自己只负责一个地方、一个方面的工作,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可以了,对全局问题事不关己,不闻不问,甚至过分强调地方或部门利益,认为讲大局必然要“鞭打快牛”,担心讲大局会损害本地本部门的利益,为了地方或部门利益置全局利益于不顾,甚至不惜牺牲全局利益。这些观念都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必须坚决、彻底地予以摒弃。要不断提高境界、开阔眼界,切实做到识大局、顾大局、谋大局、管大局,围绕大局做好各项工作。一是要深刻把握我市正处在最佳发展机遇期这个大局。党的十六大指出,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市委二届九次全会作出了从现在起的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市实现新跨越的最佳战略机遇期的重要判断。在这一重要时期,如果抓住机遇,加快发展,0000就可能步入发展的快车道,跻身于中国乃至世界先进城市之列。否则,错失机遇,懈怠发展,就可能贻误一时,落后多年,与国内外先进城市拉大差距。二是要深刻把握建设省0000城市和我市大都市区这个大局。省委、省政府站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从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客观要求出发,在00省城镇体系规划中把00确定为省000000城市,把00大都市区确定为全省城镇发展的三大核心之一。这既是省委、省政府对00的科学定位,更是对00下一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希望。作为000000城市,必须具有很强的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必须具有较强的区域辐射力和凝聚力,成为较大区域内的增长极点和发展龙头。实现这一目标是我们的神圣使命和崇高责任。三是要深刻把握创建000000名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大局。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系统集成的目标体系,也是一个不同地区共同发展、不同阶层共同富裕的目标体系,更是一个激励各地区、各行业、各阶层抢前争先、加快发展的目标体系。任何一个地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都没有“拖后腿”的权利,只有作贡献的义务。各地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从全国全省的角度,全面系统地研究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所担负的历史重任,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要从局部着力,强化措施,统筹发展城乡经济。全局是相对于局部而言的。在全局和局部这对矛盾中,全局居于主导地位,对局部起着决定、支配、制约和协调的作用;局部处于从属地位,对全局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同时局部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能够反过来影响全局。全局与局部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有了全局才有局部,没有全局就没有局部,离开了全局,任何局部都不可能得到充分发展。同样,全局是由局部构成的,离开了局部,全局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发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行动是表达思想的最好宣言。能否实现00000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检验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试金石。全市上下既要从全局着眼,也要从局部着力,从00000实际出发,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一手抓城区经济,始终使城区经济率先、快速、协调发展;一手抓县域经济,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去,努力实现市域内基础设施共建、各类资源共享、生态环境共保、支柱产业共育。要着力加快打造城区经济龙头。城区经济是全市经济发展的重心和龙头,是建立00000都市区的核心和极点。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都反复证明,任何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龙头不活,这个地区就很难发展起来。没有广州、深圳的跨越式发展,珠江三角洲不会有今天的局面;没有上海的突飞猛进,长江三角洲也不会大步向前;近两年全省之所以能够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0000的龙头作用至关重要。全市上下必须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统一思想,合力攻坚,以规划为先导,以改善环境为基础,以招商引资为龙头,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优势资源为依托,着力培植骨干企业和骨干产业,加快发展城区经济。要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目前我市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阶段,我们所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由于农村人口占全市人口的四分之三以上,如果考虑夷陵区的特殊因素,比例还会更高。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加快全市农村小康建设步伐至关重要。

三、正确处理眼前与长远的关系,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上来

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任何发展都应当是未来发展的新起点。发展是永无止境的,“开来”比“继往”更重要,今天的发展应当为明天的发展提供前提,开辟道路。可持续发展战略正是基于这样的发展理念而提出的,它是一种“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的新型发展观。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这是基本国情。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和全国一样,宜昌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们的必然选择。特别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是,由于我市境内大型、特大型工程较多,这些工程一方面给我市经济发展带来了众多机遇,另一方面,也对我市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对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实施好可持续发展战略尤其重要。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质,就是要正确处理经济系统内部的各种关系以及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纳入经济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当代利益与未来利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高度统一,保证社会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的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既要讲求经济效益,也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坚持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标本兼治,突出重点,有步骤地进行环境治理和建设;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环境保护和治理,推进资源开发与节约,依法严格保护环境与生态;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实行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从体制和机制上促进可持续发展。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经济建设中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要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

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切实坚持协调发展原则。所谓协调发展,一方面是指经济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按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而建立起来的相互适应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包含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内涵。经济发展的“持续”是同“协调”密不可分的。在宜昌经济社会发展中,非均衡、不协调的问题仍然存在,有些领域甚至表现得非常严重:比如在所有制结构上,国有经济所占比重仍然偏大,非国有制经济成分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实力偏弱;在产业结构方面,主导产业发展不突出,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虽然较好,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实力与影响明显不足;在劳动力就业结构、区域生产力布局结构等方面也存在不协调的情况。从长远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的脆弱以及对资源的保护不力构成了00000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这些不平衡、不协调的现象,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尽管从哲学上讲,不协调是绝对的,但是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尽量消除人为的不协调和破坏性的恶性不协调,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与协调,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平衡与协调,经济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平衡与协调,使经济、社会事业与环境保护事业,在发展中相互支持和促进而不是互相妨碍。

四、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以人为本上来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说过,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我们从事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以人为本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也是进一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具体体现。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真正实现、维护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必须坚持推进经济增长与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相统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推动者。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是经济增长的根本目的所在。应该看到,实现人民群众利益,必须依靠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不会主动地、必然地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只有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才可能实现经济增长与人民群众利益增加的同步。一是要坚持就业优先原则,推动经济增长。劳动是劳动者最基本的权利,就业是民生之本。推动经济增长必须优先考虑劳动者充分就业,保障劳动者最基本的权利。二是要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推动经济增长。人的全面发展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根本目的,经济增长只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决不可本末倒置,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要通过经济增长为人民群众实现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创造更好的条件;要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三是要坚持以保障全体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前提,推进经济增长。人民群众的个体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生存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各级党委、政府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这一客观现实,在创造公平发展环境、为大多数人创造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要特别注意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在坚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方针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地注重让大多数人分享发展成果,特别要极为关注低收入人群、贫困群体的生活状况,加快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步伐,提高收入分配的公平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