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求真务实 推进科学发展
时间:2022-02-15 11:38:00
导语:坚持求真务实 推进科学发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同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政策,加大了宏观调控的力度,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各个领域和各项工作都产生了现实而深远的影响。路线、方针、政策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因素。根据区委要求,我们着重就领导干部坚持和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当前我区领导干部在求真务实方面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区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科学规划新区发展定位,综合运作发展举措,统筹推进三个文明建设,较好地反映和体现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总的看来,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上做得是好的,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面对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面对客观形势的变化,一些领导干部在坚持和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上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是理论学习不够深入,认识不够统一
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不够全面。少数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精神实质、基本特征和客观要求没有深入学习与掌握,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出现了新的"思维瓶颈",认为要科学发展,速度就会降下来,不可能保持快速发展;宏观调控,压缩建设规模,城市化进程就会放慢;严格控制土地,企业无法落地,财税增长已没有太大空间;国家政策趋紧,部门权力上收缩水,部门的工作比较难以开展,对基层的服务和支持难有大的作为。
对正确政绩观的认识不够完整。广大干部干大事、出政绩、做贡献的愿望比较强烈,但少数同志由于对政绩观的理解有片面性,在推进工作中出现一些错位现象:往往注意经济指标的完成,而对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的完成重视不够;往往注意硬件设施的建设,城镇面貌的改善,而对长效管理重视不够;往往注意当前、阶段性的发展,而对发展的可持续性重视不够;往往注意做盘子、增长经济总量,而对政府的实得利益、群众在发展中应得的实惠重视不够。
对科学发展的思考不够深入。少数领导干部认为基层一直是跟着上面的指挥棒转的,按照上面的要求谋求发展的,工作是尽心尽力的,地方事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现在提出发展中还存在的诸多隐忧和突出问题,是对全国宏观上提出的,不是针对一个镇街或部门的微观区域的,他们感到有些不理解,一时还醒不过神来,缓不过劲来。在运用新的科学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积极面对困难,主动破解难题,探索发展新招上,结合实际不够,深入思考不够。
二是思想作风不硬朗,精神状态不够振奋
干劲不足,不愿干。少数领导干部在同一个单位或岗位上工作时间较长,由于工作能力、年龄等因素,自己认为上不了也下不了,只要守好自己的摊子就行了,等着"到站""靠岸",平稳过渡、糊日子的想法占了上风,没有了创一流业绩的劲头,工作热情有所减退,积极性不是太高,遇到矛盾有时会绕着走,处理复杂问题显得有些畏首畏尾,动力不足。
拼劲不够,不敢干。面对目前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社会矛盾日趋复杂的现状,少数领导干部的工作心态产生了变化,对政策紧缩叫苦不迭,在困难面前徘徊不前,对复杂问题比较犹疑彷徨,工作心态波动,主动性不强,往往从客观上找原因,主动想办法破解难题、攻坚克难等方面,还显得钻劲不够,盯劲不够,韧劲不够,少了当初在"顺境"中开展工作的干劲与豪情。
闯劲不强,不善干。少数班子对征地拆迁、补偿安置、企业改制等重大问题,见微知著不够,工作方法比较单一,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和思想政治工作等手段来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相对薄弱,造成工作被动和行政成本增加,牵扯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个别班子面对宏观形势的变化,闯劲不足,应对之策不多,工作局面难以打开,遇到难题等上面给答案,开拓创新的意识不够强,另辟蹊径谋求发展的能力还不够突出,敢想敢干的精神、创新创业的激情、干事兴业的能力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削弱。
三是工作作风比较飘浮,抓落实的力度还不够大
工作比较浮躁。少数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在工作中一般口号多,具体措施少;布置多,检查少,流于形式,浮在表面。下基层调研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掌握不了多少实际情况,调查不深,研究不透。甚至个别领导干部以抓经济、跑项目、忙事务为借口,为自己很少深入村组开脱,为自己很少与群众接触辩白。
工作比较粗糙。少数领导干部办事粗枝大叶,工作质量不高,看上去整天忙忙碌碌,实际上工作缺少章法、程序,统筹运作的水平不高。有时虽然也吃了不少苦,但往往由于细微环节的处理不当,导致整个工作的被动。有的领导干部处理问题时考虑不够周到细致,后遗症多,并发症多,有时甚至把一些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对全局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工作比较疲沓。少数镇街、部门领导干部抓工作落实的力度不大,工作不能做到雷厉风行,不能很好地按照明确的时序进度推进,存在慢半拍、拖一下、推一推现象,办事效率不高,结果往往是小问题拖成了大问题,小矛盾演变为大矛盾,丧失了工作的机遇,丢掉了工作的主动权。
四是民本意识比较淡漠,群众观念不够牢固
富民利民的办法不够多。少数班子在如何真正富民上还没有形成比较清晰的思路,富民的举措还不够具体,工作还处于让群众自发创业、自主致富的层面,往往认为做群众工作就是简单地为民办几件实事,就是资金技术上的扶贫帮困,缺乏从"输血"到"造血"的造福于民的治本之策,从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建设要求出发,全面提升群众素质、加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等方面工作还不是很到位。
与民联系的渠道不够畅。体察民情、倾听民意的工作还不够经常化、制度化,准确把握民情、迅速上达民意的渠道不够畅通。个别干部工作中不太愿意花太多的精力对群众进行"春风化雨"般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教育、引导和发动群众支持当地建设、解决发展中问题方面理性思考不多,认真研究不足,剖解分析不太到位。有时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也不能主动向群众宣传,干群关系、党群关系并没有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得到相应的加强,少数地方甚至出现部分群众疏远政府、疏远党组织的现象。
二、以求真务实的作风落实科学发展观
求真务实是党的活力之所在,是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之所在,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之所在。全区广大领导干部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察实情、鼓实劲,出实招、求实效,推进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和"两个率先"目标的实现。
(一)求认识统一之真,务观念更新之实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思想认识的大提高,就不会有事业的大进步。广大领导干部要通过大调研、大讨论、民主生活会、务虚会等形式,进一步加强学习,理论联系实际,自觉从影响科学发展的思维瓶颈中解放出来,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统一思想中更新观念,为推进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是要吃透上情,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实质,进一步强化发展意识。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要通过对领导干部的科学发展观教育,促进领导干部深刻理解发展观的内涵,正确把握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基本特征,充分认识到,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是否定发展的重要性,不是否定经济发展的中心地位,而是要在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发展目标和发展举措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发展中存在的不够全面、不够协调的问题。要教育广大干部劲可鼓而不可泄,一定要着眼长远,把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浦口率先发展的新动力;一定要顾全大局,把坚决贯彻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作为浦口更好发展的新机遇,要积极主动适应,而不能被动地服从;一定要强化发展意识,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握好宏观经济"紧运行"形势下蕴藏着的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契机,找准贯彻落实的切入点,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加快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是要正确认识区情,进一步增强争先意识。要引导干部客观地审视过去,既实事求是地总结新区建设发展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又辩证地看待在科学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要深入分析区情,看到浦口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发展条件好,经过持续快速的发展,综合实力较强,有条件也有能力自我加压,争先进位,加快发展。要密切联系各镇街、各部门的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防止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心态和做法,自觉纠正发展中的偏差,又要克服求稳怕乱、无所作为的倾向,保护好广大干部的创业热情。要教育干部进一步增强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意识,能快则快,好中求快,率先发展,协调发展。
三是要善于审时度势,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当前,由国家宏观调控所带来的制约和影响对大家而言是共同的,困难是挑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机遇,是发展潜力。解决这些困难的最佳途径就是创新。必须强化广大干部的创新意识,激励他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变应变,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举措、体制机制等方面不断创新,从重重制约因素的束缚中破蚕而出,抢得发展先机。
(二)求科学发展之真,务两个率先之实
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区实现"两个率先"的现实要求,目前的战略调整期,也是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一个地区要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抓住机遇,干事创业。
1、调整目标考评体系,理清发展思路。目标就是导向,就是指挥棒。必须根据全区"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引,保持延续性,体现新要求,进一步梳理浦口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重新审视全区一体化目标考核评价体系,及时适度地调整不合时宜的考核指标任务,及时修正不合科学发展的要求做法,增加生产规模、生态环境、生活质量、绩效成本、社会和谐等"绿色"指标。各职能部门的目标考评体系要从实际出发,注重职能、调整结构、更新内容、合理分布权重,真正地发挥部门的行政职能作用。各镇街的目标考核体系要科学适度,充分研究本地区发展的基础、优势和开拓的方向,制定的指标既要夯实现有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又要为今后的发展增添持久的动力,要根据当地的实际,合理安排产业布局,更为注重企业落地与规模,努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资本密集型的项目。
2、真抓实干,加大落实力度。目标任务一旦明确,就要紧扣发展思路,一着不让,按照工作的时序进度狠抓落实。在落实过程中,既要兼顾全局,更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环节,一刻也不能懈怠,一时也不能停顿,形成抢抓落实争先机、快抓落实创优势的工作氛围。建立工作落实督查问责机制,严明工作纪律,严格责任追究,敢于动真碰硬,哪一个工作条块、哪一个工作环节、哪一个工作时段、哪一个责任人员出现问题,一查到底、一追到人,决不姑息迁就。要大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干部领导作风建设,促使工作飘浮的人能沉下身子,工作粗糙的人变得认真细致,工作疲沓的人增添活力,真正把每一项工作做细、做实、做优。
3、依法行政,加强效能建设。发展要取得实效,关键在于规范化操作、效率化管理。各镇街、部门要下决心解决少数干部工作中存在的有令不行、办事拖拉、吃拿卡要、态度冷漠的痼疾,通过刚性的举措改善软环境,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质量,以优势的软环境促进浦口在新一轮发展中先人一步、快人一拍,赢得先机。各镇街、部门要从规范行政行为入手,坚持依法行政,照章办事,认真清理不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政策规定,努力消除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性障碍;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克服部门权力利益化的倾向,严防各种损害基层和群众利益的行为发生;认真处理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缺位、错位、越位等现象,保证行政职能的履行到位。要从提高工作效率、增强行政效能出发,确立"有限政府"的观念,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突出抓好项目审批、办证审照、批钱批物、执法处罚等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问题,公开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办事结果,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度、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逐步建立健全失职追究制、窗口部门一次性告知制,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努力建设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和廉洁政府的新形象。
(三)求以人为本之真,务富民安民利民之实
要坚持把富民工作作为"两个率先"的首要举措,把富民任务作为加快发展的核心指标,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开展工作。要密切联系群众,促使领导干部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所需所求。要把工作着力点放到为群众办实事上来,以更多的财力投入、更大的工作力度,把群众关心的水、电、路、医疗、就业、社会保障、增收等迫切问题切实解决好,积极运用示范引导、提供服务、说服教育、民主协商等方式,加快土地变股份、农民变股民等惠民举措的探索,着重解决群众在发展进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切实安排好失地农民、失房居民和失业平民的长远生计,努力使广大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领导干部要强化公仆意识,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要以人民的意志来行使手中的权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要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充分考虑群众的困难和承受力。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注意洞察和把握社会动态,及早发现影响改革发展的苗头性问题,特别是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要善于把握矛盾的表现形式、突出特点和发展趋势,力争把问题和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做到既维护群众利益,又优化发展环境。
强化人才意识,把人才资源作为浦口发展第一位的战略资源来抓。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观,努力创造拴心留人的良好人才资源开发环境。要坚持用事业留人,大胆把优秀人才选拔到相应岗位上,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要坚持用制度留人,改革人才资源管理体制,用先进的制度来引导人才和稳定人才。要坚持用适当的待遇留人,在工作上、生活上给人才以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把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到新区加快发展的各项事业中来,把人才兴区作为富民安民利民的根本大计、长远之策和坚强保证。
(四)、求识人用人之真,务干部队伍建设之实
1、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干部科学发展的能力。要根据中央提出的提高领导干部"五种能力"的要求,针对我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的实际,重点抓好干部三种能力的提高:一是学习能力。使干部的知识结构优化,理论素养提高,获取信息,捕捉机遇,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借鉴吸收,为我所用的能力增强;二是理性思维能力。提高干部审时度势、统筹思考、科学判断、因势利导应对复杂局面的的能力;三是综合运作能力。改变一剂单方包医百病的思维模式和工作习惯,树立"综合也是创新"的理念,提高整合资源、聚集力量、多措并举的运作水平。在提高干部能力方面,我区已经有所尝试,我们根据驻区高校多的特点,采取与驻区高校联合办班、外聘知名专家教授等形式,对我们的区管干部进行理论素质和工作能力的培训,努力把高校的知识资源化作我区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
2、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对干部的评价和任用,有着重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怎样评价政绩,使用什么样的干部,树立什么样的用人导向,干部就会有什么样的政绩观,也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因此,干部的考核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必须体现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用是否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是否遵循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是否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否对子孙后代负责、对长远负责,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根本标准。在指标体系的设置上,要全面反映经济、社会、人和自然的全面发展情况,不能片面地用经济指标考核干部;在评价标准上,既要看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真实数字,又不能唯数字。在考核中,既要听干部的意见,也要听普通群众的意见。探索建立干部政绩公示、公议制度,组织社会各方面参与对干部政绩的评价。坚持凭实绩用干部,旗帜鲜明地鼓励开拓者,支持实干者。以良好的用人导向,引导广大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3、建章立制,以制度保障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制度建设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治本之策。建立健全适应新时期科学发展的各项制度,保障科学发展观在我们各项工作中得到较好的落实,是我们各级领导班子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制度要管用、要有针对性、要便于操作、要符全区情社情民情,一是各级领导班子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议事规则,在决策中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二是逐步建立重大决策前听证制度、专家论证制度,广泛听取来自社会各阶层代表的方方面面的意见,从制度上强化各项重大决策的科学性。三是建立决策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对因决策而造成失误的要区分情况,追究相关人的责任,切实改变当前重大工作说起来人人负责、干起来少数人负责、追究起来无人负责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