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改造研究
时间:2022-02-14 10:36:00
导语: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改造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工业经济的基本情况
1、现实基础:工业体系较为齐全。##市是新兴工业城市,是##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全市已形成冶金、化工、煤炭、机械、纺织、森工、建材、电子、医药等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工业体系。主导产业初具规模。2003年全市冶金、机械、化工、轻纺、林产工业、建材等6个主导行业的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188.1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9.6%。国企改革稳步推进。市县属国有工业企业已实施改革268户改制面达94.7%。国有工业经济比重逐步降低,2003年,市县属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资产总额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额的34%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快速发展,年产值超亿元的私营企业已有10家。项目带动战略初见成效。开展“项目年”活动以来,全市累计完成技改投资82.8亿元,竣工投产技改项目1118项,分别有18项和58项进入国家和省重点技术改造计划盘子;实施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502项,其中15项列入国家重点技术创新计划盘子。园区经济开始起步。目前,市、县两级园区共落户企业395户,已投产或部分投产294个,在建85个,进行前期工作16个,预计2004年可完成产值65.7亿元。
2、比较优势:自然资源丰富。闽江上游沙溪、金溪、尤溪流经全境,水力资源丰富。已发掘的金属和非金属矿79种,已探明储量并可供开发利用的49种,其中重晶石为全国富矿之一。全市森林覆盖率76.8%。工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保持核心的位置。长期以来,##一直为##的老工业基地,1990年以前,##全部工业总产值仅次于福州居全省第二位。2003年全市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24.7%、41.8%、33.5%,其中工业增加值达103.98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2.3%;工业企业提供的税收占全市财政收入的比重长期保持在50%以上。许多产品产量在全省占较大比重。2003年,钢产量211.3万吨占全省82.5%原煤产量315.9万吨占全省40.6%化肥产量29.1万吨占全省49.2%机制纸产量14.3万吨占全省84.1%水泥产量705.8万吨占全省33.4%布产量16148万米占全省15.6%发电量59.15亿千瓦时占全省9.7%。一批企业的规模、市场占有率等在省内、国内占有一席之地。三钢集团公司近年内钢生产能力将达300万吨;三化公司已形成全国最大的商品电石生产厂和全省最大的化肥生产企业;厦工三重公司已是全国三大主要道路施工机械生产企业之一,压路机国内市场占有率11.3%;华橡自控公司为全国最大的轮胎定型硫化机生产企业,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40%;##纺织有限公司是省内唯一生产各种高档牛仔布的企业。
3、主要矛盾和问题:一是工业总量偏小,市场化程度较低。2003年工业总产值仅占全省的4.8%,列全省第5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大都分布在产业易于进入、重复建设、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从事初级产品加工的行业中。二是企业工艺装备水平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市县两级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少,技术装备属于80年代以后水平的仅占30%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仅12.16亿元,仅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7%。三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配套协作能力差。重工业在全省比重最高;各地产业结构、产品结构高度趋同,区域经济的关联效应、规模效益低,产业辐射力弱、缺乏带动整个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支柱产业。四是国有经济比重过高,企业历史包袱重。2002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达71.8%(包括中央、省属企业)。目前市属还有56家国有企业在职和离退休职工2.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6.3%,高出全省平均数2.1个百分点。五是投资环境不宽松,经济发展活力不足。财税扶持力度不大配套政策措施不够完善发展空间相对不足交通、区位、融资环境相对较差;有的政府部门思想观念不够解放,抓发展、促发展的主动性差;有的部门办事效率低,服务意识差等等。
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
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主要任务是,在巩固发展第一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和优化第二产业。要以##的客观实际为基础,立足于现有主导、优势产业条件,加大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为前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的统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做大做强机械、冶金和林产工业三大产业集群,改造提升三个传统产业,培育发展三个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推进农业产业化,构造具有##特色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一)培育发展三大产业集群
1、冶金及压延加工业产业集群。重点抓好##省明光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彩涂板、热镀锌板、型钢系列产品开发,力争2007年前在沙县金古工业区形成100万吨/年以上的金属深加工能力。加快三钢(集团)公司产品结构调整,由以建筑用钢为主向船舶、工程机械、建筑业用钢结构转变。有色金属工业重点发展钨、铅、锌、铝箔产品深加工和系列开发,积极发展稀土新兴工业,开拓应用新领域。至2007年产值达130亿元,年均增长23.9%;到“十一五”末,达225亿元,年均增长20%。
2、机械及汽车零配件产业集群。一是以厦工三重公司为重点建设路面及环保机械龙头企业,重点巩固发展压路机,路面养护机械为辅,规模生产垃圾压实机等新产品。二是以华橡自控公司及双轮化机公司为重点建设橡塑机械龙头企业,着重加速产品多元化开发,全面推进现有主导产品升级换代;同时积极拓展橡塑机械国外市场。三是以齐齐哈尔二机床(集团)##制造有限公司为重点培育数控机床龙头企业,生产多系列铣床产品。四是以##齿轮箱公司、永安轴承公司、将乐三华轴瓦股份公司等骨干企业为重点,抓住##省建设东南沿海汽车基地的机遇,开发汽车用齿轮、轴承、轴瓦、蓄电池以及为汽车、工程机械配套的变速箱等产品,逐步形成产业体系,使我市建设成为我省汽车零配件主要生产基地。该产业集群产值2007年计划达到40亿元,年均增长23.6%,到“十一五”末,达70亿元,年均增长20.5%。
3、林产工业产业集群。以工业化促进林业产业化,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重点发展制浆造纸、木竹人造板、林产化工及森林食品等四个分产业。林产工业产业集群产值2007年计划达到85亿元,年均增长20%。其中:(1)制浆造纸产业。以青山纸业股份有限公司、青州造纸有限责任公司、##腾荣达制浆有限公司、建宁铙山纸业有限公司为龙头骨干企业,规模生产牛皮卡纸、拷贝纸及薄页纸、绒毛浆纸,开发特种纸等新产品。该产业产值2007年计划达到45亿元。(2)木竹人造板产业。以永安林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为龙头骨干企业,规模生产木质胶合板、竹质胶合板、中密度纤维板、刨花板、竹木地板、集成板等产品。该产业产值2007年计划达到16亿元。(3)林产化工产业。以沙县松川化工有限公司、中城百事达变性淀粉有限公司等为骨干企业,规模生产松香及其深度加工系列、木竹活性炭系列等产品。该产业产值2007年计划达到7亿元。(4)森林食品产业。以三和食品(##)有限公司、##健盛食品有限公司等为骨干企业,规模生产清水笋、笋制品等产品。该产业产值2007年计划达到17亿元。
(二)改造提升三个传统产业
1、纺织工业。一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重点发展中高档纱、产业用纺织布、无纺布,努力对接沿海纺织服装行业,积极发展高档面料,延长产业链,实现产业互补。近期重点抓好立丰印染股份公司印花、染色整理易地技改、##纺织化纤集团公司高强高膜PVA纤维技改等列入全省2004年工业结构调整重点项目的实施。二是依托大企业,做好配套服务。紧紧依托##纺织化纤集团,利用其化纤原料,积极开发纺织面料、针织面料、装饰面料、产业用布等下游产品。三是做大产业用布,加快成为##省产业用纺织品生产基地。积极扶持,加强对产业用布的引导和整合,拓宽产业用布的应用领域,重点向医用、建筑、农业用布、运输篷布以及高级人造和合成革基布等领域发展。四是充分发挥我市中高档纱和产业用布的优势,积极与泉州、石狮、广东等地的服装及染整业配套,建立跨区域的产业链,实现区域间的互补性。
2、建材工业。以建福水泥、岩城水泥等企业为重点,同时加快永安谋成水泥集团闽燕公司100万吨/年旋窑水泥等项目的实施进度,抓紧做好将乐红狮水泥有限公司2×5000吨/日干法水泥项目前期工作。扶持鼓励发展高强复合板、防水阻燃复合板等新型建筑材料,调整产品结构和生产布局,逐步改变我市建材产业主要以水泥生产为主的状况,提高建材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
3、化工工业。重点发展新型农药、高档涂料、塑料加工助剂、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造纸化学品、生物化工,同时借助沿海石化一体化工程,主动寻找、策划项目,选准一批可供合作的项目,全方位开展对接与协作,延伸产业链,创造条件争取省石化中下游产品在##市布点。以三化、三农、永安智胜、麦丹公司等企业为主,近期重点抓好三化年产3万吨三聚氰胺扩建和三农年新增4000吨固体草甘膦技改等4个列入##省2004年工业结构调整重点计划项目的实施。积极支持汇天药业公司开发医药新品种,重点支持其开发生产洛索洛芬钠片和国家一类新药来氟米特等新药。
(三)扶持壮大三个新兴产业
1、生物制品。以##省明溪南方红豆杉生物有限公司、三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生物药物和天然药物,选择开发具有创新意义且能形成优势的新药和医药中间体,开发与应用具有知识产权的生物工程药物技术和中成药技术。近期重点抓好南方红豆杉生物有限公司年产90公斤99.5%紫杉醇等项目。
2、特色食品加工。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产业化生产经营思路,集中力量培育、扶持一批名牌绿色食品。根据各县优势和区域特点,分片建设食品产业带、畜禽产业带、林竹笋产业带、食用菌等产业带,并向周边辐射。重点发展以沙县小吃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业;以三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食用菌龙头企业为依托,开发特色产品,注重高海拔反季节食用菌的资源开发,建立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基地;以##市楼源畜牧场、沙县鸭业总公司等为龙头,大力发展专业化规模养殖和饲料基地配套建设;依托建宁鑫达等企业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项目,配套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3、新型电子元器件生产。着重抓好市区、将乐、大田等县(市、区)新型电子企业发展。扶持将乐长兴、乐兴等电子企业所形成的晶片生产、切片、研磨、高低频石英谐振器产业链发展,加快港乐水晶电子有限公司“射频声表面波晶体滤波(RF-SAWF)”产品、SPXO振荡器系列产品生产线、乐兴公司陶瓷谐振器生产线、长兴公司超小型自动编带石英晶体谐振器生产线、联发电子公司开表面贴装石英晶体谐振器(SMD)项目的开发生产,加快炬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半导体照明(LED)系列产品开发研制。
(四)积极发展服务业
深化服务业体制改革,推进服务业的社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积极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服务业集团,注重发展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中小服务业企业。改造提升商贸、房地产、社区等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信息、中介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现代物流和专业化配送,推动网上购物等电子商务的发展。合理布局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物流基础设施,抓紧建设综合物流运输平台和信息平台,推进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网络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工业产成品大量库存的顽症,加快资本周转,降低企业成本。做好商业网点规划,建设商业中心城市。
(五)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
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把县域经济纳入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整体规划,坚持“一主三化”方针,即以发展民营经济为主,大力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县域经济。按照“二三一”的产业序列,用企业化的管理、工业化的理念,进一步加快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龙头”企业发展,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在农村形成以绿色食品为主导的新型食品工业体系,把我市建成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继续抓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利用我市农副产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莲子、肉类、水果、蔬菜、菇、笋、烟叶等深加工,重点培育建宁鑫达、文鑫、孟宗、兴辉和梅列健盛、沙县三和等一批农副产品深加工骨干企业。
三、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措施
1、创新体制和机制,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加快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着重解决国有经济比重偏高的结构性问题和国有股“一股独占”等体制性弊病,2005年以前基本完成国有资本从轻纺、二轻、建材、建筑、商贸等一般性竞争领域退出。以股份制改革为重点,引进区内外具有品牌、市场、行业竞争优势的大企业和战略投资者,通过股权转让、增资扩股、兼并等多种形式重组大中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促进各类资本交叉持股和相互融合。从股权流动机制入手,继续推行由原平均持股向经营者和经营骨干、科技人员大股控股转变的二次改革,促进中小企业进一步放开搞活。引导各类企业进行整合、重组和分工,培育一批主业突出、自主创新能力强的大企业。全面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建立完善政府、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诚信体系,进一步完善产权交易市场,依托我市已组建的产权交易中心,探索建立区域性柜台交易市场,推动产权有序流转。
2、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鼓励企业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企业的协作加工业务,鼓励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参与老工业基础改造和产业优化升级。以重点外资项目为载体,巩固壮大一批骨干企业,发展一批新的合资、合作企业。鼓励外资以并购、参股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或处置不良资产。加强招商引资,充分运用市场化运作,创新招商工作机制,吸引外商到我市共同开发矿产、旅游等自然资源。积极培育壮大机械电子、纺织、化工、制药、农林产品加工等出口规模。鼓励有实力的各类所有制企业进行跨国投资与经营,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带动商品、技术和劳务出口。
3、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构筑多元化经济格局。拓宽非公有制经济投资领域。原则上除国家明令禁止的行业和项目外,均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凡是不需要国有控股的均要支持和鼓励非公有资本控股或参股经营;只需国有资本相对控股的行业,应逐步减持国有资本至适当的比例。鼓励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参股、收购、兼并市、县两级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进入能源、交通、水利、环保、市政建设等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领域,以及非义务教育、非基本医疗等服务领域。采取有效措施,解除非公有资本进入国有企业存在的人员、债务、不良资产等负担,降低非公有资本投资服务领域的门槛,消除非公有资本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和公益性项目的政策“梗阻”,为非公有资本进入创造可行的条件;建立和完善投资促进机制,通过财政补贴、特许经营、优先分红等措施,降低非公有资本投资基础性、公益性、政策性领域的风险。
4、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产品升级。围绕我市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总体规划,以加速工业化进程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为指针,以技术创新、产品开发、项目建设为抓手,把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结合起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力争到“十一五”末,全市传统产业中骨干企业的技术装备达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水平,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0%,培育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的企业19家,实现利税5000万元企业20家,创省名牌产品20个,全国名牌产品2个。
5、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实现产业集聚化。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强化规划功能,合理引导,提升园区产业集群聚合度。近几年来,##市已初步形成了以金沙园、尼葛园为核心的工业园区体系。必须抓住园区建设尚处起步阶段的有利时机,以产业集群和循环经济的理念推进园区建设。要坚持科学规划先行的原则,在抓好园区建设规划的同时,按照产业集群模式布局,抓好产业规划,做到两个规划一起抓,突出产业特色,打造特色产业园区,为未来产业集聚、集群留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同时,整合、调整现有工业小区,重点抓好金沙园、尼葛园、小蕉工业区建设,强化招商与服务,集中资金、集中精力,促进项目、企业、业主集聚,吸引更多的相关产业向园区积聚,逐步使园区(小区)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基地,而不是企业的简单堆积地。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6、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保障能力。水利、能源和交通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保障。合理开发资源,加快能源建设,优化能源结构,促进低能耗、高附加值产业发展,降低高耗能行业能耗水平。实施永安资源综合利用火电厂等项目,加快尤溪街面水电站等建设步伐,形成电力供应良性循环。科学规划、合理开发矿产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路网建设,提高等级和标准,提高对外交通和城市出入口的通行能力。加快城市供水、供电、排水和道路等市政基础设施、社会公益事业和住房建设,提高环境质量和城市功能。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建设一批重大污染治理、综合利用和与居民生活相关的环保设施项目。
7、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加快实现新科技创新。找准科技进步和创新的突破口。充分利用省内外的科技资源,通过产学研联合,引进技术成果,再加以改造提升,进而实现技术创新。要以光机电仪一体化、新型材料、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扶持和开发重点,发展特色化高新技术。要推广应用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连续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智能化及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进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实现制造领域的优质高效生产。加大科技投入,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充分发挥科技三项经费、技改资金的效益。要培养和造就一批富有创新精神的职业经理人队伍、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队伍。进一步优化创业和生活环境,建立起有利于人才作用发挥的激励机制、创业机制和优化配置机制。
- 上一篇:林业新辉煌
- 下一篇:浅谈三明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