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三包”工作调研报告
时间:2022-08-17 03:47:13
导语:“门前三包”工作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县“双创”活动开展以来,在全县干群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门前三包”主要是临街所有的单位、门店、住户将担负起一定范围的市容环境责任,承担一定的城市管理任务。门前三包责任的落实对于双创工作的推进非常重要,下面结合当前县‘双创’工作中临街铺面“门前三包”工作开展的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县“门前三包”责任制实施现状
从县开展双创工作以来,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门前三包”责任制的落实和施行也有序推进,截止到目前,全县共检查了超过1000家商铺,检查发现,“门前三包”责任书签订工作基本上已经覆盖了大部分街道,“门前三包”管理办法的制定和实施也充分结合了我县具体情况,实现了门前三包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发展。同时,还制定了《门前三包管理规范》,其中包含“门前三包”法律依据、整治范围、工作流程、工作要求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现在已经纳入到县环境分类分级标准体系中。以“门前三包”《环境卫生责任区告知书》的签订工作为载体,县城管执法监察局、县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各街道办事处为具体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落实“门前三包”工作。另外,环境办公室还统一制作了“门前三包责任公示牌”悬挂于“门前三包”单位的明显区域,重点治理店外经营、倚门售货、乱扔乱倒、乱停乱放、环境脏乱、违规广告牌匾等行为。
二、县“门前三包”工作存在的问题
“门前三包”工作是城市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难度高。通过调研发现,现阶段县临街店铺“门前三包”工作仍然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门前三包”责任制内容跟不上现阶段城市管理要求
《办法》中提到的“清扫地面、清除痰迹、废弃物和种植并管护树木花草等”内容,目前皆由专业清扫保洁队伍和园林绿化专业队伍来完成。由于带有专业性作业性质,没有必要让沿街商户、单位把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当作一种负担。
(二)“门前三包”法律依据不够明确
由于《办法》没有明确制定“门前三包”的法律依据,导致一部分人认为“门前三包”只是一种行政合同,可以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需要明确“门前三包”是法定义务,不是行政摊派。
(三)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
“门前三包”责任制点多面广,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理顺各部门关系,厘清责任,协同推进。
(四)宣传引导、奖惩措施不到位
“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责任人承担了城市管理的责任,却没有在社会服务中得到直接的收益。权责不统一,势必引发一部分人的消极抵触心理。此外,《办法》中对宣传和奖惩措施没有过多提及,导致很多商铺不了解甚至根本不知道“门前三包”。
三、落实“门前三包”的对策及建议
从国内外的实践情况来看,城市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仅仅依靠政府单方面的力量既治理不了更治理不好。“门前三包”在城市管理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必须依靠广大市民群众的积极参与。
(一)政府主导
1.完善法律
首先是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对相关法律内容条款进行及时的修订和调整,从而使其能够更加贴合实际情况。在城市管理的指导思路中,如何尊重人的基本生存权,如何体现城市经济社会活动的多样性,同时形成一种共存、共生,能够兼容多元化的社会生态环境,成为城市管理的重大课题。城市管理中出现种种矛盾和困境的背景下,城市管理应该反思目前追求整齐划一、一丝不乱的市容市貌的理念和目标,才有可能走向城市的和谐管理。其次,需要对城乡之间的差距进行充分的考虑,城市市区与郊区的城市进程可能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立法者在立法的过程中需要对城乡之间的差异进行充分考虑,从而针对不同的情况实现区别对待,这样能够使法律能够更加符合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具有更高的可行性。城市市区和郊区一刀切的方式会导致运动型执法成为常态,有检查就突击性、运动式治理,缺乏连续性、稳定性,形成“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恶性循环。
2.属地重视
属地的积极治理对于门前三包制度的实施非常重要。城管属于“前端”执法,或者叫“末梢”执法,“只行使行政处罚权,一般不行使管理权、行政审批权等其他行政权力”。无法参与城市的规划、法律的制定,使得城管工作很被动,这就需要属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是配套设施的跟进。二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属地要制定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当城管队员治理出成效后,属地要积极跟进,形成常态化管理,敢于投人、舍得投人,才能避免治理、反弹、再治理的局面。
(二)引人市场机制
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可以向社会化、市场化方向转轨,引人市场机制,借鉴企业管理经验,搞好城市管理。虽然城市不同于企业,它有着社会、道德等方面的责任,但美国城市公共管理理论就认为政府应是企业化管理的高效政府,应借鉴成功的企业管理理念和方法。具体到“门前三包”,政府可以按照“属地为主、联动监管”的原则,构建市对县、县对作业单位以及作业单位自我监管的三个层面监管体系,将“门前三包”的大部分转移至企业管理,通过合理的企业引人、企业管理、企业监督机制,节省管理成本,促进“门前三包”的保洁工作向专业化、科技化方向发展。
(三)加强公众参与
广泛的参与有利于公众对行政决策与执法的理解和支持,有利于全社会了解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有利于政策的执行。具体到“门前三包”,要充分征求商户的意见,了解商户的需求,通过奖惩分明的执法方式,调动商户参与“门前三包”的积极性。引进监督模式,拓宽监督渠道,提高行政执法的透明度。
(四)利用新科技,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早在80年代初期,美国的城市政府及其服务体系已开始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市议会、警察局、交通管理局、规划局、环卫局、供水局、污水处理局、社区服务中心等各种管理服务机构,都采用GIS系统,国内很多城市已初步建立了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如果城市管理部门可以和交管、公安联网,进行非现场执法办公,城管执法队伍人手不够的问题就能得到改善,提高执法效率。
(五)强化城管监察职能
城管不仅仅具有执法的职能,也有监察的职能。小商小贩等问题,以及一个地区环境乱,属地政府应负责任。是因为当地政府没有解决老白姓的需求,才出现了这些问题。城管应该向这些官员“执法”(监察),而不是向老白姓执法,这才是真正的大城管,也是城市管理真正的出路。城管监察的对象为属地政府、行业专业权属部门及主管领导、直接责任人,监察的内容主要是因不负责任、管理不到位出现的影响市容市貌和城市运行秩序等现象,如黑车、无照摊贩等。
(六)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社会各阶层对信用体系的建立有一个迫切的要求,也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环境。通过信用制度对当事人不执行行政处罚或多次违反行政法规进行惩戒。不仅可以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程度,也可通过这样的信用建设促使公众的信用意识不断提高,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管理效果。
当前是县“双创”工作开展的关键阶段,“门前三包”工作的开展将会直接关系到双创工作开展的成效。“门前三包”责任制是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市民群众等多元主体参与城市治理的有效形式;把“门前三包”工作纳人经常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广泛发动市民参与环境建设活动,进一步增强市民的环境建设意识和自觉行动,使“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地生根,成为社会共识和行为规范,推动全县环境建设再上新台阶,为县“双创”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和提升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和支持,从而推动全县形象和经济的全面发展。
- 上一篇:项目部财务报销心得体会
- 下一篇:扶贫领域作风治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