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工作发展调研报告

时间:2022-09-18 02:45:49

导语:防震减灾工作发展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防震减灾工作发展调研报告

作为县防震减灾局局长的我,经历了5·12汶川8.0地震、4·20芦山7.0级地震,深深认识到防震减灾作为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公益性事业,离不开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最终需要落实到县及以下基层和广大群众,但由于防震减灾是一项政治性、科学性、社会性都很强的工作,几十年来所实行的是一种以条条为主、条块结合、高度集中的领导管理体制。县级防震减灾工作机构属“地方队伍”,人财物归当地政府领导,国家和省级地震机构负责指导县防震减灾工作,因此,在研究、探讨如何加强和做好我县防震减灾工作的时候,必须从我县防震减灾工作的现状出发,正确认识县级防震减灾工作的地位与作用,深入分析我县防震减灾工作面临的困难与问题,进而探索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发展思路与途径。

一、我县防震减灾工作的概况

县是“4.20”芦山7.0级强烈地震的重灾区,县城及大部分乡镇处于Ⅶ度区内。有文献记录以来,境内虽然无4.7级以上地震发生,但由于处于特殊的“三岔口”位置,受龙门山、鲜水河、安宁河三大断裂带强震波及较大,2008年“5.12”汶川8.0级地震和2013年“4.20”芦山7.0级地震均对造成较大的破坏。县内有花滩断裂、天全断裂、三合弧形断裂、西部保新厂-凰仪断裂,有发震构造,也受周边地震环境波及,近年来,境内小震活动呈增强趋势,2007年7月31日发生了-汉源间的3.8级地震,2011年8月8日龙苍沟镇发生2.9级地震,均有较强烈的震感。

近来,一直被国家和小划为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危险区,震情形势十分严峻。

县防震减灾局始建于1971年11月,原名为“县地震预测预防领导小组”,历经数次撤并更名,于2008年5月21日,由“县地震办”正式更名为“县防震减灾局”,目前在编人员9人。目前县防震减灾局在地震监测以及应急救援处置方面的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具体表现在:地震监测能力较低。现仅有2个强震观测台,测震台和前兆监测台点还是空白,地震监测力量严重不足,地震监测能力和预测水平亟待提高。地震监测严重依赖于省、市业务部门。

二、我县防震减灾工作的发展思路与途径

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加强地震灾害管理,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方面。县级政府作为我国行政管理体系的重要执行层面,可以说是依法履行政府防震减灾社会管理职能的行政主体。县防震减灾局承担着执行国家和省颁布的防震减灾法律法规所赋予的各项重要职责:一是负责编制本行政区域防震减灾的发展规划和计划并组织实施;二是负责规划、建设、管理和保护地震监测台网;三是管理法律规定的各项防震减灾行政许可事项;四是制定应对突发性地震灾害事件的预案并负责落实;五是协调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地震紧急救援和震后重建;六是监督、检查本行政区域内的防震减灾工作。

由于地处经济欠发达区,我县防震减灾工作的现状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很不适应,存在着不少急待解决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反映在:一是我县防震减灾工作社会作用不突出;二是我县防震减灾工作的开展面临经费投入不足和专业人才缺乏等诸多困难;三是“三网三员”建设有待加强和落实;四是震灾预防的能力还不强,城市建设抗震设防要求的管理没有到位,尤其是广大农村的震灾预防能力包括民居的抗震设防和地震科学知识的普及水平都比较低;五是应对地震突发事件的机制尚不健全,快速反应的能力较低。

基于我县防震减灾工作现状与问题的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防震减灾工作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震情第一”观念,着力加强能力建设,坚持面向社会、面向经济、面向科技、面向市场,使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地震应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得到全面发展,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拓展思路,创新发展:

1、抓地震监测台点建设,构建地震灾害的预测预警应急机制

如何构建突发性地震事件的预测预警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地震灾害危机管理的水平,是今后我县防震减灾工作的一项重要使命,也是我县防震减灾工作上新水平的重要标志。做好县防震减灾社会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工作,因地制宜地建设地震监测台点,建设地震信息网络、应急指挥系统,尤其是要重视地震宏观监测点的建设,发挥县级地震部门在捕捉地震短临前兆信息方面的长处和优势,为地震的预测预警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

在地震监测台点建设的基础上,要加快构建地震灾害的预测预警应急机制。防震减灾部门在地震灾害事件的预测预警应急中担任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不但要为县政府领导及时提供可靠的信息和决策咨询意见,而且要协助县政府采取必须的先期处置措施控制灾情事态的发展,并适时灾情信息,加强政府与社会广大公众的信息沟通。可以说,建立地震灾害的预测预警应急机制,是新形势下提高政府应对突发性地震灾害事件能力的新要求、新举措。

2、进一步加强抗震设防的依法管理,努力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的社会服务机制

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途径。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以点带面,逐步提高农村民居的抗震能力;要把防震抗震知识普及到广大乡(镇)、村及农户,提供符合农村实际和具有一定抗震能力的民居建筑图纸,帮助农民对现有住房进行抗震设防。

当前,在我县城市建设中,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还存在着不规范、不到位的问题,而广大农村则基本处于不设防的状况。因此,今后一个时期,特别是芦山地震灾后重建的抗震设防的管理是我县防震减灾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县防震减灾局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的主要领域。县防震减灾局要在政府领导下必须从法规制度、人员力量、业务技术及配合协调等各个层面加强抗震设防的管理,加快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的社会服务机制,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提供可靠的保障。

3、进一步加强地震群测群防网络建设,逐步建立防震减灾的社会动员机制

广大人民群众既是我们的保护对象,也是防震减灾的重要力量。借鉴国外减轻地震灾害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防震减灾必须动员各方面的力量,使之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一是要继续大力普及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搞好防震减灾知识“六进”活动。

二是要深化地震群测群防的内涵,积极推进“三网一员”建设,建立健全地震宏观监测、灾情速报和科普宣传网,加强乡(镇)防震减灾助理员管理,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群测群防网络,充分动员群众积极参与防震减灾。县防震减灾局应当利用群测群防的优势和特色,充分发挥“三网一员”在防震减灾中的作用。

三是逐步推进社区地震志愿者队伍建设。国外的经验做法表明,社区志愿者在地震灾害发生后,能在第一时间发挥有效的自救互救作用。因此,县防震减灾局应当研究探索社区减灾建设、社区救援自愿者等新事物,积极发挥社区和农村预备役民兵等组织的作用。

4、进一步加强领导,不断完善防震减灾工作体系与法规体系

县防震减灾局是承担和完成上述任务的重要组织基础。主要抓好地震群测群防网络建设,民居的抗震设防,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普及以及地震灾情上报、宏观异常监测的管理和落实。没有完善的防震减灾工作体系,上述任务的完成将成为一句空话。为此,要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力量。

县防震减灾局必须在县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认真落实“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需要建立健全适合我县的地方性防震减灾法规体系,制订具体的实施细则和办法,依法履行法规所赋予的各项职责,确保防震减灾的管理责任得到落实,要在政策、经费等方面给予必要和可能的支持。配备强有力的力量,切实加强管理,充分发挥防震减灾这支队伍存在的作用。

三、我县防震减灾工作改革的取向和建议

根据上述对我县防震减灾工作发展思路与途径的探讨,今后一个时期,我县防震减灾工作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除了从完善防震减灾工作体系、法规体系入手,加快建立健全地震灾害预测预警应急机制、防震减灾社会服务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之外,还必须深入研究和改革防震减灾的管理体制、管理方式,努力解决影响我县防震减灾工作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从而保证防震减灾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下面就县防震减灾工作改革的取向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

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方面。因此,改革我县防震减灾工作的方向必须有利于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政府应对地震突发事件的能力,有利于促进防震减灾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根据上述三个“有利于”原则,和对现行的防震减灾管理体制利弊的分析,维持和完善目前的管理体制比较有利于防震减灾事业的整体发展。我们应当在完善现有防震减灾管理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管理的方式,从方针政策、组织机构、经费渠道、宏观调控等各个层面采取新的举措,进一步加强我县防震减灾工作这个重要基础,使之与整个防震减灾事业取得同步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1、把我县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在实施“十二五”规划中,应统筹考虑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以充分调动地震部门的积极性,把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建设的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2、县政府设立地震群测群防的专项经费应纳入财政预算,用于配套群测群防“三网三员”、防震减灾科普示范社区与示范学校建设以及社区地震志愿者队伍等专项工作任务。

3、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培养一支懂专业、会管理、善宣传、能防震减灾的专业队伍,强化政府职能和服务意识,适度引进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为我县的防震减灾奠定坚实的基础。

4、县委、县政府应支持并完善我县防震减灾事业经费渠道、落实城乡抗震设防管理、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建立地震应急救援机制等各项工作的意见和措施,为开展防震减灾工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