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安置情况调查汇报

时间:2022-08-17 09:28:27

导语:农民安置情况调查汇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民安置情况调查汇报

一、基本情况

(一)宣传法规政策,深入调查研究,精心制定方案。

县煤炭资源丰富,全县煤炭地质储量32.5亿吨,含煤面积525平方公里,可建设13对矿井,生产能力年产达2000万吨。煤矿、刘店煤矿已建成投产,袁店二矿在建,信湖煤矿在筹备,煤炭开采业已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支柱,强县富县的希望。

2009年,煤矿首采区出现了地面塌陷,塌陷面积1000余亩,其中河道河坝和耕地面积各占一半。闸北镇、、三自然村是首批出现地面沉降、耕地塌陷,需要搬迁的村庄,计971户,3886人。2010年下半年,煤矿采煤塌陷区需搬迁还有闸北镇大吴庄、杨池、李楼三个自然村(其中杨池、李楼二村计649户,2714人)。

搬迁是安置工作的前提,为使搬迁工作有序进行,县政府对将搬迁村庄和村民进行有关政策宣传。发放了《致煤矿动迁村庄群众的公开信》、《安全告示》,制定了《县集体土地动迁补偿暂行办法》和《煤矿沉陷动迁安置实施方案》等。采取了电视、广播、网络等形式宣传,为搬迁工作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二)重视补偿安置,统一规划,促进搬迁工作落实。

县政府重视煤矿塌陷区村民搬迁安置工作,一是会同采煤企业和闸北镇政府采取新老村庄面积置换的方式,为煤矿塌陷区、、三个自然村新村征地524亩,并将新村址的各项补偿款发放到群众手中。二是聘请阜阳评估公司对塌陷区村庄及农户资产进行逐一登记、评估,通过张榜公布、征求意见,拾遗补漏最大限度地维护搬迁村民的利益。三是组织有关部门和镇、村人员考察颖上县煤矿塌陷区搬迁新村建设模式,委托专业设计公司对我县安置新村进行规划设计,制定了新村建设“六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式样、统一高度、统一门窗、统一外墙涂料颜色、统一修建公共基础设施)“一户一宅”的原则。同时通过招投标先期完成安置新村内2.7公里主干道路基础设施工程和高压线路架设,并于2010年元月份把村自建房宅基地分配到户,把老村房屋拆迁补偿款打卡发放,多措并举,有效地推动了搬迁工作。四是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塌陷区危房户村民生命财产安全,一方面县财政出资为村危房户采购建设活动板房11套,从涡河移民拆迁安置房中调配200套,作为过度房分配给村危房户。针对搬迁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春节后县财政投资30万元,有民政部门负责采购帐蓬200顶,派专人为村村民逐户安装,并安全告示和公开信,煤矿在增加塌陷区定时观测点,为未搬迁村民提供有效安全保障。五是加强对搬迁工作的领导,调整充实干部队伍。通过近期短时间的工作,我们欣喜地看到,一期搬迁村庄地面附属物补偿款已经全面落实到户,新村建设已经正式启动,自建房安置户已经全面开始动工自建,村农户积极要求搬迁安置,搬迁安置工作正朝着健康有序的方面发展。

二、存在问题

1、法规政策宣传不够广泛、深入。煤矿是2004年开始筹建,2008年正式投产。调研中,、、三村村民房屋已出现大面积沉裂,耕地大面积塌陷,三村村民对土地塌陷如何征收补偿?塌陷区面积到什么地方?搬迁安置农民享有哪些优惠政策?塌陷区治理费用由谁承担?怎样综合治理和利用多为不知,致使群众对搬迁安置工作认识不足,行动上积极性不高。

2、安置服务工作不够细微周到。耕地塌陷了,耕地补偿或征收没落实,先开采后搬迁失地农民损失较大,、村人均承包耕地0.8亩,按补偿标准补偿每人月均60元生活费,失地农民的生产、就业及生活难以得到保障。安置服务跟不上,优惠政策不落实,搬迁安置农民存在过多的忧患思想。

3、规划安置工作不够前瞻。安置新村址按城市规划要求,将规划安置为2万人以上的新村。安置人口之多,文化教育、五保福利等公益性安置设施不健全,同时规划设计标准与前景发展也不协调。在具体安置工作中缺少分类指导,安置建设资金缺口大,向上争取的少。

4、塌陷区综合治理工作启动不够迅速。煤矿出现的第一至五期塌陷区均在城市规划区内,截止目前,塌陷区土地依法征收工作未启动,采煤塌陷区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方案未编制,何时开始治理?怎么样治理?难以预见。

5、协调工作机构不够健全。煤炭经济已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但县政府仅设立了一个煤矿建设协调指挥部办公室,抽调两名工作人员临时办公,过多的搬迁、安置等工作都有塌陷区镇政府来做,形成开展工作难度多,基层工作压力大的格局。

三、几点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和范围。要加大对《煤炭法》、《矿产资源法》、《土地管理法》和省人民政府出台的有关采煤塌陷区搬迁安置、补偿及综合治理等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加大对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和搬迁村庄村民的宣传,定期组织举办法规政策培训班,逐村逐户发放法规政策手册,增强搬迁安置农民的法制意识和发展经济理念,努力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2、强化服务意识,依法做好搬迁安置补偿工作。采煤塌陷区农民搬迁安置补偿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矿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根据涡政[2009]51号《县集体土地动迁补偿暂行办法》之规定,在向企业争取搬迁农民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要认真落实搬迁安置补偿政策,对搬迁村庄农民财物进行全面评估,尽快更好地把补偿落实到群众手中。对塌陷区农民的安置工作要服务在前,认真落实《煤炭法》和《矿产资源法》,依法坚守“先征后采”和“先搬后采”的原则,把搬迁农民利益及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切实将失地农民的就业、养老保障落实到位,使失地农民真实的享受到政府的惠民政策,以此推动塌陷区搬迁安置工作。

3、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统筹新村建设。对安置新村建设要在城市总体规划基础上,结合新农村建设特点和完善新村基础配套设施的要求,把规划做的更符合发展要求、更具科学性。塌陷区有城市规划区内和城市规划区外之分,塌陷区农民生活水平不等,要加强分类指导,加大对安置规划建设资金的投入并积极向上争取相关资金的支持,把新村建设成为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安置农民生活的乐园。

4、统一塌陷区规划,尽快实施综合治理。我县采煤塌陷区域面积在不断扩大,县政府要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尽快编制采煤塌陷区土地综合治理规划。塌陷区治理要与新农村建设、土地复垦整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交通水利等其他相关工程结合起来,综合治理规划的实施后,要确保土地整治取得明显效果,塌陷区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采煤企业生产秩序持续稳定。

5、健全机构,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发展煤炭经济,要整合人力资源,配备专业技术队伍,成立协调煤炭生产专门工作机构,发挥该机构在煤炭产业发展中搬迁安置,征地补偿,塌陷区综合治理规划方案编制等工作中的主导作用,要积极开展考察调研工作,多听取采煤企业、矿区镇政府、塌陷区群众的意见,认真总结我县在煤炭产业发展过程中经验和教训,借鉴学习相邻市、县(区)综合治理经验,服务好塌陷区农民搬迁安置和综合治理工作,全力推进和谐建设和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