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域经济发展现状调研

时间:2022-07-19 10:25:18

导语:镇域经济发展现状调研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镇域经济发展现状调研

镇域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是壮大县域经济总量,提升县域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为大力促进我县镇域经济的科学发展,真正把发展镇域经济作为我县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我委组织开展了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镇域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调整镇域经济结构,优化镇域经济布局,有力地促进了镇域经济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镇域经济综合实力迅速攀升。“十一五”期间,全县各乡镇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56.6亿元迅速攀升至2010年的138.5亿元,年均增幅为19.6%。三次产业比例由原来15.9:64:20.1调整为2010年的12.7:65.5:21.8,二三产各提高1.5和1.7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分别由28.7亿元、0.6亿元提高到78.9亿元、1.6亿元。镇域经济实力的提升也给居民带来了实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4884.81元增加到2010年的7324元。

二是项目聚集区经济效益较为明显。从全县各乡镇情况看,项目相对集中的地区经济效益较为明显。孝直镇充分发挥机械加工企业较多的基础优势,先后引进了汇九齿轮、汇源齿轮、瑞翔轮胎等30余家企业,机械加工产业集群初具规模。目前,全镇共有规模以上企业23家,1-11月份完成销售收入35.2亿元、利税5亿元;安城镇大唐风电、山水水泥等项目的顺利实施,成就了安城以水泥建材为主,食品、纺织、电子元器件为辅的产业聚集带。截至11月底,全镇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7家,销售收入29.7亿元,利税3.9亿元。孔村炭素产业聚集区,镇域内多家炭素企业更是成为全镇实现经济效益的中坚力量,全镇炭素生产能力达到120万吨。

三是特色经济优势凸显。全县各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孝直镇做大做强机械加工和蔬菜两大主导产业,形成了东部蔬菜、中部驻地及工业园、西部林果及旅游开发的三大特色经济格局。孔村镇极力促进炭素聚集发展和食用菌链条延伸,并强化产业扶持,“东菜西菌中药材”这一特色农业也悄然繁荣。玫瑰镇围绕玫瑰产品深加工做文章,2011年先后引进4家企业,并与黄金搭档、蓝贝集团等知名企业接触、洽谈,走出了一条玫瑰产业特色之路。

四是发展后劲持续增强。2010年全县各乡镇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9亿元,比上年增长23.1%,其中安城和孔村两个镇的增幅则分别达到了32.5%和27.7%。8万吨球铁管件、山水水泥扩产、二机床铸件加工、大唐风电场、龙冈梦幻谷、阿胶古城等一大批项目先后落地,豪客太阳能热水器、亿丰集团综合市场等项目完成签约,为镇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力引擎。2010年,全县各乡镇累计引进内资22.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81万美元。

二、镇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镇域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县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推进镇域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是镇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比较突出。受区位环境、人文历史等一些因素影响,我县镇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最高的乡镇是最低乡镇的8.1倍;地方财政收入最高的乡镇是最低乡镇的11.4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最高的乡镇是最低乡镇的20.9倍。具体到乡镇内部,产业间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也较为突出,以2010年全县7个乡镇三次产业实现增加值排序为例,东阿镇一三产排序均是第三,但二产排名第六;孔村镇二产排序第一,但一产三产排名第四和第六。产业“短腿”的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镇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是镇域产业的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有些乡镇对镇域规划、建设、管理的科学理论、相关知识和先进经验学习不够,“经营城镇”的理念淡薄,没有将产业发展与自身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对于产业发展的定位、布局没有详尽的构想与设计,缺乏科学长远的规划引领,使得产业发展比例不合理,缺少主导带动产业,镇域经济的发展缺乏持久的动力。

三是镇域规模小,难以发挥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榆山锦水两个办事处地处县城驻地,区位优势比较明显,受县域经济的辐射带动相对较大。东部安城镇被列入市级小城镇提升镇,宝贵的发展契机将推动安城镇域经济发展再上一个崭新的台阶。对于其他乡镇来说,由于区位因素、市场因素的限制,加之招商引资中对于产业发展缺乏统一的布局安排和明确的引导,造成了有些乡镇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资源的集聚能力较小,经济难以繁荣起来,城镇功能的发挥受到极大影响,导致镇域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

四是镇域经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较多。目前我县不少乡镇发育程度不高,功能不健全,镇域基础设施薄弱,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另外,镇域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滞后,乡镇建设政策环境不太好,障碍较多。

三、对镇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和积累,我县镇域经济正进入一个大提升、大跨越的加快发展时期。为促进镇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应在如下方面实施突破:

一、坚持规划的科学引导,为镇域经济绘制合理完善的发展蓝图。切实抓好镇域经济规划的编制、实施和管理工作。重点发展东部工业区。依托工业园区中心区、东部片区(安城)、南部片区(孝直)、孔村炭素产业园,沿济菏高速公路重点布局机械装备、水泥建材、医药化工、食品加工四大产业集群,建设清洁能源、玛钢管件、炭素制品基地。玫瑰、东阿以现有产业为基础,重点扶持龙头企业,拉伸产业链条,拓展产业外延,逐步形成兼具地域特点和资源优势的特色产业区。围绕锦水、玫瑰、洪范一带,加快建设玫瑰湖湿地公园、龙冈梦幻谷、阿胶古城等重点项目,逐步打造中部生态休闲观光区。

二、全面推动产业升级,推动镇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是各乡镇要科学规划,结合本地的产业现状、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等找准产业定位,明确主攻方向,有所为有所不为。在目前镇域经济分布现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差异化发展、错位发展,打造特色产业,形成比较优势。二是加快淘汰消耗高、污染重的落后产能,加快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三是牢牢抓住我县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的大好契机,并以此为突破口,大力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我县镇域产业由低端向高端转变,走出一条经济效益好、资源浪费少、环境污染低、自身优势可以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

三、积极构建服务体系,为实现镇域经济跨越发展提供强力的要素支撑。一方面,采取多形式多元化的投资方式,有计划有重点地建设一批产品研发、质量检测、电子商务、融资担保、现代物流、人才培训、技术推广、专业市场等公共服务平台。在重点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过程中,要在财政专项支持、用地指标安排、以及税费收取、信贷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另一方面,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牢固树立“助你成功,促我发展”的服务理念。建立完善市场准入体制机制,鼓励并吸引民间资本进入,为投资者创造一个良好宽松的创业环境,破解制约镇域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对于后续阶段的创业辅导、市场开拓、品牌培育、信贷融资、技术创新、税费减免、建设用地以及重点项目的建设要给予大力扶持和资金支持。

四、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为镇域经济注入永久活力。首先是加强领导,增强意识,制定规划,措施落实。镇委镇政府对全镇发展民营经济要有一个长远的、科学的、合理的规划。主要领导人要作为项目负责人负责实施,限时完成,适时调度,准时验收。其次,宣传动员强培训,增强素质办个私。各镇要巧抓时机,多种形式宣传,增强干部群众发展民营经济的积极性。另外,定期对个私业主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积极促成一大批素质高、业务精、管理强的个私业主兴办企业的良好局面。然后,全方位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催生壮大个体、私营经济群体,扩充镇域经济总量。最后,调整优化镇域民营产业结构,突破画地为牢的局限,走出镇域找市场,把镇域版块建成城市工业的配套加工基地、原料供应基地和城市的优质农产品配送基地,增强镇域民营经济的生命力。

五、坚持以城镇带动农村,以流通融合城乡,促使城乡互动发展。充分发挥县域经济对镇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镇域经济要主动承接县域经济的辐射带动,找准与县域经济的互动点,积极开拓城市市场,参与县域经济的产业分工,发展市场空隙型产业和拾遗补缺型经济,县域应突破属地局限,着眼于最大限度地开拓农村市场,主动与镇域经济融合发展。加快县级城市建设,以县城和建制镇为基础,强力推进小城镇发展战略,建设和培育各类专业市场,使镇域城镇成为当地农产品的一级集散中心,拉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形成连接城乡的循环流通,冲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局限,以流通拉动城乡互动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