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家庭与园所共育调研汇报
时间:2022-07-16 10:06:22
导语:幼儿家庭与园所共育调研汇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教育一方可以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可以单独胜任,必定要两方面结合方能取得充分的功效。”由此可知,家园共育至关重要,家庭教育与园所教育要并举并重,配合默契,相互祢补,共同提高。那么,如何做好家园共育呢?十余年的幼教实践,略见一斑,商榷如下:
一、家庭教育与园所教育之现状
(一)家庭教育现状
我们通过家长会、家访及家长接送孩子时的闲谈等形式的调查知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等新潮意识不断冲击家长心灵深处,知识匮乏、落伍时代感触颇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寄希望于下一代成为普遍共识,于是,注重幼儿根基教育成为时尚。但是,如何搞好幼儿家教,多数家长无所适从,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家长不重视幼教知识学习,不了解幼儿心理特征;(2)重灌输轻引导,方法简单、“粗暴”,动辄训斥、漫骂甚至殴打;(3)攀比思想严重,重结果轻过程,只知自家孩子不如人,不知为何不如人;(4)言传身教意识差,对幼儿“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5)舍得投资上设施,不顾孩子承受能力,什么电子琴、小提琴、二胡、吉他……一起上,不管孩子好恶;(6)与园所教育缺乏沟通;(7)对孩子过度溺爱包办代替,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孩子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二)园所教育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幼儿教育正在由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变型,人们普遍认为素质教育应从幼儿抓起,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幼教是基础。因此,幼儿园已不再是传统观念上的“孩子玩耍之地”,而逐渐成为幼儿打牢受教育根基的摇篮。与此同时,随着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力度的加大和顺应当今幼儿教育的需要,幼儿教师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感也随之不断增强,“哄孩子玩耍混日子的”思想逐渐被抛弃,被“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观念所代替。尽管对幼教的认识和重视教育程度有所转变、有所提高,但是,在新形势下如何顺应时展,搞好幼儿园教育尚有不少盲区,目前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人事制度改革流于形式,机制不够健全,不能打破关系网、人情网;(2)幼儿教师年龄结构、文化结构不够合理,老的幼儿园严重存在教师老化现象;保育员文化水平低下又缺乏正规培训;(3)园所设置和师资力度缺乏宏观调控,导致园所之间教学质量悬殊,师幼比例失调;(4)资金不足,设备陈旧,满足不了幼儿喜闻、乐见、乐用的需要;(5)园所普遍缺少幼教研究机构和人员或没有真正地深入到幼教研究中去;(6)受经济利益驱动,不择手段拉生源,因此园所之间相互诋毁;(7)园教与家教配合缺乏默契。
由于家教与园教上述现状的实际存在,致使幼儿许多良好行为习惯难以养成:有的孩子胆小怯懦、自卑,缺乏自信心;有的幼儿解决问题能力差,性格内向;有的幼儿自私自利严重,缺乏爱心、同情心;有的幼儿缺乏独立性,自理能力低下;还有的幼儿不能以平和的心态和恰当的方法与同伴交往,特别在有矛盾产生时,不知道谦让、讲道理,而是以张口骂人、动手打人等粗暴的方式去处理;更有的幼儿在家、在园表现两个样。以上种种说明家教与园教相统一、相协调、相结合的重要。
二、园教与家教齐抓共管,密切配合,扬长补短,真正形成家园共育氛围
针对家教与园教存在的上述问题,怎样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解决,使园教与家教配合默契,达到家园共育之目的呢?我认为:
(一)加强家长与园所及教师的联系,共同探讨新形势下的幼儿双教双促共育方法,创设有利于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和幼儿教育的环境。家长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园联谊会、家长开放日、家长园地等活动,既全面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生活情况,又理解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甘苦,从而积极地以主人翁的态度配合教师做好保教工作;同时,教师通过家访、传递纸条、打电话等形式,了解幼儿的个性特点、在家表现及家庭情况,这样,教师和家长相互沟通,家长了解园所和教师,教师了解家长,开诚布公、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谈出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法,分门别类,找出共同点与差异,对那些令幼儿喜闻乐见的有利于幼儿成长的方法加以归纳总结并推广普及,对那些过时的、违背当代幼儿心理特征并令幼儿讨厌的教育方法予以抛弃。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真正形成家园平等相待、相互理解的和谐教育氛围。
(二)组织好“走出去,请进来”活动,不耻下问,甘当小学生,扬长补短。
“走出去,请进来”活动,是开阔视野、推广先进、激励后进、共同提高的好方法。在幼教过程中,可理解成两层含义,一层是组织家教方法欠妥的家长到家教得法的家中取经,或反过来,家教方法好的家长由教师协调到家教不得法的家庭传经;另一层含义是,组织园所互走互学,组织那些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差的园所,跨地区、跨级别的外出参观学习,循序渐进,充实提高自己,或者将好的园所领导和教师(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请专家)请进来,传授好的幼教管理方法和教学方法,做到学以致用。通过活动的开展,家长教师都得到了学习,开阔了眼界。相信:去粗取精后的幼教效果必将有个大幅度提高,同时对家园共育氛围的形成也将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三)加强家长与教师培训,努力提高双方素质。
素质教育是现阶段的教育方向,在我国尚无固定的成功模式,需要全社会共同探索,集思广益,总结积累。而要搞好受教育者的素质教育,首先要求教育者有较高的素质。幼教包括家教和园教两方面因素,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颇。因此,家长和幼儿教师作为幼教的承担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对家长而言,除自学外,园方办好“家长学校”无疑是提高家长家教素质的有效方法,经常让教师骨干或聘请专家为家长讲授以“家庭教育”为主题的专题讲座、家教咨询等,使家长认识到家教的重要性,并及时让家长尽可能多地了解现阶段的幼教政策、法规,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向家长传授科学教育方法,了解幼儿心理、幼教知识,更快地普及新形势下的家庭幼教方法,同时还能帮助家长掌握孩子在园学习的诗歌、歌曲、故事、游戏及动手方面的内容,使家长与孩子更好、更多的交流;对幼儿教师而言,根据教育需要,及时学习新的幼教理论,不断充实自己,提高幼教水平,教师间互帮互学,使适应新形式的新的幼教方法得以在园所实施。幼教承担者双方素质的共同提高,加之相互沟通,加大力度,家园共育功效必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四)家园教育上的一致性和一贯性,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有效方法。
幼儿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幼儿素质受到家庭、幼儿园、社会环境的影响,只有将它们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幼儿的发展,为幼儿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在一次与家长交谈中,有这样一件事让我深有感触:在幼儿园里,老师教育孩子讲文明懂礼貌,尊敬父母,而在家里,家长的要求就发生了变化,吃饭时,孩子端起饭说:“爸爸,你请吃。”爸爸马上说:“在家里不用那么多规矩。”试想,这样的环境怎能使幼儿养成懂礼貌的好品质?成人对幼儿在教育上取得一致和一贯,意味着相同信息重复输入孩子的大脑,易于形成神经联系,促使习惯形成。对幼儿的要求要坚持不懈,严格要求,不能想起来要求一下,想不起来又听之任之。只有家长和教师互相配合,有坚强的教育意志,立下规矩之后就应要求孩子坚持做,日复一日的训练才能形成习惯。如果家园的教育不一致,是非常不利于幼儿良好性格与健康心理的形成与发展的。如:一些幼儿在幼儿园里很听话,也很有礼貌,在家里就非常任性,举止常常很无礼;在幼儿园什么事情都能自己做,比如穿衣服、叠被子、洗手、吃饭,可一回到家里,就什么也不干了,都要大人做。所以,将园内教育延伸到家庭教育之中,从而统一家园教育步伐,变家长被动配合为主动参与教育,使家长与教师有共同的目标并共同实施,是培养二十一世纪合格人才的关键。
三、转变观念,提高家园共育重要性的认识。
幼儿园教育是比较正规的教育,教师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而家庭教育比较随意,对幼儿素质发展影响很大。因此,要转变家园共育的观念,而这一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园要尽力取得家长的配合,加强沟通,指导家长提高科学育儿的水平,使家长对家园共育的认识得到升华。家园共育使家长及时了解了幼儿的在园情况及存在的缺点,增强了参与幼儿园管理和教育的意识,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和责任感,对子女的期望更加客观,家庭教育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师也尽快地了解幼儿在家表现及家庭情况,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幼儿的自理能力、交往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及自信心、耐挫折力有了显著提高,增强了幼儿对不同事物的体验、感受。
以上几点是自己的粗浅认识和见解,希望能引发同行们更多的思路和方法,为培养出更多适应二十一世纪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 上一篇:家园共育与幼儿素质调查报告
- 下一篇:湖南旅游文学湖湘文化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