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人才强市工作调查报告
时间:2022-06-25 03:04:01
导语:全市人才强市工作调查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1年工作安排,市人大调查组于2011年11月下旬对全市人才强市工作进行了调查。调查采取听汇报、座谈、察看现场等形式,先听取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同志的汇报,又到酒业集团了解企业人才建设情况并参观了有关现场。现将调查情况综合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拓宽渠道引进人才
近年来,我市立足“大人才”、“大开发”理念,将人才引进作为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优化人才队伍结构的重要手段,采取多种形式,灵活引进域外人才。一是积极引进国内人才。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根据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多渠道了解外地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人才智力信息,利用“海峡两岸科技与人才交流洽谈会”、“半岛城市群人才招聘洽谈会”等各类人才洽谈会和籍在外地高层次人才资源,通过组织企业参加、、等外地招聘会,为企业人才招聘广告等措施,积极为企业引进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二是引进国外专家智力。市人社部门组织企业和区域化管理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引进外国专家。近年来,招聘25名硕士研究生到我市卫生系统就业;引进国内专家、学者50人次,外国专家35人次,智力成果20多个,解决生产、科研难题100多个;外贸食品有限公司草莓种植基地被原省人事厅批准为省级“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模式成为省级引智成果重点推广项目,大大提升了我市的技术研发和市场开发能力。
(二)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围绕打造人力资源强市的目标,我市坚持人才优先发展,认真做好高层次人才的推选和考选工作。近年来,我市有7人被评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7人被评为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6人评审通过正高级技术职称,25人被评为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7人被评为市首席技师,12人被评为市首席技师。我市根据实际需求情况,先后招录332名高校毕业生和14名退役士兵充实到市直事业单位。招考的高校毕业生中,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27名,本科生270名,有力地促进了我市中、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三)多措并举培育人才
在抓好人才引进的同时,我市注重本土人才的培养。一是坚持以提高执政能力为目标,加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培训。每年对约800名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培训。二是坚持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基础能力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平均每年接受继续教育率达到95%以上,每年参加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达12000多人。三是坚持以提高应用能力为目标,加强技能型人才培训。邀请国内外专家,通过现场指导、举办讲座等形式,针对工农业实用技术进行培训,使技能型人才队伍迅速壮大。在农村人才和地方特色产业人才培训方面,培训人员在3000人次以上。在优势企业人才培训方面,注重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如在酒业集团建立了技师工作站,实现以点带面的人才辐射带动作用。同时,认真落实“新技师”培养计划和“金蓝领”培训工程,培训各类技能人才12000名。四是加强高层次人才培训。我市与中国海洋大学联合办学,为我市培养农业推广在职硕士研究生25人。同时,从村镇、企业选派60多人次到国外进修,培训了种植、养殖和产品加工技术。
(四)完善政策激励人才
在引进、培养和选拔人才的同时,我市还积极完善落实相关政策,以激励人才发挥作用。一是认真落实引进高层次人才有关政策,起草了《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意见》。二是加大对人才的奖励激励力度。我市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制定与经营业绩相挂钩的奖励政策,对贡献突出的实行重奖;对技术研发人员,完善科技奖励政策,设“科技成果创新奖”,对发明科技成果的人才实行重奖。同时,引导用人单位建立以绩效考核为核心的分配激励机制,激励人才创新创业。三是不断提高高层次人才的政治待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两代表一委员”和各类先模人物推荐中,优先推荐有突出贡献的高层次人才。同时,认真解决人才住房、子女就学、家属就工等实际问题,为人才提供优质服务,让人才安心创业。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逐步把工作重点从传统的人事管理方式调整到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上来,创新思路,突出重点,使我市的人才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调查发现,我市的人才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人才总量相对不足,人才匮乏越来越成为阻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二是人才结构与布局不尽合理,从我市人才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知识结构及行业分布、地区分布来看,传统型人才较多,高新技术人才少;普通型人才较多,产业化人才少;继承型人才较多,创新型人才少。三是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不够高,创新意识不够强,服务质量还不够高。一些部门和单位在人才工作中思想还不够解放。四是人才引进难、易流失的现象比较突出,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引进难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三、几点建议
一是创新人才引进形式,广辟引才渠道,加大对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要充分利用鲁台经贸洽谈会等平台,利用现有的人脉资源优势“以才引才”,利用重点项目、高端科技研发平台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广泛联系在国内外大型企业和科研单位工作、在海外留学、在国家级机关事业单位任职的籍高层次人才,引进他们或通过他们引进高层次人才。
二是落实激励政策,尽快形成利于人才流入的洼地效应。要按照《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全面落实对引进人才、科研平台和引才伯乐的奖励政策,对高层次人才在创业资助、科研扶持、编制、待遇、住房等方面重点倾斜。
三是加大投入,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对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投入,强化对高层次人才的服务、管理和扶持。尽快形成人才专项资金和应用技术开发研究经费投入机制,建立人才投入逐年提高的经费保障机制;探索建立创新创业人才扶持资金,对柔性引进专家纳入统一管理服务。
四是努力营造有利于各类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在全社会大力倡树劳动光荣、创业光荣、奉献光荣的理念,鼓励引导青年学生当技师、当技工,争当优秀实用型人才,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 上一篇:法院量刑改革调研报告
- 下一篇:人大检务公开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