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级体校建设调查报告

时间:2022-06-04 06:19:00

导语:两级体校建设调查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两级体校建设调查报告

近些年,在市委、市政府关心支持下,我市体育事业得到健康发展,培养输送出一大批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涌现等世界和亚洲冠军,为我国体育事业迅猛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但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市体育事业尤其是体校建设受到了一些影响,陷入了招生难的困境,使我市竞技体育的根基严重受损。最近我们组织人员深入市县两级体校进行调研,结合我市体校发展现状,针对推进市县两级体校建设进行了以下探索和思考。

一、目前市市县两级体校基本现状

目前,有市体育训练中心一处,为副县级全额事业单位,教职工及教练员93人,在校生300人。12个县市区有县级业余体校11所(任城区名存实亡),其中正科级两所,副科级六所,股级三所。现有在校生约700人,其中,初中部约640人,小学部约60人。从目前办学情况看,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独办“三集中”体校。有一定的教学训练设施,教练员、文化课教师齐全,开展正常的教学训练,为学生提供住宿和就餐条件,在校生数量不等。属于这类情况的有市体育训练中心、市、县、市和县五所体校。二是联办“三集中”体校。以教学为主,有一定的训练设施,教练员、文化课教师齐全,教育局负责教学,体育局负责训练,为学生提供住宿和就餐条件,生源相对充余,属于这类情况的只有县体校。三是竞训式体校。有一定的训练设施,有从事部分项目训练的教练员,开展正常的训练活动,学生学籍在中小学,没有教学、住宿和就餐设施,有一定生源。属于这类情况的有、县、市、县、县和县六所体校。四是名存实亡的体校。属于这类情况的只有任城区体校。造成任城区体校的现状有其历史原因,在2001年机构改革时,任城区政府把体校教学、训练以及设施划归了区实验中学,教练员成了体育教师,无法招收参加业余训练的学生,只负责高考体育生的培训,事实上已经名存实亡。近几年,为了拓宽办学渠道,谋求生路,不少体校与教育部门攀亲结友,走联合办学的路子,取得明显成效。如、、体校与当地一中或实验中学联办了高中体育班,通过积极争取,体校被曲师大体育学院列为体育人才培训基地,体校被吉林体育学院列为体育人才培训基地等。

二、市市县两级体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办学体制不完善。1995年,省体委和省教委曾经联合出台了《省县级体校办学规定》,1999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出台了《少年儿童体育学院管理办法》,对于县级体校的级别规格、招生、学籍管理、文化教师配备、经费等都有明确规定,但各县市区执行情况不一,有些政策得不到有效落实,甚至每年招生都要与教育部门协调关系。特别是教育系统全面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后,“两免一补”、“六配套五达标”等政策的实施,学生上学不需要交任何费用,而市、县体育运动学校在执行中不享受上述待遇,使各级业余体校的招生更是难上加难。(二)办学经费短缺。市体育训练中心虽属财政拨款,但除人头费外办公和训练经费捉襟见肘。11所县级体校中只有和市是经费计划单列,其余所有县级体校都没有按照上级要求下拨经费,因为办学经费拮据,有的县级体校只能设立高中班搞点创收,用来弥补经费不足。由于财政投入较少,基础设施差,教室及训练场馆不配套,教学仪器匮乏,训练器材陈旧老化,只有市体育训练中心、和体校建有集中训练、教学、食宿于一体的办学设施;、体校是由其它学校改建而成,设施器材不配套,教学、训练设施尚需维修改造;中区、、等县(市)的体校训练设施十分简陋,有的业余体校只有一些简单的器材。(三)师资力量薄弱。从事业余体校文化教学的教师第一学历大部分都是大专以下,有相当一部分是中专。由于受体制、资金的制约和重训轻教思想的影响,教师、教练员外出参加学习培训的机会很少,教育系统的教学研讨会没有机会参加,信息相对闭塞,先进的教学和训练手段没有机会学习,陈旧的教学、训练模式年复一年地循环,学习和运动成绩难以提高。(四)生源渐趋萎缩。全市除市体育训练中心外,人数最多的业余体校在校生仅有100人左右,最少的只有15人,大部分在60人左右。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将面临生源枯竭的尴尬。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招生制度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所至,体育生升学和就业难度相对较大,体育生的出口不畅,学生本人和家长不愿意走体育就业这条路子。二是现在的家庭特别是城镇家庭中的孩子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相对较好,学生对业余训练艰苦的环境难以适应,费尽心机招来的学生很快就流失了。三是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造成了少年儿童相对减少,农村不少小学实行复试制,一个班有几个年级,城区有的小学也被砍掉了,小年龄组运动员奇缺。四是教育与体育争生源的现象比较突出,一些县市区的教育、体育部门关系不理顺,有些学校争生源、争利益、争升学率,人为制造障碍,教练员选中的运动员学校不放。五是业余训练学生资金投入相对较大,有些家庭不堪负重,一些好的体育苗子白白流失了。

三、对策与建议

市体育训练中心是全市竞技体育的龙头,是培养和输送体育后备人才的基地,而且承担着全市80%的省运会夺牌任务,在竞技体育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县级体校在促进各地体育事业发展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要保证竞技体育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尽快使市县两级体校发展壮大,建议以政府名义或人事、财政、教育、体育四部门联合出台相关政策,重点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理顺教体关系。尽快恢复市体校建制,纳入师范类学校序列,逐步实行大专、中专双学制办学。把所有的县(市)级体校纳入九年义务教育管理范畴,定编制、定级别、定经费,享受九年义务教育管理的一切待遇,认真执行1995年省体委和省教委出台的文件规定,重点解决制约县(市)级体校发展的生源、设施、器材、经费、师资等问题。(二)加大经费投入。县级体校经费计划单列,经费标准按照1995年省体委和省教委出台的文件执行。加强设施建设,教学设备、实验仪器按九年义务制教育要求配备,训练设施、器材按照运动项目的设置,保证正常的训练需求。提高运动员生活补助,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给运动员发放生活补助,确保运动员大运动量训练、身体正常发育,确保提高运动成绩。(三)提高办学水平。坚持以章治校,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把学校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轨道。组织教练员、教师加强业务学习,开展理论研讨;有计划地分期分批选派教练员、文化课教师外出参加研讨会和培训班,提高教学和训练水平。(四)畅通运动员出入口。县(市)级体校招生统一纳入教育系统招生计划,定招生指标,计入输送学校的升学率,计入输送学校及有关人员的工作成绩。体育生初中升高中和毕业就业时与其他学生同等对待,或适当降低条件录用,为体育生升学、就业提供优惠条件,增强两级体校的吸引力。输送到县(市)级体校的运动员可以代表教育部门参加各级中学生运动会,在市以上比赛中取得的成绩,计入运动员的输送学校,纳入该学校年度运动会、年度工作评比内容;计入启蒙教练员年度工作评比、工资晋升、职称评定工作实绩,享受与其它学科教师同类成绩一样的待遇。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和体育教师积极发现、培养和输送体育后备人才,改变输送观念,创新输送意识,在保证向省队、八一队等协议单位输送的前提下,积极拓宽输送渠道。在原有输送奖励政策的基础上,加大高校招生政策中运动员升学的优惠政策,加强运动员就业技能培训,切实解决运动员出路问题。(五)完善监督机制。对所有县(市)级体校建立监督机制,按照管理制度、运动成绩、教学质量、办学设施以及人员经费等因素制订详细的评估细则,每年评估一次,奖优罚劣,评估情况与教育部门一样在全市范围内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