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促进三农发展调查报告
时间:2022-05-23 09:12:00
导语:土地流转促进三农发展调查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为了准确掌握全县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情况,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统筹城乡发展,近期,县委办公室对全县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县上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土地经营机制,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取得了明显成效。止目前,全县共流转土地7250.85亩,涉及1947户农户,分别占承包耕地总面积36.9万亩的2%和承包经营总户数40453户的4.8%。其中:通过转包形式流转土地1510.37亩,占流转总量的20.9%;通过出租流转土地5650.68亩,占流转总量的77.9%;另外,有89.8亩土地在民间不定式流转,占流转总量的1.2%。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强化扶持激励流转。对进入“一园三区”和其它特色产业基地,规模化发展农业产业经营主体,按日光温室20000元/座,普通拱棚500元/座,千亩药材基地50000元/处,标准化肉牛养殖小区240000元/处,核桃大苗15元/株,普通苗4元/株的标准,给予补助,并视规模大小安排贴息贷款予以扶持,充分调动了流转土地、规模经营的积极性。
二是打破区域科学流转。从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协调镇、镇为煤炭资源日益枯竭、采矿塌陷问题突出,但具备较强经济实力和经营能力的砚峡乡流转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用地1000亩,同时,将原示范园整体移交给砚峡乡经营,不仅推动了资源型乡镇转型发展,而且加快了土地流转步伐。
三是培育大户引领流转。鼓励县内龙头企业、产业大户、合作组织以及外来客商,积极承包、租赁土地,规模化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示范引导农民群众积极流转土地、壮大产业。农业科技公司、砚峡利源蔬菜加工交易市场、茂源绿色蔬菜公司、中药材繁育中心等龙头企业流转土地2600亩,中药材协会等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00亩,带动全县近2000户群众参与土地流转。
四是完善社保保障流转。抢抓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机遇,加大工作力度全县新农保参保率达到98%,6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实现了应保尽保,解决了农民群众的后顾之忧,使其放心、大胆地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此基础上,对转出土地的农民,一律办理城市低保,并安置就业,保障了其正常生产生活。
全县土地流转取得了四个方面的成效:一是提高了生产水平。土地流转机制的建立,促进了土地、资金、技术、市场等各类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加快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实现了农业生产力的新提升。建成“一园三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新建全膜玉米、良种小麦和特色产业科技示范点60个,全县农作物良种率达到95%,先进适用技术普及率达到90%,农机总动力达到60773千瓦。二是促进了产业开发。通过推动农村土地向优势区域和产业大户流转,建成3个千头、7个百头肉牛养殖小区,发展10头以上养牛大户10户;新建培育500亩以上核桃新植示范点12个、千亩以上补植示范点7个;建成无公害千亩药材示范基地5个、百亩育苗基地5个,发展10亩以上种药大户2000户;在、等乡镇建成蔬菜示范基地7个4200亩,全县农业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三是增加了农民收入。一方面,流出土地的农户获得了稳定的土地流转收益;另一方面,随着新的经营主体的进入,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需要大量农业劳动力,使流出土地的农民得以就地就业,成为“产业工人”,获得工资性收入。如:镇村村民,将4亩川地以租赁形式流转给高效农业示范园,租赁费每亩每年360元;同时,本人在园区务工,日收入30元,每年按6个月务工期计算,可创收5400元。两项合计,每年收入近7000元,是以前种植小麦收入的近6倍。四是深化了城乡交流。通过土地流转,一些农民进入城市务工经商,传统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消费理念得到改变,加速了农民“市民化”进程;一些城市居民和游客进入农村,参与农事项目,体验田园生活,在活跃农村经济的同时,也为农村带来了先进的思想观念、种养技术和经营模式。如示范园流转土地200亩,建成“假日菜园”,吸引500多名城市(镇)居民及机关单位干部职工前来“认种”,他们不仅收获了新鲜放心的蔬菜,锻炼陶冶身心,而且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存在的问题
全县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总体上呈现出良好趋势,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一是部分干部群众认识不到位。部分乡村干部认为土地流转是农户自己的事,应由农户和业主自由协商,与乡镇村社无关,不加强管理,对之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加之农民的恋土情结、小农经济等意识较严重,严重阻碍了土地的合理流转。
二是一些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是目前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①部分乡镇以村(组)集体为流转主体,将村(组)集体预留的机动地和村民自愿交回的承包地流转时,未经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公告和公开招标。②村(组)集体在组织农户承包地流转时,农民自愿委托流转的程序缺失,委托手续不全。③部分农户自发进行土地流转仍以“口头协议”,缺失统一规范的书面流转合同。特别是部分私自转让承包地的,未申请发包方同意,一旦发生矛盾纠纷,将很难依法维护自身的权益。
三是土地流转服务体系不健全。虽然成立了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但尚未建立健全多功能的市场化服务网络体系,造成土地供求双方的信息流动受阻,信息辐射面狭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村土地流转的组织化、规模化程度和土地流转收益,农民对接受土地流转服务组织的服务和通过土地流转服务组织来流转土地的愿望不够高,土地流转服务组织的功能未能有效发挥。
三、对策建议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就必须要高度重视土地流转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大胆探索实践,推动农村土地依法有序流转。
一是深化对土地流转必要性的宣传。要让基层干部群众认识到,土地不仅仅是农民就业和生存的手段,更是一笔庞大的资产,加快土地流转正是合理利用这一资产、增加要素收入的有效手段。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有关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和通过流转土地增收致富的典型,让农民了解政策,消除误解,放心流转。同时,要提高基层干部“以地生财”的意识,引导农民提高组织化程度,增强集中土地、运作土地的能力。
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乡村两级要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鼓励农民流转土地,积极引导工商资本介入农业开发,创办农业龙头企业,并适当予以扶持。要围绕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一纽带,按照统一生产、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要求把农民组织起来。要深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农机、植保、测土配方施肥等方面通过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其它服务组织等方式,千方百计解决为农服务问题。
三是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管理机制。要按照“流转形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实施程序合法化、流转合同规范化”的要求,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强化管理服务,及时向农民提供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文本,建立完善土地档案,妥善处理土地流转纠纷。积极探索通过市场调节土地流转的长效机制,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立县级土地流转信息库,成立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村级土地流转合作社,开展土地流转供求登记、信息、土地评估、政策咨询等服务工作,接收农户申请托管的土地,合理利用撂荒地,由合作社进行规模种植或通过县乡调剂和网上招租等形式,把土地承包出去,解决“我想转包,谁要”和“我想承包,谁有”的土地使用供求矛盾和土地撂荒问题,使土地流转进入有序的市场化轨道。
四是制定鼓励土地流转的政策措施。建立土地流转扶持资金,对于全部转出土地的农户给予一定的补助,扶持其进城务工创业;对于引导农户流转土地较多、增收效果显著的乡镇和行政村给予适当奖励;对于通过采取土地流转合作方式集中农户土地进行规模经营,并能切实带动农户增加收入的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进行重奖,并从扶持资金、税收政策、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倾斜。
五是加快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坚持以转移农民、减少农民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做大做强工业企业和城市产业,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扩张企业规模,增加就业岗位,采取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更多地吸纳当地农村劳动力就业。大力发展餐饮娱乐、物流配送、旅游服务等新型服务业,引导城郊乡镇、中心集镇附近以及旅游景点沿线的农民率先从土地上脱离出来。切实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的能力。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健全劳务协作机制和信息网络,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务输出基地,引导更多农民在输转中实现劳务移民。
- 上一篇:区政办工业企业安全生产治理方案
- 下一篇:全区取缔土小企业实施方案
精品范文
10土地利用规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