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院基本现状工作报告
时间:2022-05-20 11:43:00
导语:卫生院基本现状工作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卫生工作的主体,是向农村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和健康教育的综合性卫生机构,在保障农民基本医疗、预防农村传染病、保护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本人对全县20乡(镇)卫生院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基本情况是:职工总人数为13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27人;职员1人;工人1人。年龄情况:30岁以下22人;31-40岁69人;41-50岁23人;51-55岁7人;56-59岁6人。学历情况:本科7人;大专54人;中专61人;职高4人;初中以下2人。职称情况:中级16人;初师37人;初士72人;无职称2人。具备执业资格情况:执业医师31人;执业助理医师14人;执业护士14人;无执业资格71人。调查结果表明:
一是我县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才严重匮乏,现状是:大的乡(镇)卫生院最多有11人;最少的只有2人,全县农业农村人口按30万人计算,每名医生负责2300人左右的医疗服务。按照卫生部,国家计委、农林部、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1978年联合下发全国农村卫生院暂行条例(草案)规定每千人口设1.3名工作人员和一张病床的比例计算,目前全县乡(镇)卫生院至少缺200多名医务人员,加上近年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来,乡(镇)卫生院门诊住院病人猛增,乡(镇)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工作人员超负荷劳动,导致了医疗安全事故隐患和农村群众的看病就医困难,同时由于卫生技术人员缺乏,无法抽派人员到上级医疗卫生单位和发达地区进行学习、进修和培训,导致了乡(镇)医疗卫生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水平不高、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不强的恶性循环。
二是全县乡(镇)卫生院127名专业技术人员中只有59人具备执业资格,仅占46%,目前有3个卫生院无执业资格人员。
三是医疗设备缺乏、陈旧,不能为农村群众提供必备的医疗设备。据调查:全县卫生院200毫安以上X光机有3台,B型超声诊断仪5台、半自动生化分析仪2台,洗胃机1台、心电图机1台。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还有大部分卫生院还用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等“老三件”诊病,不但制约了乡(镇)卫生院的医疗业务发展,更严重的是无法为农村危重病人的抢救提供必备的医疗设备,无法提高抢救成功率。
下面就乡(镇)卫生院今后发展思路淡几点着法:
一、加快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
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卫生院的人员素质。一是针对我县乡(镇)卫生院人才不足的现状,人事部门和卫生部门制定吸引大、中专毕业生到卫生院就业的措施。对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在工资分配、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政策性优惠。二是加强现有农村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扫除乡(镇)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以上的水平。三是严格准入制度,控制非卫生技术人员进入卫生院,分流、清退非卫生技术人员。四是实行公开招聘或在上级医院选派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懂管理的优秀人才到乡(镇)卫生院担任院长。对现有的卫生院院长进行管理知识培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五是建立对口支援制度,由县级以上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建立一对一的对口支援关系,提高卫生院医疗技术水平。
我县乡(镇)卫生院多数只有3至5人,中心卫生院最多也不超过13人,目前,多数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全靠“吃老本”工作,更新知识的行动及意识较差,故此,确有必要实行专业技术人员竞争上岗、全员聘用,对那些工作不积极,不思进取的人员实行转岗分流。同时,分配坚持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拉开分配档次,或者实行绩效工资制,多劳多得。
二、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卫生行业是窗口行业,必须强化“病人第一、服务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规范医疗行业,严禁开大处方、吃拿卡要和超标准收费等现象发生。坚持24小时应诊制,并做到随时出诊,推行承诺服务制,设立举报箱,实行一票否决。年终进行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民意测评,满意率达不到90%的,扣发工资并留岗查看,第二年无起色便解聘,从而以优质服务赢得病人的信赖和支持。
三、按照“够用、实用、管用”的思路开展乡(镇)卫生院基本设施建设
乡(镇)卫生院服务范围、服务资源是相对固定的,因此,建设规模有一个相对适合值,小了不够用,大了没必要。
从我县乡(镇)卫生院现有情况看,乡(镇)卫生院仍然业务用房不足、设施设备差、业务水平低,突出的任务是加强配套建设。但在建设中应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卫生院的功能规模、服务范围、现有设施条件和筹资能力,不能贪大求全,防止出现房屋建好闲置不用,规模扩大后债务沉重的现象。
把握“够用、实用、管用”的原则,具体应做到“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填平补齐、配套建设”。统筹规划是以县为单位统筹研究、确定全县乡(镇)卫生院建设发展规划,逐个制定、分步实施乡(镇)卫生院中长期发展计划。分类指导,就是把乡(镇)卫生院分为中心卫生院、防治结合型卫生院和防保型卫生院三类,并制定相应的建设标准,以此为指导逐个确定乡(镇)卫生院的建设计划及其方案,做到个案研究,一院一策。填平补齐,主要是对乡(镇)卫生院的仪器设备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方式进行配套购置,把钱用在刀刃上,使每一件设备都能充分发挥效益,防止重复配置、设备闲置的情况。配套建设,就是在对乡(镇)卫生院进行房屋建设和设备配置的同时,抓好人才培养,稳定技术队伍,提高卫生院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在医疗服务市场中,硬件建设是保证医疗质量、技术水平的重要条件,也是医院经济效益的重要支柱。首先,要想办法建好乡(镇)卫生院工作用房和生活用房,并购置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俱佳的设备,引进先进技术,才能提高其诊疗水平,扩大服务半径,其次,要做好卫生院的环境建设,主要从路面、绿化、清扫保洁等方面入手,给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
乡(镇)卫生院是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枢纽,是实现国家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基石,卫生行政部门都有责任和义务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一是制定县域卫生规划,合理确定乡(镇)卫生院的数量和布局,原则上一个乡(镇)设置1所卫生院。二是完善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强化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指导、管理、服务乡(镇)卫生院的职责职能。三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的投入,包括:农村公共卫生经费、卫生院必要的医疗服务经费、房屋设备改造和建设资金,基本医疗服务所需的基础设施与条件。四是根据乡(镇)卫生院的服务功能、服务人口、服务范围、交通条件和当地疾病的发病情况等,确定乡(镇)卫生院的服务功能,合理核定其病床与人员编制。按照乡(镇)卫生院配置标准,编制乡(镇)卫生院建设规划,分期组织实施。五是加强乡(镇)卫生院技术队伍建设,制定实施引进、稳定、教育、培训乡(镇)卫生院技术人才政策,提高乡(镇)卫生院服务水平。六是做好乡(镇)卫生院院长的选拔和任用管理工作,加强对乡(镇)卫生院院长的任期管理。七是改善乡(镇)卫生院管理,实行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统一分配,不得对外租赁、承包或分散经营。八是明确乡(镇)卫生院管理、指导村卫生室的职责任务,推进和完善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九是优化乡(镇)卫生院发展环境。加强对农村医疗服务市场的监督与管理,严格农村卫生机构、从业人员、卫生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准入,规范农村医疗服务行为和市场秩序,依法打击非法行医和其他危害公共卫生的违法行为。
- 上一篇:全县财政增收调查报告
- 下一篇:安全生产管理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