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事业审视构想调查报告
时间:2022-05-10 03:59:00
导语:文艺事业审视构想调查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过去五年,是我国第十一个五年发展期,市文联在党的文艺“双百”方针指引下,坚持“二为”方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市委《关于加快绿谷文化建设的决定》和绿谷文化建设的六大举措,积极落实市委《进一步推动绿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认真履行“组织、联络、协调、指导、服务”的职能,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十一五”与“十二五”发展期交替之时,很有必要通过审视和分析,对我市文联工作和文艺事业发展作出认真思考。
一、事业现状审视
(一)主要成果
1、文艺创作繁花似锦。过去的五年,市文联采取积极措施,努力搭建平台,精心设计载体,坚持开展各艺术专业的创作采风活动,引导文艺家深入生活,深入实际,贴近时代、贴近群众,向生活学习、向群众学习,补充生活积累、语言积累,组织和发动文艺家投身艺术创作。五年来广大艺术家积极投身火热的现实生活,以敏锐的目光,独特的视角,前瞻的姿态,关注现实生活,反映时代风貌,传递人民心声,潜心于文艺创作。呈现出文学创作佳作连篇,戏剧创作连摘桂冠,音乐创作硕果累累,舞蹈创作成绩喜人,美术创作争奇斗艳,书法创作捷报频传,摄影创作成果辉煌,民间艺术创作繁花似锦的繁荣景象。创作了一批体现时代精神,富有生活气息,表现形式多样,艺术风格不同,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各艺术门类公开发表、演出、展出、获奖的文艺作品达21749件(次),其中国际级285件(次),国家级4554件(次),省级5789件(次),市级11121件(次)。不少文艺作品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为数不少的中长篇小说、诗歌作品、摄影作品、巴比松油画作品、中青年书法作品、歌曲音乐作品以及畲族歌舞作品,如:大型畲族音舞诗《畲家谣》、《千年山哈》等。
2、文艺活动多姿多彩。过去的五年,市文联和各文艺家协会坚持党的文艺“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把握时代脉搏,投身时代洪流,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姿多彩的文艺活动:文学活动坚持不懈。连续举办五届文学创作大赛;美术活动特色不改。坚持以巴比松油画为特色,连续举办三届油画展以及各类美术展览活动100余次;书法活动展览频繁。共举办各类书画展览200余次;表演艺术活动好戏连台。戏剧、音乐、舞蹈等表演艺术类的活动多达300余场次,观众达30余万人次;品牌活动精彩纷呈。“艺术家送欢乐下基层”系列活动已经成为周期性的活动品牌,每年必办。“艺术家种文化”活动频繁开展,效果明显。“绿谷之声”音乐会、“绿谷大舞台”、“绿谷大篷车”等活动生机盎然;摄影活动影响深远。五年来,配合市委、市政府成功举办了三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暨中国·国际摄影节,坚持举办一年一度的“瓯江行”全国摄影大赛和全国网络摄影大赛活动,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各类文艺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3、文艺队伍兴旺壮大。过去的五年,我市的文艺家队伍通过自我调整提高,不断发展壮大。据统计,全市共有国家级文艺家协会会员170余人,省级文艺家协会会员750余人,市级文艺家协会会员3300余人。我们不仅重视文艺家队伍数量规模的扩大,而且高度重视文艺家队伍素质的提升。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努力提高文艺家的思想素质,着重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坚持把发展作为文艺队伍建设的第一要务,把以人为本作为文艺队伍建设的核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正确处理文艺队伍建设各方面的关系,坚持统筹兼顾,着力增强文艺队伍发展的均衡性,形成全市各艺术家队伍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通过抓艺术创作群体建设,提升了我市摄影、巴比松油画、中青年书法、畲族歌舞、音乐创作、文学创作、民间工艺美术等艺术群体的整体素质;通过抓文艺家协会领导班子建设,加强了文艺队伍的组织化程度和规范化管理。纵观我市文艺队伍:老一辈文艺家风采犹在,仍然保持旺盛的艺术热情;中年文艺家风华正茂,具备丰厚的艺术积累、积极的探索精神和日趋纯熟的艺术技巧,成为我市文艺工作的中坚力量;青年文艺家朝气蓬勃,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富有潜力,健康成长,逐步成为我市文艺工作的生力军。
4、艺术之乡风姿卓越。过去的五年,我们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创建“艺术之乡、浪漫之都、休闲胜地”的城市发展理念和城市特色定位,积极创造条件,创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确立了“民间艺术之乡”建设的指导思想,制定了“民间艺术之乡”建设的基本原则,设定了“民间艺术之乡”建设的总体目标,设计了“民间艺术之乡”建设的工作载体,创新了“民间艺术之乡”建设的工作机制,开展了“民间艺术之乡”建设的具体工作,弘扬和传承了我市源远流长、底蕴丰厚、品种众多、特色鲜明、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经过几年的努力,于2007年7月经市政府申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成专家组对我市“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创建工作和民间艺术资源进行实地验收和考察评估,于2007年8月13日一举通过专家组的验收,被中国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确立了市为全国唯一的综合性地级市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地位。
5、文联组织面貌焕然。过去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市本级文联组织和基层文联组织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2007年初市文联领导班子作了调整,2008年7月,召开了市第五届文代会,选举产生了新的文联委员会和主席团。市文联增设了内设机构,增补了工作人员,增添了工作设备,增加了工作经费,改善了工作条件;市文联直属各艺术家协会全部完成换届改选,协会领导班子呈现出年轻化、专业化、权威化的良好趋势;各县(市、区)文联也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积极争取政策支持,经费保障,人员编制,积极改善工作环境和办公条件,主动加强自身建设。市、县、县文联已召开了新一届文代会。县文联已调整了新的领导班子。市文联及各文艺家协会的艺术实体和艺术刊物建设也不断得以加强:市文联创办了《绿谷演唱》、《绿谷文艺论坛》,改版了《文学》,编辑出版了《民间艺术》;美术家协会开辟了油画陈列室,建立了油画院,古堰画乡写生基地,创办了《美术》;摄影家协会拥有了“中国·摄影博物馆”,及多处摄影基地,创办了《摄影》;音乐家协会创立了“绿谷之声合唱团”,创办了《瓯江歌刊》、《瓯江词苑》;舞蹈家协会创办了舞蹈培训学校;书法家协会创办了《瓯江墨韵》;诗词学会创办了《诗坛》;公安文艺家协会创办了《瓯江警声》;电影家协会创办了《电影界》。县(市、区)文联的文艺刊物已日臻完善,《莲都文艺》、《芝田文学》、《文艺》、《汤显祖研究通讯》(遂昌)、《畲山风》、《文艺》、《文艺》、《云和湖》、《人文杂志》等各种文艺刊物精彩纷呈,争奇斗妍。全市各级文联组织认真履行“组织、联络、协调、指导、服务”的职能,进一步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把文联组织建设成“温馨和谐的艺术家之家”,努力把文联组织打造成“提高艺术家素质的学校”、“文艺人才的协调部”、“文艺工作的后勤部”。
(二)主要问题
1、思想观念上的问题。一些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对文艺工作和文艺事业发展重视不够,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发展的思想,表现出一手硬一手软的倾向,对文艺工作理解不够,支持不力,关心不多,致使文艺工作条件差,经费缺、地位低、边缘化的现象非常突出。部分文艺工作者也存在着“文艺工作难干”、“文艺工作没出息”的畏难情绪和自卑心理,影响了工作积极性的发挥。
2、文艺人才上的问题。尽管我市文艺人才队伍建设得以不断加强,但是文艺人才队伍青黄不接,断档断层现象已经相当严重和突出,尤其是高素质的艺术创作人才、文艺活动策划编导人才、文艺管理人才等更是严重匮乏短缺。文艺人才队伍的年龄、学历、知识、专业结构不合理现象十分突出,难以适应现阶段文艺事业发展的要求,文艺人才的培养和素质的提升任务相当艰巨。
3、文艺作品上的问题。我市的文艺创作和精品生产虽然取得可喜的成果,但是,从精品的数量、质量、影响力而言,还突出地存在力作不多,品牌欠亮的问题,精品力作屈指可数,影响力仅限于小圈子、小区域,离艺术精湛、包装精美、特色鲜明、影响深远、层次较高的精品力作要求尚有很大差距。
4、体制机制上的问题。我市的文化体制改革尚待进一步深化,推动文艺工作和文艺事业发展的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创新,促进文艺工作和文艺事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文艺工作和文艺事业发展的考评指标体系还有待于创新建立。
二、发展态势构想
(一)优势和机遇分析
1、宏观政策及环境的优势与机遇。党的十七大以来,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四位一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其重要地位越来越突出。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不仅为经济社会建设规划了宏伟蓝图,而且也为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2009年,省制定了《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先后于2008年7月和2010年3月制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纲要》和《市进一步推动绿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突出了创建瓯江文化品牌工作的重要性,不仅明确了我市文化建设和文艺事业发展的方向,而且为我市文化建设和文艺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经济快速增长的优势与机遇。我市已经进入人均GDP3000美元向6000美元迈进的发展阶段,这是国际公认的黄金发展期和经济起飞期,经济的快速增长,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同时也为文化建设和文艺事业的发展夯实了经济基础,增强了文化建设和文艺事业发展的财力保障,为文化建设和文艺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3、周边地区文艺事业发展的引导效应优势与机遇。“长三角”和“海西”经济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咄咄逼人,作为长三角边缘连接海西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区域的一体化发展以及区域文化认同的集中,必将引导的文化建设。我市周边地市文艺事业迅猛发展,成效喜人,形势逼人,为我市文化建设和文艺工作提供了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宝贵经验,也为我市文艺事业发展少走弯路,加快进程发挥了引导效应。
(二)发展思路设计
1、指导思想。坚持党的“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市委“三市并举”发展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认真实施《市进一步推动绿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认真履行“组织、联络、协调、指导、服务”的职能,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核心,以创建瓯江文化品牌为主线,以繁荣文艺创作为主题,以培养文艺人才为己任,以服务中心工作、服务艺术家、服务基层群众为宗旨,团结和动员广大文艺工作者,立足本土、凸显特色,创新机制、统筹发展,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积极推进文化创造,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为我市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总体目标。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紧紧围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的主题推进文艺事业发展。探索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文艺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大局。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维系文艺界,服务艺术家;实施精品战略,优化组织手段,夯实技术基础,繁荣文艺创作,打造精品力作;实施“人才兴文”战略,深化人才意识,注重文艺新人的培养,不断壮大文艺队伍,努力培育精英骨干,造就各艺术领域的领军人才;突出区域特色,探索和创新活动载体、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创建瓯江文化品牌,提升“民间艺术之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化文艺品牌活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加强文艺理论研究,提升文艺工作者素质,指导文艺工作实践,提升文艺工作质量。到2015年,初步形成文艺创作全面繁荣,各艺术门类精品力作生产能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文艺人才队伍结构比较合理,各艺术门类精英领军人才相对集聚,文艺创作骨干梯队建设初具规模;瓯江文化品牌亮点纷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更加提升;文艺品牌活动更加深入基层,文化惠民效益更加显著的态势,促进我市文艺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3、基本原则
(1)把握方向,优化服务。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正确的工作目标,充分发挥文艺工作的特点和优势,运用文艺手段和文艺工具,积极地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认真地为艺术家服务,努力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2)立足创新,凸显特色。创新是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牢固树立与时代要求相适应,与实践发展相符合,与人民呼声相一致的创新意识,坚持继承和创作相结合,重视本土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大力彰显瓯江流域的地域特色,努力打造瓯江文化特色品牌,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始终把创新作为文化传承发展的动力,在创新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不断进化、美化、优化本土特色文化,使之成为的金名片。
(3)以人为本,繁荣创作。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目的,围绕服务人民群众的根本宗旨,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努力创作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着力打造各类文艺精品力作,充分发挥文艺的教育引导功能,提高人民群众的文明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艺工作,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统筹城乡文艺事业的协调发展,统筹各文学艺术门类的协调发展,统筹全市文艺界各基层组织的协调发展,统筹我市文艺界各方面工作的协调发展,实现文艺工作和文艺事业发展的协调和平衡。
三、举措策略思考
(一)工作对策
1、围绕中心工作,提高服务质量。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文艺事业的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潮流中,服从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从党委政府的重大部署中找准文艺工作的结合点,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中找准文艺工作的切入点,从文艺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中找准文艺工作的着力点,把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充分发挥文艺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运用文艺的手段,采取艺术的形式,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全社会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发挥优秀文艺对人们思想的引领和启迪作用,对人们精神的陶冶和激励作用,对社会矛盾的疏导和缓解作用,对全民族的亲和和凝聚作用,大力开展群众欢迎、社会需要、政府满意的各项文艺活动,进一步扩大文艺活动的影响力,提高文艺服务的质量,在为大局服务中凸显文艺工作的独特作用。
2、繁荣文艺创作,打造精品力作。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充分发挥文学艺术界艺术门类齐全、文艺资源丰富,文艺人才荟萃的优势,以人才为根本,发展创作群体。巩固发展摄影、巴比松油画、中青年书法、畲族歌舞、音乐创作五大群体,进一步培育文学创作、民间艺术、戏剧小品创作群体;以采风为手段,组织创作体验。引导艺术家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体验生活,吸取营养,增强艺术表现力,提高艺术创造力;以刊物为园地,培育创作热情。继续办好《文学》、《绿谷演唱》、《绿谷文艺论坛》,以及各文艺家协会刊物,各基层文艺刊物;以活动为载体,促进精品生产。继续办好油画展、书画展、文学创作大赛、原创歌曲大赛、摄影大赛。强化文化实力意识,为精品创作优化组织手段。强化文艺人才意识,为精品创作夯实技术基础。强化机制保障意识,为精品创作提供政策扶持。强化艺术创新意识,为精品创作注入时代灵魂。积极倡导艺术、学术民主,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相互借鉴、共同发展。充分调动艺术家的创作积极性,促进文艺精品力作的生产。切实抓好各艺术门类的重大赛事参赛、参评工作,力求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
3、壮大人才队伍,培育文艺精英。坚持实施“人才兴文”战略,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增强人才意识,高度重视文艺人才队伍的培育工作。制定长远规划,完善培育机制,在扩大文艺队伍的基础上,造就一批遍布各艺术门类的文艺骨干和文艺新人,造就一批懂文艺,能研究,会创作,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不断壮大我市文艺人才队伍。打破人才交流、选调、使用等环节上的禁锢,突破职称、地域、行业限制,不拘一格降人才。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政治上充分信任,创造上热情支持,生活上真诚关怀,加强为文艺人才服务,以事业凝聚人才,以机制激励人才,以培训提升人才,以实践造就人才,努力培育各艺术门类的精英骨干,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立场坚定,文化知识广博,道德人格高尚,业务本领过硬,德艺双馨的高素质文艺精英人才队伍。
4、凸显区域特色,提升艺术之乡。深入挖掘瓯江文化资源,对各种文化元素进行整合提升,统一打造瓯江文化品牌。强化创新意识,创新瓯江文化品牌的理念,创新瓯江特色文化的传承,创新瓯江文化品牌的管理。凸显瓯江特色、畲族特色和民俗特色。继续打造摄影文化品牌,进一步扩大摄影的影响力,实现从“中国摄影之乡”向“国际摄影名城”的突进;深入打造畲族文化品牌,引导畲族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实现从“畲族自治县”向“中华畲都”的突进;复原打造道教文化品牌,重新确立的道教文化圣地地位,实现从“黄帝升天地”向“道教圣地”的突进。进一步做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作,挖掘和整合瓯江文化特色品牌,深入开展“民间艺术之乡”的“一县一品”或“一县多品”的推荐、申报、命名工作,创新我市“民间艺术之乡”的活动载体,深化我市“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建设,提升我市“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度。
5、开展文化惠民,深化品牌活动。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继续深入开展“艺术家送欢乐下基层”系列活动和“艺术家种文化”活动,加强品牌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达到正常化、周期化、普及化。提升品牌活动的艺术质量,扩大品牌活动的覆盖范围,增强品牌活动的辐射作用,发挥品牌活动的引导功能。培育基层文艺团队,指导基层文化队伍的艺术创作、业务培训,推动群众性文艺活动的开展,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引导文艺工作者创作生产更多更好反映新农村建设的优秀文艺作品,编好《绿谷演唱》,逐步缩小城乡文化差距,改善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状况,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基层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使基层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6、加强理论研究,促进科学发展。高度重视文艺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培育文艺理论研究队伍,营造文艺理论研究氛围,搭建文艺理论研究平台,创新文艺理论研究机制,提升文艺理论研究能力,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民族化与本土化相结合,开展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实用性、提升性的文艺理论研究和学术研讨。努力提高文艺理论研究成效,抓好理论研究成果的转化,坚持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指导文艺工作的实践,并不断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推进文艺理论的创新,促进文艺事业的科学发展。
(二)保障措施
1、加强和改善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度,充分认识文艺工作和文艺事业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文化文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推动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市进一步推动绿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把加强文艺工作,发展文艺事业作为增强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岗位目标考核体系。各级党委、政府每年要听取文艺工作的专题汇报,帮助协调解决规划实施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定期对文艺事业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切实加强和改善对文艺工作的领导。
2、完善和落实文艺发展扶持政策。强化公共财政意识,进一步加大对文艺事业的投入,建立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确保每年对文艺事业的经常性投入增长幅度不低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设立文艺创作专项经费、艺术人才培训专项经费、创作成果激励扶持专项经费、艺术家协会组织工作专项经费。增加文艺工作机构编制,完善文艺机构功能,改善文艺工作条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文艺事业建设。
3、促进和推行文艺工作机制创新。适应文艺发展形势的要求,建立和创新“文艺人才准入机制”、“精品创作扶持机制”、“艺术精品重奖机制”、“艺术精英激励机制”、“艺术人才培育机制”、“品牌活动扶持机制”、“文艺工作考核机制”等,为文艺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 上一篇:莫里森创作因素与文学表现思索
- 下一篇:区政办问题乳粉清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