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区委服务新居民调查报告
时间:2022-05-03 07:34:00
导语:团区委服务新居民调查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入住的外来人口日益增多,但因语言方面的障碍、隔阂,给其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为有效解决新居民语言交流问题,吸引更多外来人才扎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2009年,团区委以新居民需求为导向,运用社会动员方式招募方言义工,开展了“新居民学话”系列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青年的广泛关注和热烈欢迎。团中央、团省委网站多次刊登“新居民学话”相关信息,《日报》、《晚报》、《广播电视报》等媒体先后近20余次对焦“方言义教”、“方言教材发放”等活动,并做了大篇幅报道和相关评论。
一、主要做法
依托区外来青年人才俱乐部,通过电话沟通、QQ交流、发放问卷等多种形式,加强与新居民的交流沟通,调查新居民工作、生活现状和所需所求。在了解大多数新居民渴望学习方言、更好融入的需求,团区委拟定了方言培训的初步方案,邀请部分新、老居民多次召开座谈会,热烈讨论、反复酝酿,确定了方言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对活动的近期目标和中长期打算进行了细致规划。
(二)开班培训,探索方言教授的有效途径
一是全社会招募义教。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体,招募公告,对报名的义工进行择优录用,从报名的26名义工中确定13名正式义教成员,他们有退休教师、学生、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自由职业者等。二是分级别开班培训。对自愿报名参与的200余名新居民及部分本地居民,按照他们对话“听、说、懂”三“会”的不同水平,分别设计话基础班和进阶班,对他们进行分批分期施教。三是分层次传授要领。从称谓到问候,从数字到金额,由浅入深,从话的发音要领入手,结合的风俗习惯、人文特点,逐步讲解方言文化。培训班的举办受到了市民特别是新居民的热烈欢迎,部分学员甚至从普陀、岱山等地赶来上课。培训班连开4个班次,参与培训达1060余人次,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编印教材,搭建方言教授有形化载体
一是因“需”开编。针对绝大多数新居民迫切需要有本系统性、通俗易懂的方言教材,而市场上又缺少此类教材这一现象,积极发动义教、网友、老人等热心人士着手编写方言教材。二是完成编印。在方言培训讲义的基础上,参阅周边地区方言书籍,多方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完善,耗时2个月编写完成了我市首本方言教材《方言实用教材》。该教材由基础字词、日常用语、会话用语、特色词语四部分组成。同时,邀请义教配音,与教材相配套。三是发放教材。采取义卖和义送相结合,通过设立义卖点、开通淘宝网络销售等方式,将所得义卖款以购买者个人名义捐赠给贫困青少年。对于公益性机构组织和经济上有困难的新居民免费提供教材。目前,已义卖408本,向育才学校、海洋学院图书馆、区档案馆等单位及个人赠送326本。
(四)搭建平台,构建方言教授可持续化模式
一是开设网络课堂。开辟网络空间,将义教时的讲义及音频材料整理,与《方言实用教材》音频一同放在网上,供新居民随时学习。二是成立学习QQ群。开通外地人学话QQ群,为新居民提供一个用方言交流的平台,将部分义教老师设为QQ群管理员并公开联系方式,及时地为新居民提供方言学习上的帮助。三是聘任义教老师。保持与义教老师的密切联系,聘任了10名有继续义教意向的爱心人士为2010年方言义教特约老师,确保了义教的持续性,方便了新居民长期、系统地学习方言。
二、工作成效
(一)促进了新居民尽快融入
通过方言培训和《方言实用教材》学习,新居民在他们增进对及文化认识的同时,在最短时间内听懂话,讲出话,促进了新居民更好更快地融入,使其在第二故乡成长成才、安居乐业。
(二)营造了关注方言文化的氛围
通过对“新居民学话”活动的报道,引起了媒体和社会各界对方言的热烈讨论。《日报》、《今日》等媒体做了大篇幅的评论文章,网络上也出现对“新居民学话”的热议,营造了包括本地人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对方言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的氛围。
(三)扩大了共青团组织的影响
通过开展“新居民学话”活动,团组织与新、老居民交朋友,拉近了团组织和青年之间的距离,密切了团组织和青年的关系。活动吸引了来自区内、区外甚至是市外的青年参与,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增强了共青团组织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三、基本经验
青年需求是共青团工作的基本导向。团组织只有深入青年,准确把握青年需求,实现青年工作与青年需求的统一,才能获得青年的认可,把青年吸引、凝聚到团组织的周围。
青年群众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依靠。共青团工作的对象是青年,主体也应该是青年。方言培训和教材编写的主角都是社会青年而非团组织,青年从以往的活动参与者转变成现在的活动策划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增强了青年的组织意识和归属感。
舆论宣传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抓手。团的工作和活动要让更多的青年知道,这就需要充分发挥传媒的力量。只有发挥好团属宣传舆论阵地,并借助包括网络在内的社会传媒资源这股强大的现代力量,才能实现“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增强团组织在广大青年中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 上一篇:总工会主席在乡镇工作例会发言
- 下一篇:青年网民网络联盟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