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运行机制调研报告
时间:2022-04-28 04:47:00
导语:党政运行机制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如何适应当前农村发展形势,统筹城乡资源,创新优化乡村工作运行模式,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各级党员干部主观能动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创新工作理念。一要树立区域发展的理念。乡镇政府应着眼农村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根据本地区地形地貌、乡土风情、历史文化、产业发展、人口分布等因素,选择若干个人口相对集中、交通便利、基础设施较好的行政村为中心,以相邻的3~5个村为一个区域组团进行统筹规划,以大村带小村,强村带弱村,整合各项资源,完善产业布局,形成规模优势,谋求共同发展。二要树立公共服务的理念。要积极顺应农村经济多样化、农民生产流动化、群众需求多元化趋势,将乡村工作目标由重发展向重民生转变,工作重心由经济至上向经济社会和谐转变,工作内容由管理审批向便民服务转变,整合各种资源要素,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三要树立民主治理的理念。乡镇政府要积极履行“指导、支持和帮助”村委会管理村务的职责,充分吸收借鉴中外各地基层社会民主治理的成功经验,学会在民主管理和依法行政的轨道上与农民群众打交道,并积极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正确引导村民开展有序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
(二)创新运转模式。要从统筹资源推动区域发展入手,进一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打破乡镇政府现行的若干个“办公室”加一个“365便民服务中心”的机关化机构设置和条线分割、个人包村、单兵作战的工作模式,强化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工作效率性和针对性。一是在领导体制上,纵横结合,统筹城乡。明确乡镇党委领导核心地位,加强辖区内党组织的纵向管理,对现有辖区内各条条管理的单位党组织,可通过建立乡镇党建联席会议形式进行横向协调沟通,由乡镇党委牵头,辖区各单位党组织参加,形成协作会商机制,实现城乡组织共建,平台共享,资源共用。二是在机构设置上,精简机关,窗口前移。乡镇机关一般可设立党政综合办公室和“365便民服务中心”,前者负责乡镇机关的内部运转和后勤保障,后者负责乡镇可以直接办理和审批的行政管理事项及村级财务等工作。同时,根据“就便、就亲、就近”的原则,划分若干个由3~5个村组成的服务网格,每个网格建立区域性社区服务中心,把涉农服务职能落实到区域性社区服务中心来履行。三是在人员调配上,优化组合,竞争择优。除了在乡镇机关负责后勤保障和便民服务外,要把大部分的干部安排到区域性社区服务中心。中心负责人由乡镇班子成员兼任或通过竞争上岗从一般干部中择优聘任,按照优势互补、强弱搭配的原则,通过自愿报名双向选择,由中心主任聘任。同时,成立由乡镇干部和辖区单位志愿者参加的区域服务团队,变“一人包干驻村”为“组团包片服务”。四是在工作落实上,分工协作,捆绑考核。明确区域性社区服务中心工作目标要求,对经济社会各项指标进行细化,对乡镇干部服务团队进行立体式捆绑考核,强化乡镇干部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三)创新服务内容。区域性社区服务中心作为乡镇政府服务窗口的延伸,重点应做好六篇文章:一是掌握民情。工作人员根据个人意愿及特长划定业务职责和服务区域,定期开展走村入户,及时了解动态,写好民情日记。二是建立民档。要把区域内各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每个家庭的成员、年龄、文化、收入、居住条件、主要社会关系等内容建立信息库,保证数据真实可靠,并根据工作需要随时进行补充更新。三是服务民富。主要是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开展招商引资,提供产供销一体化服务,组织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开展来料加工等。四是改善民生。主要是落实各项民生政策,提高社会保障公共福利水平,普及义务教育,开展社区医疗保健服务,组织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环境等。五是推进民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监督落实四项民主制度,提高村民自治水平。六是确保民安。建立群众性群防群治网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群众生产生活创造一个和谐安全的治安环境。
(四)创新组织设置。要按照有利于加强党对基层组织领导、有利于加强对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加强党员发挥作用的原则,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调整党组织设置,实现党组织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一是建立区域化党组织。打破乡镇干部党员按单位建立支部的传统模式,按照人随事走的原则,根据工作岗位落实党员党组织关系。要在网格上建立党总支,下辖干部服务团队支部和各村党支部,由党总支牵头区域内党组织的活动。凡在区域性服务中心工作的干部,都要把组织关系放到中心支部,由中心负责人担任总支书记,同时吸纳各村支部书记、区域内具有较高威信的党员为总支委员。二是建立功能型党组织。依托网格服务团队,在网格党总支下建立特色党支部,将服务团队中的乡镇干部、大学生“村官”、社区责任医生、学校教师、联点民警的党员组织关系纳入特色党支部管理,加强乡、村党员的交流互动,增强服务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促进服务农村工作重心下移。三是建立产业链党组织。适应当前农业专业化生产的要求,调整农村党组织设置,建立涵盖产、供、销各个环节的产业链党组织,把党员的教育管理、作用发挥和市场营销、技术培训、产销服务等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组织党员在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五)创新配套机制。一要完善资金保障制度。要加大国家转移支付补贴力度,按照财权与事权相一致的原则,为乡镇配置相应的财力,提高公共服务的能力;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模式,加快土地有序流转,有效解决村级债务问题,切实增强村级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能力。二要健全激励约束制度。积极适应政府职能转型需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力度,通过实行全员聘任、双向选择,激发干部干事创业动力活力。进一步完善落实农村工作指导员、乡镇干部办事档案和民情日记等制度,促进乡镇干部落实责任、转变作风。结合落实村主要干部基本报酬制度,加大对村干部特别是村主要干部的考核力度,建立创业承诺、述评承诺、辞职承诺等制度,激励干部干净干事。三要建立人才培育制度。积极适应政府转型需求,面向社会招考乡镇工作人员、大学生“村官”,加大农林、法律、经济等方面人才的招收比例。围绕培育基层一线复合型人才目标,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原则,探索推行“菜单式”培训方式,切实提高干部服务农村的本领。加强人才后备队伍储备,建立党员发展重点培养对象人才库,把那些有头脑善谋发展、有能力善带民富、有责任善待百姓的致富能手、农民经纪人、外出创业的能人列入人才库进行重点培养。四要探索民主治理制度。在完善乡镇民主决策和村级民主自治制度建设的同时,要完善与农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的乡村治理机制,积极培育和依托发展民间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在乡镇与村之间探索建立民情与决策的有效沟通协调机制,推进政府依法行政与村级民主自治的良性互动。
- 上一篇:学生在语文课上展示个性
- 下一篇:阅读教学锻炼学生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