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镇发展工作调查报告

时间:2022-04-23 05:14:00

导语:市镇发展工作调查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市镇发展工作调查报告

为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一市镇打造成南部环境优美、生态休闲的小城镇。根据县委、县政府有关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结合本镇实际情况,近期,我们就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规划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镇经济社会取得了较快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功能逐步配套完善,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社会综合效益逐步显现,重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平稳增长。从2008年统计数据来看,我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5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65亿元,二三产值5.8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47元;财政税收收入1400万元。一是在农业经济方面,以发展“种”和“养”的主导产业为主。经过多年的扶植发展,一市白枇杷总面积已突破万亩,投产面积达5000多亩,总产量近400吨,实现产值近1500万元,白枇杷已显然成为一市农业经济的拳头产品,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在低山缓坡开发种植红阳猕猴桃,是近年来新发展的重点农业科技项目,目前种植面积已达500亩,明年有望大量投产。海水养殖产业是一市农业经济的重中之重,现养殖面积已达13516亩,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72%,以对虾和青蟹为主导的养殖产业,目前已逐步形成规模,相关养殖基地建设得到有效推进和培育。二是在二、三产业方面,现有工业企业5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家,近年来工业经济总量逐年提升,招商引资保持了好的势头,企业对技改投入不断加大,规模企业支撑作用更加明显,产值占到全镇工业经济总量的79%。第三产业有所发展,超市、餐饮、商店等与镇域功能相配套的服务业逐步兴起;经过多年努力,商业一条街建设已现雏形,沿街商住房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启动;以“山下石窟”、“农家乐”为重点的三产旅游业正在积极开发。

(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近年来,我们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加大,城镇和农村面貌发生了许多变化。其中累计投资4960万元建成了19条农村康庄公路,基本完成越沙线一市至沙柳段公路改建工程,整个农村路网得到较大改善;一系列公建项目建设得到顺利完成,包括农电站扩建、土管所新建、边防哨所扩建、中心幼儿园新建、第一期卫生院大楼新建等工程都已完成并相继投入使用;投资90万元完成寺前水库修复和一市自来水厂建造。在生态镇创建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镇村一系列工程项目得到实施推进,如镇区污水处理站工程已建设完成,垃圾中转站建设工作正全面启动;在创建省、市、县级示范村中,许多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得到顺利完成。镇、村环境面貌的日新月异,是我镇近几年发展变化的一大亮点。

(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近年来,很多国家和省市重点工程在我们一市区域内实施,其中铁路和蛇蟠涂围垦工程建设已接近尾声,一市人民最关心的隧道工程也在顺利动工建设。重点工程的实施,将带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为我们围绕重点工程及早谋划、定位及落实产业的布局打下基础。

二、存在的困难及制约因素

近年来我镇经济社会各方面取得了一定发展,但与其他乡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仍处于落后水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客观因素还需要不断去克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详细可行的总体规划。规划是发展的龙头,是发展的目标,没有一个可行的整体规划,就无法实现统筹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性发展。多年来,我镇受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等因素影响,一个全面的近、远期规划蓝图始终没有提上议事日程,各线、各块没有合理的布局规划,以“自打自闹”为主,没有一个统筹全盘考虑。

(二)镇区建设相对落后。镇区是一个乡镇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心,受经济、人口、土地指标等因素制约,一市镇镇区建设始终处于滞后状态。近几年,虽在商业街建设及相关产业发展方面有所进展,但离“兴旺”局面还有很大差距,镇区各产业及功能区块布局还未真正定位和启动,特别是工业经济方面,还未形成一个成片的工业发展带,致使镇区人口难以集聚。

(三)第三产业发展十分落后。一市有着丰富的山海资源,也有着良好居住环境,挖掘整合这些资源,来发展当地的第三产业,我们目前还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如何引进资本和规划实施,依靠当地资源发展诸如“农家乐”、“石窟游”、“近海垂钓”、“枇杷山庄”等生态旅游项目,我们还需要下很大功夫。

(四)缺乏发展资金和人才。资金是一个项目能不能上、能不能完成的保障。由于我镇财政较为薄弱,很大工程项目受资金制约,难以立项。在筹措资金方面,还缺乏有效手段和办法。同时,一市劳动力外出虽然不少,但所从事的大多是低层次的少技术含量的职业,有先进管理经验或者先进技术优势的人才相对较少,不能满足即将兴起的二、三产业发展的需要。

(五)干部群众观念相对落后。受地域影响,一市干部群众观念还没有完全解放,发展意识还没有真正树立,还普遍存在着“等”、“靠”、“要”思想。在重大工程推进过程中,部分人更倾向于个人利益,不会顾全大局,阻挠现象时有发生。

三、今后发展基本思路及对策措施

当前,随着隧道的热火开工、围垦成功、铁路开通、高速复线列入计划,一市镇交通瓶颈即将被打破,境内的资源优势有望更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与此同时,一市处在城蛇线和高速复线交汇区域,上接,下邻,受高发展高消费城市经济的辐射和影响,为进一步融入区域经济创造了良好的客观条件。可以预见,一市镇及其周边的经济社会形势即将发生深刻变化,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既面临着严峻挑战,也孕育着重大机遇。

今后几年的发展总体目标是:通过5-10年的努力,使我镇各产业区块布局更加合理,城镇功能区块定位更加明确,四通八达的内外交通更加便捷,镇村统筹发展联系更加紧密,三产服务业逐步走上本地特色,真正建成一个环境优美、生态休闲的小城镇。

(一)及早做好交通网的规划布局。近远期,我们要建立交通网的总目标是以镇区为核心,内连接东岙和福和中心村,外连接城区、越溪、茶院、长街、蛇蟠岛、三门等方向,形成一个大的交通辐射网络。具体要争取规划实施的交通线有五条:一是连接同三高速和沿海高速的两高连接线,这条交通线中间北经城区,过枫槎线到镇区,越沙线连接横向穿过,南到蛇蟠岛,是一市城区内外联系的主干道;二是争取隧道列入“十二五”规划,使一市东西区域联系更加便利和紧密;三是争取立项接通牛台-武岙线,把东沙友谊塘和旗门塘接入其中,为海水养殖发展提供交通便利;四是争取规划好74省道延伸线(茶前线),这条线西连接三门,在一市区域经武岙、牛台、、前岙、白歧,东连越溪、茶院,为我镇南部沿海村庄与对外加强联系提供便利条件;五是实施一条远期规划的对外交通线路,从两高连接线和茶前线交汇处,延伸出一条到长街、下洋涂和三山涂的路线。

(二)及早做好城镇功能区块的规划布局。基本目标是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3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5000人左右,内部各功能区块布局建设合理。在城镇范围内,重点要做好三大区块的布局:一是加强工业区块的布局,积极争取土地指标,把上陈村400多亩农用土地置换成建设用地,建设成一市工业园区,以更好的服务和投资环境吸引更多企业落户一市,争取通过5年左右努力,落户300多人的企业10家,为集聚镇区人口夯实基础;二是加强镇区商业区块的布局,依托人口的集聚,以镇政府为中心,在其两边及官岭路沿线逐步建成商业街,成片发展三产服务业及建成1个大型的农产品交易市场,确保镇区周边的繁荣。在商业街建设过程中,通过商住土地的拍卖,吸纳更多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以便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三是加强居住区块的布局,布局以新区建设与老镇区改造相结合,新区建设推动老镇区改造为原则,形成越沙线以西居住片区和东部居住片区。老建成区内要加快旧村改造的步伐和力度,以建设新型社区为目的,节约用地;新区要合理规划,合理建设,加快移民安置小区的建设步伐。居住周边将有一系列的配套设施,主要包括市场、学校、社区服务中心以及社区文化体育设施等。

(三)及早做好农业产业的规划布局。做好农业主导产品的发展引导,是促进农业产业良性布局的关键。在种植方面,白枇杷我们要重点在保护品牌、价格等方面下功夫,不鼓励发展种植面积;红阳猕猴桃在现有500亩的基础上,再适度扩展种植面积,逐步形成5000亩规模的猕猴桃产业基地;加快土地流转,改变林相结构,鼓励在低山缓坡开发毛竹林,实现有效的经济隔离带,起到防火隔离作用。在养殖方面,做好一市港万亩生态养殖产业基地建设,以及水产品基地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基地申报认证工作。

(四)及早做好三产旅游业的规划布局。按照生态休闲旅游的三产服务业发展定位,要有效借助今后人口集聚的有利条件及蛇蟠涂建设开发的亮点,充分挖掘海洋经济资源和生态人居环境特色的潜力,加大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力度。要突出自身特色,巧妙连接境内的山庄林果风光、农家田园风光、石窟风光、渔业水面风光、海岛风光。要细心构划生态休闲旅游的集中地带,着力引导和扶持“农家乐”。在农家乐发展上我们结合本地旅游资源,在地域上重点选择2个布点,分别是村和,吸引客人游后来农家乐品尝小海鲜或农家菜,促进当地餐饮和休闲业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