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事业创建工作调查报告
时间:2022-04-20 05:19:00
导语:文化事业创建工作调查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近几年来,我区的文化事业建设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获得了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区)的荣誉称号。这对于不断满足我区人民群众日益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都有着积极意义。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我区文化事业建设,切实发挥文化发展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稳健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区政协成立专题调研组,历时两个多月,通过召开各种座谈会、实地察看、查阅资料、赴临海和鄞州学习考察等多种形式,重点对我区的文化事业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形成了本调研报告。现将有关调研情况和意见建议综述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1.文化事业建设政策不断强化。区委、区政府不断加强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先后出台了《关于建设文化强区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文化名区建设的决定》、《关于区十大金色文化工程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提出了我区文化各领域进一步发展繁荣的具体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实施项目和工作要求。
2.文化设施建设有了新的进展。区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强,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多渠道投入”的要求,我区近几年来已投入近5亿元资金用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剧院、江寺民俗文化园、区文化中心、博物馆、跨湖桥遗址博物馆等一大批文化设施得到新建或改(扩)建。有15个镇(街)拥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文化设施,其中临浦镇还获得了全国特色文化广场的荣誉称号。
3.文化活动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坚持专业文化与群众文化齐抓,节庆文化与广场文化交融,文化下乡与文化进城互动,广泛深入地开展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到2013年底,共有21个镇(街)成立了品牌文化艺术团,常年开展千余场次的各类文化活动。
4.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现。坚持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使全区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个(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6个(37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8处市级文物保护点、2处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2处市级地下文物保护区以及大量的馆藏文物得到有效保护。全区的“非遗”普查也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已有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项目2个,省级5个,市级18个,区级35个。
5.文化市场管理日趋规范。针对我区文化市场点多、面广、管理任务重的实际,有关部门不断摸索,大胆实践,探索出了在省内六个“率先”的文化市场管理新模式,加强对我区依法审批设立的1655家文化市场经营场所的有效管理,使文化市场朝着健康、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我区的文化事业建设总体来说成绩喜人,但在发展中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薄弱环节:
1.对文化工作的考核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我区在对镇(街)年度目标考核中,文化工作考核分数仅为考核总分的1%。对照周边县(市、区)如余杭区和桐庐县5%的比值,我区的比值相对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镇(街)对发展文化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镇(街)之间文化事业建设发展相对不平衡。目前,全区尚有11个镇(街)由于经济实力等因素的差异,文化设施建设滞后,达不到今年国家对文化先进县(市、区)复查考核的标准。同时,由于文化工作考核比值偏低,也导致一些镇(街)存在“重经济轻文化”的倾向。因此,区内一些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往往缺乏应有的事前考古探测,使得一些历史文物古迹得不到及时有效地保护。
2.对文化事业软件建设的投入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近年来,我区加大了文化硬件设施的建设力度,城区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文体设施格局,在全市、全省处于领先位置。但是,与硬件投入上的大手笔相比,我区文化事业建设的软件投入力度显得相对不足,区内有关文化活动的开展、文化精品的原创与加工、文化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文化演出市场的扶持都尚未形成有效投入保障机制。单纯“以奖代补”的激励机制对激发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也无法起到很好的引导效应,使我区在文化名人的培育和精品力作的原创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甚至还出现了文化人才外流的情况。
3.对相关文化单位的政策扶持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全省正在积极扶持民间博物馆的发展,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相仿的鄞州区民间博物馆通过政府政策扶持,民办博物馆发展已走在了全省前列。反观我区已建、在建民办博物馆普遍存在着规模小、资金不足、人才缺乏等问题。另外,我区具有传统优势的绍剧团,至今仍在一幢破旧危房且存在严重火险隐患的场地排练办公;原定建设的图书大厦在2012年就已获区政府同意,区发改局立项,但至今规划和用地尚未落实。
4.对文化队伍建设的重视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我区文化队伍建设正成为文化事业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镇(街)文化队伍力量薄弱。镇(街)文化站于2012年被撤销,文化干部编制取消,取而代之是社会事务办公室行使相关职能,造成农村专职文化干部缺失,无法正常开展基层文化工作,影响了我区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二是文化人才的录用和引进存在困难。当前“凡进必考”的人事政策正成为文化人才引进的制约因素。如区绍剧团因无法解决一些从少年时代就进行专业培养的剧团演员的编制问题,致使人才不断外流,造成剧团骨干青黄不接的困境。
三、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1.要提高认识,加强对文化事业建设工作的领导。各级领导干部要站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上,来认识抓好文化事业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议区委、区政府每年召开一次全区性的文化工作会议,对文化的建设发展进行总体部署,明确任务要求,并加大对镇(街)文化工作的考核力度,提高考核分值,使文化事业建设真正列入镇(街)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重视重大建设(项目)中文化部门的参与,切实保护我区的历史文化遗产。对已明确的文保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和文物埋藏区,要事先划定范围,在开发建设前征求文化部门的意见。
2.要协调发展,加大对文化软件建设的投入。在硬件建设不断投入的同时,要适度将工作重心向文化软件建设方向倾斜。进一步增加文化专项经费投入,加大对文化领域创作的扶持力度。建议参照昆山、慈溪等地做法,通过加大对文化精品创作的投入力度,并利用长效激励机制作保障,来激发文化人才的创作激情,促进我区原创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同时,要切实加大对文化演出市场的扶持力度,通过不断引进高品质的优秀文化剧目来繁荣我区的文化演出市场,满足人民群众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
3.要突出重点,加强对相关文化单位的扶持。要研究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文化设施建设问题和文化项目问题。如绍剧团的场馆建设、图书大厦建设项目等一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落实等问题;要研究出台有关扶持民间博物馆发展的系列政策,实现我区文化建设“有人才干文化、有资金办文化、有场馆展示文化”的良好局面,充分发挥文化载体潜在的社会效益。同时,相关职能部门又要严格把关,坚决杜绝那些打着文化旗号套取政策扶持的投机钻营者。
4.要以人为本,加强文化队伍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的意见》的文件精神,恢复镇(街)综合文化站建制,并根据镇(街)人口规模和文化建设实际需要确定镇(街)综合文化站编制,配备专职人员管理,有效地开展基层文化工作;要建立灵活的文化人才录用引进机制。不断解放思想,制订和运用各种优惠政策,对文化人才实行特殊的招聘办法,改变单纯以学历作为文化人才的衡量标准,更加侧重以专业为主的招聘办法,积极解决相关文化单位的人才引进问题。吸引更多的文化人才集聚我区,努力建立一支年龄结构合理、专业成就突出、发展潜力较大的文化人才队伍。
- 上一篇:城市土地科学经营调查汇报
- 下一篇:全区突击执法检查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