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供应情况调查汇报
时间:2022-04-18 05:16:00
导语:农资供应情况调查汇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当前,正值备春耕生产的关键时期,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市农资市场供应情况,对于推进备春耕生产进程、确保农业获得好收成、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此。市统计局组织力量,通过走访农资经营网点和召开农民座谈会等形式,对我市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市场开展了专项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谨供参考。
一、农资市场供应情况
我市农资市场总体情况向好,品种齐全,货源充足,可以保证农民春耕生产需求。从市场货源总量上看,三大作物(水稻、玉米、大豆)种子购进量完全可以满足农民需求;各品种化肥购进量虽然尚存缺口,但随着市场的正常运转,不会影响农民春耕生产;农药、农膜市场购进量缺口较大。
综观农资市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化肥市场品种需求悄然改变。2010年春耕化肥销售量是12076吨,其中尿素5176吨、碳酸氢铵1963吨、复合肥1835吨、钾肥1504吨、磷肥1599吨,分别占总销售量的43%、16%、15%、13%、13%。今年到目前为止,化肥的销售量为9001吨,其中尿素4230吨、碳酸氢铵1080吨、复合肥1620吨、掺混肥720吨、钾肥630吨、磷肥720吨,分别占总销售量的47%、12%、18%、8%、7%、8%。与去年相比,各肥种销量比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尿素一直是春耕的主要用肥,销量略有增长;其他单质肥销量明显下降,碳酸氢铵下降4%、磷肥下降5%、钾肥下降6%;复合肥越来越受农民的青睐,销售量增长3%,掺混肥异军突起,销售量追平磷、钾单质肥,占市场份额的8%。
2、种子市场相对平稳,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目前种子市场供应总量为500吨左右。其中水稻129吨、玉米309吨、大豆62吨;农民已购买到手中400吨左右,其中水稻108吨、玉米261吨、大豆31吨。从种子品种结构看,吉单519玉米、吉粳94水稻等优质品种的销售量占90%以上;集1005等高蛋白大豆占领我市大豆种子市场。
3、农药、农膜市场清淡。农药库存多为上年存货,只有除草剂类药少量上市,预计5月中旬新药将大批量上市。农膜市场只有少量销售,农民购买积极性不高。
二、农资市场价格情况
1、市场价格明显上涨。受原材料涨价等多种因素影响,同类商品的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上涨。化肥平均上涨14.55%。其中,产尿素上涨23.5%,高于我省平均上涨幅度0.4个百分点。种子市场平均每公斤上涨2元左右,涨价幅度32%,个别品种价格上涨高达50%。农药、农膜市场价格与上年基本持平。(具体情况见下表)
2、同类同质产品价格不一。调查发现,化肥含量相同的同种产品,由于经销商进货渠道不同,价格存在差异,甚至同一乡镇的不同经营网点,价格也不尽相同。
3、尿素价格竞争激烈。尿素的需求量占整个化肥需求量的47%,部分经营网点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采取尿素亏损销售、配肥经营,用配肥的利润弥补尿素的亏损,促进资金流通,缓解资金压力。
三、市场流通渠道
我市农资市场经营模式多样,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是产销直接见面。农膜、单质肥多由经销商直接从厂家进货,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费用。主要进货渠道如下表:
二是品牌。复合肥、掺混肥采用区域品牌的经营模式,除厂家生产的常规品种外,经营网点也可以根据当地需求,协调厂家生产不同含量的品种,市场上呈现出品牌多、种类杂的现象。
三是委托经营。种子市场采取委托销售模式,我市有委托权的是种子公司市分公司和市集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全市所有经营点分别是两家公司下设的委托经营点。各经营点的种子均由委托公司提供,调入的种子主要来源于、辽宁两省的各级农科院和种业公司。
四是批发进货。农药市场需求量小,达不到厂家批发量,经销商从商手中批发购进,价格高且进货渠道不稳定。
四、存在的问题
1、农资价格上涨,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受原材料、人工费等因素影响,主要农资商品价格大幅上扬,导致农业生产成本提高。调查测算,按常规用肥、用药等计算,预计由于种子、化肥等价格上涨致使生产成本约增加40-50元/亩,增加了农民负担,直接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备春耕资金短缺,农业生产面临困难。一是农业贷款发放迟缓且规模不足。据了解,我市常年春耕贷款规模为5000万元左右,到目前时节已基本结束。而今年农村信用社才开始发放贷款,与往年相比推迟了月余,贷款规模只有2400余万元,导致农民备耕资金筹集困难,尤其对于低收入农户而言,购买农资所需资金更是难以得到保障。二是农资经销商资金不足。我市农资经营网点除邮政系统外,全部是自筹资金、自负盈亏,由于价格上涨,导致资金需求量增加,加剧了经营者资金周转的困难。
3、以次充好现象时有发生,诚信经营有待提高。当前困扰农民最严重的是产品质量、虚假广告、缺斤少两现象。调查发现化肥市场产品质量较好;种子市场存在陈种、“套包”现象;农药市场存在过期农药、“标签农药”。部分经销商不讲诚信,未能履行国家相关法规和“三包”规定,特别是个体和流动商贩较为严重。调查显示,农科部门、生产资料公司、种子公司及其下设网点均得到农民的认可,购买量相对集中。
4、农民购买农资较为盲从,科技服务相对滞后。由于经销商增多,进货渠道不统一,同种产品由于产地、含量、价格的不同,导致农民在购买时无所适从。除农业技术推广站可以提供技术服务外,其他农资商店均没有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导致农资商品利用率降低,农民生产成本增加。
五、几点建议
1、完善市场制度,调节农资价格。一是建立农资储备制度。农资生产企业常年生产和农业生产季节性需求的矛盾非常突出,通过储备调节,实行淡储旺销是稳定化肥价格的主要手段。相关部门应积极探索农资储备的方式方法,建立健全农资储备制度,最大程度发挥储备稳定价格的作用。二是完善农资价格监测制度。加大农资市场情况调研力度,详实掌握农资市场价格情况,分析农资价格变动趋势,及时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2、制定资金保障措施,解决农民筹资难题。一是发挥信贷扶持作用。协调信贷机构及时发放农业贷款,解决农民资金短缺问题,保障农民春耕生产。同时对诚信农资经销商提供资金支持,缓解经销商资金压力。二是制定和落实帮扶措施。要把贫困户的备耕生产摆上重要位置,制定和落实具体帮扶措施,尽早将春耕生产所需的资金、物资、技术落实到户,帮助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
3、加强市场监管,规范经营秩序。一是建立农资经营市场准入制度,严把市场准入关。农业部门要切实做好全市农资经营网点的布局、经营资格认证,工商部门对已经发放营业执照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全面的清理和核查,对不符合许可、登记条件的或有违法经营行为的按有关规定注销其经营资格。二是强化市场整治力度。有关部门要围绕化肥、农药、种子等重要农资商品,加强监督检查,坚决打击哄抬物价、以次充好、制假贩假售假等坑农害农的不法行为,维护农资市场秩序,确保备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4、适时提供科技支持,为备春耕提供保障。一是相关部门要加强信息服务。及时农情信息,引导农民适时选购春耕物资,帮助农民减少生产成本;二是加强技术培训。利用电视等媒体开展科普讲座,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引导农民科学备耕;三是加强技术指导。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农户、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整地,合理施肥、用药,提高农资商品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
- 上一篇:教育局提高幼儿教师素质的通知
- 下一篇:会计教育现状调查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