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转变发展方式调查报告
时间:2022-04-18 09:25:00
导语:社区转变发展方式调查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全党全国面临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作为首都和特大型城市,转型发展的任务更为艰巨。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居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共同体,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结构的转型,城乡的社会生活和管理体制发生了整体性的变革,社区已成为各种社会群体的聚集区、各种利益关系的交织处和城乡社会管理服务的重心。要加快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入实施“人文、科技、绿色”战略,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奠定坚实的基层基础。
第一节城乡社区建设在首都建设和发展中的功能地位
在现代社会中,社区是承载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主要载体,是链接个体和国家的基层中介,是实施党和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基础平台,加强城乡和谐社区建设在首都经济社会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性作用。
一、社区建设以发展社区经济为基础,是释放消费需求、拉动内需的新增点。社区经济是社区内各类组织,通过配置资源,以服务社区居民为目标,为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和文化消费需求而开展的营利性或福利性的经济活动。发展社区经济是推进社区发展,改善社区面貌的前提基础,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经济作为一种市场需求和关联带动能力很强的产业,可以促进商业、饮食、文娱、信息、社会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是第三产业中极具发展潜力的综合性行业。通过发展社区经济可以培育和带动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为有优化产业结构提供新的增长点。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张,第一产业的劳动力需求将逐步减少,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需求将逐步增加,特别是第三产业将日益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导部门,推进社区建设,繁荣社区经济将是成为扩大就业的重要举措。同时,社区经济以其经营分散、规模适中、资本有机构成较低等特点,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势必将成为增加居民收入,改善社区居民生活的有效手段。从这个意义上将,社区建设既是一个社会建设问题更是一个经济建设问题,推进社区建设,既可以为繁荣基层经济活动,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创造更好条件,也将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新舞台。
二、社区建设是社会建设的最佳切入点,是提升首都社会管理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流动性加速,社会开放度增强,越来越多的“单位人”、“社会人”转变成“社区人”,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点、难点、亮点都在社区。社区是维护和培育公民精神、培养社会成员彼此信任与互惠的最佳场所,是促进社会良性运行的基础。社区建设的过程是动员多方力量,广泛开展民主参与,加强互助合作的过程,也是改善社区生活质量,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社会公正的过程。在高流动性、陌生人的世界里推进社区建设就是要构筑人际关系和谐的、互助合作的新型社会共同体,这个社会共同体在宏观上叫做和谐社会,在微观上则为和谐社区。因此,微观的社区建设是宏观的和谐社会构建的最佳切人点,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从社会管理的角度来看,社区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在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等各个方面,具有其他单位或组织不可替代的资源和优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从基层抓起,从社区起步。只有抓住社区这个根本,加快健全城乡社区管理和服务制度体系,才能夯实社会管理的基础,为社会各层面和各类群体参与社会管理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从一定意义上讲,实施社区建设,就是实施社会建设,实现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战略。
三、社区是城市管理和服务基本单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有力抓手。当前,首都迈入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阶段。在新的起点上,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人文、科技、绿色”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发展目标,这是今后一段时期谋求更高层次发展的战略选择。世界城市是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是聚集世界高端企业总部和高端人才的城市,是国际活动的聚集地和对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世界城市的建设过程是整个城市改造升级,不断提高城市应对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住房匮乏、交通拥挤等现代城市问题和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因素能力的过程,也是完善城市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体育、社交、旅游以及商业、卫生、家庭服务等需求的过程。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细胞,社区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依托。纵观世界各国,他们都将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放在城市建设的重要位置,按照城市建设的时代要求,不断赋予社区新的历史任务,将城市建设的具体内容分解到社区,通过推动社区建设加以实现。因此,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要走依托社区的建设道路,只有把每个社区都建设成幸福美好家园,才能真正把首都打造成和谐宜居之都。只有按照世界一流的标准,研究制定和谐社区建设目标,建立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首都特点的社区建设新格局,才能全面提升首都城市建设的整体水平,推动向世界城市迈进。
第二节在城乡和谐社区建设方面的主要探索
一直高度重视城乡社区建设,早在1986年就开始发展社区服务,通过社区为残疾人、孤老、精神病人等群体提供福利服务。1991年民政部提出社区建设概念后,的社区建设工作开始向综合性、全方位方向发展。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把社区建设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基础工程,摆在突出位置,引领首都社区建设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一、创新社区管理体制机制,着力构建新型的社区治理体系。从1998年开始,先后召开了五次城市管理工作会议及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座谈会等会议,专题研究和部署城乡社区建设问题。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原则,先后选择了50余个街道,开展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体制改革的试点,通过试点,科学界定了政府专业部门、街道及社区的职责,推行了街道“大科制”改革和“一站式”办公大厅建设,确定了街道“统筹辖区发展、监督专业管理、组织公共服务、指导社区建设”的功能定位,培育了和平里街道、广外街道、鲁谷社区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社区建设典型,开启了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道路。
近年来,按照“一分三定两目标”的工作思路,继续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一分”就是促进居委会和社区服务中心职能分开,协作治理。“三定”就是定事、定人、定钱,明确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的人员、经费、任务,确保人员到位、经费到位、工作到位。“两目标”一是把的社区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型社区;二是培养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社区工作队伍。)构建社区治理新模式,社区管理组织体系更加健全,社区治理水平得到稳步提高。
一是城乡社区基层党组织更加健全。到目前,城乡社区已经普遍建立了基层党组织,全市共有社区党组织(包括社区党委、党总支和党支部)2612个,在基层实现了党建工作的全覆盖,逐步形成了以城乡基层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党员为主体、驻基层单位党组织参与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为在社区建设中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奠定了组织基础。
二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体系更加完善。按照《居委会组织法》和《村委会组织法》的规定,积极推进居(村)委会建设,基本实现了城乡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全覆盖。先后出
台了《市物业管理办法》、《市住宅区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关于健全完善社区公民参与机制、增强社区民主自治功能的指导意见》、《关于健全完善社区居务公开制度指导意见》等系列文件,指导和规范社区居民委员会履行自治职能,依托社区服务站办理本社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指导、监督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企业等组织开展工作。健全了居委会下属专业委员会,全市社区居委会统一设立了六个下属委员会,村委会也设立了相应的下属委员会,根据居民居住状况,共划分57377个居民小组,25954个村民小组。广泛开展楼门院建设,普遍设立楼门层长、院委会、楼门会等,并建立例会制度、报告制度,及时快捷地联系各居民户,收集居民反映诉求,掌握社区情况,楼、门、层、院成为新型社区自治体制的基本单元。
三是社区社会组织不断壮大。创新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机制,实行在民政部门登记和备案相结合的管理制度,积极培育发展社区志愿者组织、老年人组织、残疾人组织、群众性文体教育组织等,将社区工作理念和专业工作方法引入社区,吸引广大居民参与城乡社区事务。在农村地区,引导村民建立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目前,已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1.2万余个,实现备案登记的有9578个,分布在城乡社区文化、体育健身、公益慈善、农村经济、志愿服务等领域,社会组织成为社区建设的一种重要的生力军。
二、加快健全社区服务体系,着力增强社区的服务功能。始终把以人为本、服务居民最为社区建设的宗旨,以体制改革、创新试点为动力,加大社区设施建设力度,拓展社区服务领域,改进社区服务方式方法,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
一是整合资源,加强城乡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截止目前,全市共共建成覆盖市、区、街、居四级的社区服务中心194个、社区服务站4051个,社区体育俱乐部7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2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901个,社区文化中心(站)2734个,社区图书室4165个,物防技防小区5342个,1900多个社区用房达到350平米。社区全部建成社区警务室、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街道“一站式”和社区“一窗式”服务模式逐步完善。社区服务领域不断拓展,社区居民看病就医、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环境美化、治安和就业等公共服务在社区得到进一步落实。
二是不断拓展社区便民服务。针对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特殊居民的特殊需求,大力发展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深入开展“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建设,社区居民步行一刻钟能够享受到社区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医疗卫生、社区安全、社区文化体育教育、环境美化以及购物、餐饮、日常修理等方面的服务。目前全市已建成“一刻钟社区服务圈”100多个,居民的社区生活更加便捷。为满足社区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全面落实《市市民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九养”)办法》及配套措施,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依托社区逐步建立社会化的养老服务体系,截止2011年7月,已建立城乡社区(村)养老(助残)餐桌4584家,托老(残)所5305个、床位3万张,基本实现城乡社区(村)覆盖。实施“山区星光计划”,城乡老年人福利服务设施初具规模,社区成为老年人养老服务、文化娱乐、健身休闲的重要场所。96156社区服务热线和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建成了贯通市、区、街、社区四级的社区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形成了“集中式管理、分布式应用”的社区公共服务信息系统,社区信息系统成为首都社区服务体系的有力支撑。
三是广泛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制定了《市社区志愿服务促进办法(试行)》、《关于进一步推动本市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意见》、《关于启用市社区志愿者管理系统的通知》等文件,在全市建立了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组织管理、社区志愿者登记注册、志愿服务者培训与交流、权益保障、年度星级评定、社区志愿服务对接与协商、服务评定与回馈、时间储蓄、服务经费保障等制度,形成了全市社区志愿服务制度体系,社区志愿服务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加强志愿者服务的组织建设,志愿者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服务领域也由优抚助残、敬老扶幼等传统领域向环境保护、社区矫正、科普咨询、文教卫生、心理咨询、精神慰藉、法律援助、社会救助、流动人口服务等领域拓展,服务领域日益多元化、服务内容日益专业化。服务形式不断创新,许多社区志愿者组织与社区服务站建立衔接,形成专业社工与社区志愿者“双社联动”服务模式,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突破时空限制,开展了“一线式”、“一网式”社区志愿服务,志愿者服务方式日趋多样化。
三、不断壮大社区工作队伍,打造专兼结合、功能互补的社区建设力量。注重选人、用人、育人和留人机制建设,建立以社区党组织、居委会成员和社区服务站专职工作人员为骨干,社区志愿者为补充的年轻化、专业化、职业化工作队伍,为城乡社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一是不断优化居委会,村委会工作队伍结构。坚持依法开展民主选举工作,圆满完成了八届居、村委会选举,通过换届选举,一大批群众公认、党组织满意、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的人选进了居、村委会班子,居、村委会班子的结构优化得到优化。进一步提高党员比例,目前,居、村委会成员中党员比例分别为45.8%和76.2%;进一步提高文化程度,目前,居、村委会高中以上学历的人员分别为16261人和7429人;其中居委会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人员达3496人和6206人。平均年龄明显降低,居、村委会成员平均年龄分别为42岁和46岁;专业化水平逐步提高,社区居委会成员中5246人通
过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考试,1245人取得社工资格,一大批能带领村民致富、有生产管理经验的人才进入村委会班子。加强教育培训,完善居、村委会成员的教育培训制度,近年来共培训了10多万人次。
二是扎实推进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积极探索运用政府购买岗位的方式,为基层自治组织输入高素质人才。先后组织了四次社区工作者公开招考,一大批优秀社会工作人才充实到基层社区工作岗位,城乡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显著提升。
制定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深入开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建立了社区工作者选任招录、工资增长、工作奖励、日常管理和业务培训等工作机制,制定了社区工作者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政策,明确社区工作者总体待遇水平与所在区县执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不含教师)相衔接,制定出台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系列政策,明确了社区工作者的基本职责、工资待遇、服务协议、考核评议、教育培训、档案管理、职业资格、表彰奖励等规定。年轻化、专业化、职业化社区工作者参与社区建设,为的社会建设储备了大量人才。
三是社区志愿者广泛动员。志愿服务工作始于1989年原宣武区天桥街道发起的邻里互助活动。2009年,出台推动全市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意见,推进区县、街道、社区的志愿者协会、分会、工作站建设,形成了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三级组织体系。截至目前,全市社区志愿者队伍已达1.54万支,社区志愿者登记注册人数达到67万余名。
社区志愿者全面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为居民提供了大量的无偿、快捷、便利的志愿服务。经过20多年,首都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志愿理念广泛传播,志愿精神在社区生根发芽,人人争当社区志愿者的生动局面初步形成。志愿者成为社区建设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四、全面开展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推进社区特色化发展。按照民政部要求,自2007年以来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在全市组织开展“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目前,东城区等6个城区、东华门街道等28个街道、北新桥街道九道湾社区等142个社区被授予市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示范街道和示范社区。其中原东城区、原西城区、原宣武区、海淀区、朝阳区、石景山区6个城区、东城区东华门街道等7个街道、丰台区丰台街道永善社区等16个社区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规范化社区、平安社区、文明社区、学习型社区建设如火如荼,建成规范化社区1967个,绿色社区1222个,首都文明社区652个,平安社区创建率达到80%。积极开展特色精品社区建设,打造了120个设施齐全、功能完善、活动经常、特色鲜明,深受群众欢迎的特色社区,“一社区一品牌”格局正在形成。
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农村社区服务设施建设为切入点,全面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建成农村社区服务站1499个,农村卫生室899个,农村文化站3884个,物防技防村1709个,培育建设农村典型示范社区66个,村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50%的乡镇、村达到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要求,通州区被评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成为首都农村社区建设典型。
第二节城乡和谐社区建设面临形势与问题
“十二五”时期,将在城市化、现代化、信息化和国际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进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城乡社区承载着服务城乡居民、维护和谐稳定的重任,的特殊地位和新的发展要求,将会对城乡和谐社区赋予新的建设内容。
一、城乡和谐社区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一)首都经济社会环境深刻变化,社区建设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未来五年,经济发展将更为发达,人均GDP将由10000美元向20000美元迈进;社会发展将更加多元,需求更加多样,诉求更加个性;城市建设迈向世界城市新目标,现代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整个城市将更加包容和开放。整个经济社会正在发生全方位转变,体制变革、结构变动、利益调整、观念变化相互交织,新的社会现象、社会需求、社会问题叠加产生,这些发展和变化给首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的同时,将给社区建设带来严重挑战。和谐社区建设必须顺应首都发展的新变化和新要求,加快改善社区经济、社区服务和管理,为迎接消费社会、流动社会的到来做好准备,也为推进首都和谐稳定和科学发展奠定基层基础。
(二)首都基层社会建设全面加强,推进社区建设任务日趋繁重。未来五年,的大量单位人将完成向社会人的转化,在政府和社会之间,原有的单位管理网络将进一步弱化,重建社区将成为一项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基础工作。中央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社区建设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涉及区域内经济、政治、治安、文化、卫生等各个领域,也涉及社区功能目标、组织体制、运行机制等各类复杂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区建设将面临新的内容和课题,推进社区建设的任务将更加繁重。
(三)首都社会的构成主体日趋多元,社区建设的利益整合难度不断增大。未来五年,伴随经济社会结构调整和社会管理创新的深入,城市社会组织和管理方式将加速转换,基层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等政府以外的建设主体将得到成长发育,社区建设将成为基层政府、居委会、驻区单位、社区社会组织、居民等多元主体互动的公共活动。如何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完善社区治理体系,避免资源“部门化”、“私有化”,整合主体多元、诉求多样的力量,形成建设合力,将是社区建设的一项长期紧迫任务。同时部分拥有较多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的居民,无求于社区,对于社区建设的热情不高,如何增进社区团结,提高社区成员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将成为社区建设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四)社区居民的服务诉求日趋强烈,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亟待加强。未来五年,单位将一步从福利服务供给中退出,人口老龄化和家庭结构的转变将进一步削弱家庭的服务供给能力,政府将逐渐把服务责任下放到社区,社区的服务需求压力必然增加。未来五年,的老年人、残疾人、流动人口以及儿童等重点社会服务对象的数量依然庞大,尤其是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对象对社区服务需求的种类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社区内虽有居民委员会、物业管理机构、业主委员会、社区社会组织等众多组织,但对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关注不够。社区服务虽得到了一定发展,但是服务设施缺乏、活动空间不足、服务缺项、质量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将是社区建设的重要课题。
二、城乡和谐社区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基层自治组织的行政负担较重影响了自治功能的充分发挥。在目前的城乡社区工作中,社区居民委员会作为基层自治组织,较重的行政负担影响了其自治功能的充分发挥。根据法律规定,基层自治组织有协助政府开展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工作的职责,但在实践中往往成为政府部门及政府派出机构行政工作的具体承担者和落实者,行政负担加重,在一定程度上给城乡社区民主自治功能的发挥带来影响。
(二)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不足,作用发挥不够。社区社会组织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协同力量,是社区服务的供给载体,也是社区居民自治不可缺少的组织依托。目前,全市平均每个社区各类社区社会组织仅为3个,主要是文体活动类。而社区居民生活中急需的服务性社区社会组织数量和能力都明显不足,亟待进一步发展。
(三)社区参与亟待加强。由于自治内容有限,自治手段缺乏,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诸多事项不能完全通过民主自治的方式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乡社区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城乡社区居民参与自治的渠道和利益诉求表达渠道需要进一步拓宽,驻区单位参与社区的机制和渠道急需完善。四是社区工作队伍和基础条件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居、村委会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服务还不能充分满足城乡社区建设的需要。对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干部队伍的培养、关心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完善生活保障、工资待遇等相关政策,建立科学的增长机制。居委会、村委会的工作基础条件仍需进一步改善。
第三节进一步推进城乡和谐社区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和人居的基本平台,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要以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为基本目标,以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推进城乡和谐社区建设,为首都加快转变发展发展方式,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条件奠定基层基础。
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将管理和服务重心下移到社区。政府是城乡和谐社区建设的首要推动力,可以通过政策、行政、公共资源投入等手段,充分发挥基层自治组织、社区组织以及市场主体的组织和资源优势,在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下,共同推进社区的建设与发展。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与社区的关系,明确政府与居委会之间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将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职能由微观干预转向宏观管理、由控制型管理向培育型管理,由资源的垄断者转向资源的配置者,把除涉及全社会的宏观社会事务管理之外的权限逐步交还给社区,将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政府要按照权力下放、重心下移、财力下沉的原则向社区转移职能,要从工作任务下派到社区转变为服务到社区、责任到社区、接受监督评议到社区。要按照权利和义务、劳动与报酬对等的原则,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从财政拨付的专项经费和行政性收费中拨付相应的经费给社区。建立双向评价体系,鼓励和引导居委会组织社区居民、驻区单位和社区社会组织对街道办事处和基层部门进行监督和评议,评议结果和政府人员的绩效评估、业绩奖励连接起来,确保政府的社区建设的职能和服务真正下沉。
二、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社区的自治水平。社区建设要坚持“小政府、大社会”的方向,要在政府的指导下,发挥社区的主体力量,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是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组织依托,在服务居民群众、搞好城市管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必须努力把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成为功能完善、充满活力、作用明显、群众满意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健全完善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城市社区组织体系,为构建和谐社区奠定组织基础。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设施建设、财力投入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加强社区居委会组织建设,完善社区居委会组织体系,指导社区居委会履行依法组织居民开展自治活动、依法协助城市基层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开展工作、依法组织开展有关监督活动等职能,发挥社区居委会在动员居民参与、服务居民群众、协调利益关系和维护基层稳定等方面的主体作用。要坚持和发展社区民主选举制度,以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带动社区居民民主,稳步扩大社区居委会直接选举和户代表选举比例。建立社区议事协商会议制度,定期研究涉及全体社区成员的社区事务,实现共驻共建、资源共享。探索采取居民代表提交建议、召开座谈会、评议会等形式,推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民主协商。拓宽社区民主监督渠道,建立社区民主监督小组或社区民主监督委员会,加强对社区居委会日常工作的评议监督。建立社区对市政服务单位的监督评议机制,每年组织居民对服务满意率进行评价,并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
三、探索社区组织健康发展之路,进一步激发社区建设活力。和谐社区建设需要培育和组建培育业主组织、营利或非营利性社区专业服务机构,社区志愿者服务组织、社区公共服务协会等各类正式或非正式的社区社会组织载体,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整合资源优势,协调利益关系、提供社区服务的功能优势,为推动和谐社区建设培育新的组织力量。政府的认可和扶持是社区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要通过制定扶持政策,完善资助机制,加大对社区社会扶持力度,保障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经费渠道,为其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要加快完善社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对社区社会组织实施备案管理,降低社区社会组织的等级注册门槛,重点培育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不断壮大社区社会组织的数量,到“十二五”末,每个城乡社区至少拥有3个以上的社区社会组织。依托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为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提供资源扶持、项目引导和日常服务。加快政府职能转移步伐,向社区社会组织转移委托事项,将养老助残、儿童托养、社区互助、环境维护等社区事务交由社区社会组织承担,按照费随事转的原则,给予社区社会组织经费支持。专业人才是关系到社区社会组织长期稳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要通过政策宣传引导、活动吸引、典型带动等多种方式,招纳优秀人才、志愿者加入到社区社会组织。加强完善社区社会组织内部管理制度,以制度规范成员的行为,培养社区社会组织成员的规则意识、规范意识。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制度,对社区社会组织可以从事的活动、盈余分配、财政年度支出比例、行政开支比例、投资活动等事项做出明确的法律规范。加强社会监督,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实施重大登记备案报告制度。
四、加快完善社区服务体系,不断满足社区成员基本生活需要。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骨干和基础,也是和谐社区建设的生命力,和谐社区建设要以服务群众为主题,把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放在社区建设最突出的位置,坚持社区服务现代化、规范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创新服务供给方式,提高社区服务能力和服务品质,打造社区服务文化品牌,建立面向社区全体居民,主体多元、设施配套、功能完善、内容丰富、队伍健全、机制合理的新型社区服务体系。要按照首都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的要求,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各自优势,规范各级各类社区服务组织管理,加快构建政府主导支持、部门分项规划、街道(乡镇)组织落实、社会参与运营、社区自主办理的社区服务管理体系。要适应社区居民日益增长、日趋多元化的服务需求,加快推进城乡社区服务站建设,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城乡社区服务站全覆盖,充分发挥其作为社区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及时了解反映社区居民的意见建议,把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延伸到社区。依托城乡社区、街道(乡镇)、区县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开展面向全体社区居民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区养老、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体教育、社区安全、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治和农产品质量监督等服务项目,切实保障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低收入人群、流动人口等特殊群体服务需求。健全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社区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加快推进社区志愿者登记注册工作,到“十二五”末,全市社区志愿者注册率达到居民人口的10%。鼓励和支持驻区单位和社区居民开展邻里互助等群众性自我互助服务活动,为老幼病残等困难群体提供服务。依托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建立政府倡导、专业社工引领、驻区单位和居民广泛参与的社区志愿互助服务新格局。鼓励和支持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兴办便利服务项目,依托96156社区服务信息平台,借助社区之窗、96156热线、“小帮手”自助缴费信息机等服务手段,创新社区服务方式,积极促进便民利民服务,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五、突出中国特色、首都特点,全力推进以“六型”为主要特征的和谐社区建设。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结合的实际,要以创建和谐社区品牌为载体,健全创建指导和评价体系,把干净、规范、安全、服务、健康、文化作为和谐社区的衡量指标,以“六型社区”为抓手,加快社区建设实践创新。
环境整洁优美是和谐社区的直接体现,要以创建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为核心,全力打造干净社区。加强社区环境整治。重点推进老旧小区、老旧平房区、街巷胡同的环境整治,健全社区清扫保洁队伍,完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做到楼道、路面按时清扫,垃圾日产日清。动员广大社区居民树立环保低碳、绿色生活理念,倡导生态、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开展社区环境保护、绿化美化、卫生防疫等工作,建立完善的社区环境管理体系和公民参与机制,推进绿色生态社区建设。
有章可循、有序运行是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基础,要以创新社区管理体制机制为突破口,全力打造规范社区。要快推进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等社区组织的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明确其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职能作用,探索建立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驻区单位联席会议制度、物业服务纠纷协调机制等社区工作机制。规范社区居民自治制度,全面推进社区居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的有效衔接,政府依法行政和居民依法自治的良性互动。规范社区服务站建设,进一步明确社区服务站工作职能,完善工作机制,推进社区服务站与社区居委会实行职能分开,发挥其社区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协助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社区公共服务事项,实现政府公共服务和居民自我服务有效衔接。
服务居民、造福群众始终是社区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改善民生、服务群众为主旨,全力打造服务社区。加快推进公共服务进社区,以政府部门为主体,以社区服务中心(站)为依托,以社会组织、市场服务为补充,使社区居民就近享受到就业、社保、救助、医疗卫生、文体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以购买服务、项目补贴等方式支持鼓励社会组织、企业承接公益服务。以社区服务商为依托,立足社区便利服务需求,繁荣社区服务业。打造96156社区服务平台,建立社区服务“菜单式”目录,通过社区信息终端、个人移动终端、社区门户网站、社区互动电视等多种载体,及时向社区居民服务信息,实现社区服务零距离、全方位。
社区安全是和谐社区建设的基础,要以增强社区居民安全感、满意度为目标,全力打造安全社区。推广在城区范围内推广派出所网格化治安管控,在城乡结合部推行中心警务站建设和村庄社区化管理,在农村地区实行以流动警务为特征的驻区制等多样化的社区安全管理模式。深入开展平安社区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社区综合防控体系,提高社区物防技防水平。充分发挥社区综治委在社区安全防范工作中的组织、协调和推动作用,健全社区治安防范网络。完善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形成“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服务管理模式。推进民事调解、安置帮教、社区矫正等工作,全力调解社区矛盾纠纷。
健康是现代社区建设的重要主题,要以强化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构建健康管理平台为重点,全力打造健康社区。按照15—30分钟可及医疗卫生服务的标准,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使其成为集疾病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基层卫生组织,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居民就近看病和卫生保健需求,逐步实现“小病不出社区”的目标。加快培育全科医生、社区护士,推行家庭医生式服务,建立以医生、护士、预防保健人员为骨干的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结合社区特色和人群特点,推进健康教育宣传进社区,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和《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推进“体育生活化”社区建设工作,不断增强社区居民体质。
文化是社区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和谐社区的本质内涵,要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凝聚社区价值观为方向,全力打造文化社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公共文明工程,培育和塑造“精神”。开展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充分挖掘社区文化资源,塑造社区居民共同价值观,营造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加强社区文化站(室)、市民学校、图书室、社区课堂、社区广场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开展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楼院、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做大做强“社区之声”等文化品牌,培育和发展群众文化团体,充分利用社区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开展具有社区特色、丰富多彩、主题鲜明、健康向上的群众性社区文化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
- 上一篇:养老问题与城市建设调查报告
- 下一篇:建筑学生能力及适应能力
精品范文
10社区行政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