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妇女儿童基本情况调查与思考
时间:2022-04-17 02:53:00
导语:留守妇女儿童基本情况调查与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如何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已经越来越紧迫地凸现在我们面前,成为时代的重大命题和各级党委、政府及妇联组织要着力承担的历史责任。今年5月,总理在我省考察期间,曾深入到农村专门就留守妇女儿童的生产生活状况进行了调研,并就做好新形势下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工作做出了重要批示。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温总理的批示精神,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共建和谐的科学发展理念,将党和政府的关爱及时传送给全县每一位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县委党校和县妇联成立课题组,深入全县13个镇和3个社区,通过召开座谈会、家庭走访、询问老师、发放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对我县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产生活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我县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的基本情况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市转移。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调整,劳务输出量不断增加,据调查资料显示,我县共有外出务工人员11.5万人,其中男性6.3万人,女性5.2万人。留守妇女总数29012人,平均年龄为34岁,占全县农村妇女总人数的34.1%;留守儿童22665人,占全县农村儿童总人数的38.2%。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解决农村留守妇女儿童问题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并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第一组长,县长为组长,县委、县政府主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县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关爱行动领导小组,各镇(社区)、相关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在明确任务和夯实责任的基础上,确定了“抓两头,促中间”的基本工作思路。同时,对全县农村留守妇女儿童进行了摸底统计,建立了信息档案;并通过县公众信息网、党务公开网和县电视台、《今日县》等媒体开专题、设专栏进行集中宣传;在开元广场隆重举办了县关爱留守妇女儿童行动启动仪式;县政府一次拿出10万元作为启动基金,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成立了首个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基金会,带动社会各界踊跃捐款上百万。目前,在全县形成了“领导重视、群众关心、各界参与”,共同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的良好氛围。
二、我县农村留守妇女儿童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尽管我县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工作卓有成效,得到了省、市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但是由于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我县的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目前仍然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农村留守妇女问题。一是缺少劳动帮手,农忙劳动压力大。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由于妇女从丈夫的贤内助一下转变为家里的顶梁柱,一个人承担了夫妻双方共同的家庭劳动。特别是在果树疏花疏果、套袋施肥、喷药的农忙季节,农活时效性强,家家争分夺秒,农村劳力极度短缺,就是花钱也请不到好劳力,更何况没太多的钱雇请劳力,只好重任一肩挑。二是缺少文化知识,教育孩子压力大。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父母都期望儿女品学兼优,长大好有出息。然而留守妇女大都只有小学文化水平,只能管好儿女的吃穿,至于怎么教育孩子,怎么辅导孩子的功课,则显得力不从心,甚至是无能为力。看着孩子学业平平,贪玩贫耍,甚至染上一些小偷小摸,抽烟泡网,结伙打架的坏毛病,要么以奖代管,过分溺爱,要么拳脚相加,恶言相向。三是缺少创业技能,家庭增收压力大。留守妇女大都没有一技之长,光靠地里的一点收成和丈夫打工收入拮据度日,大量时光白白浪费。对于一些家里无地的农村留守妇女,整天带个孩子,稀里糊涂做几顿饭,时间一天天流逝,看着左邻右舍都富起来,自己又不能离开穷家去打工,又没啥技术,不能给家里创造一些收入,干着急,没办法。四是缺少情感交流,情绪缓释压力大。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基本是过年时才回家一趟,一家人四零五散,平时的苦、平常的累无处诉说,平常的牵挂、平常的幸福无人分享,儿女的病痛儿女的烦恼无人分担,有家却不像个家的样子。五是缺少娱乐活动,融入群体压力大。集体经济薄弱,农村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日趋减少。家家户户基本白天围着承包地转,晚上围着自家电视转,有的甚至沉迷于小麻将,东家长、西家短,是非不断。大家在一起交流沟通的时间少了,情感淡漠了,凝聚力减弱了,乡情也缺少了载体。六是缺少创业自信,实现发展压力大。通过一周的调查走访,我们了解到,有不少的农村留守妇女缺少创业自信,对家庭发展前景无计划,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升幸福指数上有很大的压力。
(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一是情感脆弱。农村留守儿童在最需要亲情关爱和呵护的成长阶段,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长期远离他们,唯一的亲情交流方式便是电话,你在这头,他在那头,缺少了眼神的对视,导致亲情疏远,甚至是缺失。亲情固然可以从爷爷奶奶那儿获取一些,但严父慈母般的亲情却难以体会。二是教育缺失。农村留守儿童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的养成阶段,正处在学习知识、增长能力的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个人生发展的起跑线上,农村留守儿童输在了教育上。不管是祖父母管养、亲戚代养还是母亲单方教养的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当和学校教育管理出现的漏洞,导致农村留守儿童课业水平下滑,正确人生观难以形成,沾染上各种不良习气,影响自身健康成长。三是性格孤僻。由于亲情关爱缺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短缺,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性格孤僻,很容易沾染一些不良行为和习惯。其主要表现为或者孤僻怪异,胆小怕事,不能融入集体;或者遇事无主见,随波逐流;或者不受约束,想干啥就干啥;或者崇尚暴力,以过激行为解决纠纷。
三、我县农村留守妇女儿童问题分析
农村留守妇女儿童问题是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快速发展中出现的阶段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涉及到社会、家庭、学校等诸多方面,并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发展变动着的复杂问题。
1.从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来看。农村留守妇女儿童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体制矛盾以及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具体表现。首先,我国农村人多地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流入蓬勃发展的大城市就业。其次,城乡二元制度壁垒造成遗害深远的“三农”问题,而农村留守妇女儿童问题只是“三农”问题的一个具体表现。第三,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均衡,自然资源地区差异性大,在不均衡发展战略的推进中,农村留守妇女儿童问题更加突出。
2.从家庭劳动分工的情形来看。农村留守妇女是我国特色工业化和城市化模式下根深蒂固的社会性别分工的独特表现。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盛行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和封建文化,导致长期以来形成了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性别分工模式。延续到今天,具体到我县,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劳务输出工程的连续实施,这种模式演变为男的外出打工挣钱养家,女的守家带孩子。近年来,我县劳务输出量逐年上升,这一现象和问题越加突出。
3.从留守妇女自身的状况来看。在所有的农村留守妇女中,15%为小学毕业,多年的生产劳动使她们早已将原先所学忘得一干二净,具体的文化运用也仅是签个名,算个简单帐而已;10%的妇女为初中毕业,年龄大约在20—45岁不等,大多都是为了孩子而没有创业的打算;个别的还有高中或大专以上学历,但因为刚结婚生子,不具备创业或连同丈夫一同外出的条件;还有一些彻底是文盲,且年龄均在55岁以上,操持着一家人的吃穿住行,别无他求。极多的农村留守妇女表示没有任何一技之长,也没有参加过任何的业务技能培训。整体素质偏低,加之没有一技之长,决定了农村留守妇女在生产生活中会不可避免地遇到诸多的困难与问题。
4.从接受文化教育的层面来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一个侧面反映。学校受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的制约,导致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够,教育措施不到位,使其没有享受到与城里孩子同等的教育资源。
5.从转变政府职能的角度来看。对农村留守妇女缺乏具体的扶持措施。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乡镇机构改革的方向,虽然镇(社区)在推动农村留守妇女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其主要的组织者——村两委会班子,对农村留守妇女关爱不够,特别是村级妇代会组织不健全或缺位,致使农村留守妇女缺乏教育,你干你的,我干我的,一盘散沙,不能形成一股合力来共同发展产业或副业来增收。
四、解决农村留守妇女儿童问题的几点建议
留守妇女儿童问题关系到家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直接影响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从长远看,彻底解决农村留守妇女儿童问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民生建设为重点,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和社会性别歧视的发展制约;从当前来看,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仍需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级妇联组织的正确引导及各社会团体的全力支持与社会爱心人士的热心关怀,应采取“政府投、企业捐、各界帮”的思路和对策,通过具体的政策扶持和有效措施,逐步改善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产生活及学习状况,创造更多有利于他们自身发展的机遇和条件,从而提高他们的个人素质与生存能力,以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快速发展。
(一)党政合力,政策保障。一是把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把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盘子”以及各镇(社区)、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制定出台《县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五年规划》、《县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方案》,通过制定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严格考评等方法和措施,全面推动我县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工作逐步向常态化、制度化方向迈进。二是建立全县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构建党委牵头、政府落实,妇联、团委、教育、卫生、计生、农业、扶贫、社保、民政、综治、公、检、法、司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工作长效机制。三是建立全县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工作阵地。依托农村留守妇女之家,整合村委会、学校等资源,分期分批在全县247个行政村,建立农村留守妇女儿童之家,完善配套设施,构架起有力、有效的服务网络,开展各类关爱扶助活动,对全县农村留守妇女儿童进行帮护、管护、保护,让广大农村留守妇女儿童与其他妇女儿童同享一片蓝天。四是逐步完善农村的土地流转制度。依照自愿原则,通过土地转包,降低农村留守妇女的劳动强度。合适的土地流转制度的建立,不仅可以促使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防止土地撂荒,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而且有利于农村留守妇女摆脱繁重的农业体力劳动,从而与丈夫一起外出打工,或转向手工业、养殖业、商业等行业。五是建立创业支持制度。首先,鼓励发展符合本地实际的产业,增加农民本地就业机会,积极为农村留守妇女提供项目信息和致富门路,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在用地、技术等方面给予优惠,降低政府贴息小额贷款担保门槛,鼓励农村留守妇女创业就业。其次,配齐村级妇代会主任,落实村妇代会主任报酬。村妇代会组织是妇女之家,是活跃在新农村建设最前沿的基层妇女组织,但目前我县村级妇代会主任报酬尚未落实,严重影响了妇代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建议县委、县政府把妇代会主任纳入村级班子,并将其工作报酬列入县财政预算,以调动妇代会主任参与本村妇女儿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三,提高妇女参政议政意识与能力。及时发现、培养、鼓励、任用农村留守妇女中的致富能人担任村两委会正职或副职,逐步提高农村妇女政治地位,激发农村留守妇女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热情。
(二)基金扶助,产业带动。一是用好关爱基金。充分发挥基金作用,建立关爱阵地,积极开展各类关爱活动,舞起关爱行动的龙头。二是提供创业扶助。充分利用县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基金、小额信贷担保基金等各类扶助资金,按照“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原则,在各镇筛选2-3个示范村,发放贴息小额贷款,扶持妇女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深加工业、乡村旅游业、手工艺品等致富产业。培养树立一批农村留守妇女致富能手和创业带头人,创建一批经济效益好、带动作用大、示范效应强的农村留守妇女创业示范基地,以创业带动就业,增强农村留守妇女自立自强、创业致富的信心。三是强化素质培训。依托妇女之家、农民学校,在留守妇女中开展扶志、扶业、扶技活动。大力开展实用技术、市场经济、创业知识、家庭教育知识等各类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农村留守妇女的创业意识,提高其创业技能和家庭教育水平。四是增加就业机会。加大城乡一体化建设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改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方式。大力发展城区的二、三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我县,让更多的农民就近务工,做到“挣钱养家”两不误,从而减少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的数量。五是鼓励回乡创业。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吸引、动员、鼓励有专业技术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使青壮年劳动力能够实现本地创业就业,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大量外出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三)城乡联动,社会关爱。一是构建服务体系。妇联、团委、教育、卫生、计生、农业、扶贫、社保、民政、综治、公、检、法、司等相关部门分别成立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志愿者队伍,面向全社会招募爱心妈妈、爱心爸爸、爱心教师、爱心家庭,针对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的需求,定期开展各类志愿关爱和帮扶活动,促进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关爱工作取得实效。二是开展人文关怀。以“幸福快车”、“亲情连线”等活动为载体,为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家庭团圆、亲情聚会提供机会、创造条件,用人文关怀温暖她们,用务实举措抚慰她们。以“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品学兼优”为目标,定期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心理辅导、拓展训练、暑期夏令营等活动,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三是发挥部门优势。突出重点,解决难点,齐抓共管,合力推动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关爱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针对农村留守妇女,开展科技、家庭教育知识、创业技能等培训,提供法律咨询、扶持救助、身心健康维护等服务。农业、劳动等部门加强农技培训,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减轻农村留守妇女的劳动强度;司法部门为农村留守妇女提供各种法律服务,维护她们的合法权益;医疗卫生部门建立对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的健康支持系统,定期免费为农村留守妇女儿童提供健康检查和咨询,关爱他们的身心健康。全县境内的所有企业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重点吸纳农村留守妇女就业。针对农村留守儿童,一方面要加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目前,农村中、小学,尤其是小学普遍没有实行寄宿制,即使有寄宿制的中学条件也很差,各项制度也不健全。应在中、小学建立寄宿制,增加对农村学校寄宿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使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及时填补他们家庭教育的空白,使教育功能得到更有效的发挥。另一方面,妇联、共青团、教育、民政、关工委等部门应加大学校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护队伍、家长队伍、志愿者队伍、留守儿童教育管护专家队伍建设力度,构建起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管护、帮护、家庭监护、社会呵护的关爱网络。四是实施结对帮扶。整合各种资源,开展城乡牵手结对帮扶活动。具体由各部门单位建立起关爱帮扶联系点,联系一个镇或社区,积极开展“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送健康、送温暖”活动,不断提高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和生产、学习技能,使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工作真正成为服务新农村建设、惠及广大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的民心工程。
(四)文化给力,营造氛围。一是文化体育等部门开展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结合各镇实际,利用各种节庆、民族传统节日、农闲时间和农村集市,开展乡村竞技赛、秧歌赛等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不断丰富和活跃农村留守妇女业余文化生活。二是加快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扩大广播电视“村村通”覆盖面,做好送书、送电影下乡工作,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农村文化大院、文化活动室建设,努力为农村留守妇女营造一个能够自由学习和活动的良好氛围。三是培养一批有专长的农村文艺人才和骨干,扶持一批面向农村、服务农民的文艺团体。要把鼓励农村妇女成立业余文艺演出队为重点,以广场文艺活动为载体,开展健康丰富的文化演出活动,支持她们传承民间文艺,传播先进文化,减轻留守妇女精神负担,引导农村留守妇女形成文明、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让她们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使其精神生活不断得到升华,从而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快速发展。
- 上一篇:水利局农村供水规划通知
- 下一篇:色彩构成课教学感想
精品范文
10留守儿童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