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业税收问题调研报告
时间:2022-04-10 08:53:00
导语:陶瓷业税收问题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近年来,在以为主的建陶业大迁徙所带动的资本浪潮的巨大冲击下,建筑陶瓷业发展浪潮迭起。如何才能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确保陶瓷行业税收收入可持续增长?课题组走进国家级建筑基地进行调研,了解了基地陶瓷产业发展现状,查找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陶瓷产业税收平稳增长的可持续性作了细致分析。
一、建筑陶瓷基地现状分析
(一)区域环境方面
1、区位优势明显。在发展环境上看,产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优势,有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和后勤服务保障。基地位于省市东南部素有“金三角”之称的八景、新街、独城三镇交界处,总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一期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分生产区、展贸区、物流区、培训区等相关链区。区位优势明显,距赣粤、沪昆高速公路胡家坊大型互通出入口仅10公里,高胡一级公路穿境而过,内有220KV金子山变电站、新街110KV变电站和新明珠110KV变电站专供基地企业用电,周边设有货运火车站3个。
2、完成了实训中心的建设。中国建筑陶瓷实训中心是由省社会和劳动保障厅与市人民政府共建的一家专业性建设陶瓷实训基地,包括建筑陶瓷专业技能培训、员工岗前培训,企业招聘员工和技术职称评定等方面,建成后将为建陶基地乃至全国建陶行业培训,输送专业人才。目前,实训大楼主体工程已启用,将为基地企业培训输送大量建陶技术人才,提升基地企业员工的技术水平,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打造区域品牌。
(二)市场优势方面
壮大建陶产业的核心问题是物流渠道,货运产业的集约化经营为陶瓷产业的发展带了机遇。但目前仅依靠汽运优势只能够消化100-150条生产线的产能,而且产品档次很难提高,必须打通水运和铁运通道,才能将产品打入地区、华东地区及等地区。陶瓷协会已与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拓宽了基地企业产品的物流通道。
(三)产业结构方面
产区已成相当规模。目前,产业转型升级处于绝佳时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打造区域品牌是产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目前,产品质量、品种、花色以及技术含量上比并不差,但市场接受度远不如产品。从已入驻基地的50家企业来看,5亿元以上项目有8家,亿元以上有17家,占产区项目的34%;省外企业25家,省内企业25家;以外32家,本土企业18家;从资本构成上看,亿元以上项目占资本金总量的90.9%,亿元以下占9.1%;其中本土企业占15.7%。强弱并存,优劣不一,各有所长,是前期中国建筑陶瓷业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微观显现,是梯队和团队创业的动机反映。从全国几大陶瓷基地来看,我省陶瓷基地规模排在第五位左右。全国影响力比较大的基地,分布在,等。
(四)外贸出口方面
1、出口企业。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进出口贸易条件的不断改善,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基地外贸进出口业务得到了迅猛发展,平均每年增长45﹪以上。大批建陶企业直接走向国际市场,出口队伍进一步壮大,主体结构进一步优化。目前,基地有外贸业务往来的有18家,出口量多达2亿多元。从出口企业规模来看,以中小企业为主体。
2、出口市场基地出口目的地从阿联酋、伊朗、迪拜到纽约、意大利、日本、非洲等世界各地。出口居首位的国家是美国,占出口总额的58.33%。进出口业务主要通过省华闽实业有限公司、南昌市金鸿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和、深圳等一些外贸公司。在全省范围内来看,却是微不足道,外贸进出口与经济实力极不对称。
二、基地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陶瓷物流及出口问题。一是建议协调加大南昌至樟树航道的建设力度,改变目前航道水位浅、大型货船无法进入、通航能力小的状况;二是建议协调降低樟树至南昌高速公路集装箱货运收费,借鉴江苏、浙江等发达省份在发展阶段对集装箱收费减半、扶持开放型经济的做法;三是协调解决基地铁路专用线的铁海联运问题,改变目前基地的部分原料及产品走江海联运、时间过长的状况。
2、口岸作业区建设问题。为满足落户建陶基地新明珠、新中源、欧雅、普京、立维卫浴等出口型陶瓷企业产品出口增长的需要,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协调相关部门批复在基地设立口岸作业区,兴建联检大楼,设立海关、商检办事机构。
3、陶瓷营销和品牌建设问题。产区已经成为全国建陶新产区的龙头,但实际销售中陶瓷并未被市场完全认可,缺乏品牌效益。建议协调省政府相关部门统一规划,兴建建陶国际营销中心,培育全国仍至全球建筑卫生陶瓷采购中心和全国建陶产品展销中心。
4、国家级陶瓷检验检测中心建设问题。作为建筑陶瓷产业转移中承接陶瓷企业最多的省份,其原料、产品仍需送往陕西咸阳检测,成本大、耗时长。为从源头提高我省建陶产品质量,加强陶瓷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建议协调省政府有关部门加大对兴建国家级建筑卫生陶瓷检验检测中心项目的工作力度。
5、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点的申报问题。为有效推动基地废气物循环利用、污水厂建设、集中供气等项目建设,达到清洁生产、环保节能的目的,建议协调将省建筑陶瓷产业基地列为循环经济示范点单位,促成上级发改委尽快组织规划立项,向上申报项目。
6、企业用地问题。建筑陶瓷属于投资大、占地大的产业,由手工艺技术等因素,不能向空中发展,我们为了集约用地,不断加大企业的建筑密度要求,即便如此,用地需求乃然较大,省政府和相关部门给予了大力的帮助,但由于基地在外影响较大,不断有行业领军企业入驻,有的甚至提出答应给地,马上签约,由于用地紧张,目前五环陶瓷、瑞鹏、太阳陶瓷等几家企业要求落户基地进行建厂的要求无法立即满足,制约了基地的发展壮大。有的企业土地使用证的款项已全部交清,却迟迟拿不到土地使用证,影响了企业贷款及运作。
7、外贸进出口环境有待优化。进出口渠道不畅通:及周边县市仍至整个没有一个进出口作业区,进出口及为不便。没有进出口机构:及周边县市仍至整个办理进出口报关及商检业务必须到100公里以外的新余或南昌,业务办理十分不便。出口型工业企业较少、缺少进出口龙头企业是导致进出口业务低的主要原因。
8、税收执法规范有待加强问题。进行税款核定征收时,国税部门是根据窑的长度、宽度来核定,地税部门的城建税也随申报附征。但据反映,在核定时加上冷却带的长度,有的又不加。税收执法存在一定的随意性,违背了税负公平的原则。在社会上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严重打击了纳税人的积极性,影响了税收收入的持续增长。
9、外商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政府部门发挥了政府在维护社会信用方面的主导地位,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投资环境,协调企业与银行间沟通,已举办了十多场银企业洽谈会。虽然政府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外商去办理贷款时,仍然感觉程序繁杂,困难重重。
三、基地做大做强,促进税收平稳增长的几点建议
建筑陶瓷陶瓷业税收的可持续增长必须依靠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有鉴于此,笔者认为,要确保该行业税收收入可持续增长,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快国家级建筑陶瓷检验检测中心建设
近几年来,我国建筑卫生陶瓷迅猛发展,从引进、消化,到自我创新,技术输出,已经成为建筑卫生陶瓷生产大国,出口大国,引领全球建陶行业的发展,在全世界有绝对的优势和很高的地位。长江以南是全国建陶的主产区,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0%。主要分布在以及沪浙地区。其中、、沪浙地区属老产区,建筑陶瓷企业正迅速向内地转移,属新产区,已经成为全国最理想的承接基地。但是,目前长江以南地区没有一家国家级建筑卫生陶瓷检验检测中心,一直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国家技监总局已同意在设立建筑卫生陶瓷检验检测中心。此项目是一石多鸟的关键项目,因为检验检测中心的设备、技术、人才与陶研所的研发、产品论证、出品检验所需资源相差不大,一旦有一家机构建成,多家机构等完全可做到资源共享、信息共有、人才共用,下一步就是尽快促成项目启动。
2、加快规划省建筑陶瓷营销中心
规划省建筑陶瓷营销中心势在必行。在形成全球建筑卫生陶瓷采购中心和全国的建陶产品展销中心,以此繁荣建陶三产,扩大销售业绩,形成产业优势,打造陶瓷总部经济,下一步是争取省经贸委做出统一规划要求,所有的建陶企业统一到大城兴建陶瓷思想馆、展览馆和陶瓷营销中心。
3、加快整合对流资源
降低成本,追求最大利润是企业的最终目标,也是企业发展状大的必经途径,陶瓷行业是物流量大进大出的行业,物流成本占重要部分,因此,降低物流成本显得尤为重要,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办法是对物流资源进行整合,在物流领域进行对流。下一步是整合公路、铁路、水运资源,形成区域对流,降低物流成本。
4、着力区域品牌的打造
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提高产品竞争力的有力保证,打造区域品牌是产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目前,产品质量、品种、花色以及技术含量上比并不差,但市场接受度远不如产品,同样的产品打牌,比打品牌价格要翻一翻,如不引起重视,势必影响陶瓷产业发展,打响陶瓷品牌,势在必行。下一步争取相关部门制定相关制度,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大力宣传推介品牌,在全省重大项目上尽量使用本地的产品,提高本地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强力打造区域品牌。
5、建议政府需要给予融资信息和政策上的支持
积极创新融资机制,采取无抵押、无担保的中小企业信用融资模式,主要解决企业短期内的500万元以下超短期、小额贷款需求;有关银行将对贷款到期后的优质企业给予最高1000万元跟进贷款服务。政府与公司联手,搭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平台,推荐开发区内资质良好、信用可靠、符合区域产业发展导向的企业申请贷款,交银国际信托公司负责资金运营和监管,政府定期对资金运营情况进行评估和考核;通过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充分发挥政府扶持资金杠杆作用,切实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门槛。
6、贯彻税收经济观,提升税源控管水平
建立社会化税收监控体系,对陶瓷行业实施科学化、透明化、公平化管理。从目前的情况看,主管税务机关应加强陶瓷行业的税源监控,同时对企业的生产、流通以及广泛的经济领域进行适时调查以掌握情况。在核定企业税额时,可在每个企业抽调一名管理者代表参与核定税额工作。进一步探索对建筑陶瓷陶瓷业的具体管征措施,对规模以上的建陶企业,督促并辅导其建立健全财务核算体系,以达到查账征收方式要求,并加大纳税审核比对力度,使税款应收尽收。
7、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企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具有有效的引导、调整作用。针对建筑陶瓷陶瓷业现状,重点应是对防治污染、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等方面的科技进步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应为科技进步与创新尤其是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进步与创新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采取多种优惠方式与手段,促进环保科技的创新与进步,增加污染防治与处理设备的生产,引导企业增加对先进设备的应用。同时,可综合运用加速折旧、投资抵免等税收优惠政策对原有政策作出完善。如:已改革执行在企业所得税有关政策中对于企业采用先进环保技术改进环保设备、改革工艺、调整产品结构所发生的投资应加大比例给予税收抵免,以促进企业的环保与防治污染的技术性投资。此外,对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防治污染企业的固定资产实行加速折旧,对企业环保类设备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可以再加大比例扣除,对环保类企业技术人员的工资允许加计扣除,以促进企业环保类人力资本的形成。
- 上一篇:地税局岗位廉能管理调研报告
- 下一篇:水电站税收征管调研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