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城市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时间:2022-03-14 11:25:00
导语:宜居城市建设现状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是和的东大门,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市政基础设施较好,经济发展潜力较大。为了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的转型,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工业强市、宜居城市和长江经济带强劲增长极”的发展思路和战略决策。围绕突破性建设滨江宜居城市这一课题,我们对照国家《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开展了走访调查和指数测评,感觉到对市情的认识更深、规划的思路更明、建设的信心更足、肩负的责任更重。
一、建设滨江宜居城市具有较大优势
(一)外部环境为滨江宜居城市建设提供了难得机遇
是东拓、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拓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主要内涵是整合地区资源、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向,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市正处于资源丰富、生态敏感的地区,也是最有利于工业发展的地区和地区唯一的平原市,在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融入东拓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发展的格局中考虑,既是我们的必然,也是我们借助良好的外部发展机遇、利用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快建设滨江宜居城市步伐的有利时机。
(二)自然环境为滨江宜居城市建设奠定了较好基础
1、有优越的区位优势。我市地处长江和的东大门,长江黄金水道、汉宜高速公路、“318”国道、高速铁路、铁路贯穿腹地,是自然生态、民俗风情、传统文化、现代工业等资源富集地。
2、有良好的自然条件。一是地处温带,林木丰美,植被较好,气候宜人,丘陵区地势比较平缓,加上封山育林、坡改梯田,植物配置形式多样;二是河流、湖泊众多,濒临长江,地表水年平均径流量为8.45亿立方米,过境客水均流量4692.2亿立方米,水资源十分丰富。
3、有悠久的历史人文资源。境内有百里洲、关洲、沙洲、马洋洲等多座长江江心洲,从关洲乘舟顺江而下,可观沙浪奇观,赏两岸美景。“大曲”、“雪花啤酒”名扬天下,传统的白酒工艺、现代的啤酒工艺与厚重的酒文化融合一起,造就了新兴的工业旅游线路。文物古迹历史悠久,现已发现250多处。民间民俗文化沿袭乡镇农村,得到继承和发扬。
(三)人为环境为滨江宜居城市建设创造了物质条件
近几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打造“两市一极”的战略决策,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综合经济实力稳居前十强,城市建设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先后荣获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等称号,三次夺得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为滨江宜居城市建设创造了一定条件,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1、保障住房建设全面推进,百姓居安思稳。已经完成投资670.8万元建成并投入使用廉租住房180套0.87万平方米,计划投资1036万元建设252套1.25万平方米廉租住房的工程正在进行紧张施工。已经建设经济适用房72套5464平方米,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544户,开发建设商品房68.2万平方米,推行社会化物业服务小区20个,服务面积120万平方米。城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6平方米;
2、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不断加强,市政设施日益完善。现已编制2010年—2030年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完成姚家港化工园、白洋装备工业园、安福寺工业园和马家店民营创业园等4个园区的规划,提出了工业企业“退城入园”的方案,划定了滨江公园、白鸭寺公园、生态园、董和公园、五柳公园、水府庙公园等10块城市绿地保护区。通过大规模的建设,已经拥有城市主干道12条、次干道14条共计52.4公里226万平方米,人均19.82平方米;拥有公共绿地147万平方米,绿地率达34.2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89平方米;形成供水主管道135公里、天然气主管道65公里;城市日供水设计能力为9万吨,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为120吨;园林环卫管养基本实现了专业化和精细化。
3、城乡统筹发展,村庄环境得到改善。随着全省“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和农村“清洁工程”的实施,近年来新增硬化通村公路1202公里,新建排水管道41公里,完成“一建三改”2.2万户,对村级办公用房、周边环境绿化、垃圾收集设施等进行了配套建设,解决了12.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现已有8个村庄达到一级环境标准、21个村庄达到二级环境标准。
总之,经济发展迅速,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市政设施配套,公共安全稳定,社会文明和谐,人文环境良好,市民安居乐业,为打造滨江宜居城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就城市现状分析,目前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一)城市水平对照国家标准还有一定差距。对照《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其差距主要表现在:社区文明、社区景观和市容市貌水平有待提高,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就业总人口的比重未能达到宜居城市标准值,城市特色一般,没有标志性建筑,历史文化底蕴未能充分体现,城市建筑与环境协调不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较低,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缓慢,教育文化娱乐休闲体育设施不足、特别是体育设施明显滞后,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绿色开敞空间布局不够合理。
(二)城市建设质量有待提高。一是存在着居住区与工业区相互混杂现象;二是城市绿地系统不完善,现有公共绿地在分布和搭配上存在着街头绿地少、居住区绿地少、绿化品种单一、建设档次不高等问题;三是城市基础设施配套不合理,中心区域基础设施与外围基础设施差距明显,主次干道基础设施与居住小区基础设施反差较大;四是城市品位不高,滨江特色体现不充分。
(三)城市管理力度有待加强。由于本部门行政执法与公安、国土、工商、卫生、环保等部门交叉较多,没有形成共同管理的制度化和常态化,加之部分市民文明素质较低、法律意识淡薄,导致城区内存在着违法建设和“五马十乱”(马路市场、马路修理、马路商店、马路仓库、马路餐饮,乱摆乱占、乱停乱放、乱牵乱挂、乱贴乱画、乱倒乱扔)现象。
三、建设滨江宜居城市的对策建议
随着城市建设水平和城市面貌的深刻变化,人们的居住工作生活环境相应得到改善。但是,如何打造城市品位高、基础设施全、文化氛围浓、创业机会多、生活环境好、公共服务优的滨江宜居城市,是摆在我们面前十分现实而又十分紧迫的重大课题。通过调研,我们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加快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生活便宜度
生活方便、适宜是宜居城市最重要、最核心的影响因素。一是要科学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城市建设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和无规划、不开发、不建设的原则,在规划编制上要遵循“政府主导、专家领衔、公众参与”的总体原则,结合城市的市情、民情和社会需求,正确处理近期与远期、局部与整体、需要与可能等方面的关系,适时调整和完善城市规划,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使宜居城市建设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二是要加快重点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中心城区要结合人口倍增计划,以拓展城市空间重点,加快启动和推进城西新区开发建设;以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道路框架为重点,全力推进市政道路建设,实现城市公共交通全覆盖,根据城市机动车快速增长的形势,规划建设合理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三是要改善城市居民住房条件。合理确定商品住房、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以及廉租住房比例,完善廉租住房制度,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多渠道改善进城农民工的居住条件。
(二)完善城市保障机制,提升公共安全度
让生活在城市当中的居民享有安全感,是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内容。要以安全、安宁为目标,强化公共安全,制订和完善对地震、防洪、排水、水源保护、公共交通、出租车、供水、供气等的预防应急预案,健全工作机制,增强应对能力。
(三)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升社会文明度
社会文明是百姓宜居宜业的重要前提条件。一是优化政务环境,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建立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和评估、新闻发言人等制度,强化社会监督和公众参与,实施阳光规划和价格听证,形成浓厚的民主氛围,提高政府公信力。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推进政务公开,方便市民办事,提高行政效率,建设阳光政府。坚持依法行政,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在积极推进依法治市进程中加强政府诚信效能建设,创新工作机制,打造公开、公平、公正、高效的政务环境。二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大投入,加快发展,努力使全市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构建一个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社会。加强九年制义务教育,强化职业技术教育,提升普通高中教育水平。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提升市人民医院,完成中医院搬迁,改造升级各镇中心医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市非就业居民医保覆盖率要达到100%。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做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搞好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等教育、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将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大力发展信息、金融、物流、咨询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家政服务、托老托幼、生活护理等社区服务业。三是全面提升就业再就业水平。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扩大就业面,比如政策扶持就业、目标激励就业、培训促进就业、服务推动就业等。加强就业市场建设,实行“一站式”服务,有关部门要定期组织用人单位举办招聘会。四是规范和发展小区物业管理。通过规范前期物业管理、建立质价相符的服务收费机制、完善住房维修资金归集与使用制度、逐步将旧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推向市场、加强物业监管和保障业主权益等措施,不断提高现有小区物业服务水平,拓展服务领域,逐步实现我市物业管理规范化,构建和谐诚信的居住环境。
(四)做美城市环境,提升环境优美度
环境优美是城市宜居的决定性因素之一,通过近几年的城市创建工作,中心城区的城市环境有了大的改观,但在城市中心区景观、社区景观、背街小巷市容市貌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一是加快城市绿化建设,启动董和公园、生态园、白鸭寺公园建设,拓展滨江公园,形成绿地系统完整、市政设施配套的园林城市格局。二是做好城市绿化资源整合与生态环境恢复工作,加大对城市周边及城市规划区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和搬迁规划力度,确保居民饮用水安全。三是做好城市文化和自然环境保护工作,对历史文化街和重点文物实施有效保护,编制历史文化街区董市老正街保护规划、旧城改造规划,严格按规划组织实施,尽快启动董市老正街抢救修缮工程,恢复历史原貌,充分展示其所具有的历史文化特色。四是提升人文与自然景观的水平,全面实施三个规划(滨江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城西新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沿江大道景观规划)、五大工程(城西新区建设工程、沿江大道配套工程、滨江公园建设工程、九大节点工程、滨江街景整治工程),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自然环境。五是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整治城市“五马十乱”行为,加快架空线网改造步伐,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打造清洁空间环境。六是加强垃圾和污水处理工作,加快公厕建设改造步伐,完善城区排水管网系统。七是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五)全力推进经济建设,提升经济富裕度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咬住发展不放松,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围绕主题主线推进集约发展,提升工业竞争实力;优化园区平台,强势推进项目建设;促进城乡统筹,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加强财税金融,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奋力推进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确保稳居全省县域经济“前十强”,努力走在长江中上游同等城市发展前列。
(六)着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升资源承载度
资源丰富,有利于提高公众的生活质量,也是宜居城市的重要条件。因此,我们一方面是要积极开展建筑节能、节地工作,严格落实建筑节能技术标准,强化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环节管理,提高建筑节能效果。今后新上城市住宅开发项目都要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布局要求,实行组团式规模开发,增加小区绿化空间,节约使用土地;另一方面是要着力推广再生水资源利用和节约用水工作,开展以节水型工业、节水型城市绿化等行业节约用水为主要内容的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推进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市场化、产业化。
总而言之,滨江宜居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宠大的系统工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全市上下要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全社会广泛参与,营造氛围,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这样就一定能够把我们的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
- 上一篇:建立城乡社会公共服务管理制度
- 下一篇:商贸物流业调研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