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革命老区现状调研报告

时间:2022-03-13 10:28:00

导语:乡镇革命老区现状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乡镇革命老区现状调研报告

镇国土面积162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101个村民小组,1个居委会,总人口45401人,耕地面积107164亩,基本农田保护率86%。

一、镇为革命作出的贡献

作为革命老区的一部分,是湘西苏区的组成部分之一。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逸群、段德昌等同志在这里播下革命火种,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壮大了党的力量,发展了革命武装,巩固了革命根据地。

二、镇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人民当家作主,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改革开放和一系列富民政策的指引下,革命老区的广大人民群众继续发扬革命战争年代的光荣传统,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依靠自己的力量,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年,全镇共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84亿元,同比增长53.1%。实现农业总产值7.01亿元,同比增长18.96%。在省级财政体制改革后,实现财政总收入980.05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9亿元,同比增长54.1%。农民人均纯收入7870元,同比增长18.95%。工业经济不断壮大。实现工业销售总产值8亿元,产销率达99.6%,实现总利润854万元,同比增长33.5%。积极探索发展有机农业,在张家桥村、方家畈村建成有机稻试验基地1350亩,逐步实现传统农业向有机农业的转变。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优化校点布局,形成了一所初中、两所小学、三所幼儿园的办学格局,在全市率先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卫生事业,完成了23个村及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7.52%。全面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新发展无线数字电视用户300多户,对23个村的无线调频广播设备进行了检修。

三、经济社会发展经验

镇以被列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为契机,围绕“一年有明显变化,两到三年大变化”的目标,立足镇情实际,积极探索创新,不断强化规划的引导力、激发项目的整合力、挖掘文化的提升力,整合多方力量,扎实有效推进,探索独具特色的村镇建设新路子。

按照城乡一体的要求,立足城乡统筹发展的总趋势,顺应农民群众生活改善的新期待,结合田园文化风味的特点,明确了建设“文化乡村、田园乡村、自治乡村”的发展定位,确立了打造西山区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具有鲜明荆楚特色、大溪文化底蕴、全省一流水平新农村的目标。聘请华中科技大学制定了全域性发展规划;邀请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和北京绿十字生态文化传播中心的专家,结合各村地域特色、经济基础,精心设计了一批具有现代文明气息、历史文化内涵、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完善的居民点。在设计中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尊重群众意愿,不搞大拆大建,注重成本控制,积极探索不同的村镇建设模式,既规划人气旺盛的农民社区,又建设错落有致的小居民点。金泉小区以“迁村腾地、农民进镇、城乡统筹”为主题,适当提高小区档次,突出休闲娱乐功能,较好满足了部分已“洗脚上田”农民的需求。关庙山村集中居民点以富有变化的居民点造型和院落空间,充分满足了喜欢散居、仍在务农农民的需求。张家桥村集中居民点按照现代化生活的模式建设,既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又适应了农业生产的需要。

始终坚持生产发展与村镇建设有机结合,把产业发展作为村镇建设的有力推手,统筹谋划、全面推进。在集镇规划建设关庙山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将园区基础设施、项目落户配套与金泉小区统筹建设,在推进园区水、电、路等设施建设的同时,全面配套金泉小区基础设施,既提升了园区承接承载能力,又改善了集镇环境,加快了村镇建设进程。

同步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和村镇面貌。在实施主体上,积极争取镇委、镇政府为项目建设主体,充分掌握主动权和配置权。积极争取成为万店土地整理项目业主,将该项目与迁村腾地项目结合,配套建设居民点基础设施,打造了老店等多个设施完备的居民点。在项目资金上,按政策明确的用途,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分配、统一实施、统一监管”,集中财力办大事,有效实现了“一项资金办多个事、多项资金办一个事”的目标。在整合载体上,以疏通沟渠、通村公路硬化、村庄水、电、路建设等民生事业为载体,整合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小农水、通村公路建设等项目20余个,总投资达2.2亿元,使全镇沟渠硬化率达到90%以上,灌排保证率达到95%以上,通村公路硬化率达到100%,村镇面貌明显改观,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

四、促进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

(一)树立老区意识,做活老区文章,打响老区品牌。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没有革命老区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老区广大干部及群众,要树立老区意识,珍视、重视老区潜在的革命历史资源。整合现有或潜在的传统的红色资源、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旅游资源,让这些资源优势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变资源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特别要争取、利用和发挥好国家对老区发展的政策优势,认真研究、做好“革命老区”文章,打好“革命老区”品牌。

(二)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健全社会保障。

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普九”水平,完善特困学生救助制度,优化教育结构,整合教育资源。将就业作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战略举措,把发展教育与农民工的培训结合起来,加强对农民的文化知识、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建立健全村级农村劳动服务组织机构,加强对农民务工的服务和管理,全面落实善待农民工的各项政策措施,认真组织好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

认真总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广经验,建立符合镇情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对卫生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诊疗水平。加强行风和市场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坚决整治行业不正之风,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坚持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以较低廉的费用取得较好的医疗效果。加大对医疗市场和药品市场的整治力度,坚决取缔非法行医和非法经营药品的行为,严厉查处和打击假冒伪劣药品的生产和经营,杜绝坑民害民现象。

(三)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投入扶持力度。

建议将革命老区纳入老区扶持框架,研究、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加大对扶贫综合开发力度,在经济社会发展宏观规划上增加有关革命老区工作的内容,特别在研究经济发展项目时,增加有关加快革命老区发展的项目;进一步提高对革命老区农村义务教育、贫困户安居工程、异地搬迁工程等补助标准。在财政投入和项目建设上给予更多的倾斜;提高对革命老区还健在的老战士、老党员及遗属的生活补助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