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市场发展调研报告

时间:2022-03-08 04:54:00

导语:中药材市场发展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药材市场发展调研报告

中医药行业是一个高科技含量和具有较大增长潜力的行业,建立合理的中药材市场结构,培育新的中药材加工市场是实现医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有效路径,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县中药材市场却迟迟没有“靓”起来。本文分析了我县中药材市场的现状,并就中药材资源与分布、中药材市场、中药生产与专业市场、资源的利用与前景等方面论述如何让我县中药材市场得到培育、完善和发展

一、中药材资源与分布

(一)中药材资源概述

我县位于北山区,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具有各种生物生长的良好环境,药用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传统家栽的药用植物有茯苓、山茱萸、天麻等十余种,大宗野生药材281种,年产量约1200吨,总产值可达1900万元。为了挖掘地方中药材资源状况,早在1986年,我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中药资源普查,整理编写了《县中药资源名录》。本名录中收载了148个科属,药用资源402种,品规472种,其中植物362种,动物35种,矿物2种,其他3种。每一品种按品名、地方名、来源、分布地区、生长环境、花果期、采收期、药用部位、性味、功能等分别作了记载,基本摸清了我县中药材资源情况。资料和部分标本现存瑞福祥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80年代到90年代,据不完全统计,部分中药材储存量过百吨,如野生百部根和蒲公英2个品种、种植茯苓1个品种;储存量上吨的中药品种有野生的柴胡、虎杖、仙鹤草、连钱草、天花粉、何首乌、鱼腥草、益母草、大血藤、银花、骨碎补、天南星、五味子、石韦、白及、地肤子、合欢皮、墨旱莲、山栀子、钩藤、海金沙、野菊花、续断、僵蚕等24个品种;种植的山茱萸、天麻、丹参、白术、白芷、玄参、黄柏、杜仲、荆芥、枳壳、枳实、陈皮等13个品种。政府对发展中药材产业高度重视,农民的积极性也非常高。同时原县中药材公司在80年代初90年代末,建立有地产药材接收仓库,收购药材(各乡镇由供销社代收购)总量达20多万公斤。我县中药材远销三省,让农民增收80多万元,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中药资源成为我县农民经济收入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的曾经成为一个乡镇乃至一些农户的主导产业和主要收入。随着时代的变迁、市场的变化和政策因素的影响,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近于萎缩。目前,我县原有的药材种植基地全部荒废,药农基本转产他业。

(二)特色(地道)中药材资源分布状况

我县特色(地道)药材资源丰富。主要产品有百部根、茯苓、杜仲、天麻、山茱萸,年产量分别为100吨、100吨、10吨、2吨、1吨。分布状况:百部根和茯苓全县主产,杜仲主产于茅坪场镇青竹村(原为基地,约500亩),天麻主产于原望家乡、原晓坪乡和河口乡,山茱萸主产于花林寺镇、旧县镇、原望家乡。其中茯苓、天麻曾被原省财贸工作队确认为生产基地。

二、中药材市场分析

(一)批发环节的分析(含收购环节)

目前,我县有两家中药材批发企业即瑞福祥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宜昌恒瑞医药有限责任公司。瑞福祥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经营中药材品种达106种,本地品种为16种,年销售量20000公斤;宜昌恒瑞医药有限责任公司仅17种,本地品种1种,年销售量3719公斤。

我县药店共有43家,其中有35家经营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医疗机构达216家。我们将中药材用量较大的8家医疗机构2008年部分中药材价格进行了比较。以下是8家医疗机构采购部分中药材的价格.

从数据可以看出我县的中药材批发产业并未带动全县的中药材生产。

(二)零售环节分析

我县共有35家药店经营中药材,占全县总药店77.7%。部分药店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销售收入占全店盈利的50%以上。

但因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属于处方药,大都需要医师进行配伍才能发挥作用,所以零售环节没有医疗机构使用中药材多。

(三)医疗机构环节分析

上表是我县2007年2家县级医院和6家乡镇卫生院中药材和中药饮片销售情况。

受SARS疫情、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刺激,药材销售趋旺。在狙击疫情的战斗中,传统中医中药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度出现了哄抢中药材的浪潮,给疲软的药材交易注入了活力,拉动了中药材市场发展。但因近期的鱼腥草注射剂、刺五加、茵栀黄注射液事件和近日的双黄连注射液事件,中药产业现出备受质疑的局面。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特别是通过“非典”疫情,人们更多关注增强免疫力,补益类保健品需求旺盛,呈稳步上升之势。

三、中药材企业加工能力分析

(一)中药饮片加工企业能力分析

我县原中药材公司于1988年创办中药饮片加工厂,厂房面积500平方米,主要设备有切药机两台、干燥箱一台、炒药机一台、煅炉一台、粉药机一台、磨刀机一台、电动筛一台。从事中药饮片加工12年。年加工饮片量约20吨。在行业内连续三年获省优质饮片加工厂(89年—91年),饮片质量连续五年获宜昌市中药饮片质量评比第一名(89年—93年)。受市场影响和《中药饮片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政策约束,致使我县中药饮片厂于2000年停产。

四、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了解,我县目前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有多方面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是“四无”:种植无秩序,产品无标准,流通无市场,加工无龙头。主要表现在:

1、政府引导不够。从调查情况来看,目前,全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状况基本处于自生自灭、自我发展的状态。从理论的角度考虑,市场调节尽管有市场调节的好处和优势,但其发展节奏却难以与全县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协调一致。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有其主导调节的威力,但总有鞭长莫及的时候。政府的调节也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必要手段。在各地都为挖掘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大显身手的时候,我们再采取任其自生自灭、自我发展的态度对待我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势必坐失良机。

2、种植技术水平不高。

在调查影响药农种植药材的问题中,技术问题在六成以上,尤其在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上,调查农户表现出强烈的欲望。超过四成的农户认为生产条件改善对扩大种植中药材至关重要。市场风险对扩大种植中药材的影响在四成左右。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药农集中反映的技术、生产条件改善、市场风险这三大类问题是影响中药材种植业发展集约化、规模化的突出问题。

详细分析药农种植技术方面的问题,我们看到,无良种、无标准、对GAP茫然,凭感觉盲目种植,结果是产量上去了,价格下来了,市场反而缩小,形成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的柠檬市场模型,这是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不能上水平的内在原因。

3、没有有规模的市场。虽然各中药材收购站、点的中药材交易相对活跃,但没有一个相对集中、有规模的、在全省有一定影响的中药材市场,导致信息滞后、受制于人,没有价格话语权、不能带动农民种植和中药材加工等诸多问题。因此,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一般农户,无论是企业家还是公务员,一致地指向需要建立专门的中药材交易市场。

4、中药材加工企业缺乏带动作用。我县原中药材公司因种种原因,已于2000年停产。大部分药材仍以原料出售。多数中药材收购户,多以家庭作坊式组织生产,加工场所不合格,手段原始,工艺落后,有的还在超量使用硫磺熏蒸,产品质量难控制,给市场销售埋下了隐患。

当然,我们特别列出突出的问题类型,并不是说其他类型的问题可以视而不见,如交通运输不便、缺少专业技术型的自助组织、缺少龙头企业的带动、资金不足、专业大户影响力不够、种植基地没有形成气候等等,都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上升为突出矛盾。

五、中药及中药产业的利用与前景

年10月10日,国务院了由科技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卫生部、药品监管局、知识产权局、中医药局、中科院联合起草的《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年至2010年)》,使我国中药材现代化建立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

省委、省政府做出的《关于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决定》。特别提出“重点支持等地建成集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现代中药研究、生产、商贸、信息交流为一体的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培育若干个产值过10亿元的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明确提出“中医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显著增加”,并要求“逐步建成中医药强省”。

一系列的国家政策的实施和各地争先恐后的态度和发展态势,无疑都说明中医药产业将是生物技术应用最广阔的领域,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潜力巨大。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不仅将成为各地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的亮点,而且将成为各地产业升级的一个方向。

六、推进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结合我县地产药材的现状和实际,建议:

1、中药材收购由瑞福祥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实际,合理布局收购网点,指导农民按季节种植、采挖和粗加工。同时建立一个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或协会。

2、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全县不具备资质的22家药材收购站点加强监督检查,规范市场。

3、建设几个或一批符合GAP规范的且在全国具有突出地位的中药材生产基地。

按照中药材种植(养殖)标准规范,突出抓好山茱萸、茯苓、天麻省级和国家级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建设,进而发挥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积极发展市场需求量大、产地地道的丹参、白术、白芷、玄参、黄柏、杜仲、荆芥、枳壳、枳实、陈皮等,扩大市场占有率,提升县在全省中药材生产中的地位。

相关部门出台系列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户种植相关中药材。

4、加强全县中药现代营销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以现有营销网络为依托,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建设中药材市场及中药产品市场信息平台和配送中心,以现有信息平台为依托,建设中药材生产技术信息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