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口岸经济规范化调研报告

时间:2022-02-27 10:43:00

导语:市委口岸经济规范化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市委口岸经济规范化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了解和促进我市口岸建设及口岸经济发展情况,围绕省委、省政府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战略目标,为我市发展外向型经济,建设的黄金前沿积极建言献策。年6月底,由部分市政协常委、委员,驻普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委员及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旅游局、市公安局、市公安边防支队、市交通局、市外办、市经合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海关、海关等相关领导组成的视察组,对我市口岸建设及口岸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视察。视察组对口岸、龙富通道、东城新区三国贸易城建设,口岸通道、通道、商贸城进行实地视察,召开座谈会,听取市、县口岸建设及口岸经济发展情况通报,对情况和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口岸建设及口岸经济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的优势进一步彰显,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于2005年提出了加快口岸建设、发展口岸经济的战略。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全市口岸和通道基础设施建设及功能不断完善,通关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口岸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一)口岸建设明显加快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特别是市委、市政府把口岸经济作为四大经济板块大力推进以后,口岸建设明显加快,主要表现在:一是口岸功能逐步完善,、都已建成国门和联检大楼,常规检测手段已具备,查验货场、仓库、出入境通道、熏蒸房及生活区也在不断建设完善,口岸被列入了国家年度开放计划。口岸已实现新址的移址通关,并于年3月份完成了国家级口岸省级功能验收。港也依托昆曼大通道继续发挥着作用。二是与交通总体规划发展相结合,通边公路建设加快。至、至公路已开始改造;至、至、至(0538线)的公路改造计划已列入规划。通往主要口岸的公路状况不断改善。三是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口岸经济区规划日益完善。、都有比较完整的边民互市点、物流中心商贸区和风情小镇的建设规划,有的已开始建设,龙富口岸已实现与越南阿巴寨的公路对接,初步完成了口岸经济区的总体规划编制。

目前,已基本形成三条对外开放大通道的雏形。即:以口岸为中心,、、六个重点通道为辅的通往缅甸的大通道雏形;以国家级一类陆路口岸建设为中心,覆盖牛洛河通道,基本形成了对老挝开放的大通道雏形;港口岸对东盟六国开放的大通道雏形,港暂时停航后,港口岸联检部门依托昆曼大通道建设,加快昆曼大通道上的物流中心建设,推动以市金孔雀集团为主的企业,在昆明、区建成了物流基地,在磨憨建成了客运、货运中转站,为扩大与东盟六国的贸易往来和人员往来继续发挥着作用;对越南开放大通道的龙富口岸建设基础前期准备工作也已基本完成。

(二)通关便利化程度不断提高

随着口岸建设步伐的加快,通关便利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一是建立通关贸易便利化协调机制,加强联检部门的协调与合作。二是加快了“电子海关”、“电子口岸”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多点报关、口岸验收”的试点工作以及实施产地检验检疫为主,产地检验检疫关口前移与口岸查验相结合,企业自检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依法把关相结合的监管办法和措施,逐步提高了通关便利化。三是联检部门的服务意识增强,不断推出便民利民措施,在口岸、通道实行24小时预约通关制度,为境外替代种植企业和老、弱、病、残等特殊人员开通绿色通道,在、、大黑山、口岸(通道)建立边防检查查控机制,提高了工作效率。四是认真贯彻落实“责任政府”、“阳关政府”、“法治政府”、“效能政府”等制度,切实加强对口岸管理部门服务意识教育,增强服务意识。

(三)口岸流通及对外进出口贸易呈现良好势头

一是口岸流通日趋活跃。年,全市口岸进出口货运量36万吨,同比增长80.95%,货值8325万美元,同比增长24.15%;出入境交通工具7.85万辆次,同比增长1.95%;出入境人员59.45万人次,同比增长33.3%。二是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年对外贸易从2005年的5232万美元,增加到11449万美元,达到了历史新高。其中:一般贸易进出口3029万美元,边境贸易进出口8410万美元。今年1-5月,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8484万美元,同比增长78.5%。其中:一般贸易实现3975万美元,同比增长101%,边境贸易实现4524万美元,同比增长64.4%。

(四)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合作及投资不断扩大

通过加大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中国()—越南(奠边府)—老挝(丰沙里)三国边境经济圈建设,加强与周边国家在替代种植、产业发展、矿业开发、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市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合作步伐加快,边贸企业队伍发展壮大,边境贸易快速增长,境外罂粟替代种植实现较大突破。市与老挝丰沙里等省签署了《合作会谈备忘录》,为丰沙里免费培训了3批留学生(每批20名、学制4年),在省、市大专院校为琅勃拉邦省培训20名学制4年留学生,每年向缅甸掸邦第二特区捐赠100吨大米。县与缅甸掸邦第二特区签订了《全面开展替代合作协议》,不断加强和改善与老挝、缅北地区的贸易合作环境。目前,全市有4家企业取得国际货物运输资格,15户企业在缅甸第二特区设立矿业开发企业,3户企业在老挝开展矿产开发合作,46户企业从事境外罂粟替代种植,共种植各种经济林木和经济作物135万亩。

二、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对口岸经济发展的研究探索不够。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重视口岸建设,加快港、、三个口岸和龙富等重点通道建设。然而,与区位相近的红河、版纳、德宏、保山等州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建设资金不足,口岸和通道基础设施滞后。联检楼、国门、货场、边民互市贸易市场等基础设施还未完善,查验工具落后,设备老化。通往口岸及通道的澜沧至公路、口岸至老挝、口岸至缅甸的公路等级低,难以适应一类对外开放口岸的需要,18条通道的道路,晴通雨阻,交通运输不畅,基础设施落后仍然严重制约着口岸经济发展;二是现行制度和政策,更偏重边境的控制和管理,对提高通关便利化制约明显。三是把发展外向型经济作为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认识不到位,对加强口岸建设和发展口岸经济的措施、办法研究不够,特别是与相邻国家纵深地区联系、合作较少,资源情况掌握不清;对整个东盟市场的情况了解不多,寻求合作和共同发展不够,外贸长期局限于“边贸”范围。

(二)口岸经济发展规划和配套措施有待完善和深化。口岸经济涉及到本地区及周边国家在工业、贸易、旅游、教育、卫生等一系列领域里的交流与合作,其发展除需要有良好的通道,交通、通信、电力、联检设施等基础设施的支撑,还需在产业、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与之相适应的规划和措施。由于在投资贸易、工商管理、税收、土地、金融和外汇等方面缺乏成熟、系统的优惠政策,既无跨境经济合作区,又没有保税区,进出口贸易方式仅有边境小额贸易和一般贸易两种,加工贸易、转口贸易、边民互市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等发展缓慢。制定了口岸经济发展的“十一五”规划,为口岸经济发展明确了方向但规划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以及保障措施的完整性和实效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三)外贸企业实力不强,产业发展对外贸的支撑力和吸纳力不足。由于历史、自然等多种原因,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起步晚,发展程度低,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有限。一是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依赖比重大、产业层次较低。茶产业、林产业、矿产业、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生物产业等我市优势产业开发还处于资源消耗和低附加值加工阶段,在对外、对内市场中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二是外贸企业普遍规模小,实力不强,缺乏有一定技术含量、有利于产业链延伸、带动能力强及生态环保的大项目、大企业。三是利用境外丰富的资源能力有限,通过我市口岸进入的产品,如矿产、木材等等,仅仅是过境流通,没有在我市形成资源的利用和产品的深加工。

(四)外经贸政策有待于进一步落实。国家的外经贸政策,对促进我市对外贸易和替展与合作,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有的政策未能落实到位。比如:国家给的替代种植补助政策(前期费用补助、面积直补、贷款贴息、返销指标、资产担保)不能足额落实;替代种植项目人员、物资就近、就便出入境政策落实难。国家实施的配额和许可证管理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边境贸易的发展,在替代种植项目下甘蔗、橡胶等产品进口需要额,配额又严重不足,大量产品进不来;我市周边有丰富的木材、矿石资源,都是国内急需的资源性产品,但国家对铁矿石实行特许经营,需要得到中缅双边政府批准,目前只有极少数企业才能办此业务,影响和制约了木材、矿石的边贸进口;禁止活体牲畜和粮食边贸进口,对拓展边贸制约也很大。

(五)与相邻国家合作发展困难多。与市接壤的缅甸掸邦第二、第四特区,老挝丰沙里省,越南奠边府,均属欠发达省份和地区,经济比较落后,交通条件较差,与中心城市相隔距离较远。缅甸掸邦第二、第四特区又是民族地方武装地区,政局不稳,情况复杂,由于与缅甸中央政府的特殊关系,在该地区的开发合作项目获得缅甸中央政府批准的难度极大,尤其是通过第二、第四特区与缅甸中央政府的经贸合作困难重重,同时也造成了口岸至今还未列入中缅两国政府签署的对等开放协议口岸。与我市接壤的老挝北部地区,社会发展程度低,开放意识差,各项合作项目审批手续复杂、程序多、耗时长,法律法规及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行政效率低。与我市接壤的越南奠边府省还未达成人员、车辆、货物进入境的正式协议,开展经济合作难度也较大。

(六)没有获准的边境旅游线路,无法开展跨境旅游活动。由于市跨境旅游线路从未获得国家旅游局的批准,目前我市也没有有资质承担边境旅游的旅行社,无法开展跨境旅游活动。同时目前我市的口岸旅游基础设施十分薄弱,满足不了接待旅游游客的要求。专门针对开展边境旅游的旅游设施基本未规划建设,短期内无法形成规范的边境旅游产品。

三、几点建议

建设口岸发展口岸经济,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做大做强林产、矿产、水电、生物药业、旅游、特色优势农业等产业,使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产业集聚地、与东南亚进行文化交流的区域中心、与东盟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节点。

(一)抓住机遇,加快口岸建设及口岸经济发展步伐

把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推进我国陆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给我市加快发展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口岸建设及口岸经济发展是打造我市前沿的重要基础,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通过制度改革、科技创新、产业转移承接、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国内外技术、资金,全面改造、升级、配套我市企业的加工能力,创造产业和企业的竞争优势;通过满足内需、出口,参与全球化合作与竞争,实现我市资源、技术、管理、市场的有机结合;通过开展对外教育和科研合作,开展多层次的文化交流活动,力争把建设成为面向周边国家地区的教育、培训和研究基地,进一步夯实合作基础,拓展合作空间;通过加强对东盟国家的研究,了解东盟国家经济发展的脉络、资源状况和市场需求等,坚定不移地加快口岸建设和口岸经济发展步伐。

(二)科学谋划,做好口岸经济发展的“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期间是我市口岸建设、口岸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科学谋划、系统考虑口岸建设及口岸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是当前重要工作。把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战略,核心内容是扩大对外开放,基本保障是基础设施建设,关键举措是产业培育,根本目的是加快发展惠及民生。当务之急是加强与口岸建设及口岸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对接,建议抓紧组织相关研究力量成立专题课题组,进行专题调研,制订出我市口岸建设、口岸经济发展的规划、实施方案和意见,使口岸建设及口岸经济发展的目标、政策措施、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对内对外开放合作等多项内容符合国家战略意图,切合我市实际,更加具有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积极向省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反映,重点争取口岸、通道升级,跨境经济合作区和保税区的建立,跨境旅游线路的开通,使我市口岸建设及口岸经济发展上升为省和国家的战略。

(三)通力合作,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

口岸建设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投入不足,要搞活机制、加大投入,着力改善口岸建设发展的基础设施。一是要积极推动通道申报国家一类口岸的相关工作。省政府于年3月上报国务院,今年已列入国家的开放计划。建议市政府加强与省口岸办的联系,在加大完善查验货场和联检部门的办公、生活设施建设的同时,尽快争取国家验收并升格为国家一类口岸,争取国家加大对一类口岸的投入。二是积极向省和国家反映口岸升格的问题,积极争取中缅两国政府签署对等开放协议,实现口岸的对等开放。三是提高通往龙富通道的连接公路等级,继续做好龙富口岸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积极争取龙富通道经济区总体规划通过省级评审并列入国家“十二五”建设规划。四是要积极争取国家支持,逐步在岳宋、雪林,龙富、牛洛河等重点通道建立边防检查查控机制,同时加强一般通道和重点便道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通关环境,积极促进周边地区如矿产资源的规模进口。五是要抓紧改善通往各口岸和重要通道的道路状况。建议加快澜沧至,至、至口岸、至龙富口岸的公路建设,按照不低于公路等级二级的水平,实现提级改建。同时要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快改善通往重点通道的公路,不断提高公路的通行等级。六是要建立一个各联检部门信息共享的信息平台,相互沟通,互相配合,提高通关效率。要依法规范口岸管理,口岸管理部门既要依法尽职尽责加强管理,又要善于从的实际出发,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搞活管理,以便有效发挥口岸功能,促进我市扩大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口岸所在地的党委、政府,要自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克服地方保护主义,支持口岸管理部门依法管理;政府各职能部门要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自觉克服部门利益主义,做到尽职而不越位。七是要高度重视港的发展问题,依托昆曼大通道建成通车的实际,争取把港前移至中心城区,逐步把区建设成为铁路、公路、水路、航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型、综合性、国际性的口岸。

(四)突出产业支撑,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

要把整体作为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沿边开放经济区加以建设,按照省及国家提出的总体要求,最终实现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抓住国家实施第二个十年西部大开发、国内产业转移和国家支持发展新能源、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提升发展茶、林、电、矿和生物资源开发产业,扶持特色优势产业,把发展成为面向西南开放的产业集聚地和经济增长极。第一,要调整产业结构,建设内外联动的工业产业集群。一是要加快对外互动。的产业结构调整要与周边国家的收入水平、消费习俗、资源状况结合起来,形成面向东盟的加工制造业基地。重点发展矿产、林产品、糖茶胶、农机具、食品、生物医药等加工制造业。二是要加强对内联动。当前国家已在研究制定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的具体政策,国家审批、核准的重大产业项目优先在西部地区布局。因此,作为资源丰富、后发优势地区,要争取重大产业建设进入省和国家规划,吸引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以区为中心,辐射选择一批具备一定基础条件的城市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三是进一步制定完善招商引资的相关政策和措施,优化投资环境,鼓励国内外有实力、有技术、有管理能力的企业到投资。第二,建设安全高效的交通、物流体系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交通、物流、通信基础设施和金融、信息、电子商务、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是加快口岸建设、经济开放、产业发展、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基本条件。当前,虽然昆曼国际大通道在我国已基本建设完成,但对外连接的现代化陆路运输体系还没有形成。高效的交通运输要有铁路大动脉和集装箱运输公路为支撑,但接壤的周边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无力进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我们要按照省和国家建设昆曼国际大通道、泛亚铁路的要求,支持、服务好这些重点项目,早日实现与周边国家的对接。同时,争取在口岸设立保税区和保税仓库。第三,争取建立三个跨境经济合作区:一是以为中心,以龙富、越南阿巴寨为接点,建立中国——越南(莱州—奠边)经济合作区。二是以为中心,以、老挝兰堆为接点,建立中国——老挝(丰沙里—乌都姆赛—琅勃拉邦)经济合作区,突出科技、文化、教育、卫生、农业、林业、旅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三是以为中心,建立中国(—西盟—澜沧)——缅甸掸邦二、四特区经济合作区,以境外罂粟替代种植为主,发展替代产业。

(五)放宽边贸政策,促进边贸发展

对替代种植项下的产品返销,要足额安排返销指标,以促使“外经带外贸”的发展;积极争取对涉证商品的审批权,应适当下放到市、县,继续给予边境地区实行进口环节增值税的减半征收政策,以鼓励支持资源性产品的边贸进口,加大对边贸企业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及时、足额的安排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对边境地区口岸征收的关税和增值税留一半给地方,用于口岸建设和促进边境贸易的发展。

(六)加强交往,搭建对外开放的服务平台

口岸建设与口岸经济发展是实施打造前沿的基础,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是发展口岸经济的前提条件。口岸经济属互补性经济,要使其得到更快发展,都离不开周边国家的理解支持与合作。建议市政府逐步建立健全与邻国边境省、特区、县高层互访、会谈、会晤机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与邻国边境地区的传统友谊,加强与周边国家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与此同时,积极搭建外事部门对话平台、经贸对话平台、现代物流平台、司法合作对话平台,为双边互赢共赢,加快口岸建设和口岸经济发展、加速对外开放形成合力打造更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