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区民营经济调研汇报
时间:2022-07-08 09:56:00
导语:落实区民营经济调研汇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全区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民营经济专题调研,依照统一部署。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14个,回收企业基本情况调查表和企业调查问卷份1966实地走访民营企业1164家,充沛、详尽地掌握了全区民营经济的发展情况。通过调研我强烈感到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区最有生机和活力的经济新生源,正确掌握全区民营经济的发展形势,认清差异,抢抓机遇,找准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实现民营经济发展的新突破,对于推动全区经济和社会加快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
一、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民营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从发展历程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恢复期。民营经济从濒临灭绝到绽露头角,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主要是起步于集贸市场和零售、餐饮以及修理、手工加工等低层次社会服务业的个体工商户;第二阶段是快速发展期(1988年一年)。随着国家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措施的出台,我区私营企业从有统计数字的1989年的47户,增加到年的360户,个体工商户由3703户,增加到7300户;第三阶段是二次创业期(1998年至今)。这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在此期间,我市民营经济得到了快速、健康发展。截至年底,全区个体工商户达到12319户,从业人员3.7万人;民营企业达3924户,从业人员9.8万人,注册资本12.5亿元,分别比1989年增长了83倍、170倍和241倍。当前,我区民营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势头,正进入历史上一个全新的创业阶段。主要特点:
一是持续高速发展,实力迅速壮大。近几年来,我区民营经济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每年都在20%以上,去年则高达30%,总资产已达136亿元;据统计,去年产值或营业收入过亿元的民营企业达到7家;涌现了商厦、科汇电气等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科技水平高、发展潜力大的民营企业。
二是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显著,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据有关部门统计,去年全区民营经济实现营业收入约170.65亿元,同比增长29.7%;完成增加值72.42亿元,同比增长30.8%;完成总产值196.77亿元,同比增长29.07%。民营经济还吸纳了大量社会劳动力,成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主渠道。仅从这次调查的民营企业看,累计安置下岗职工约11560人。
三是产业领域不断拓宽,区域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传统的商贸、餐饮服务业有所下降,第二产业稳步增长,第一产业成为发展新热点,新兴三产迅速崛起,特别是生物工程、电子技术、网络信息、现代物流等新兴行业发展迅速。外向型企业不断增多,已发展到69户,出口创汇企业51户,43家民营企业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累计利用外资6.1亿元。民营企业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革的积极性日益高涨,截止去年底,全区乡镇集体企业改制面已达到98.07%。民营经济正加快向区域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我区民营经济园区达到3个。
四是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目前全区科技型民营企业109家,民办科研机构达到12家。许多民营企业的技术水平在国内、国际占据了领先地位。
五是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整体素质明显增强。有限责任公司占全区民营企业63.7%。民营企业共拥有注册商标408件,其中著名商标8件。许多高科技人员、机关干部、国企员工、高校毕业生、回国创业人员纷纷加盟民营队伍,人员素质进一步提高。全区从事民营经济的有大中专毕业生共1.5万人。民营企业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参政议政意识不断增强。
我区民营经济近几年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与我区作为中心城区的地位很不相称。一是我市民营经济规模总量明显偏小,户均注册资本72.2万元,不到全省77.9万元的平均水平;产业结构仍不合理,在税收等方面的贡献较小;二是大型、科技型的龙头企业很少,高新技术企业比重较低,设备工艺落后,产品档次低,市场竞争力差。三是我区的市场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周边地区市场建设轰轰烈烈,交易异常火爆,对我区市场扩张造成了很大压力。四是思想不够解放,政策不够宽松,尚未形成发展民营经济的理想环境。通过对我区的分析和与先进地区的对比,充分感到,民营经济发展的水平体现着一个地区经济的活力、财力的旺盛和群众的富裕,新一轮民营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地区间经济竞争的焦点。可以说,谁掌握了民营经济的发展优势,谁就取得了经济竞争的主动权。
二、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外部优势条件分析
我区是老工业基地,国有大企业众多,资产存量大,工业基础雄厚,传统和特色产业优势明显,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为其实现低成本扩张提供了可靠的资源。我区地处鲁中,交通便利,城乡交错,工农相依,对点多面广的民营经济来讲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我区专业市场众多,市场框架较为完善,具有强大的市场依托。我区民间资本丰厚,尤其是民间的闲置资金更多,民间投资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区有优秀齐鲁文化共同影响下形成的企业文化底蕴,群众发家致富的愿望强烈,具有发展民营经济的人文环境,为启动民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充分发挥好这些优势,我区民营经济必将取得飞速的发展。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引导和催动下,进一步加快了我区民营经济的发展步伐。
一是解放思想,把握导向,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各级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作用和重大战略意义,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紧紧把握舆论导向,以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认识和宣传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宣传民营企业的光彩业绩,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进而推动了全社会认识水平的提高,初步形成了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是加强领导,完善措施,为发展民营经济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民营企业的准入、用水、用电、用地、用工、税收、金融等多方面给予优惠;各职能部门相继出台了支持民营发展的一系列具体措施,较好地履行了“规划、指导、协调、服务”职能,通过放宽准入、简化程序、缩小限制,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三是实施园区发展战略,降低企业运作成本,推进民营经济产业集聚和效益提升。着眼于集聚产业、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和减少环境污染,各地结合自己的实际,规划、发展了一批民营工业园区,走出了一条“园区化、科技化、规模化、产链化”发展之路。卫固镇建设傅山工业园一年多来,依托当地发电、铁路运输、铁矿等产业优势,与之相关的企业急剧增多,产业及其产品关联度高、效益好,全镇的国民经济生产部值由建设前的几千万元到年的2个亿,年可达到8亿元,预计年可实现20亿元产值。园区建设推进了相关产业的集聚和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
四是实施骨干带动战略,培育强势企业群体,促进民营经济数量扩张和质量提高。从产业、产品、规模、纳税等不同层面、不同类型,选择一批骨干企业,通过领导挂包,部门帮扶,政策、资金、人才、管理方面的得力扶持,培植了一批“高、精、新”产品和骨干企业。科汇电器、得意乳业、通乾房产等10余家企业的膨胀和发展,从整体上带动了民营经济发展数量的剧增,带动了发展质量的提高。
五是强化保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各级机关、各职能部门,完善服务机制,深化服务内容,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力度,通过组织全国高校高新技术洽谈会、大中专毕业生供需见面会、银企洽谈会等,实现对民营企业更高层次的服务;以“两公开一监督”为核心,通过制定并落实首问责任制、办事承诺制、ab角工作制、“一条龙”、“一站式”等一系列服务措施,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促进了社会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内部原因分析
民营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日趋激烈、残酷的形式下,能继续保持其迅猛速度,甚至通过买断或租赁因经营不善而破产的国营集体单位来扩张其规模,必有其成功之道。娱乐有限公司在买断原天乐园商场后,利用其有利地理优势,转型向娱乐服务发展,现已是地区乃至娱乐业最具实力的企业之一。目前,投资一亿余元的“双子座”综合办公楼正在建设之中,按照四星级规划和设计的酒店与客房,将为餐饮服务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到底是何种因素促使了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此次调研的实地走访中我们找出了其中原因:
一是经营机制灵活。民营经济大多数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营亏、自我发展的,并在求生存求发展中形成了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企业运行机制,包括独立自主的决策机制、面向市场的经营机制、收入挂钩的激励机制、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严格科学的管理机制、自我约束的发展机制,具有典型的市场经济特征。国营企业长期在计划经济运行中所形成的政企不分、产权不明、机构臃肿、对市场缺乏快速反应能力,对政府“等靠要”等种种弊端在民营企业中很少见。因此,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民营企业在经营机制上的优势逐步得以显示。
二是低负债运营。民营企业在国营企业与乡镇集体企业的夹缝中求生存,基本上未享受过政府优惠的扶持,可谓是“生于忧患”。正由于有这种忧患意识,企业在生产管理上更加注意成本、精打细算,在企业的发展上也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因此,多数企业经营状况和资产质量都比较好。我们调查的几家企业,都是靠自已积累滚动发展,尽可能不用或少用银行贷款,资产负债率非常低,一般都在20%以下,有的甚至是零负债。这为他们在宏观经济紧缩的形势仍然保持良好的运行质态打下了基础。
三是产权清晰、管理严格。管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民营企业对此体会更为深刻,他们的规章制度体系与国有企业差不多,所不同的更加细致、全面,考核严格。由于产权明晰,私营企业主的管理更有权威性,执行起来也更加严格、彻底。得益乳业有限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突出抓好内部管理,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运作,依靠管理抓质量,依靠质量打市场,企业内部还设立了党支部、团支部,企业文化气息浓烈。严格的管理制度带来了丰厚的企业利润,公司连续三年营业额突破两千万元,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市场前景可观。
四是注意市场开拓。不少私营企业主原先是国家(集体)企业的销售科长或外贸业务人员,手上都撑握着固定的客户群,再根据客户需求办厂,完全是以销定产。他们不仅熟悉市场,在市场开拓上也不遗余力,各显神通。一些高科技企业培养了专职的高学历、懂专业、会公关的销售队伍,有的还在国外建立了销售网点。在注意市场开拓的同时,把提高产品质量,争创名牌产品作为市场开拓的致胜法宝,把做好企业内部管理,降低运转成本作为发展的重要因素。仅从调研中发现的已经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就有12家,正在申请待认证的达20多家。这表明,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意识已有大幅度提高,与国际接轨的经营理念已逐渐成熟。
四、制约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制约发展的外部因素
一是资金紧张状况虽有所缓解,但融资瓶颈尚未打开,资金困乏是制约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资金紧张一直困扰着民营企业的发展。近两年,企业资金的紧张状况虽有所缓解,但融资瓶颈并未真正打开。调查中有90%以上的企业认为资金非常紧张。有69.5%的企业认为国家信贷政策对民企不平等;近78%的企业认为难以获得第三方担保;30.5%的企业认为融资成本过高;有49.5%的企业认为手续繁杂,附加条件太多,办理时间过长,贻误商机。究其原因:一是民营企业规模小,小额放贷成本高,难以对银行形成吸引力;二是贷款抵押、担保难。初创时期的企业本来就没有抵押物,不管其绩效和潜力如何,都难以获取信贷支持;三是基层金融机构授权、授信制度不适应民营经济发展的要求。四是民营企业大多处于创业阶段难以在短时间内甚至没有机会树立或表现自己的信誉,加之个别民营企业因失信影响到了整个民营企业群体的信誉形象,银行对民营企业产生惜贷、惧贷现象。
二是税赋相对偏重,使我区民营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主要表现在双重征税、"低国民待遇"、税收优惠政策打折扣等。"双重征税"即民营企业除了交纳税率为33%的企业所得税外,还要缴纳税率为20%的个人所得税。"低国民待遇"主要表现在外资企业利润转增资本金或另行投资均可按投资额的40%得到所得税返还;国有企业享受技改贴息;国有、集体和股份制企业技术开发费以及技术改造投资购买国产设备可以部分抵扣所得税等,这些优惠政策都将民营企业排除在外。"税收政策不优惠"主要表现在政府在培训补贴、技术创新方面没有给予必要的财政预算支持,在税收抵扣和减免、成本摊提等方面没有优惠政策,对创业阶段的民营企业没有税费减免措施。民营企业认为,一是高税赋不利于处于起步阶段企业的原始积累,抑制企业的发展;二是我区民营企业与广东、浙江等外省市的同类企业相比,税赋根本不在同一水平,使之竞争中处于劣势。湖田镇企业反映:广东一个年销售收入4000万元左右的企业,年定税缴纳税金20万元,仅相当于我市同类企业所缴税金的1/30;在很多民营经济发展好的地区,一些小企业开办三、五年不用纳税。如此悬殊的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势必造成民营经济发展的天壤之别,此外,民营企业对买发票必须先交税款或押金;出口退税政策不落实,退税款长期拖欠;年销售额不足180万元不能享受一般纳税人待遇等也反映十分强烈。
三是针对民营企业的服务机制不够健全,信息渠道不畅已经成为影响发展的因素之一。民营企业需要社会各个方面尤其需要在政策咨询、人才引进、法律援助、技术应用、财务管理等诸多方面得到支持。我区目前还没有一家综合性服务机构能够为民营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还缺少畅通的信息渠道为全区民营企业及时提供政策、人才、技术、产业、产品等实用的甚至是前沿信息。国有、集体企业的服务和信息提供由各级政府及其所属组织机构予以保障,民营企业则不能。不少民营企业不知道有什么优惠政策,因而谈不上用足用活政策;不知道哪里有企业需要的人才,因而谈不上有目的地去寻求人才等等。信息滞后和信息缺失成为民营经济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有的民企反映,政府制定的很多优惠政策,民营企业都不掌握,希望政府部门发挥各类信息优势和公共服务渠道,多方面地为民营企业提供政策、法规、信贷、市场信息、咨询、管理、技术人才和培训等各种服务。
四是发展环境不够宽松,部门服务不到位。主要表现在政府部门依法行政意识不强,水平不高,"三乱"现象依然存在。有的企业主反映:没有人关心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来人就是收钱。每年来收费的部门有20多家,不管收费是否合理,一般是交了钱再说,以防得罪了这些有来头的部门;由于体制不顺、职能交叉,对民营经济的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现象比较突出,职能部门的执法权限划分不明确,重复执法,重复检查的现象普遍存在;企业不合理负担过重,上边许多好政策在基层难以落实到位,企业经营环境不够松。还有的民营企业反映劳动、人事部门还未把民营企业的用工纳入正常的管理轨道,造成民营企业人员在人事档案、劳动保险、职称评定等方面管理缺位。许多政府部门的审批手续多而复杂,办事效率不高,在征地、办理许可证、用电、用气等方面不能为民营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在选择投资方向、争取技术支持上没有明确的服务部门等。
五是信用缺失、无序竞争、多头管理,影响了民营企业的积极性。一些企业抱怨政府说话不算数,出台的政策、承诺的事项很多没有兑现。如新世界步行街、湖田工业园区等专项优惠政策基本上没有得到落实。这种现象尽管发生在一些特定环境、特殊地域,但政府信用的缺失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同行业问部分企业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互相诋毁、竞相压价,使价值规律、竞争规律难以发挥作用,竞争秩序处于恶性循环态势。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市场运行中缺乏诚信制约机制,突出表现在不履行合同、互相拖欠债务的现象大量存在。许多中小企业由于拖欠债务导致资金周转困难,甚至濒于破产。无照、无证以及偷漏税费等非法行为的大量存在,相对削弱了对合法经营行为的保护力度。社会治安环境还不够好,有36%的企业希望进一步改善治安环境。
六是思想上的障碍,主要是对个体私营经济仍然存在种种认识误区和社会偏见。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个体私营企业的看法,观念有了很大变化,但“左”的思想和传统观念远没有根除。有的认为个体、私营经济是“私”字当头,搞个人发家,因而漠然置之,任其自生自灭。有的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与发展公有制经济对立起来,认为个体私营企业与国有、集体企业争产品、争人才、争市场,会冲击公有制经济发展,因而心存疑虑。加之北方历来有“轻商”的传统,特别我区作为重工业基地,国有企业一直在经济中占优势,所以一直没有形成从事民营经济的良好舆论氛围,不仅其政府在制定政策时经常表现出歧视民营经济的倾向,许多大中专毕业生和下岗职工也以到民营企业为耻。因此,思想解放、观念更新仍任重而道远。
除上述以外,地理区位的原因、开放程度的不同、文化传播和思想观念的差异、产业结构上的异同以及政府实施的政策,都将在其外部对民营经济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二)制约发展的内部因素
在民营企业内部,存在着管理家族化与专业化的矛盾、产权单一引发的产权关系中的矛盾、生产规模与经济效益的矛盾、文化素质与管理需求的矛盾,都将对今后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一是观念陈旧,管理模式滞后。许多民营企业观念有待转变,如对国家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有疑虑,不敢放手放胆经营。“小富即安“的思想比较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虽然部分企业在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后,已经开始在在更高的层次上确立新的发展目标,进一步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但大部分私营企业仍未破除私有者狭隘的观念。一是在产品生产上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缺乏投资开发新品意识;二是在经营上满足于自给自足式的传统经营模式,满足于无债一身轻,害怕举债搞发展;三是在管理方式上习惯于家族式的夫妻店、父子坊等形式,排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上述弊端严重阻碍了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是民营企业主和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本次调研结果显示民营企业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企业家占26%,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占6%。企业缺乏会管理、懂技术的员工,高层次人才更缺。有68.7%的企业家对企业职工的素质不满意,民营企业中70%的从业人员只能应对简单劳动,管理领域、科技开发领域急需专业人才,但大部分不能适应。民营企业在用人方面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这是其优势之一。但民营企业大多都是家族性企业,大量使用的是家庭成员,致使许多平庸之人充赛重要部门,严重挫伤了外来人员的积极性,使外来员工觉得在这种环境下做下去,没有什么前途可言,结果损失了大量的“千里马”。同时民营企业在对外招聘人才时,往往只是以高工资来吸引来人才,而对于保险、福利却只字不提,使得一些人才对民营企业感到无安全感,影响了企业的人力资源及产品的开发创新能力。再次民营企业用人的随意性很严重,以致人才大量浪费,使得民营企业多年来形不成人才优势。
三是资本、风险、决策管理三权集中,民营企业组织机制存在一定缺陷,缺乏现代化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手段。现阶段我市民营企业主要是家庭化管理模式,企业主不但有决策权,还都直接掌握企业的经营管理权。民营企业始创阶段,这种方式有其合理性,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较高层次后,就不可避免的存在管理上的缺陷。
四是民营企业法制意识不够强,信用意识比较淡薄。主要表现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行为不规范,如偷税逃税、制假造假、违规招工、用工,故意拖欠金融机构贷款、企业货款和职工工资等问题。另外,帐顶帐、三角债、连环债等拖欠帐款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也损害了整个民营经济的形象。
五是民营企业技术水平比较低,缺乏创新意识,核心竞争力不够强。我市生产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企业只占26.9%,生产有特色产品的企业也相对较少,产品整体定位不高。相当一部分企业设备陈旧,技术工艺流程落后,环保要求低,基础薄弱,对科技创新重视不够,科研条件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弱,产业趋同比较严重,规模优势尚未形成,导致比较优势递减。团队意识、协作意识、品牌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有65%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品牌,在有独立品牌的企业中有89.6%的企业商标未进行注册。
五、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思路和重点
基于以上分析认为,我区应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把民营经济作为全区经济发展的主体,加大扶持力度,创造宽松环境,创新传统产业,发挥规模优势,形成传统产业启动,新兴产业和配套产业两翼齐飞,优势互补,整体推进的民营经济发展新格局,推动全市民营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力争到“十五”末,全区民营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形成一批市场竞争能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民营企业集团,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显著提高。
一是在思想观念上,牢固树立民营经济是全区经济发展主体地位的指导思想。思想观念落后仍然是制约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对比江浙沪粤等先进地区,我市民营经济发展与先进地区的差距,最关键的是思想解放程度和重视力度上的差距。实践证明,解放思想始终是发展的先导。思想解放一步,发展就向前一步;思想超前一步,发展就领先一步。思想的大解放才能带来民营经济的大发展和社会的大进步。为此,必须明确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没有民营经济,就没有市场经济的理念,将其作为我区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来抓。只有把思想认识统一到这个大前提下,很多影响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才会逐步解决。这是治本的关键和基础。也只有牢固树立了这种观念,才能真正做到在社会资源有限、信贷资金、资本市场份额、投资机会、土地等资源不能均等分配的情况下,不把公有和民营作为资源配置孰先孰后、孰多孰少、孰可孰不可的标准。
二是在工作重点上,强力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的政策和环境。良好的政策和环境是民营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当前,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热度不够、氛围不浓,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发展的环境不优,政策的吸引力不强。环境和政策的好坏是一个地方能不能快速发展的首要因素。优化发展环境,不仅体现在提高部门服务水平,杜绝三乱现象等问题上,更重要的是要从深层次上、从市场经济发展的本质上准确把握环境的内涵,从而构筑全方位的环境优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是社会的、政府的,资源配置是企业主的。资源配置方式是一种横向的流动方式,目标是效益最大化,只受环境的影响,不受政府的约束,哪里适合生存发展就去哪里。在资源配置流动的过程中,资源的各个要素(资金、人才、技术、管理者等)和企业生产经营过程需要的是各自不同的环境。
因此,政策环境、法律环境、舆论环境、经营环境和服务环境构成了环境的基本内容。可以说,人人、事事、物物、时时皆环境。为此,我们应坚持民有所需,我有所为的思想,对照发达地区,找出我区在环境方面存在的种种差距,从各个层面制定好相应的对策,并抓好落实,避免实践中虚多实少、有口号无行动、有政策无落实等问题发生,真正下决心解决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全力构造好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和环境平台。在政策和环境的制定与取向上,应突出把握好"放宽、保护、扶持、整合、创新"的工作方针,特别是对民营经济的发展,各级各部门要真正做到思想放开、政策放宽、管理放手、服务放活,通过在"放"字上做文章,最大限度激活民营经济发展的内在潜力,实现民营经济超常规发展。
- 上一篇:小议自由主义对我国的影响
- 下一篇:放开思想构和谐社会报告
精品范文
1落实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