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加强建立生态县工作调研

时间:2022-01-30 08:56:00

导语:县委加强建立生态县工作调研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县委加强建立生态县工作调研

创建省级生态县是我县实施“三县并举”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我县综合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要求今年要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县政协把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作为今年常委会专项民主监督课题,围绕创建省级生态县中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业污染防治三大方面开展专项民主监督。为确保省级生态县专项民主监督取得实效,县政协制订了《省级生态县创建情况专项民主监督的实施方案》,成立专项民主监督组;召开监督组成员会议,明确了目的意义、部署任务、分析讨论监督工作;举行相关乡镇部门参加的民主监督通报会;组织监督组成员赴省级生态县——*县参观考察;指导监督组成员分组深入建设局、农业局、农办、工业园区管委会等乡镇部门调研,实地走访村庄、社区、企业,与广大农户、企业主进行面对面的座谈交流;组织召开省级生态县创建情况专项民主监督政情民意交流会。在此基础上,经过充分讨论,形成了本报告。

一、主要成效

(一)领导重视,逐步建立生态县创建工作机制。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不动摇,把生态县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实行“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县、乡两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专门机构,分设了生态农业组、工业环保组、城市建设组、宣传文化组、创建迎验组五个创建协调小组,形成了两级联动的工作机制。二是注重政策引导。坚持规划引领,编制《*县生态功能区规划》、《*县农村环境保护规划》,为创建工作指明了方向。制定《*县创建省级生态县实施意见》、《*县今年省级生态县创建实施方案》,召开了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省级生态县创建乡镇工作部署会和省级生态县创建暨实施农村“12345”工程动员大会,将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部门,确保工作取得实效。为保障创建工作顺利实施,县政府专门拨款500万元,用于生态县创建启动资金。三是实施责任考核。县政府与乡镇部门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将生态县建设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作为评价领导干部政绩、调整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推动创建工作责任的落实。

(二)依托项目,稳步推进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创建工作项目化、具体化”要求,将省级生态县创建的8大基本要求和11项考核指标与农村环境整治、*平原一体化环境工程建设、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等项目相结合,以具体工程项目实施带动创建。一是加快生态乡镇(村)和系列创建活动步伐。坚持把生态乡镇(村)及系列创建活动作为生态县创建的基础工作,依托农村破旧房改造、“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五整治一提高”、沼气建设等项目,结合自身经济发展、环境基础条件现状,积极开展系列创建活动,截至目前,累计创成全国环境优美乡2个,省级生态乡镇5个,市级生态乡镇13个,市县级生态村150个,县级以上绿色学校47所,省级绿色医院1所,市级以上绿色家庭11个,省级绿色社区4个,省级绿化示范村5个。二是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监测监控能力逐步增强,建成了*溪界首水质自动监测站、2座县城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环境监控中心和5个重点污染企业在线的环境自动监控体系;城乡环境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污水垃圾处理体系初步建成,城乡环保设施一体化工程稳步推进,完成*平原集中供水一体化工程,县城污水处理厂基本正常运行,污水配套管网努力推进;基本完成了垃圾收集系统及处理工程建设;16个乡镇政府所在地开展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建设,53个村建有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完成了49家200头猪以上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全县20个乡镇均建有垃圾收集处理设施,301个村建了1850个垃圾箱,农村垃圾实行三级处理模式;三是工业污染防治水平逐步提升。以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项目为抓手,以不锈钢行业为切入点,从废水、废气、固废以及循环经济等10个方面15个工程开展了园区环境污染整治。相继建成了工业园区1600吨日处理规模的不锈钢废水处理中心、年处理1万吨不锈钢污泥的铬镍回收工程、中水回用工程、废酸回收提炼循环项目以及污水处理中心与不锈钢企业间的GPRS全程监控系统等工程,截止去年底,我县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累计基础上完成削减13.21%,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在基础上累计完成削减12.27%,分别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的87.47%和81.8%。

(三)利用资源,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一是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农业。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形成以茶叶为主导,香榧、油茶、食用菌、蔬菜、水果为区域特色产业相结合的农业产业发展格局,累计有38个农产品、53个基地(93466.75亩)通过无公害认证,建成绿色食品基地4个(4730亩),有机食品基地19个(67531亩)。二是稳步推进生态林业建设。全面开展省级重点公益林扩面工作,全县划定重点公益林93.9811万亩,占林业用地总面积的55.1%。累计建成重点生态公益林44.8861万亩,生态屏障体系逐步建立。三是培育生态旅游产业。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并逐步加大投入,天元国际酒店、寨头岭摄影休闲园等运营进入正常轨道,旅游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成为我县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主要问题和困难

对照省级生态县创建考核验收指标,特别是80%乡镇必须通过省级以上生态乡镇验收、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以及规模化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等关键性指标差距相当大,所以顺利验收任务艰巨(附:*县省级生态县创建考核指标与完成情况对照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态创建氛围不浓。一是部分领导干部对创建工作缺乏足够认识,对生态县创建了解不够,措施不力;部门间配合意识还不强,没有有效整合项目、整合资金、整合政策,创建力量薄弱,整体工作滞后。二是考核督查机制有待完善。目前,县委、县政府对乡镇、部门考核与创建生态县指标任务不衔接,也未建立有效的督查机制。三是宣传的深度广度还不够,有关政策精神未能得以及时贯彻落实,广大群众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知晓率低,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心不强,缺乏主动参与意识,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不浓。

(二)生态环境基础设施薄弱。一是城市环保基础设施落后,重点减排工程——县城污水处理厂减排效率不高,进水浓度低,未能有效发挥污水处理厂的减排效用,污水管网建设推进慢,工业园区生活排污尚未纳入城市管网,收集率不高。除西屏镇外其余4镇污水处理工程虽已开工建设或主体工程完工,但形同虚设。二是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各乡政府所在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度慢,管网配套差,个别乡基本没建。垃圾焚烧炉或垃圾中转站大多数没有正常运行,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村三级处理模式未能真正有效实施。三是工业功能区块的污染治理设施有待完善,生态工业和节能减排项目推进慢。

(三)生态环境整治急需强化。一是农村环境整治任务重。农业和农村污染量大、面广,农村村庄脏乱差、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问题还较严重,乡镇(村)环保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农民环保意识缺乏,大量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污水直排河道,垃圾四处随意堆放,严重影响农村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县城饮用水源地——东坞水库上游所涉及的4乡12个村的环境污染尤为严重。根据省级生态县考核标准,要创成省级生态县,必须80%乡镇达到省级以上生态乡镇,目前我们仅建成7个省级以上生态乡镇。同时按照省级生态乡镇考核标准,80%以上的村要进行农村整治,50%的村要通过环境整治村验收,截至去年底农村整治仅完成175个村。二是城市环境整治任务难。县城内老城区、大排档、汽车修理厂等地污水直排,城郊结合部的环境卫生监督管理机制也未形成,工业园区污染治理还不够彻底,不锈钢行业事故性排放依然存在,使得这些区域脏、乱、差情况较为突出。

(四)生态创建支持力度不够。一是资金缺乏。我县生态县创建起步虽然较早,但受县、乡镇财政制约,村级集体又多数是“空壳村”,而我县又缺乏相应的生态补偿制度,导致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缺乏长效管理机制,创建进度缓慢。如农村垃圾处理投入与周边县市如遂昌县、缙云县相比,每年仅50万元的投入显得尤为不足。二是创建队伍有待加强。县创建办设在环保局,目前创建工作主要由环保局综合(生态)科的2位同志在抓,他们不仅要负责生态创建面上指导以及大量的协调工作,而且要负责局里综合科室业务(包含全县污染源调查等)工作,与当前繁重的创建工作相比人员显得严重不足。

三、主要建议和意见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领导,营造生态环境共建共享的社会氛围。牢牢树立“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理念,深入实施“三县并举”发展战略,把良好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优势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最大“本钱”,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生态县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把生态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点工作,并将之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生态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担负起决策、指导、协调、监督等各项职能;县生态办要督导落实好领导小组会议议定的创建事项,研究提出创建有关政策和建议,指导做好全县乡镇部门创建有关工作;各乡镇部门一定要围绕省级生态县创建的总体部署,紧密合作,积极主动,把生态县创建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利用各种媒体,采用多种方式,广泛开展生态建设“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创建活动,建立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积极引导群众自觉参与生态县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大力营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进一步突出重点,注重落实,加快推进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认真开展省级生态乡镇(村)的创建。加快乡镇(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建设,加快完善垃圾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加快规模化养殖污染治理,通过上述四个“加快”,使农村生产、生活、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确保今年前有16个以上乡镇通过省级生态乡镇验收。二是积极有效地开展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重点节能减排工程—集中供气项目建设,在确保县城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和垃圾填埋场扩容改造工程建设。三是做好工业园区(功能区块)不锈钢废水处理中心的扩容改造(建设)、固废规范处置等工程,积极推进园区循环经济项目建设,推广清洁生产。

(三)进一步明确责任,强化监督,着力构建生态县建设长效机制。一是根据《今年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省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考核验收与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县创建办要将主要19项指标细化并具体落实到各责任单位。二是各责任单位也必须制定创建实施计划和具体措施,实行一把手负总责,明确具体领导分工,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机制,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三是严格考评,强化监督。要将考核内容与创建生态县指标相衔接,细化责任考核,加大考核分值,使考核内容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今年更是要把省级生态县创建列入机关效能榜,要把各乡镇、部门指标完成情况定期给予通报。要加大督查力度,围绕各阶段的创建工作经常性开展督查,对创建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影响省级生态县创建目标实现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责任追究,确保生态县创建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四)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保障,提高生态环保管理水平。一是加强资金保障。要加大政府对生态建设财政投入,按照上级要求,确保生态环保投入占财政收入的1.7%以上,省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资金尽量优先安排生态投入。出台生态乡镇(村)建设管理实施办法和“以奖代补”激励政策,对乡镇(村)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生活垃圾填埋场等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且运行正常、管理到位的,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拓宽融资渠道,充分运用企业化、产业化、市场化等方式,建立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投入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投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我县的生态建设提供较强的资金保障。二是加强人员保障。采取借用或抽调的方式,尽快充实县创建办的人员力量,负责指导创建工作和收集生态县创建验收资料。三是加强生态建设资源的整合。由县政府牵头,整合环保、农业、农办、林业、科技、经贸、建设等部门的项目、技术、政策等资源,建立部门分工明确、条块协调联动、多方齐抓共管的政府工作机制,着力抓好老百姓所关注的民生问题,深入开展整治“脏、乱、差”活动。四是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生态科学知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培训,提高其综合决策管理能力,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以更好地适应生态县建设的需要,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