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补贴资金发放调研报告
时间:2022-06-09 08:42:00
导语:农信社补贴资金发放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县发放涉农补贴资金基本情况;涉农资金发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改进涉农补贴资金发放的措施及建议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缺乏统一规范的操作流程和管理办法,部门协调配合不够、帐户信息准确度低,安全隐患大、农户取款成本高、农信社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没有补偿,亏损经营压力大、制订统一的管理办法和日常工作处理机制,明确地方政府、各级财政、归口管理部门以及金融机构的职责、加强宣传,搞好协调配合,确保资金安全和服务到位、统一补贴发放方式,有效整合农民补贴账户,合理把握发放的时间和次数、考虑农村信用社的企业性质,建立成本补偿机制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推出了一系列面向农民的补贴政策,并要求逐步实行金融机构电子化发放,由于在广大农村地区,只有农村信用社网点最多覆盖面最广,涉农补贴资金由农村信用社发放基本上成为了必然选择,农村信用社也认为这是一项光荣神圣的任务,是服务“三农”义不容辞的责任。实践证明,实行涉农资金“一折(卡)通”发放,有效防止了资金被挤占挪用,提高了资金发放的效率,减轻了基层政府机构的工作压力,极大的方便了农民群众,农村信用社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得到提升,是一项多方共赢深得民心的举措。但是作为一项前所未有的长期性工作,面对整个社会最庞大的群体,农村信用社在发放涉农补贴资金的过程中,尚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有些还相当突出,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关系到党的惠农政策能否落到实处,更关系到千千万万农民的根本利益,同时也关系到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成果。为此,笔者深入湘西州*县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了解,并以*县为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一、*县发放涉农补贴资金基本情况。
*县位于湘西中部,辖12个乡镇,总人口13.85万,农户总数29000余户,全县只有农信社、农业银行、农发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四家金融机构,除农信社外,只有邮政储蓄银行在部分乡镇有分支机构,农信社网点最多,存款、贷款总额均位居县内各家金融机构之首。自2005年首次粮食直补资金以来,的项目不断增多,目前全县所有的财政涉农资金都是通过农信社发放,累计资金60余万笔近3亿元,其中仅2009年前5个月就82367笔5105.24万元,为确保国家支农补贴资金安全足额到达农户手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二、涉农资金发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缺乏统一规范的操作流程和管理办法,部门协调配合不够。由于涉农补贴资金项目多,涉及到多个部门,资金未完全归口,没有统一规范的操作流程和管理办法,各部门配合不协调,责任不明确,从而影响了发放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主要表现在:数据采集和更改不及时,信息质量不高,一个资金项目数据信息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修改才能发放成功;发放方式不统一,导致一人多户,一户多折现象普遍存在;宣传解释不到位,广大村组干部和农户甚至部分涉农单位对涉农补贴资金的内容、具体的发放程序和有关要求不够了解,对“一折通”发放方式认识不够,造成很多误解。
(二)帐户信息准确度低,安全隐患大。据调查,大部分涉农资金专户开户时农户的身份信息完全是由财政及相关部门提供,农信社受自身电子化建设滞后制约,很多网点当时不具备网络身份核查功能,无法对身份信息进行核实,账户开好后,存折又是由财政及政府相关部门发送到农户手中,取款时也没有要求持身份证明,由于个别部门在履行职能时没有完全尽职,导致农户身份信息准确性不高,很大一部分帐户名称和身份证号码有误,导致无法挂失无法加密等多项业务的办理,给农户资金安全带来巨大隐患,农信社只能发现一户修改一户,费时又费力。
(三)农户取款成本高。绝大多数农民都居住在山区,交通不便,办理一笔业务往来交通费约5至30元不等,还要耽误一天工,而各种补贴金额却较少,一般补贴总金额在500元以下,再加上涉农补贴发放的次数多,宣传工作不到位,导致部分农民每次一发钱就立即前来取款,还有的钱还未发放就来取款或者取了一次又来取二次,花费了高额的交通费用和浪费很多工时。
(四)农信社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没有补偿,亏损经营压力大。一是凭证等办公用品耗费巨大,2008年度,共耗费涉农、低保等存折12780个(成本10560元),取款凭单17万余张(成本15300元),存折打印机打印损坏6台(购价15000元),还有大量的色带、打印纸等;初步统计以上费用占全社印刷品及电子耗材成本费用的40%以上。然而信用社在办理此项业务时,从来没有收取1分钱的存折工本费,大大加重成本费用负担。二是对信用社其它业务经营造成了较大影响和冲击。部分黄金存款客户流失,特别是单位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对存取款的时效性要求比较高,部分与信用社常有业务往来的存款大户因办理存取款时要长时间排队不如以往方便而转向了其他银行开户,剩下来的业务也比以前次数减少。通过调查发现;这些留下来的客户已改为在多家银行开立账户,资金分散存放;贷款发放及回收当日不能即时到位,借款人持信贷员办理开出的贷款发放及收回单据大部分要到第二天才能入帐到位,借款人为在信用社贷款而等待不安,为还清贷款而来回跑路怨气很大,反应强烈。三是信用社承担了过多的压力和责任,成为各种矛盾和意见发泄的主要对象。由于农户文化水平和素质普遍较低,对农信社发放涉农资金理解认识不够,把资金发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归到信用社,把对政府的一些不满情绪发泄到信用社,责骂和刁难一线员工,对因自身原因导致的密码遗忘、磁条消磁、存折遗失等不理解,甚至有个别心怀不良的人趁人多挤乱借资金差错或有假币故意制造事端,被识破后在营业间吵闹及辱骂信用社员工,加上高强度的超时服务,造成临柜员工精神高度紧张,心理压力过重,信用社的社会形象也受到影响。
三、改进涉农补贴资金发放的措施及建议。
(一)制订统一的管理办法和日常工作处理机制,明确地方政府、各级财政、归口管理部门以及金融机构的职责。各相关部门要指定专人负责,明确数据采集的标准,数据受理、处理、反馈的时间,账户挂失及信息修改的程序,使流程保持高效畅通,减少积压。
(二)加强宣传,搞好协调配合,确保资金安全和服务到位。各级党委、政府部门、村组干部要高度重视农户数据信息的采集,保证信息采集的质量,要加强对涉农资金的政策宣传,对发放的项目及标准及时公告,让农民群众心里明白;信用社要加强资金的管理,及时和财政部门对账,防止款项被擅自挪用,要加强农户身份信息的核查,对身份信息不符的凭相关证明进行修改和重开户,提醒农民妥善保管“一折通”存折,引导农民使用密码,防止资金被冒领和盗取,同时要对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在发放补贴时注明具体的补贴名称,方便农民知道得到了什么补贴,从而减少农民的查询时间,提高取款效率,使员工轻松,农民满意。
(三)统一补贴发放方式,有效整合农民补贴账户,合理把握发放的时间和次数。按照方便农户取款、规范补贴资金管理的原则,由财政部门牵头,配合农村信用社开展农民补贴账户的清理工作:以户为单位,保留户主存折作为农民补贴基本账户,其他成员补贴账户进行销户;对必须按人开立账户的,保留其账户。除明确规定必须进入家庭成员账户的补贴,其它各项补贴均直接拨入“一折通”账户,避免农户手中有多个存折分不清到底哪个存折领什么补贴,拿错存折导致取不到钱;同时对同一阶段或同一类别的补贴尽可能集中时间发放,发放时先张榜公告,避免农户往返多次取款。
(四)考虑农村信用社的企业性质,建立成本补偿机制。信用社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必然要求其注重自身经济效益的提高,发放涉农资金后,业务量成倍增长,但收益与成本极不对称,导致金融服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很难提供优质服务。由于其它金融机构在农村网点少,无法分摊更不可能通过招标选择,建议地方政府和财政部门充分考虑发放涉农补贴资金业务的政策性特征,给予信用社政策性业务的费用补贴,从而不断提高涉农补贴资金发放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 上一篇:成果知识产权化申请费降低论文
- 下一篇:公司员工党员先进性就在身边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