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员工心理因素调研报告

时间:2022-04-09 02:49:00

导语:企业员工心理因素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企业员工心理因素调研报告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主要特点;分析原因;消除不安全心理因素的对策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其中,主要内容包括:主要特点,一是自我表现心理、二是侥幸心理、三是“经验”心理、四是从众心理、五是逆反心理、六是反常心理、七是冷漠心理、八是紧张心理;分析原因,从社会现实背景看,新形势下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和新旧观念的碰撞;从企业管理情况看。工作环境的差异、管理方法上的“苛刻”、劳动付出与工资待遇的差别等等;从员工个人看,有的员工正处在成才进步的初始阶段,日益增强的自我发展意识,导致他们对未来的期望值过高、过强,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冲突和失衡现象;因素的对策,一是思想教育要到位、二是方法引导要到位、三是监控措施要到位、四是调动积极性要到位、五是改善环境要到位、六是问题处理要及时到位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不安全心理因素,是指人非正常心理状态下一种不易察觉的常见心理疾病。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些心理特点和变化规律,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对于企业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经过调查,认为有以下八种心理特点:

一、主要特点

一是自我表现心理。有这种心理的员工,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的能力,工作中常常是表现得很自信,显得很有把握,即便是一知半解也充内行,不懂装懂,盲目操作,生硬作业。

二是侥幸心理。有这种心理的员工,工作常常从图省事出发,对明明要注意的安全事项他不去注意,明令严禁的操作方法他照样去操作。凭主观感觉把安全操作方法视为多余的繁琐,盲动作业。

三是“经验”心理。持这种心理状态的员工多数是凭自己片面的“经验”办事,对别人的合乎科学道理的劝告常常听不进,经常说的话是“多少年来一直是这样干,也没出事故”。

四是从众心理。这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绝大多数人在同一场合、同一环境下,都会有随从反应,别人都这样做了,他也跟着做。比如有一个铸工车间,多数人是赤膊工作,而少数穿衣服作业的人就会跟着效仿。如果没有人去纠正,这种违章现象的人还会越来越多。

五是逆反心理。这种心理状态主要表现在被管理者对管理者关系紧张的情况下,被管理者通过言行来“抗上”。持这种心态的员工往往气大于理。“你要我这样干,我非要那样做”。于是由于逆反心理作用而导致违章工作,以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六是反常心理。人们情绪的形成经常受到生理、家庭、社会等方面因素刺激影响。带有情绪上班人的多数心情急躁或闷闷不乐,在岗位上精力不够集中,分心走神,显得比较浮躁,激动,工作中往往会发生偏激行为。

七是冷漠心理。持这种心理的员工,缺乏主人翁意识,自己对分管的工作也常不负责任。表现在与自己无关的工作不闻不问,冷漠看待,常抱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个别的还会错误地认为态度孤傲一些就是有“个性”的表现,致使别人不愿意接近。

八是紧张心理。有这种不良心理有员工,主要表现在工作能力素质低,缺乏工作经验,应变能力差,遇事束手无策,不知道从何下手。

二、分析原因

针对以上八种“不安全心理因素”的特点,从社会现实背景看,新形势下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和新旧观念的碰撞,对员工心理上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一些不会合理适度调节自己的员工,很容易出现上述不良心理特征。从企业管理情况看。工作环境的差异、管理方法上的“苛刻”、劳动付出与工资待遇的差别等等,都可能会导致员工心理失衡,以致诱发员工产生不良心理,从而给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带来了一些“不安全心理因素”。.

从员工个人看,有的员工正处在成才进步的初始阶段,日益增强的自我发展意识,导致他们对未来的期望值过高、过强,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冲突和失衡现象;有的员工岗位常年在生产一线,且年龄偏大、素质偏低,自己放弃岗位觉得可惜,但提升又没有希望,心理上也常会感到失落,引发一些不安全心理因素。

三、消除不安全心理因素的对策

一是思想教育要到位。首先,要抓好思想教育。企业员工的思想教育要从入厂第一天抓起,针对员工不同特点,重点抓好人生观教育,讲清进厂为什么,怎样当好工人的道理。打牢做人、做事要为企业、社会、自己负责的思想基础。其次,要抓好安全法律教育。要突出抓好《安全生产法》、《刑法》、《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学习教育,使员工时刻牢记安全生产责任,讲清安全生产事故对企业和个人成长进步所带来的危害,使他们分清事非,学会适度调节、控制不安全心理因素的产生。

第三,要搞好企业文化教育。要以塑造人和培养人为目的,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企业文化宣传活动,不断地培养企业良好的和谐劳动环境,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二是方法引导要到位。

不安全心理的产生,与企业的管理方法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原因。因此,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要坚持以人为本,学会心理服务,主动教育和引导员工掌握做人处事的基本常识、基本准则,学会正确处理企业、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逐步培养员工对企业生产劳动的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使他们正确调整心态,自觉克服不良心理。

三是监控措施要到位。“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加大对重要岗位,生产环节的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消除工作中员工非正常的心理状态,以防范因不安全心理因素而引发安全事故。同时,企业要对性格怪异的员工建立全程监控体系,努力消除管理时间上的空当,填补管理空间的“盲区”,使人人、时时、处处都在法律法规和安全操作的规范之中。

四是调动积极性要到位。

任何一个员工的思想都有可塑性。因此,要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尤其是要防止和克服无原则地批评、指责和蛮骂、罚款等倾向。对于员工共同关心的“热点”要一碗水端平,不搞远近亲疏,充分理解和尊重员工、启发员工自觉服从管理,自觉克服不良心理。

五是改善环境要到位。

节假日和业余时间要充分利用业利用现有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创造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主体活动,力所能及地改善员工生活、居住、生产环境,广开育才渠道,引导员工学技术、练本领、学知识,长才干,创造满足员工成长需求,促使员工学有条件,娱乐有设施,活动有场所,增强企业吸收力,创造拴心留人的环境。

六是问题处理要及时到位。

员工发生偏激心理问题后,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制止,防止不报、不管甚至激化心理等错误做法。该处理的要处理,该批评的要批评,该处分的一定要严肃处分。否则会适得起反,产生恶性循环。同时要一并做好其他人员的教育工作,从根本上杜绝员工因不安全心理因素而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